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漢語字謎情境關聯(lián)研究

        2022-08-27 06:11:20徐盛桓
        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關聯(lián)符號情境

        徐盛桓

        漢語字謎情境關聯(lián)研究

        徐盛桓

        (河南大學 外語學院)

        漢語字謎的制作與解讀是認知活動,其認知過程的核心內(nèi)容是情境關聯(lián),情境關聯(lián)是語言表達所體現(xiàn)的“境”同該境所引發(fā)出來的有關主體的“情”之間的關聯(lián)。在漢語字謎的語言活動中,情境關聯(lián)是字謎謎面的符形通過信息流動獲得符釋(符號解釋項)的過程。漢語字謎的語言活動是非字面義的表達,非字面義的表達使語言的表達更空靈,更有利于情境關聯(lián)的發(fā)揮。

        字謎;情境關聯(lián);信息流動;非字面義表達

        一、引言

        研究采用情境關聯(lián)論(the theory of emotion-situation correlation),以漢語字謎語言活動的信息流動為例,研究語言的思維活動過程,特別是非字面義語言活動的思維過程。我們將謎語的語言表達視為一個語言符號(語符)的整體,例如:

        (1)小時兩只角,長大角沒了;到了二十多,又生兩只角。A(猜一天體)謎底:月亮B

        (2)差一點就到了上海。A(猜一漢字)謎底:渥B

        這兩個謎語中,例(1)不是字謎,例(2)是字謎。一個謎語有三個元素:謎面、謎底和謎目。在上面例子中,A是謎面,B是謎底,謎目分別是猜一天體、猜一漢字。

        從自然語言符號視角看,根據(jù)皮爾斯(P. S. Peirce)符號學的符號三角說,一個語符的三個元素有符形、符釋、符形與符釋共同指向的對象。其中,認知主體對符形產(chǎn)生了認識,對其進行解釋就是符釋,這是一個認知的過程,是存在于主體大腦里的思維過程,一般不顯現(xiàn)。符釋的結果通常會指向一個物理現(xiàn)象或物理實體,這就是符形指向的對象,上例的月亮和“渥”字就是物理實體。符形與符釋之間的關系稱為意指,符形與表達對象之間的關系稱為指稱,這樣相互關聯(lián)的三者就構成了一個符號三角(皮爾斯,2014:31)。

        從符號的三元素看謎語的語言活動:謎面的語言表達構成了一個整體的符形,就是謎語中的A;謎語活動的主體(制謎者/猜謎者)對A產(chǎn)生了認識就是對其作出解釋,符號學稱之為解釋項,即符釋,這是不顯現(xiàn)的思維過程;謎底B即為謎面所映射的事物對象本身。B有兩種情況:普通的物理對象、某一具體的文字。前者通常是可視可聽可感的,如例(1)的月亮;后者是字,如例(2)。因為文字與語言之間存在緊密的關系,這就容易造成錯覺,所以我們特別強調(diào),無論是什么謎語(包括字謎),其解釋項是一個認知的思維過程。如對例(2)的字謎就要思考,為什么“差一點就到了上海”的謎底是“渥”字(詳細解釋見下文),這個思維過程的結果才成為謎面映射的對象。這一思維過程也正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內(nèi)容。

        皮爾斯(2014:31)指出,我們所有的思想與知識都是通過各種類型的符號獲取的。人們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就是源于對外部世界各種事件所涉及的各類符號的解讀。其中,人類認知活動中最普通、最常用的符號是自然語言,而且從各類符號所獲得的知識都要通過自然語言符號作為媒介來傳播,因此人類更關注自然語言(在不發(fā)生誤解的語境下,下文簡稱為語言)。

        語言活動是認知活動,其認知過程的核心內(nèi)容是情境關聯(lián),語言表達所體現(xiàn)的“境”同該境所引發(fā)出來的有關主體的“情”之間的關聯(lián)就是情境關聯(lián)。為了論證這個問題,我們以漢語字謎語言活動為例,探討其過程中的情境關聯(lián)性。具體研究以下三個問題:一是字謎謎面的符形如何體現(xiàn)情境關聯(lián)?二是在此過程中的傳播渠道是信息流動,那么信息流動是如何運作的?三是情境關聯(lián)在從符形到對象的過程中,也就是從謎面到謎底的過程中,體現(xiàn)了語言非字面義表達的什么特點?

