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月 孫作萍 齊魯醫(yī)藥學院
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網高速發(fā)展,其對各行各業(yè)的影響越來越大,時效性、快速性和全面性成為互聯網的顯著特點。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使大學教師的工作方式和學生的學習習慣發(fā)生了明顯改變,同時也促進了校園文化的發(fā)展。校園文化與移動互聯網相結合,不斷融入新的內容,使校園文化兼容并蓄,更加適合時代的發(fā)展。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總結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圖書館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大學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傳承中的現狀,研究移動互聯時代下大學圖書館文化建設新思路和新的服務方式,提高大學圖書館的使用效率,使之符合時代要求。
三網融合技術的發(fā)展,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提高了信息資源利用率,使人們對移動信息網絡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當前,人們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產生了一定的變化,移動閱讀具有方便、快捷、靈活、信息量大等特點,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手機查閱資料,還可以利用手機在互聯網上發(fā)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分享信息?,F在,大多數大學生已經習慣使用手機閱讀,很少在圖書館閱讀書籍,這使得圖書館的利用率越來越低。因此,大學圖書館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推陳出新,結合移動互聯網技術,根據現代大學生的閱讀習慣,融入更多科技元素,使圖書館更能符合大學生的閱讀需求,從而提高大學圖書館的利用率,使之能更好地為高校師生服務。
文化的發(fā)展具有普遍性、地域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等顯著特點,因此,文化傳承不僅需要注重相互傳播,還要在相互傳播的過程中不斷進行交流,學習和思想的碰撞也是文化傳承的體現。從表面來看,圖書館是人類進行文化創(chuàng)造和文化傳播的媒介,但其本質依然是一種文化,其具有保存和傳播文化的能力,能夠承擔起傳承高校文化和社會文化的重要使命,為社會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傳播平臺。
大學文化是大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經過歷史的積淀、自身的努力和環(huán)境的影響,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每個大學的文化都不盡相同,大學文化是以人為主體,以學科知識為基礎的大學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環(huán)境文化的總和。大學圖書館屬于大學文化范疇,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高校的圖書和文獻資料儲備中心,還是高校重要的學術部門,對高校的文化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很多圖書館都有悠久的歷史,例如,南京大學圖書館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圖書館,其發(fā)展可以上溯至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該圖書館近年來加大了發(fā)展電子文獻的力度,購買了多種網絡數據庫、光盤數據庫。截至2018年底,其圖書館藏書包括:中文圖書4269232冊,中文報刊524466冊,外文圖書948954冊,外文報刊511979冊。電子書583萬冊。南京大學圖書館體現了南京大學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內涵,同時也是南京大學的知識儲備中心。
大學圖書館是大學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是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場所,可以為大學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知識儲備,為學生和教師提供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平臺。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高校是我國文化交流的主要力量,在文化交流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圖書館是傳承大學文化的重要途徑,是傳播文化的主要場所,通過圖書館對優(yōu)秀文化的存儲,可以方便學生隨時查閱。但在這一背景下,大學圖書館也面臨著一些制約其發(fā)展的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智能手機逐漸普及,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也逐漸增多,其中通過手機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是最便捷的方式。雖然目前還有一部分學生習慣通過閱讀紙質書籍來獲取知識,但大部分學生都習慣使用手機這種方便快捷的方式來閱讀,這使圖書館的利用率逐年下降,僅成為學生的自習室。因此,大學圖書館對大學師生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小。
精神文明建設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正能量的傳播都可以通過圖書館來進行,例如,舉辦愛國主義專題活動,推廣愛國主義圖書閱讀等,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但是當前,部分師生對圖書館舉辦的文化活動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對此,大學圖書館要把圖書館建設成弘揚社會主旋律,發(fā)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陣地。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對圖書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為圖書館帶來了眾多競爭對手,圖書館的信息主導地位受到威脅,用戶群體也逐漸減少。