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 郭濤 徐瑞等
中圖分類號:R54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2)07-0013-04
毛細血管擴張(telangiectasia)是常見的皮膚缺陷病,表現(xiàn)為面部不同程度的毛細血管呈點狀、斑狀、線狀或蛛網(wǎng)狀分布[1]。原發(fā)性毛細血管擴張癥主要由遺傳因素引起,繼發(fā)性毛細血管擴張癥主要由激素、氣候惡劣、物理及疾病等因素引起[2]。寧夏處于西北干燥寒冷地區(qū),紫外線強烈,長期接受紫外線照射是導致當?shù)鼐用瘛凹t臉蛋”的主要原因,門診以蛛網(wǎng)狀毛細血管擴張多見。595nm染料激光和Nd:YAG都是治療毛細血管擴張的有效手段,為尋求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本研究比較595nm染料激光和1064 nmNd:YAG治療蛛網(wǎng)狀毛細血管擴張的療效、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1月-2022年1月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激光科收治的蛛網(wǎng)狀毛細血管擴張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齡17~50歲,平均年齡(25.00±1.06)歲。納入標準:①長期居住于寧夏地區(qū);②均為首次就診;③皮損表現(xiàn):雙側(cè)頰部皮膚潮紅,清晰可見蛛網(wǎng)狀毛細血管,直徑≥0.1 mm。排除標準[2]:①懷疑有皮膚癌或皮膚癌傾向者;②近期接受暴曬者;③正在局部或全身使用類固醇、抗凝劑或者光敏劑藥物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⑤有糖尿病或血友病病史者;⑥瘢痕體質(zhì)者;⑦紅斑期酒糟鼻伴有丘疹、膿皰者。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治療前對患者的膚質(zhì)進行預后評估和風險預測(如水腫、水皰及色素沉著等),使用洗面奶徹底清潔皮膚并拍照留底,將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466,規(guī)格:5 g/支)涂抹于病灶處并封包60 min,治療前用洗必泰徹底清潔面部。
1.2.1左面部 采用595 nm脈沖染料激光治療儀(美國Candela)治療,波長595 nm,光斑直徑7、10mm,頻率1.5 Hz,能量密度6~10 J/cm2,脈寬1.5~6 ms,動態(tài)冷卻系統(tǒng)(OCD):噴射20~30 ms,間隔20 ms。安裝7 mm光斑激光頭、設置3ms脈寬、9.5 J/cm2的能量將激光頭垂直對準照射區(qū),以照射后瞬間皮損呈淺灰色或輕度紫癜色為宜,光斑間可重疊10%~30%,可再次重疊照射。術后立即冰敷至少30 min,直至面部無明顯疼痛燒灼感。
1.2.2 右面部 采用1064nm Nd:YAG ( 美國Candela ) 治療, 波長1064nm, 脈寬可調(diào)0.25~300ms,光斑直徑5mm、7mm、10mm,能量10~600 J/cm2。帶有動態(tài)冷卻(DCD)系統(tǒng)。首次選擇光斑10 mm、脈寬40 ms、低能量120J/cm2,根據(jù)血管和紅斑的顏色調(diào)整脈寬和能量密度,以照射后血管即刻變紫或消失,皮膚不出現(xiàn)水腫、水皰為宜。根據(jù)皮膚反應每次可重復1~2次。術后護理同左面。雙側(cè)面部均治療后即刻觀察皮膚反應,如紅斑、紫癜的程度,有無嚴重水腫、水皰等。囑患者院外外用膠原貼面膜以促進表皮修復(2次/d)及外用抗菌離子膜(3次/d)預防感染。保持皮膚干燥、清潔,避免強烈日曬。
1.3 觀察指標 比較左、右面部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及患者滿意度。①臨床療效:皮損消退面積≥95%為痊愈;皮損消退面積60%~94%為顯效;皮損消退面積30%~59%為有效;皮損消退<30%為無效??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治愈率=痊愈/總例數(shù)×100%;②不良反應包括色素沉著、持續(xù)性紅斑、色素減退、瘢痕;③患者滿意度:采用問卷形式在末次治療后1個月進行調(diào)查。滿意程度分4級,共計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59~69分為一般,<59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種激光臨床療效比較 右面部治愈率高于左面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07,P<0.05);左、右面部總有效率均為100.00%,見表1。
2.2 兩種激光不良反應比較 左、右面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1,P>0.05),見表2。
2.3 兩種激光滿意度比較 患者對1064 nm Nd:YAG的滿意度高于595 nm染料激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648,P<0.05),見表3。