        二、情境關聯(lián)與語言表達

        謎語通常是用語言制成的,現(xiàn)在的謎語并不用來交際,而是一種游戲。本文以漢語字謎為例展開研究,謎目是猜一漢字,下文不再另注。

        一般謎語,包括字謎在內(nèi),謎面的語言一定是非字面義表達,因為“謎面用語精巧講究,有時甚至精妙到取巧、乖巧……故意設置一些‘陷阱’,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這就需要用睿智的語言,甚至是狡猾而取巧的語言”。這種故意利用字形的巧妙分合、特殊句讀、一詞多義、同音異義詞等手法來“迷惑”人,一定是非字面義表達,這就是把謎面當作特殊的語言來運用,且并不一定遵從正常的語法-語義規(guī)則,常常是不按常規(guī)出牌(徐盛桓,2018:484)。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諧隱》里說:“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這就是巧用語言,使語言成謎,具體的做法概括起來就是“遁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祖保泉,1993:281)。這樣,謎語的語言就十分空靈,更有利于發(fā)揮謎面語言表達的情境關聯(lián)。

        情境關聯(lián)是話語表達和理解的基本原理,即語言表達通過表達式所傳輸出來的“境”來激發(fā)出語用主體的“情”,以達成語言的表達和理解。情境關聯(lián)論認為,任何話語表達的“境”同“情”總是關聯(lián)在一起的,意義就是從“境-情”的關聯(lián)中得出的。話語主體通過對“境”內(nèi)的人和事的存在與活動(也稱為“境”內(nèi)之“景”)加以聯(lián)想、想象,在此基礎上進行推斷加工,得到對從中分析出的情與理的認識,從而產(chǎn)生此“境”(“景”)此“情”中的意義,因此情境關聯(lián)實際上是“情-境”的關聯(lián),或者更確切的表達是“情”對于“境”的關聯(lián)。我們借用漢語的“情境”稱其為情境關聯(lián)(徐盛桓、王艷濱,2022:3)。

        情境關聯(lián)對“情境”有一個專門的定義:事態(tài)+感受。粗略地說就是事態(tài)為“境”,認知主體在此“境”中所生發(fā)出來的感受簡略地表示為“情”。事態(tài)是指此“境”內(nèi)所發(fā)生和存在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也可稱為“境”內(nèi)之“景”;“情”就是這些人和事(“景”)所觸發(fā)出來的感受?!熬场蓖扒椤笔敲懿豢煞值?,因為事態(tài)總是發(fā)生在一定的境況之中,在話語中說到某一事態(tài)必定是聯(lián)系著一定的境況,主體因之而生發(fā)出來的感受一定是這一境況所觸發(fā)出來的,主體就是從這一境況中進行推導,因此“情”與“境”是不分離的。確切地說,應該是“境-情”或“境+情”,即“境”和從這一境況里所引發(fā)出來的、推知出來的“情”?!扒?境”關聯(lián)就是主體所引發(fā)出的“情”,是從此“境”中的人和事的活動中推知出來的情感和事理。本文將主體在一定的境況中所體會到的情感和事理精簡地表達為“情”?!熬?情”可借用漢語的常用詞“情境”,在情境關聯(lián)論里的“情境”實際上是“情”與“境”,即“情-境”。

