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關(guān)于合作原則及其準則的思考和修正建議

        2022-08-31 13:24:26呂曉平朱蕾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呂曉平 朱蕾

        (天津商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天津 300134)

        1967年,牛津哲學家格萊斯(Herbert Paul Grice)在哈佛大學的威廉·詹姆斯講座上進行了題為“邏輯與會話”(LogicandConversation)的講演,將其會話含義理論(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公諸于世。其中的核心思想——合作原則及其準則——已是語用學領域中最重要的基本理論之一,受到了哲學家、語言學家、心理學家和認知科學家的廣泛關(guān)注。格萊斯學說標志著語言研究已從專注語言符號系統(tǒng)本身轉(zhuǎn)向重視會話交際中涉及的人類意識成分[1],《Routledge哲學百科全書》也盛贊格萊斯對會話交際普遍原則的概括“開了語用學的新紀元”[2]。然而,任何理論都不會是盡善盡美的,都需要不斷發(fā)展和完善,格萊斯學說亦不例外。

        針對格萊斯學說的不足,歸納起來,學術(shù)界共有三種看法[3-4]。(1)舍而棄之。持這類看法的學者如Keenan認為合作原則不具有普遍適用性,對跨語言文化交際行為無法提供解釋[5];語義學家Katz和Langendoen認為格萊斯提出的“會話含義”實則就是語義蘊涵(semantic entailment)的一部分,完全可以納入語義學范圍,無需成為新的學說[6]。(2)取而代之。相關(guān)學者同意格萊斯所認為的交際行為中存在特定的制約原則,但認為合作原則難以勝任,于是提出了其他原則。例如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關(guān)聯(lián)原則(relevance theory)以取代合作原則[7]。(3)借而用之。持這類看法的學者基本認同合作原則,但認為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加以修正和發(fā)展,使其具有更大的解釋力[3],例如Leech提出了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以補充合作原則[8]。事實上,格萊斯本人也認同合作原則需要加以修正。他在《邏輯與會話》中強調(diào),他提出的合作原則只是“對(在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會話參與者所遵守的制約原則的一個大致概括(a rough general principle)”[9]45。也正因如此,他在討論中用了很多“可能”“大概”這樣不確定的字眼。

        自從20世紀初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提出“l(fā)angue”和“parole”的區(qū)分后,現(xiàn)代語言學研究走上了一條“重視語言系統(tǒng),忽略語言運用”的道路。這種研究經(jīng)過布龍菲爾德的強化,在喬姆斯基的轉(zhuǎn)換生成語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那里發(fā)展到了頂點[10]。格萊斯學說正是在轉(zhuǎn)換生成語法方興未艾之時,作為其對立面出現(xiàn)在大家視野當中的。格萊斯將結(jié)構(gòu)主義棄而不談的“parole”作為研究對象,發(fā)現(xiàn)“我們的會話往往不是由一連串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話語組成的,否則就會不合情理”[9]45。合作原則及其準則就是對這種“情理”提供的嘗試性解釋。雖然這種解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是從語言轉(zhuǎn)向言語的重要標志[11],是對傳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研究思想的一種反叛,開辟了一條“重視語言運用”的新道路。后格萊斯時期的語用學家們,不論是對格萊斯學說持基本贊同還是完全否定的態(tài)度,提出的語用推理新機制大多是建立在其學說基礎之上的,現(xiàn)已發(fā)展為“新格萊斯會話含義理論”(new-Gricean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12-13]。隨著相關(guān)科學的深入發(fā)展,跨學科語用學研究對意義(及含義)的產(chǎn)生和理解會做出更加系統(tǒng)的描寫與闡釋,但這或許仍要以合作原則作為思想框架[2]。故此,想要了解語用學這個學科領域,必先了解合作原則及其準則。

