高鵬宇,楊樺,劉學文
鄭州煤炭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檢驗科,鄭州 452371
肺癌是支氣管肺癌的簡稱,是指原發(fā)于支氣管黏膜和肺泡的惡性腫瘤,同時也是全球范圍內較常見的惡性腫瘤[1]。肺癌的發(fā)病率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而逐年增加,多發(fā)生于40歲以上男性,發(fā)達國家中肺癌的發(fā)病率增加更為明顯[2]。肺癌的預后較差,已成為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3]。據(jù)報道,肺癌的發(fā)病原因比較復雜,且易導致患者死亡,其發(fā)生可能與長期吸煙、空氣污染、職業(yè)及慢性肺部疾病有關[4]。早期肺癌多無明顯癥狀,待患者出現(xiàn)咳嗽、咳痰、胸痛、吞咽困難等癥狀時,大多已發(fā)展至中晚期,因此,早期診斷肺癌極為重要[5]。目前肺癌的早期診斷缺乏較理想的特異性指標,影像學和細胞學檢查雖然是臨床上常用的診斷腫瘤的方法,但其對早期肺癌的診斷效果欠佳,肺癌診斷的金標準依然是病理學檢查,但病理學檢查是有創(chuàng)性檢查[6-7]。在腫瘤惡化的過程中會產生特異性產物——腫瘤標志物,腫瘤標志物檢測具有可重復、經(jīng)濟、準確等特點,在腫瘤的診療中意義重大[8]。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腫瘤相關抗原,經(jīng)大量臨床實踐證明,CEA在胃腸道腫瘤、乳腺癌、肺癌以及其他惡性腫瘤中的表達水平均較高[9-11]。鱗狀細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是最早用于診斷鱗狀細胞癌的腫瘤標志物,常用于宮頸癌的診斷和預后監(jiān)測[12]。細胞角質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是一種新的診斷肺癌的腫瘤標志物。研究顯示,CYFRA21-1對肺癌的陽性檢出率為70%~85%[13]。本研究分析CEA、SCCAg、CYFRA21-1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鄭州煤炭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收治的肺癌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肺癌診斷與治療》[14]中肺癌的診斷標準,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肺癌;②可配合完成相關檢查。排出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②合并嚴重的全身感染性疾??;③合并其他臟器惡性腫瘤。依據(jù)納入和排除標準,本研究共納入102例肺癌患者,作為惡性組。另選取同期鄭州煤炭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收治的10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80例健康體檢者,分別作為良性組和對照組。3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3組研究對象的臨床特征
采集所有研究對象的空腹靜脈血5 ml,置于離心管中,35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后取上清,置于-20℃冰箱中待測。采用CEA檢測試劑盒,應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CEA水平,步驟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CEA正常值為0~5 μg/L。采用SCC-Ag檢測試劑盒,應用磁微粒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SCC-Ag水平,步驟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SCC-Ag正常值為0~1.5 μg/L。采用CYFRA21-1檢測試劑盒,應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CYFRA21-1水平,步驟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CYFRA21-1正常值為0.10~4.00 ng/ml。
比較3組研究對象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比較不同病理類型肺癌患者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分析CEA、SCC-Ag、CYFRA21-1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采用SPSS 24.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組研究對象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惡性組患者的血清 CEA、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良性組和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良性組和對照組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3組研究對象血清CEA、SCC-Ag、CYFRA21- 1水平的比較()
表2 3組研究對象血清CEA、SCC-Ag、CYFRA21- 1水平的比較()
注:a與良性組比較,P<0.05;b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惡性組(n=102)良性組(n=100)對照組(n=80)CEA(μg/L)15.85±4.65a b 3.72±1.45 3.65±1.37 SCC-Ag(μg/L)2.83±0.36a b 0.88±0.20 0.75±0.21 CYFRA21-1(ng/ml)9.35±1.45a b 3.25±0.25 2.92±0.12F值P值528.774 0.000 178.816 0.000 161.634 0.000
經(jīng)病理學檢查,102例肺癌患者中,34例腺癌,50例鱗狀細胞癌,18例小細胞癌。不同病理類型肺癌患者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腺癌患者的血清CEA水平高于鱗狀細胞癌和小細胞癌患者,腺癌患者的血清SCC-Ag水平低于鱗狀細胞癌患者,腺癌患者的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小細胞癌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鱗狀細胞癌患者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小細胞癌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鱗狀細胞癌和腺癌患者的血清CYFRA21-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不同病理類型肺癌患者血清CEA、SCC-Ag、CYFRA21- 1水平的比較()