        情境關聯(lián)作為話語表達和理解的基本原理,對字面義表達和非字面義表達都是如此。下面是三個字面義表達的例子,說明情境關聯(lián)論在字面義表達上的作用。例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該詞將眼前春花秋月的美景與不堪回首的往事進行對比,設置為“境”(“景”),觸發(fā)了主體滿腹的悲愁與悔恨之情,凝結成千古絕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之多如春水之多,這就是此“境”(“景”)中的情。情境關聯(lián)就是這樣造就了語言表達的意義。又如,宋代詩人韓元吉的《紅梅》:“不隨群艷競年芳,獨自施朱對雪霜。越女漫夸天下白,壽陽還作醉時妝。半依修竹余真態(tài),錯認夭桃有暗香。月底瑤臺清夢到,霓裳新?lián)Q舞衣長。”這是詠紅梅的詩,詩中卻沒有一個“紅”字和“梅”字,但是人們能感受到詩中描寫的就是紅梅。詩人設置了“獨自施朱、壽陽公主醉時妝、霓裳新?lián)Q的舞衣”等“境”,還專門提到壽陽公主梅花妝之軼事。據(jù)《太平御覽》載:“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jīng)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韓詩所寫的雪中“不隨群艷競年芳”之花就是紅梅。再如,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名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惶恐灘在今江西省萬安縣,是贛江中的險灘。公元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軍打敗,所率軍隊死傷慘重,妻子兒女也被元軍俘虜,文天祥經(jīng)惶恐灘撤到福建。零丁洋即“伶丁洋”,在今廣東省珠江口外。公元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zhàn),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時曾經(jīng)過零丁洋。文天祥這樣的經(jīng)歷使他感到“惶恐”和感嘆“零丁”,這是他感情的必然流露,讀者也能與之共情。這就是從“境-情”的關聯(lián)中得出的意義。在“春花秋月”和“惶恐灘頭”二例中,主體感悟到的主要是情感方面的內(nèi)容;在“不隨群艷競年芳”一例中,主體感悟到的主要是事理方面的內(nèi)容。作者在此“境”中得到此“情”,因而有此表達,讀者在此“境”中亦感同身受,所以情境關聯(lián)對表達與接受雙方都同樣發(fā)生作用。這些從“境”中所得出的情與理我們精簡地稱之為“情”,“情”與“境”相對,下文說到情境關聯(lián)的“情”就包括了感情和事理,即從“境”中得出的感情和事理。情境關聯(lián)對于字面義表達和非字面義表達都是一樣的。本文不研究字面義表達,只用這三例簡單證明情境關聯(lián)在字面義表達上的作用。非字面義的表達及謎語語言的運用下文再說。

        這樣的情境關聯(lián)是人作為語言運用的主體與所處之物關系的建立,這是人的認知過程。情境關聯(lián)論是在認知科學的大背景下發(fā)展出來的。認知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才廣泛開展研究的一個大課題,20世紀70年代認知科學剛剛興起的時候,研究認知科學的斯隆報告(Sloan Report)指出,認知科學是研究智能實體與其環(huán)境相互作用原理的科學,其各分支學科分享共同的研究對象:發(fā)現(xiàn)心智的具象(brain-imaging)和計算能力以及它們在頭腦中的結構和功能表象(廖巧云、徐盛桓,2020:465)。人作為智能主體的認知就是人作為智能主體同其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認識外界事物、獲得知識、運用語言等。因此,所謂情境關聯(lián)就是話語主體與其話語表達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