        綜上,格萊斯學說作為語言運用研究大廈的地基,絕不能舍而棄之;其內(nèi)部存在的矛盾應溯其根源并加以修正。本研究將首先對格萊斯學說做基本回顧,從合作原則的具體表述入手,考察其會話交際基本思想,接下來結(jié)合合作原則試圖解決的基本問題和其誕生時的語言研究思想背景,指出格萊斯表述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最后,以格萊斯的基本會話交際思想為基礎,結(jié)合語用學大家們對其學說的認識以及其他語言學家在話語分析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試圖對格萊斯的合作原則提出修正建議。本文力圖實現(xiàn)的學術(shù)貢獻在于厘清合作原則及其準則中的基本概念,說明格萊斯會話交際的基本思想,指出國內(nèi)學者對合作原則中一些概念的錯誤理解,同時指出并修正格萊斯對合作原則表述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提高合作原則對會話交際的解釋力,有理由認為本文提出的修正版本更符合格萊斯心目中的合作原則。

        一、對合作原則及其準則的基本認識

        格萊斯是日常語言哲學家,認為自然語言本身就是完善的,不需要用邏輯語言來代替它[14]57。那些認為它們有差別的觀點,是常見的錯誤,其根源在于對制約會話的條件(the conditions governing conversation)的性質(zhì)及重要性沒有給予足夠的注意[9]43。什么是制約會話的條件?格萊斯對此給出的嘗試性回答是:我們的會話往往不是由一連串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話語組成的,否則就會不合情理。會話往往是合作完成的,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參與者在某種程度上認可會話有一個或一組共同的目的,至少有一個彼此接受的方向[9]45。格萊斯認為,在理性、有目的的情況下發(fā)生的會話之所以會呈現(xiàn)出以上規(guī)律,是因為會話的參與者都遵守著一定的交際原則。格萊斯將其總結(jié)為:使你的話語貢獻滿足(會話當前目的)要求所需,在其所發(fā)生的階段,符合參與的會話所公認的目的或方向[9]45。格萊斯把這種交際原則稱為合作原則。為了進一步說明合作原則的內(nèi)容,格萊斯仿效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了分屬四個范疇的準則:數(shù)量(quantity)、質(zhì)量(quality)、關(guān)系(relation)、方式(manner)。

        綜上所述,格萊斯認為會話有章可循,因為說話人和聽話人都在潛意識,甚至無意識地遵守著類似合作原則這樣的東西。所謂“合作”是指會話參與者共享同樣的會話目的,為了這個目的雙方要做出所需的貢獻[15]。如何做出所需的貢獻呢?確切講就是:提供所需的信息量,說真實的話,說有關(guān)聯(lián)的話,并且要清晰地說[14]62。

        二、格萊斯合作原則表述中的矛盾和修正建議

        如上所述,格萊斯將合作原則表述為:使你的話語貢獻滿足(會話當前目的)要求所需,在其所發(fā)生的階段,符合參與的會話所公認的目的或方向[9]45。其中,“在其所發(fā)生的階段”是指會話發(fā)生時的情景語境,包括會話發(fā)生的場合、時間等;“符合參與的會話所公認的目的或方向”是指會話目的;“使你的話語貢獻滿足(會話當前目的)要求所需”是指完成會話目的的手段,格萊斯提出的四類準則都是對手段的具體說明。下文將分別對格萊斯的會話目的和手段進行詳細考察。

        (一)格萊斯的會話目的

        格萊斯的“會話目的”到底是指什么呢?他認為,“說話人和聽話人在某種程度上認可會話有一個或一組共同的目的,至少有一個彼此接受的方向。這個目的或方向可能在會話開始前就已經(jīng)確定下來了(比如要提出一個可供討論的問題),也有可能在會話過程中逐漸形成;它可能是比較確定的,也可能是比較靈活的,后者會給予參與者較大的選擇空間(比如在非正式的交談中那樣)”[9]45。這提示我們:格萊斯所謂的會話目的指的是會話主題[16]。這一點在《邏輯與會話》后文對各類準則違反情況的探討中也得以體現(xiàn)。例如,格萊斯在探討關(guān)系準則的違反情況時,給了這樣一個例子:在一個高雅茶話會上,A與B進行了如下對話,此時B公然使自己的話語與A毫無關(guān)聯(lián)。

        (1)A:Mrs. X is an old bag.

