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山東省濱州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山東 濱州 256600)
VOC是揮發(fā)性有機物英文(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首字母合成詞,也常寫作VOCs。VOC不是一種有機物,而是一大類有機物,確切地說是沸點在50~250 ℃之間,常溫常壓下以蒸汽形態(tài)存在于空氣中的有機化合物,包括烷類、烴類、苯類、醇類、醛類、醚類、脂類等[1]。凡是在生產或運輸過程中使用有機溶劑,或高溫作用于有機物的場合都可能產生VOC,例如石化、印染、印刷、合成橡膠、鋼鐵、汽車制造、涂料、交通運輸、建筑裝修、餐飲等行業(yè)。VOC是形成空氣細顆粒物(PM2.5)、臭氧(O3)污染的關鍵前體物,屬于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管理的重要污染物之一[2]。VOC的監(jiān)測傳統采用人工采樣、實驗室分析的方法,不僅要花費大量人工,而且難以做到長時間動態(tài)監(jiān)測,因此在線監(jiān)測技術得到廣泛應用[3]。
VOC在線監(jiān)測對象分為VOC總量監(jiān)測和VOC單組份監(jiān)測[4]。前者主要包括總有機碳(TOC)、總碳氫化合物(THC)、總揮發(fā)性有機物(TVOCs)等,后者涉及苯系物、烴、醇、醚等。按照污染源特征與范圍,VOC在線監(jiān)測對象又可分為點源監(jiān)測、線源監(jiān)測和面源監(jiān)測[5]。點源監(jiān)測針對的是大氣污染排放中的固定點位VOC,線源監(jiān)測針對大氣污染排放中線性空間的VOC,面源監(jiān)測針對大氣污染排放中區(qū)域范圍的VOC。
VOC在線點源監(jiān)測主要采用氣相色譜(GC)法、離子分子反應質譜(IMR-MS)法、傅立葉變換紅外分析(FTIR)法等。GC法可在線監(jiān)測VOC中的大多數有機物,靈敏度可達10-9級,但樣品需做預處理,分析周期需10~30 min,所以GC法監(jiān)測的VOC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實時VOC,有一定延時,而且監(jiān)測成本較高。根據檢測器的不同,GC法分為氫火焰離子檢測器(GC-FID)法、質譜檢測器(GC-MSD)法、光離子檢測器(GC-PID)法、電子捕獲器(GC-ECD)法等。IMR-MS與GC-MS相比,免去了色譜柱較慢的洗脫過程,檢測可在數秒至數分鐘內完成,監(jiān)測效率和實時性有較明顯提升。FTIR通過比較試樣的紅外光譜與參照的標準紅外光譜,獲得試樣氣體的濃度信息,但此法較易受到干擾,靈敏度較差[6]。由于微型傳感器價廉,且功耗較低,適于大量布設,已成為在線點源監(jiān)測的未來趨勢,但目前在靈敏度、可靠性、VOC多種組分分析方面尚有不足。
在線GC監(jiān)測裝置是在實驗室GC基礎上增加了自動采樣、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處理等功能。從結構上看,在線GC監(jiān)測裝置由采樣預濃縮、熱脫附、分離分析、檢測、數據處理及傳輸五個子系統組成,從原理上分為預濃縮、注射、分離、反吹、檢測等環(huán)節(jié)[7]。預濃縮是針對大氣中低濃度VOC進行分析的必要步驟,經過多次濃縮富集達到可以分析的程度。富集后的試樣氣體經載氣吹掃進入分離柱,這一步稱為注射。分離在分離柱內完成。分離后,分離柱中的滯留物被載氣吹走,即反吹。試樣氣體再進入分析柱分離,然后進入檢測器。如前所述,檢測器分為FID、MSD、PID、ECD等。FID可以檢測大部分有機化合物,并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也是檢測VOC應用最多的一種方法,但對一些高碳碳氫化合物(C5以上)、甲醛、甲酸檢測靈敏度不高。MSD可以彌補FID的不足,對于FID不易分辨的物質(譜峰粘連)能主動定性分析[8]。PID具有靈敏度高、穩(wěn)定性好的特點,對苯系物、不飽和烴檢測靈敏度高,是這類物質檢測的首選方法。ECD對與電子親和力強的物質選擇性好,靈敏度高,但線性范圍較窄。