表3 不同病理類型肺癌患者血清CEA、SCC-Ag、CYFRA21- 1水平的比較()
注:a與小細胞癌比較,P<0.05;b與鱗狀細胞癌比較,P<0.05
病理類型腺癌(n=34)鱗狀細胞癌(n=50)小細胞癌(n=18)F值P值16.02±4.85a b 11.32±3.75a 9.26±2.65 21.234 0.000 1.61±0.48a b 3.97±0.65a 1.16±0.55 242.279 0.000 11.63±3.45a 11.86±3.38a 5.32±0.45 31.956 0.000 CEA(μg/L)SCC-Ag(μg/L)CYFRA21-1(ng/ml)
CEA、SCC-Ag、CYFRA21-1聯(lián)合檢測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8.04%、95.00%、95.24%、97.94%,均高于3項指標單獨檢測。(表4、表5)
表4 CEA、SCC-Ag、CYFRA21- 1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肺癌的結果與病理學檢查結果的對照
表5 CEA、SCC-Ag、CYFRA21- 1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肺癌作為呼吸系統(tǒng)惡性腫瘤,是最常見的肺部原發(fā)性惡性腫瘤,也是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且肺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逐年升高[15]。近年來,肺癌居中國男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和病死率的第一位,已成為中國惡性腫瘤死亡的首要病因[16]。肺癌的典型臨床癥狀包括咳嗽、咳痰等,目前臨床常用的診斷方法較多,如胸部X線、MRI、CT等,但肺癌容易與其他肺部腫瘤、結節(jié)混淆,穿刺活檢或支氣管鏡活檢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但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因此,使用準確、操作簡便的方法診斷肺癌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17-18]。
腫瘤標志物是存在于惡性腫瘤細胞,并由惡性細胞產生的物質,對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診療具有重要意義,臨床上常用腫瘤標志診斷相關疾病,目前,腫瘤標志物檢測已成為早期診斷腫瘤的重要方法[19]。但現(xiàn)階段肺癌的診斷缺乏特異性標志物,多數(shù)腫瘤標志物的特異度較高,但靈敏度較低,診斷效果不佳。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多種腫瘤標志物開始用于肺癌的診斷。CEA是一種酸性糖蛋白,存在于腫瘤細胞表面,屬于細胞膜的結構蛋白,通過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在血清、胃液、尿液中可檢測出CEA,目前已被應用于各種類型腫瘤的診療中[20]。SCC-Ag是一種糖蛋白,存在于腫瘤細胞的細胞質中,其含量豐富,最初從宮頸癌組織中獲得,對所有鱗狀上皮細胞起源的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21]。CYFRA21-1對肺癌的診斷意義較大,屬于酸性蛋白,在肺癌組織中含量較豐富。研究表明,CYFRA21-1與肺癌患者放化療療效關系密切,CYFRA21-1水平可隨腫瘤細胞的增多而逐漸升高[22]。近年來,有關腫瘤標志物CEA、SCC-Ag、CYFRA21-1的研究較多,談艷芳等[23]研究表明,肺癌患者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在不同病理類型的肺癌患者中其表達水平不同,CYFRA21-1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相對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惡性組患者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良性組和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良性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CEA、SCC-Ag、CYFRA21-1在肺癌患者中的表達水平均較高。CEA、SCC-Ag、CYFRA21-1均屬于腫瘤相關抗原,由腫瘤細胞分泌,當腫瘤細胞增多時,血液中CEA、SCC-Ag、CYFRA21-1含量升高,因此其在肺癌患者中的表達水平高于腫瘤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劉志華等[24]研究表明,在健康成年人中,若血清CEA水平高于2.5 μg/L,則認為患者可能存在消化道腫瘤,在肺癌患者中,CEA的陽性檢出率也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病理學檢查,102例肺癌患者中,34例腺癌,50例鱗狀細胞癌,18例小細胞癌。腺癌患者的血清CEA水平高于鱗狀細胞癌和小細胞癌患者,腺癌患者的血清SCC-Ag水平低于鱗狀細胞癌患者,腺癌患者的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小細胞癌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鱗狀細胞癌患者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小細胞癌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不同病理類型的肺癌患者中,CEA、SCC-Ag、CYFRA21-1表達水平不同。羅利江[25]的研究表明,多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高于單獨檢測,主要是由于單獨檢測漏診率較高,聯(lián)合檢測可降低漏診率。本研究結果顯示,CEA、SCC-Ag、CYFRA21-1聯(lián)合檢測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8.04%、95.00%、95.24%、97.94%,均高于3項指標單獨檢測。由于腫瘤標志物的靈敏度偏低,單獨檢測的局限性較大,而且不同指標在不同病理類型肺癌中的表達水平不同,容易造成漏診,因此,CEA、SCC-Ag、CYFRA21-1聯(lián)合檢測診斷肺癌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更高。研究表明,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肺癌的檢出率,有助于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26-27]。另有研究顯示,肺癌患者經(jīng)過放化療后CEA、SCC-Ag、CYFRA21-1水平會逐漸降低[28]。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對肺癌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均較高,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