        B:The weather has been quite delightful this summer, hasn’t it?[9]45

        格萊斯實際上是指B談論的會話主題與A發(fā)起的會話主題毫無關(guān)聯(lián)。

        格萊斯又補充道,“根據(jù)我對準則的表述,目的似乎是有效地交換信息。這種定義當然太狹窄了,應把影響或指導他人行為這樣更為寬泛的目的也包含進來。”[9]47由此可知,格萊斯的會話目的有三層意義:(1)會話主題;(2)有效地交換信息;(3)影響或指導他人行為。

        事實上,若從廣義的角度理解后兩層意義,它們則顯得過于空洞、泛化,實則沒什么意義。若稱兩人的會話目的是“有效地交換信息”,那么這對會話目的的說明沒有提供任何有效信息。任何會話在一定程度上都伴隨著信息的交換,即便是鄰居間的墻頭閑聊。此外,這個會話目的永遠不會在會話過程中發(fā)生任何改變,這與格萊斯最初對會話目的的表述發(fā)生了沖突。若從狹義的角度理解,即格萊斯是指“有效地交流某方面的信息”,那么這又與“會話主題”有所重合。第三層意義“影響或指導他人行為”也是如此。由此可見,格萊斯的會話目的主要是指“會話主題”。

        將會話目的理解為會話主題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研究思想,唯一的不同只是將討論語言的最大單位從句子擴展到了會話。這不僅會在語言研究過程中忽略語境要素,而且會對會話中的實際會話目的視而不見。

        例如,就格萊斯給出的經(jīng)典推薦信的例子[9]52而言,按照他的理解,雙方具有一個共同的會話目的,可以是:有關(guān)哲學工作的會話目的。這種對會話目的的說明實際上是在脫離語境的情況下,對信件具體內(nèi)容的一種概括性總結(jié)。如果我們將語境帶入會話中,重新考察會話意圖(1)為避免術(shù)語混淆,本文使用“會話目的”指格萊斯對于“會話主題”的理解;使用“會話意圖”指會話參與者意圖在會話中完成的會話目的。,那么可以是:(探究/交流/等)學生X能否勝任這份哲學工作。首先,發(fā)現(xiàn)這時無論使用“探究”還是“交流”等動詞都不合適,由此證明會話雙方的意圖往往是不同的。寫信人的會話意圖是:了解學生X是否能夠勝任這份哲學工作。而收信人(學生X的老師)的會話意圖是:(1)說明學生X是否能夠勝任這份哲學工作;(2)回答應心口如一;(3)不能讓自己和學生X的師生關(guān)系發(fā)生破裂。二人完成各自會話意圖的方式是就同樣的會話目的進行會話交際。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生X的老師的會話意圖,才能夠理解為什么學生X的老師會如此回信。

        事實上,這并不是說格萊斯僅關(guān)注到了會話主題,而完全忽視了會話意圖。格萊斯在講到修車的例子時明確說,“參與者擁有某個共同的現(xiàn)時目的(some common immediate aim),比如把車修好;然而,他們的最終目的(ultimate aims)可能是相互獨立的,甚至是相互沖突的——雙方可能都想趕緊把車修好,然后自己驅(qū)車離開,把對方撂在路邊。”[9]48此處,格萊斯指出了修車二人可能擁有的意圖,并將其歸為會話目的的范疇。但除了這個例子以外,格萊斯往往將說話人的會話意圖視為一種隱含(implicature)。例如:

        (2)A: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

        B:Okey, but I veto I-C-E C-R-E-A-M-S.[14]66(2)格萊斯在《邏輯與會話》原文中僅對“大人不能讓小孩理解會話內(nèi)容”進行了詳細表述,但沒有具體給出例子。。