質子轉移反應譜(PTR-MS)利用氣相水合離子(H3O+)與VOC(M)發(fā)生質子轉移反應得到MH+,再通過質譜檢測器檢測MH+的質荷比及離子強度,即可獲知M的分子量及濃度。H3O+可由水蒸氣正離子化產生,M質子親和勢PA(M)大于水的質子親和勢PA(H2O),質子轉移反應就會發(fā)生[9]。在線PTR-MS監(jiān)測裝置由進樣部分、離子源發(fā)生器、漂移管、質量分析器、質譜檢測器組成,主要用于質子親和勢大于水的VOC分析,例如醇、醛、酮、烯烴、芳香烴等[10],具有檢測靈敏度高、響應時間短等特點。若是PTR與飛行時間質譜(TOF-MS)結合,就會得到質子轉移飛行時間質譜裝置(PTR-TOF-MS)。質譜檢測器多采用四級桿式,TOF-MS屬于另一種質譜檢測器。PTR-TOF-MS不需要對樣品進行預處理,因此可以加快檢測速度,減少響應時間。
與GC-PID不同的是,在線光離子監(jiān)測裝置沒有GC柱,而是將PID檢測器制成PID傳感器,檢測速度比在線GC監(jiān)測裝置明顯提升,對于不定時排放VOC的污染源有極佳的響應速度。光離子檢測采用紫外(UV)光源,試樣氣體進入電離室,經UV照射電離為正離子和電子,兩者在電場中反向運動并形成電流,放大處理后輸出微電流,微電流經過電阻得到可檢測的電壓值,而正離子和電子出電離室后又重新結合為原來的分子,所以在線光離子監(jiān)測裝置具有檢測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的優(yōu)點。
3.1.1 監(jiān)測方案
監(jiān)測點位于城鎮(zhèn),采用在線GC-FID/MSD監(jiān)測裝置進行連續(xù)監(jiān)測,該裝置由預處理系統、DB-642色譜柱、FID、MSD組成。
3.1.2 儀器工作流程
樣氣經過濾并去除水、臭氧,在-150 ℃冷阱中富集,在110 ℃熱解析,再進入GC柱內分離,最后在檢測器中進行分析。GC柱工作條件:初溫30 ℃,再升溫至180 ℃。載氣以流量1.3 mL/min進入進樣口,進樣口溫度維持200 ℃,MSD前溫度為280 ℃。低沸點碳氫化合物(C2~C5)通過FID檢出,高沸點碳氫化合物(C5~C10)通過MSD檢出。
3.1.3 儀器標定
采用內標法定量未知物質,內標物為溴氯甲烷、1,4-二氟苯等標準氣體。采用外標法定量目標化合物,外標物為PAMS、TO-15等標準氣體。經過標定,大部分標氣標準曲線相關系數均在0.99以上。
3.1.4 儀器校準
在運行期間應定期檢查儀器的零度及滿度,若性能變差要進行多點校準。零度校準采用不含樣氣成分及干擾組分的零氣,滿度校準可采用滿量程標氣。同時還要檢查MSD內標響應,若內標響應異常則進行調諧及檢查EM電壓。同時控制外標結果不超過理論值的20%。
3.1.5 可靠性驗證經對VOC中樣氣時間序列與同分異構體相關性的觀察,確認監(jiān)測數據可靠性符合要求。
3.1.6 監(jiān)測結果
監(jiān)測區(qū)1月、4月、7月和10月的監(jiān)測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該處VOC主要污染物為烷烴、烯烴和芳香烴,而氯代烴、乙炔次之,OVOC(含氧揮發(fā)性有機物)較低。從時間上看,1月的污染程度最高,4月次之,7月和10月相近,但10月芳香烴、OVOC較高。監(jiān)控錄像顯示,10月監(jiān)測點附近有鋼制管道施工,涂刷防銹漆引起芳香烴、OVOC升高。1月乙炔較高,而乙炔主要由燃燒引起,反映機動車尾氣排放增加,可能與1月天氣不利于VOC污染物擴散有關。
表1 在線GC-FID/MSD監(jiān)測結果(ppbv)
3.2.1 監(jiān)測方案
