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畢業(yè)前通過校招考取了中建三局,然而這個別人眼里的香餑餑在他眼中卻平淡很多,試用期尚未結束,他便提出了辭職申請,理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出生在中國北方的一個農(nóng)村,直到上大學前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家鄉(xiāng),小張直言坐上火車去學校報到的那一刻,內(nèi)心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大學里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他興奮不已,他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并擔任要職。辦活動需要經(jīng)費,需要拉贊助,他慢慢與社會建立了鏈接,思想變得開闊,也有了更多獨立的思考。
“各種各樣的校園體驗比填鴨式教育更有意義!”和中國大多數(shù)大學生不同,小張讀完大二就提出休學申請,他說自己小時候生活太壓抑,上大學后讀了很多哲學和心理學相關書籍,童年生活就如同一層陰影籠罩著他?!靶輰W,是為了救贖自己?!毙堃庾R到讀的書越多,內(nèi)心越痛苦,甚至陷入了抑郁,他想讓這種生活停一停。
休學后,小張來到北京,在首都師范大學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間小房子,偶爾去參觀清華、北大,看看別人怎么生活,也會在大學操場上散步、思考問題,但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泡在書店看書,他說當時有兩本書對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一本《少有人走的路》,解開了他的很多心結,另一本美籍華裔企業(yè)家沈群的《美國也荒唐》,讓他第一次真正了解到美國社會,“我讀完之后很興奮,在心里種下要去美國看看的種子?!?/p>
在北京度過了兩個多月,受在成都讀大學的表哥之邀,小張又坐火車從北京去了成都,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一個從廣州騎車去拉薩,中途在成都攢路費的驢友,從他口中知道了背包客這個群體,對此產(chǎn)生了好奇。二話不說,他立馬去迪卡儂購買了戶外背包、帳篷、睡墊,開啟背包客的旅程,一路坐火車去了深圳、福建、浙江、江蘇等省份,到處走走看看,旅行上癮,對生活充滿了向往。
一年過得很快,結束休學生活的小張回到學校,繼續(xù)學業(yè),但思緒時常飄揚在外,他心里幻想著畢業(yè)后當一名職業(yè)旅行家?!霸谛F陂g,我只要一有時間就會溜出去玩,學網(wǎng)絡上的那些博主‘不帶一分錢’去旅行,十天,從青島到北京;暑假約上好朋友通過‘徒步+搭順風車’的方式,從青島去了西藏,又輾轉(zhuǎn)了一些城市回到青島,一共搭了300多輛車,行走了25000公里路程?!?/p>
接近畢業(yè)尾聲,在校招現(xiàn)場,小張被中建三局的面試官看上,順利進入別人都羨慕的央企。他坦言心里想要出去看世界的想法一直都有,選擇隨大流去工作是因為暫時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將旅行與工作相結合的路徑。
但事與愿違,那種穩(wěn)定卻又一眼看到頭的生活并不能讓他感到快樂,腦袋一熱,果斷辭職。辭職后,他去了香港,在繁華都市的霓虹燈下,更加堅定了要去探索世界的夢想。從香港回到深圳,搭上了前往拉薩的火車,因為逃票,在鄭州站被趕下車,又一路搭順風車,直到拉薩。當了兩個月的“拉漂”,賺了點路費,他又去了尼泊爾,被異域風情深深吸引,他內(nèi)心竊喜:辭職,是正確的選擇。
放棄職場,過上旅居生活,小張見識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人生軌跡也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改變。
為了維系旅居生活開支,他做起了旅行商人,在尼泊爾開了一家小店,后期因為合伙人的離開,外加賺了一筆經(jīng)費,他索性關掉了店,幻想著去歐美看一看。 由于簽證原因沒有去成歐洲,他就行走中東、亞洲多國。
經(jīng)費花得差不多了,他回國到云南大理擺攤,繼續(xù)賺旅費,這種生活過了一年多,他又誕生了去往更發(fā)達國家的想法,于是從昆明坐飛機去了泰國、斯里蘭卡、非洲,輾轉(zhuǎn)到達美國。
曾經(jīng)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但此時他的經(jīng)費也快花完了,想要在美國扎根,必須為之付出加倍的努力?!霸诿绹哪欠N孤獨是難以想象的,這條路是我自己選擇的,再苦都要堅持走下去?!庇浾吡私獾?,小張在美國刷過盤子、干過服務員、當過Uber司機、賣過花旗參、做過旅游地陪……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不僅是為了生存,也為了更好地旅居。
和剛畢業(yè)時候不一樣,一路走來,小張漸漸摸索出了一條獨到的旅居之道,但是畢竟離開祖國和家人太久了,回國看一看的心情變得如此迫切,再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他回國的步伐。
海外旅居生活暫時告一段落,隨之而來的是新一輪的迷茫,多年的職場空窗,讓回歸國內(nèi)生活的小張一度不知道自己要干嘛,那就隨心生活,隨遇而安,等待突破口的出現(xiàn)吧。
對于年輕人,他建議如果能提早知道自己對什么感興趣,就順著自己的興趣發(fā)展,這樣人才會快樂,也更容易成功。遇到迷茫的時候就停下來,歇息一下,也許時間能給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