        格萊斯認為,在這個例子中,說話人B要向?qū)Ψ絺鬟_的隱含是:他們的談話內(nèi)容不能告訴孩子[9]55;[14]66。本研究認為,這并不是B要傳達的隱含,而是他要完成的會話意圖,應歸屬會話目的的范疇,不能和隱含混為一談。正如推薦信的例子中,學生X的老師要完成的會話意圖包括“回答應心口如一”,以及“不能讓自己和學生X的師生關(guān)系發(fā)生破裂”。但這些都不是老師有意向?qū)懶湃藗鬟_的隱含。老師傳達的隱含僅是:學生X不適合這份哲學工作。只要寫信人能夠推導出這個隱含,會話就成功完成了。聽話人能夠推導出隱含往往是因為清楚對方的意圖,更確切地說,是因為清楚對方想要讓自己清楚的意圖(這是格萊斯在其語用推理模式中明確說明的一點,詳見下文),但這并不代表會話意圖和隱含是一回事。

        綜上,對格萊斯學說修正的第一步是,在格萊斯本人認同的語言研究思想的基礎之上,重新理解合作原則的會話目的,區(qū)分會話意圖和隱含。會話目的可以是滿足對方要求所需的同時,完成自己的會話意圖。由此,本研究對合作總原則的表述修正為:Make your conversational contribution such as is required, at the stage at which it occurs, by the accepted subject or direction of the talk exchange in which you are engaged, and at the same time achieve your conversational aim(s).

        (二)格萊斯完成會話目的的手段

        通過格萊斯對完成會話目的的“手段”的表述(即表1中的第二種表述方式)可以看出,會話參與者為了完成會話目的,需要提供所需的“會話貢獻(conversational contribution)”,而不是所需的“具體所言(what is said)”。

        表1 對完成會話目的的手段的兩種表述方式

        在會話交際中,雖然說話人是通過“所言”完成“貢獻”的,但二者并不能劃等號,即“貢獻≠所言”。說話人對會話的“貢獻”不僅有“所言”(what is said),往往還有“所含”(what is implied),即“所言+所含=貢獻”。這是因為在交際過程中,說話人的主觀意圖變成了說話人和聽話人的共知[17],即共曉性(common intelligibility)[18],因此說話人得以通過所言傳遞所含[19],聽話人得以通過所言推理出所含。格萊斯[20]31認為,這種推理過程大致如下:

        (1)他說了p;(2)沒有理由認為他不遵守準則,至少是合作總原則;(3)除非假定他認為q,否則他不可能這么做;(4)他知道(并且知道我知道他知道)我能看出他實際上是認為q;(5)他沒有試圖阻止我認為q;(6)他意欲讓我認為,至少愿意放任我認為q;(7)因此,他隱含了q。

        由此可知,“貢獻≥所言”,所以表1中對手段的兩種表述方式的意義是不同的,不能用第一種表述方式代替第二種表述方式(格萊斯的表述方式)。格萊斯又將完成會話目的的手段分為了四個范疇,詳細說明了“如何使你的話語貢獻滿足(會話當前目的)要求所需”。本研究將對這四個范疇進行一一考察,考察方式大致分為三步:(1)考察格萊斯對準則的具體表述方式,這是對各個準則的衡量標準;(2)考察格萊斯對準則違反情況的探討;(3)考察格萊斯是否將準則的衡量標準運用至語言運用中,即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否存在矛盾。

        1. 數(shù)量準則

        格萊斯[9]45提出的第一個準則是數(shù)量準則,包含兩條次則。表2中的第二種表述方式是格萊斯本人的表述方式。

        表2 數(shù)量準則的兩種表述方式

        對數(shù)量準則的表述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格萊斯對數(shù)量準則的認識是:說話人對信息數(shù)量的貢獻應滿足(會話當前目的)要求所需。由于“貢獻≥所言”,所以表2中的兩種表述方式的意義是不同的,格萊斯對數(shù)量準則的表述方式不能被替換為第一種表述方式。因此,不能將數(shù)量準則翻譯為諸如“說話人所言應包含充分信息量”“你說的話應包括(為當前會話目的)所需要的信息內(nèi)容”等方式,而這恰恰是很多國內(nèi)學者引進合作原則時對數(shù)量準則的翻譯方式。