另一方面,圖書館設備陳舊,經費不足,無法及時對所需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導致圖書館整體發(fā)展滯后?;ヂ摼W技術在為圖書館帶來挑戰(zhàn)的同時也為圖書館帶來了發(fā)展機遇,圖書館應該以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為契機,增加網絡技術應用,積極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加強內部管理,使之能夠更好地吸引讀者;同時,還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更新硬件設施,改善閱讀環(huán)境,使讀者能夠愉快地閱讀,從而提高大學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我國信息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在此背景下,圖書館的文化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決定著圖書館的生存和發(fā)展方向。只有建立科學完整的文化體系,才能促進圖書館的發(fā)展,才能幫助圖書館的員工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愛崗敬業(yè),恪盡職守,積極發(fā)揚主人翁的精神,為圖書館的發(fā)展獻言獻策,這對促進圖書館健康有序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加強對圖書館員工的定期培訓,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意識,可以使之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定期開展團建活動,不僅可以使員工之間更加和睦,還可以增強其團隊意識,使其身心愉悅地工作,從而推動圖書館高速穩(wěn)定發(fā)展。
在當前網絡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儲備、管理方式、用戶群體等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這就需要圖書館積極適應形式的變化,推陳出新,改變以往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使之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需要,不斷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圖書館的管理者就是圖書館管理員,圖書館管理員的綜合素質決定了圖書館的服務水準。因此,圖書館管理員要不斷學習,掌握最新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儲備,合理設計圖書信息,了解讀者的興趣和需求,有針對性地為讀者服務。在移動互聯網全面覆蓋的背景下,圖書館管理員應該與時俱進,熟練掌握網絡信息知識,熟悉圖書類別,快速幫用戶找到其所需要的圖書。同時,要對本校權威專業(yè)的專業(yè)知識有所了解,熟知相關資料和書籍的存放位置及檢索方式,提高自己快速尋找資料的能力。此外,圖書館管理員應該具備信息歸納能力,能夠從大量網絡信息中歸納出有用的信息,使用戶查閱信息變得簡單快捷;圖書館管理員還應該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與用戶進行良好的溝通,幫助用戶愉快地閱讀。圖書館管理員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雖然目前圖書館收集的資料無法與互聯網巨大的信息庫相比,但是大學圖書館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如大學圖書館依托學校自身的知識、科技和文化資源,可以對現有的素材進行科學統(tǒng)計、研究、處理和重組,從而提高信息的含金量。由于網絡信息的搜集渠道多種多樣,因此其權威性和有效性不能得到保障。對此,大學圖書館應該利用其學術資源優(yōu)勢,對掌握的信息進行進一步分析、處理,全力推進信息素材數字化的進程,構建學校專屬的信息數據庫,尤其是富含館藏價值的信息數據。高等院校的數字化信息數據庫,既要涵蓋傳統(tǒng)的專業(yè)數據庫,還要涉及數字化的圖文、影視作品、專業(yè)書籍等信息素材。此外,大學圖書館要同出版社進行充分的交流與合作,為出版社提供紙質資料,在共建或委托建立信息資源平臺的同時,搭建學校自身的信息數據庫,將學校的信息資源數字化。提高對信息的處理效率,設計多元化的檢索方式供讀者使用,可以使讀者更加青睞于學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
1.搭建圖書館公共社區(qū)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全面普及,眾多網絡社交平臺的推廣,人們擺脫了空間和時間的束縛,溝通與交流變得更加方便。尤其是在微信等通信軟件被廣泛應用的背景下,用戶通過手機移動終端就能傳遞文件、圖片、音視頻等信息,這受到了各個年齡段人群的喜愛。在互聯網盛行的大環(huán)境下,大學圖書館應率先發(fā)揮平臺優(yōu)勢,搭建圖書館交流互動的平臺,依托圖書館的海量信息資源為讀者提供服務,使讀者更加依賴于圖書館的資源。通過互聯網平臺,圖書館能不斷推送實時的動態(tài)和信息,讀者也可以隨時隨地地通過圖書館獲取源源不斷的資源。讀者可以利用各種社交軟件等網絡平臺實現與圖書館的對接與交流,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能隨時向讀者提供咨詢服務,解答讀者的疑問,既節(jié)約了時間和精力,又減少了讀者前往圖書館進行咨詢的麻煩,不僅為讀者提供了便利,還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2.建立移動圖書館及相關網站
在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高等院校要緊跟科技發(fā)展的趨勢,創(chuàng)建屬于學校專有的移動圖書館。建立移動圖書館后,讀者利用智能手機就能輕松便捷地對電子圖書和資料進行閱覽,還能通過登錄App來借閱電子圖書并獲得咨詢服務。由于當前推出的電子設備受顯示屏和處理器處理能力的影響,嚴重制約了讀者對移動終端的運用。對此,在無線應用協(xié)議基礎上,大學圖書館自主搭建的WAP網站,雖然在圖片以及動漫等方面相比Web網站稍有不足,但是卻繼承了Web網站大量的信息資源,能夠使讀者迅速獲取需要的信息。當前,僅有少數大學圖書館有自主研發(fā)的能力,絕大部分高校只能采取與軟件公司合作的方式研發(fā)WAP網站或直接將其委托給客戶端開發(fā)商。WAP網站不僅可以滿足讀者求知的需求,比如瀏覽、下載、搜索等,還可以為讀者提供移動閱讀服務。
3.創(chuàng)建圖書館專屬App
App作為智能電子設備的第三方應用程序,伴隨智能手機的全面普及,迅速覆蓋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類App程序構建的快捷平臺上,人們的學習、工作、游樂、交際等方面需求得以迅速實現。移動圖書館App可以作為大學圖書館在互聯網平臺上增強服務質量的突破口。比如應用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掃碼功能,就可以得到便捷的借閱服務。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手機支付功能已經被廣泛應用。圖書館要充分運用智能手機的射頻功能,打造圖書館自己專屬的App程序。在程序邏輯上,需要設定能夠識別歸還期限和圖書丟失賠付扣款等功能,取消現有的刷卡識別模式。此外,利用智能手機,一旦通過圖書館App的認證,便可享受大學智能圖書館提供的借閱和下載等服務。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對大學圖書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學圖書館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依托大學校園的人文環(huán)境,將傳統(tǒng)模式與互聯網技術相融合,努力滿足讀者的需要,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