監(jiān)測點設在化工廠內廢氣排放口上,采用在線PTR-TOF-MS監(jiān)測裝置對VOC進行連續(xù)監(jiān)測,該裝置由PTR離子源、漂移管、TOF質量分析器和離子檢測器組成。
3.2.2 儀器工作流程
樣氣進入PEEK管內,被加熱至80 ℃,再進入漂移管內。離子源由輝光放電產生,在600 V電壓作用下,產生電場強度(E/N)約130×10-17V/cm2。VOC電離化后通過TOF-MS檢測飛行質量和質譜數據。通過軟件分析可產生質譜圖及相關監(jiān)測數據。
3.2.3 儀器校準
通入零氣校準零點,通過滿量程標氣校準滿度,可以得出儀器相對誤差。例如正己烷相對誤差為10.62%,正庚烷相對誤差為7.29%,乙酸乙酯相對誤差為-13.92%,等等。所測VOC各種成分相對誤差均未超過±20%,表明儀器性能符合監(jiān)測要求。
3.2.4 可靠性驗證
零點校準后,重復6次通入滿量程標氣可計算相對標準偏差(RSD),以衡量重復性。重復性好,反映可靠性佳。PTR-TOFMS監(jiān)測裝置測得正己烷RSD為1.35%,正庚烷RSD為1.69%,乙酸乙酯RSD為3.57%,等等。所測VOC各種成分RSD未超過6.5%,表明儀器可靠性滿足監(jiān)測要求。
3.2.5 監(jiān)測結果
監(jiān)測點處排放濃度前8位的VOC成分為氯甲烷、氯乙烷、丁二烯、四氯乙烯、丙醇、丙烯、甲苯、二硫化碳,見表2。可見,該固定源排放的VOC成分以氯甲烷為主,其排放濃度超過了6 800 ppm;而氯乙烷和丁二烯居次,排放濃度在100~200 ppm之間;四氯乙烯、丙醇、丙烯、甲苯、二硫化碳排放濃度小于20 ppm。從不同月份來看,雖然各VOC成分之間有所差別,但差別不大,說明廢氣排放基本穩(wěn)定。
表2 固定源在線VOC監(jiān)測結果(ppm)
監(jiān)測點所屬化工企業(yè)生產涉及多種原輔料,也采用了一系列的處理措施,處理流程如下:廢氣→冷凝→堿洗噴淋→光氧催化凈化→低溫等離子凈化→碳纖維凈化。但廢氣中VOC濃度仍然較高,說明處理措施仍需改善。另外,從廢氣中檢出某些成分與產品生產所用原輔料、溶劑無關,可能在廢氣排放和處理過程中發(fā)生了一些反應,例如有機物裂解后產生新的自由基,受到高溫或光照影響而生成新的有機化合物,例如鹵代烷烴等。
3.3.1 監(jiān)測方案
監(jiān)測點設在印刷廠內,屬于無組織排放源,采用光離子檢測裝置對空氣中的VOC進行檢測。該裝置由PID光離子傳感器、檢測硬件和軟件組成。
3.3.2 儀器工作流程
儀器的工作流程如下:樣氣→電離室→氣體電離為正負離子→輸出微電流→正負離子與電子重新結合。儀器輸出為TVOCs,測量范圍為0~6 000 ppm,測量誤差范圍±3 ppm。
3.3.3 儀器標定與校準
在線光離子監(jiān)測采用異丁烯標準氣體進行標定,標氣濃度與輸出電壓存在一定關系,其函數關系為(式中C為氣體濃度,U為傳感器輸出電壓)。
3.3.4 監(jiān)測結果在印刷廠區(qū)內于上午9:10和下午15:25兩個時段進行V OC檢測,每個時段中間隔10 s讀數1次,在2 min時間內共讀數12次,結果見表3??梢姡挛绲腣OC濃度(平均濃度為71.19 ppm,標準差為0.97 ppm)明顯高于上午的VOC濃度(平均濃度為62.09 ppm,標準差為1.13 ppm),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是因為上午9:10時尚未開始印刷作業(yè),而下午15:25時正在進行印刷作業(yè)。
表3 在線光離子監(jiān)測結果
大氣中VOC在線快速監(jiān)測是防治VOC污染的“前哨站”,時至今日VOC污染在線監(jiān)測技術已獲得廣泛應用,其中在線GC監(jiān)測技術、在線PTR-TOF-MS監(jiān)測技術、在線光離子監(jiān)測技術無疑是眾多監(jiān)測技術中的典型代表,通過這些技術的應用對大氣中VOC污染監(jiān)測獲得良好效果,可以預計這些技術在未來環(huán)保工作中仍將發(fā)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