        這種錯誤的翻譯方式一方面體現(xiàn)出很多學者“對格萊斯學說產(chǎn)生了誤讀”[15],另一方面在于格萊斯在《邏輯與會話》中的論述本身就存在矛盾,因此對讀者有些誤導,特別體現(xiàn)在格萊斯對準則違反情況的探討部分。首先,需要注意,格萊斯開始對準則違反情況探討前,明確指出“以下例子中說話人均只在所言層面(at the level of what is said)上違反了各類準則,而在所含層面(at the level of what is implied)上是遵守各類準則的”[9]52。那么所言層面的違反是真正的違反嗎?如上所述,格萊斯明確指出會話要求說話人提供的是“貢獻”,那么便應以“貢獻”作為準則衡量標準,而不能只關(guān)注“所言”。因此,所言層面的違反不是真正的違反[14]67,說話人“貢獻”的違反才是真正的違反。格萊斯對數(shù)量準則違反情況進行探討時,給出的同義反復句(tautologies)的例子,如Women are women、War is war,都只是所言層面的違反。而從貢獻角度而言,格萊斯認為這類句子沒有違反數(shù)量準則。

        然而,格萊斯雖明確指出了“以下例子中說話人均只在所言層面上違反了各類準則”,但在具體探討時,也混合了一些真正違反準則的例子,例如對關(guān)系準則違反情況探討時所舉的高級舞會的例子(參見前文的探討),這可能會導致讀者誤以為所有列舉的例子都是對準則的真正違反。

        綜上所述,將格萊斯提出的各類違反準則的情況理解為說話人真的違反了準則,是一種常見的錯誤。為了避免產(chǎn)生更多的這種錯誤理解,本研究認為:(1)合作原則數(shù)量準則的中文翻譯方式不能缺少“貢獻”二字,建議可采取“1)使你的會話貢獻滿足(會話當前目的)要求所需;2)不要使你的會話貢獻多于(會話當前目的)要求所需”;(2)應明確并強調(diào)合作原則各個準則的衡量標準:以貢獻作為衡量標準,而不是具體所言。

        2. 質(zhì)量準則

        格萊斯[9]46提出的第二個準則是質(zhì)量準則,包含兩條次則。

        表3 質(zhì)量準則的兩種表述方式

        研究發(fā)現(xiàn),格萊斯本人的表述實則是表3中兩種表述方式的混合,即總準則表述方式采用了第二種,兩條次則采用了第一種??倻蕜t是以“貢獻”作為衡量標準的,而兩條次則判定的卻是說話人的“say”,“say”僅指所言層面,不包含所含層面。由此可知,格萊斯的質(zhì)量準則內(nèi)部的衡量標準出現(xiàn)了矛盾。使總準則和兩條次則之間的衡量標準統(tǒng)一,則產(chǎn)生了表4中對質(zhì)量準則的兩種表述方式,那么應該采取哪一種呢?我們不妨來看一看,格萊斯探討具體語用例子時,是以什么作為質(zhì)量準則衡量標準的。

        格萊斯對質(zhì)量準則違反情況進行探討時,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設想X把A的秘密透露給了A的商業(yè)對手。在A和聽者雙方都知道這件事的情況下,A說“X is a fine friend”。顯然,A想表達的一定不是他所言層面的意義,但他想表達的含義又必定與此相關(guān)。那么這個相關(guān)的含義顯然是所言層面的反面[9]53。由此可知,格萊斯認為A的話既有所言層面,又有所含層面。A“say”的話語,即所言層面,雖然違反了質(zhì)量準則,但是所含層面沒有違反質(zhì)量準則。所以格萊斯在具體語言運用探討中,依舊是將說話人的貢獻作為質(zhì)量準則衡量標準的。

        綜上,本研究對格萊斯質(zhì)量準則的表述方式進行修正,選擇表3的第二種表述方式,這(1)消除了質(zhì)量準則及其次則之間的矛盾;(2)是格萊斯心目中認同的質(zhì)量準則版本;(3)使質(zhì)量準則的衡量標準與合作總原則和數(shù)量準則保持一致。

