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東姿,王甲威,洪坡,張力思,李棟梁,劉慶忠*
(1.山東省果樹研究所果樹生物技術育種重點實驗室/農(nóng)業(yè)部黃淮地區(qū)果樹科學觀測實驗站,山東泰安 271000;2.肥城市邊院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山東泰安 271605)
甜櫻桃(Prunusavium),薔薇科李屬(PrunusL.)櫻亞屬(subgen.Cerasus)果樹。果實營養(yǎng)價值高、經(jīng)濟效益可觀,受到種植者和消費者的青睞,是中國重要的栽培果樹之一,栽培面積和產(chǎn)量均位居世界首位[1]。20世紀90年代后,櫻桃產(chǎn)業(yè)進入快速發(fā)展期,但近年來發(fā)展勢頭漸緩,主要原因是品種結構不合理,早中熟品種比例過大,占70%以上。熟期過于集中,大部分成熟期在5月中下旬,增產(chǎn)潛力大的晚熟品種,如桑提娜、拉賓斯等栽培面積較小。各產(chǎn)區(qū)品種結構趨同,致使產(chǎn)業(yè)發(fā)展受到較大限制,需要培育早、中、晚熟期配套的系列優(yōu)良品種,尤其需要培育品質優(yōu)良、大果、硬果、耐貯運、抗逆性強的晚熟品種[2],延長甜櫻桃鮮果的供應期,可使露地甜櫻桃上市期從中國西南地區(qū)的4月下旬,持續(xù)到遼寧、大連、青海的7月中旬。為此,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劉慶忠團隊經(jīng)過多年研究,選育出晚熟的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甜櫻桃新品種魯櫻6號?,F(xiàn)將選育過程、品種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魯櫻6號是通過雜交育種方式選育的優(yōu)良品種。2005年播種美早×薩米脫雜交種子,2011年開始結果,2014年初選為優(yōu)系,在泰安、臨沂、濟寧等地區(qū)開展區(qū)域試驗和品種比較試驗。該品種表現(xiàn)果個大、品質優(yōu)、豐產(chǎn)性好、成熟期一致、無裂果、無畸形果等優(yōu)良特性,綜合品質超過同期其他品種,2021年5月專家進行現(xiàn)場測產(chǎn)驗收,2021年12月通過山東省林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獲山東省林木良種證書,定名魯櫻6號。
魯櫻6號樹皮紅棕色,皮孔長紡錘形,大而多。枝條中等粗度,1年生枝灰綠色,多年生枝紅褐色。葉片長橢圓形,中等大小,平均長度16.7 cm、寬度6.2 cm;葉尖漸尖,葉片中等厚度,平展,深綠色。葉柄長約2.3 cm,粗1.6 mm。蜜腺2~3個近葉基,紅色或紫紅色,多腎形。
魯櫻6號果實腎形,深紅色,果面光亮,縫合線不明顯;果個大、均勻,平均單果重15.1 g,最大19.5 g;果柄長約3.3 cm,粗約1.8 mm??扇苄怨绦挝锖?6.2%,總酸含量0.87%,肉脆多汁,風味濃郁。果皮厚,有韌性,耐貯運,無裂果、無畸形果,連續(xù)豐產(chǎn)性強。
魯櫻6號的果實性狀和成熟期與美早接近,稍有差異(表1、表2、圖1)。魯櫻6號比美早成熟期晚5 d;完全成熟時魯櫻6號紅色至深紅色,美早紫紅至紫黑色;魯櫻6號果實腎形,美早果實長圓形;魯櫻6號與美早相比,無畸形果,無裂果,縫合線不明顯。
表1 魯櫻6號與美早成熟期與外觀品質比較(泰安泰山區(qū))
表2 魯櫻6號與美早果實經(jīng)濟性狀
魯櫻6號樹體強健,生長勢強,樹姿半開張,萌芽力強,成枝力強。以中長果枝和短果枝腋花芽結果為主,成花易,早實豐產(chǎn)性強。以吉塞拉6號為砧木,采用芽苗建園,3 m×4 m株行距,一般管理水平下,定植第3年見果;第4年平均株產(chǎn)3.6 kg,折合666.7 m2產(chǎn)量201.6 kg;第5年分別達12.2 kg、683.2 kg;第6年達22.1 kg、1 480.7 kg。魯櫻6號不能自花結實,需配置授粉樹。
在山東泰安,魯櫻6號甜櫻桃3月上旬花芽膨大,4月初始花,4月10~13日盛花期;5月下旬果實成熟,比美早晚熟5 d;11月上旬開始落葉,營養(yǎng)生長期220 d左右。
魯櫻6號甜櫻桃在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立地條件下栽培均表現(xiàn)出較強的適應性。經(jīng)多年連續(xù)觀察,未發(fā)現(xiàn)嚴重的病毒病、細菌性流膠病、斑點落葉病等病害。
圖1 魯櫻6號與美早的果實性狀對比
選擇土質疏松、肥力較好、有排灌條件的地區(qū)建園,忌重粘土和澇洼地。建園時需起壟定植,栽植密度需根據(jù)嫁接用砧木來確定,一般矮化砧木的嫁接苗株行距2~3 m×4~4.5 m,喬化砧木的株行距2.5~3.0 m×5 m。需按5∶1的比列配置授粉樹,選擇自交親和性強、花粉量大、花期相遇或花期長的品種如紅蜜、早甘陽、拉賓斯等自交結實的甜櫻桃品種。
建園前深翻改土,幼齡園每年秋季施基肥深翻擴穴,深度50~60 cm,盛果期后不再深翻。地面實行臺田式管理,即在行間挖深50 cm、寬100 cm的溝,將挖出的土培于樹畦內(nèi),抬高栽植行高度,以利于排水和行間作業(yè)。
魯櫻6號可采用叢枝形樹形、小冠疏層形和紡錘形等樹形[3,4]。叢枝形主要針對應用矮化砧木植株栽培的,能早期豐產(chǎn),易于管理,便于采收,樹冠內(nèi)外光照均勻,省工省力。休眠期修剪應在萌芽前進行,山東地區(qū)一般是2月初到3月初。叢枝形樹形第1年定干,留30 cm主干短截,促發(fā)3~5個主枝;第2年短截長勢強旺的主枝,緩放中弱枝。第3年繼續(xù)短截強旺枝,緩放中弱枝,疏除過密枝。夏季摘心促生分枝,增加枝量,促進花芽分化,培養(yǎng)結果枝組。
小冠疏層形樹拉枝,后期產(chǎn)量大,進入盛果期需及時進行回縮更新,防止坐果太多,樹勢衰弱。該樹形特點是以中、長果枝為主,輔以少量短果枝,無花束狀果枝,花芽均為枝條的腋花芽。因此除短果枝外,中、長果枝必須保留1個葉芽進行短截,如果把握不準,可適當長留,但必須進行花前復剪。
春季萌芽前噴3~5 °Be石硫合劑,滅除越冬病蟲卵。果實采收后,每隔半月噴施1次65%代森錳鋅600~800倍和吡唑醚菌酯1 500倍液,連噴3~5次,防治早期落葉病。落葉后結合冬季修剪清除病殘體,徹底清園并集中燒毀,以減少病蟲越冬基數(shù)。生長季及時摘除病果、病葉,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減少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