面部毛細血管擴張是一種常見的皮膚血管性疾病,表現(xiàn)為肉眼可見的面部淺表皮膚血管及面部皮膚泛紅。其擴張的血管直徑在0.1~1mm,根據(jù)擴張血管的外觀不同,毛細血管擴張可分為線型、樹枝型、蜘蛛型和丘疹型。面部毛細血管擴張多見于膚色白皙的女性,好發(fā)于鼻翼周圍,鼻部及面頰中部,是皮膚光老化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3]。面部毛細血管擴張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通常認為在缺氧、感染、日光損傷、化學物理因素及局部或系統(tǒng)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通過釋放或激活血管活性物質(zhì),導致毛細血管新生或擴張。這些病變可能是由于持續(xù)的小動脈血管擴張引起的血管壁薄弱造成。同時,長期外用類固醇激素等,可引起周圍結(jié)締組織和彈性組織損傷, 使其擴張加重[4]。緊張、激動、飲酒等都會使病情加重,不僅影響美觀,而且還會影響正常的社交與工作,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至關重要。毛細血管擴張的主要治療手段包括外用藥物、系統(tǒng)用藥、激光治療、硬化治療及電外科手術等,但這些方法有引起潰瘍、瘢痕等并發(fā)癥的可能[5]。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激光與強脈沖光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療該病[6]。
本研究顯示, 左、右面部1 次治愈率分別為36.67%、7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右面部臨床療效優(yōu)于左面部,分析原因:①595 nm脈沖染料激光是公認治療淺表皮膚血管性疾病的金標準[7],其波長接近氧合血紅蛋白的吸收峰值(577 nm),在此波長下,激光作用于靶色基血紅蛋白時溫度可達65 ℃~72 ℃,使血管中的血紅蛋白轉(zhuǎn)化成正鐵血紅蛋白以及其他變性物質(zhì),而更大的能量產(chǎn)生血管凝固形成血栓,造成彌漫性毛細血管栓塞,使擴張血管消失并降解。同時,黑色素對該波長競爭相對較弱,治療時搭配的冷卻裝置降低了色沉的風險。有研究[8]對8例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型患者進行595 nm脈沖染料激光治療,結(jié)果顯示患者整體呈現(xiàn)中等至顯著改善,無紫癜、色素沉著及瘢痕產(chǎn)生。但是,國外文獻報道[9],595nm染料激光對細血管的破壞作用優(yōu)于粗血管,利用單一短波長的脈沖染料激光對更小、更淺的血管有效,會導致大血管壁的不均勻加熱,從而無法封閉深層粗大血管。②氧合血紅蛋白在800~1100 nm有另外一個相對較弱的吸收峰,1064 nm則位于該吸收峰內(nèi),雖然氧合血紅蛋白對l064 nm的吸收較542 nm和577 nm少,但較長的長波可以增加激光的穿透性,使其能夠在5~6 mm的深度產(chǎn)生凝結(jié)效果,因此1064 nm Nd:YAG激光的穿透性較好,對于深層血管效果好且被黑色素吸收少[10]。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左、右面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10.00%、13.3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①兩種激光設備都具備動態(tài)冷卻技術,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但30例患者中仍有7例出現(xiàn)色沉,考慮和治療中使用的能量過大,即刻出現(xiàn)嚴重紅斑甚至水皰有關;②對于膚色偏暗,伴有黃褐斑的患者,出現(xiàn)色沉的風險較大;③不良反應可能由于治療時快速重疊多脈沖(2次)且大光斑激光能量集中,導致血管快速加熱和皮膚的熱損傷所致[11];④術后不合理護理皮膚,不注意防曬也會增加色沉的風險。因此,想要達到理想的效果,治療前對患者皮膚進行評估十分重要,皮膚的色澤及血管擴張程度決定能量、脈寬和治療次數(shù),臨床實踐應盡可能做到治療參數(shù)的個性化[12]。通過既往總結(jié)的經(jīng)驗,激光治療出現(xiàn)色沉是暫時的,大部分患者6個月~1年即可消退[13]。另外,本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對1064 nm Nd:YAG的滿意度高于595 nm染料激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1064 nm Nd:YAG的臨床效果優(yōu)于595 nm染料;同時也說明大部分患者對治療的期望值較高,希望能獲得見效快、次數(shù)少,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的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595 nm染料及1064 nmNd:YAG均可治療用于面部蛛網(wǎng)狀毛細血管擴張,1064 nmNd:YAG的效果優(yōu)于595nm染料激光,兩者安全性接近,但患者對1064nm Nd:YAG的滿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