        3. 關(guān)系準則

        格萊斯提出的第三個準則是關(guān)系準則:要相關(guān)(Be relevant)。格萊斯[9]46說,“關(guān)系準則的表述簡單扼要,但這實際上掩蓋了許多令我焦慮煩惱的問題”。如其所言,關(guān)系準則的簡短體現(xiàn)出其內(nèi)部存在很多未解釋清楚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是說話人的貢獻與會話相關(guān),還是所言與會話相關(guān)?將這個問題的要素補充進關(guān)系準則中,可以得到表4所示的兩種表述方式。

        表4 關(guān)系準則的兩種表述方式

        事實上,格萊斯提出合作原則就是因為發(fā)現(xiàn)在日常交際會話中,“人們并不總是直白地告訴對方某事,而是傾向于暗示對方”[21]157。也就是說,人們在會話交際時,并不總是讓自己的所言與會話相關(guān),而是選擇讓自己的所含層面與會話相關(guān)。劉潤清和文旭[22]179在闡釋“連貫(coherence)”這個概念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3)A:I’ve lost my bunch of keys.

        B:It’s a fine day today.

        A:So you’ve got a free dinner.

        這三句話語似乎完全不相關(guān),而它們實際上卻是非常連貫的一個對話。A知道B是在假裝聽不到他說的話,因為正是B拿了他的鑰匙,旨在換取一頓晚飯[22]179。這個例子也可以用合作原則來解釋。由于A和B二人之間存在共曉性,因此B得以通過所言“It’s a fine day today”,傳遞所含:(1)鑰匙是我拿的;(2)請我吃晚飯,我就給你鑰匙。同時,A也能夠通過B所言推理出所含。B所言公然與A發(fā)起的會話主題1,即鑰匙,毫不相關(guān),但是在所含層面上卻是完全相關(guān)的。B傳達的第二條隱含發(fā)起了會話主題2,即晚飯。因此,A說的第二句話與B發(fā)起的會話主題2也是完全相關(guān)的。

        綜上所述,格萊斯所說的“我們的會話往往不是由一連串毫不相關(guān)的話語組成的”,這種“相關(guān)”并不僅局限于所言層面,也包括所含層面。因此,本研究對格萊斯關(guān)系準則表述方式進行補充,采取表4中的第二種表述方式,這(1)使關(guān)系準則的表述更加清晰;(2)是格萊斯心目中認同的關(guān)系準則版本;(3)使關(guān)系準則的衡量標準與合作總原則、數(shù)量準則和質(zhì)量準則保持一致。

        4. 形式準則

        格萊斯[9]46提出的第四個準則是形式準則:要清晰(Be perspicuous),具體包含“要簡短(避免冗長)”等四條次則。格萊斯并沒有對形式準則及次則做過多的解釋,也沒有說明這些準則的衡量標準是什么。例如,是以字數(shù)來判定話語簡短或冗長嗎?我們不妨首先來看一看他對形式準則違反情況的探討。

        格萊斯[9]55在違反形式準則的情況探討中,給出了這樣一個例子,認為a是遵守形式準則的情況,而b是違反第三條次則“要簡短(避免冗長)”的情況。

        (4)a. Miss X sang “Home sweet home”.

        b. Miss X produced a series of sounds that corresponded closely with the score of “Home sweet home”.

        格萊斯[9]56在探討這個例子時,僅提供了“這句話出自一個評論家之口”這樣一條語境信息。他認為,(4)a比(4)b簡短,評論家之所以采取4(b)是因為這種說法隱含了“X小姐演唱有嚴重的不足”。實際上,若設想以上話語出現(xiàn)時的實際語境,那么必定存在的語境信息還有“聽眾聽到4(b)后哈哈大笑”。若X小姐也在聽眾席中,她一定會感到十分尷尬,不會對這位評論家沒有直接說出她演唱不足而產(chǎn)生絲毫的感謝。因此,可以認為這位評論家并不是出于禮貌,避免直接點評X小姐的演唱而選擇4(b)的。事實上,本研究認為,在這個例子中,相較于信息內(nèi)容本身,這位評論家更想要表達出他獨一無二的話語風格(idiolect)。(4)a與(4)b之間的差異并不在于簡短與否,也不在于是否存在隱含,而是在于(4)b能夠體現(xiàn)出這位評論家獨特的話語風格,而(4)a顯然不能。

