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宏騰,溫子浩,王孟博
(廣州新華學院信息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
“十四五”規(guī)劃中特別指出,完善養(yǎng)老服務體系,發(fā)展銀發(fā)經濟,開發(fā)適老化技術和產品,培育智慧養(yǎng)老等新業(yè)態(tài)。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智能科技在社會日常的融合使用,使用智能手機的中老年人數量逐年增加。但如今的智能手機更新換代快,信息呈現繁雜,交互功能限制,智能化設備無法滿足群眾日常生活質量提高的需求,這對中老年群體而言反而成為了麻煩。在龐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面前,老年人的互聯網市場發(fā)展已不可小覷,產業(yè)界內理應重視,為解決問題,提出設計一款針對中老年人群適用的移動端APP,這款APP 能幫助中老年人便捷使用智能手機,體驗到智能化設備和互聯網帶來的便捷,滿足中老年群體日常生活的數字化需求。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10.11 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1.6%,我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10.07 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6%。其中中老年群體網民規(guī)模增速最快,50 歲及以上網民占比為28.0%[1]。如此數量的中老年網民群體一直以來卻處于智能化生活的“邊緣”,他們所接入和輸出的互聯網信息內容幾乎都依托在為青年人所設計的APP 上。
工信部發(fā)布的《2020年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yè)運行情況》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國內市場上監(jiān)測到的APP 數量約345 萬款[2],其中為中老年人進行適配設計的APP 及專門設計的APP 數量之少,幾乎不納入國家互聯網數據統計中。依照互聯網市場現狀及“十四五”規(guī)劃等國家發(fā)展綱要關于完善養(yǎng)老服務系統,開發(fā)適老化產品和技術的需求,開發(fā)一款能適配中老年網民的綜合類型互聯網生活助手APP,滿足他們的日常生活需要是互聯網產品開發(fā)者的當務之急。
APP 的設計架構會直接影響APP 的層級設計,從而影響用戶交互的過程,為了適應APP 目標用戶的使用,團隊成員在傳統APP 的設計框架上進行了改進,設計出以下框架,見第104 頁圖1。
圖1 APP 整體框架設計
APP 的設計要素主要由首頁、分類、消息、個人四要素組成,見第104 頁圖2。
圖2 APP 設計元素
1) 遠程控制系統。用戶在APP 的主機端輸入系統隨機給定的安全連接碼,APP 的副機端授權后,主機端頁面可顯示副機端的手機界面內容,并擁有副機端的限定控制權,控制權的開放程度可由副機端在APP 中設置,見第104 頁圖3。副機端在被控制狀態(tài)下可點擊強制斷聯按鈕,停止連接。該系統目的是滿足中老年用戶遇到手機使用障礙時可求助好友幫助解決問題。
圖3 遠程控制系統
2) 急救系統。該系統為中老年用戶定制系統,主要應對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緊急情況,用戶能快速發(fā)出求救,保證自身生命財產安全。用戶需要事先在設置中預設好緊急電話及地址導航,使用情況及條件為:
用戶擁有自我意識。用戶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在擁有清晰的自我意識條件下,可按照設定操作——同時按下開機鍵和減號鍵,激活急救系統,用戶可按實際情況選擇“我需要急救”“我迷路了”兩個按鈕,見圖4。選擇1:當用戶點擊“我需要急救”,APP 將調用系統通訊錄和撥號權限,迅速撥打用戶預設好的緊急電話,如用戶未進行緊急電話預設,系統將默認向110 撥號;選擇2:當用戶點擊“我迷路了”,APP 將調用系統GPS 權限,定位用戶所在方位,啟動系統默認導航軟件,為用戶開啟預設目的地導航,如用戶未進行地址預設,系統將默認開啟最近社區(qū)服務中心導航。
圖4 APP 緊急求助系統
用戶失去自我意識:APP 擁有調用手機陀螺儀和重力感應器權限,用戶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若失去自我意識,APP 可通過上文權限檢測手機處于非正常使用狀態(tài),且使用時間持續(xù)60 s,APP 將自動激活急救系統。
3) 日常提醒系統。中老年群體因身體機能衰老,大腦神經處理信息能力減弱,導致記憶力下降。該系統就是解決中老年群體記憶力下降問題,通過信息提醒的方式確保用戶不會錯過日常需求。
中老年人作為社會的主要群體之一,在信息化智能化高度發(fā)展的新時代不應該被忽視,成為科技社會的“邊緣人”。智能化設備和高科技技術的發(fā)展本質是為了提高普通人的生活便捷水平,在這個基礎上針對問題設計研究的中老年人生活助手能有效幫助這一特殊群體真正體驗到智能科技對生活的改變,并為群體化產品開發(fā)開創(chuàng)一個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