        綜上所述,話語形式往往再現(xiàn)了說話人的個性和話語風格,這種個性和風格或許才是形式準則需要關(guān)注的內(nèi)容。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說話方式(speak in a characteristically individual way)[22]199,如果用類似“要簡短”“要清晰”等的簡單形式準則來規(guī)范每個人的說話方式,那么這不僅是在扼殺每個人獨特個性和風格的表達,而且也讓合作原則及其準則變成了一種規(guī)定性(prescriptive)的理論。事實上,這也正是格萊斯學說極力規(guī)避的一點。很多學者都強調(diào),合作原則不是規(guī)定性的,而是描寫性(descriptive)的[2,12,21,23-24],描寫的是會話中真實發(fā)生的事情。但是,學者們對其描寫性特征的強調(diào),或許恰好說明了合作原則內(nèi)部存在規(guī)定性因素,至少存在著一些極易讓人認為它是規(guī)定性的因素。本研究認為形式準則及其次則某種程度上就是合作原則規(guī)定性的因素之一,有必要對其進行修正。

        相較于其他準則,本研究對格萊斯形式準則的改動最大,這種修正方式還存在很多不足,僅是一種概括式的表述:(1)使你的貢獻可以毫不費力地被理解(Make your contribution one that is effortlessly understood);(2)會話另一方?jīng)]有產(chǎn)生“對方在故意拖時間”“對方還沒有完全想好他/她要表述的內(nèi)容”等異樣的情感(Do not give the other participant feelings like “S/He intends to dawdle” or “S/He is not quite sure about what s/he really wants to express”.);(3)使你的話語風格在會話發(fā)生階段是合適的(Make your idiolect appropriate at the stage at which it occurs)。其中第一條對應格萊斯的形式總準則、第一條次則和第二條次則的同時,更注重說話人的會話貢獻和話語的功能意義。第二條對應格萊斯的第三條次則和第四條次則的同時,更注重具體語境中說話人和聽話人的心理感受[1]。第三條是本研究基于對語用例子的分析結(jié)果,借鑒其他語言學家在話語分析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所得出的大致結(jié)論。話語風格是近年來功能語言學的關(guān)注重點,例如在Fairclough提出的話語分析三維框架中,風格是重要概念之一[25]124。

        三、關(guān)于格萊斯合作原則的修正版本

        本研究對合作原則的考察均以格萊斯本人的表述和提出的例子作為基礎,目的是為了探究格萊斯的基本會話交際思想。修正版本使合作原則的概念更加清晰,消除了格萊斯表述中的矛盾,提高了合作原則的解釋力,更重要的是,它們均符合格萊斯的基本會話交際思想,因此,可以認為本研究提出的修正版本更符合格萊斯心目中的合作原則。

        表5 合作原則及其準則的修正版

        四、結(jié)語

        本研究不贊同對合作原則舍而棄之的觀點,它對語言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應得到應有的贊譽。那些認為合作原則解釋力不足的看法,至少部分有失公允,重要原因在于對合作原則的衡量標準和基本概念沒有給予足夠的注意。另外,本研究認為格萊斯對合作原則的表述以及合作原則內(nèi)部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對其進行修正。合作原則是每個青年學者初入語言運用研究領域的必讀理論之一,對它的翻譯、解讀和闡釋都不可掉以輕心。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 亚洲成片在线看一区二区| av高清视频在线麻豆免费观看|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日产国无码| 日韩少妇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观看|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乱人伦| 日韩日本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18分钟处破好疼哭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 国内偷拍第一视频第一视频区| 嗯啊好爽高潮了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 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欧美二区| 国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深爱网 | 亚洲欧美中文v日韩v在线| 久久开心婷婷综合中文|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AV免费观看| av中文字幕性女高清在线| 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中国| 成年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成年人视频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丰满熟妇xxxx性|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在线视频自拍视频激情|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精品88久久久久88久久久| 亚洲天堂av大片暖暖|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少妇人妻200篇白洁| 久久久久久国产福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