        主體同其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連串的心理活動,包括對環(huán)境的感覺、知覺、判斷、記憶、想象、思維等。人們獲得知識或表達知識的過程始于感覺與知覺。感覺是對事物個別屬性和特性的認識,運用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等外部感覺以及平衡覺、運動覺、機體覺等機體內(nèi)部感覺獲得感受。知覺是對事物的整體及其聯(lián)系與關系的認識,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但不是感覺的簡單相加,這些是我們認識世界的起點。然后,再進行聯(lián)想、想象的思維加工,通過同自己已有的記憶加以比較,作出判斷和篩選,進而形成概念,成為新的儲存,在腦海里再現(xiàn)出來,這就是獲取知識的過程。認知活動就是認知主體通過在環(huán)境中對客觀世界的信息進行加工,將感覺、知覺、想象、思維、再現(xiàn)等認知活動,按照一定的關系組成認知功能系統(tǒng),實現(xiàn)對認識活動的調(diào)節(jié),在對客觀世界的信息進行加工中獲得對此“境”此“情”的認識。在這個個體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個體的認知功能系統(tǒng)不斷發(fā)展,通過感覺、知覺去理解和體驗個別的、具體的特殊環(huán)境中特殊事物的具體意義,進而同社會、自然中普遍的方面建立科學體系(物理、生物、化學、邏輯等),以及與社會的倫理道德、民俗風范、審美意義等建立聯(lián)系,發(fā)展成為主體頭腦中比較確切且固定的認知知識體系和語義體系。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及表達,就是基于所能感知到的和頭腦所能理解到的這一切作為基礎,概括成為字面義概念,或吸收為知識,或組織成精確的語言表達出來。上面提到的字面義表達就是這樣。非字面義表達還要經(jīng)過一個切換的過程,就是切換為非字面義表達時所面臨的特殊境況,要特別依靠即時即地的“情-境”關聯(lián)的操作,如上例感受到月亮的“境”(“景”)給予主體的感受,而且還要注意非字面義表達所實現(xiàn)的修辭格式的某些特定要求。

        三、字謎謎面作為非字面義表達

        字謎謎面的語言是一種非字面義表達。字謎謎面的符形將其字面義轉化成謎語活動可以利用的語義-語用因素,從而創(chuàng)造出必要的“境”,以便進行必要的情境關聯(lián)的思考,從而獲得符釋,這就要注意謎面非字面義表達所實現(xiàn)的謎語的某些特定要求。倡導以量子力學理論研究意識的量子力學家斯塔普(H. P. Stapp)為意識量子力學研究提出了心理物理理論(the psychophysical theory)。該理論為謎語的表達提供了心理解釋的依據(jù),其中心思想是“各種物理定律所描寫的物理世界是人的心智世界里的各種傾向性(tendencies in the world of mind)所集結成的結構”(Stapp,2004:93)。字謎謎面的語言表達就是制謎者制謎時某種心理傾向性的反映,因為謎面的語言就是要迷惑人,故意不按常理出牌,這就是制謎者這一心理傾向性所集結成的結構,如以下字謎:

        (3)一邊紅一邊綠。謎底:秋

        (4)家里添了一個人。謎底:豪

        (5)不會上氣不接下氣。謎底:乞

        (6)大小的矛盾共同體。謎底:尖

        (7)差一個月湊足一年。謎底:肚

        (8)一點一畫長,斜斜一桿槍,阿十對阿十,太陰對太陽。謎底:廟

        (9)上不在上,下不在下,不上不下,卡在中間。謎底:一

        (10)天沒有地有,你沒有他有,河邊沒有池邊有,“本田”沒有“奔馳”有。謎底:也

        (11)雨下過方山。謎底:雪

        (12)無邊落木蕭蕭下。謎底:曰

        猜字謎有如益智游戲壘積木,猜字謎就是“壘”字。一個字謎通常會提供兩個部件:“壘”字所需的零件、提示“壘”的規(guī)則。這兩個部件通常都暗藏奧妙,一般不會直接陳述。有些謎語還會有第三種情況,就是存在一些看似可有可無但卻是合理的東西,這就是猜謎時的干擾項??傊?,謎語是一個布滿陷阱的迷宮。如例(2)“差一點就到了上海”,“差一點”是漢語的一個常用語,表示事情幾乎要實現(xiàn)了但并沒有實現(xiàn),“差一點就到了上海”的字面義就是幾乎要到上海了。但是該例事實上與去上海這個事情無關,只是巧妙地利用上海的簡稱“滬”,而“渥”字可拆成“至”字和少了一點的“滬”字,不弄明白這些就會覺得莫名其妙。例(3)以事物的一種表象代替事物的本身,這就要弄明白“紅”“綠”分別指代什么才能進入到謎語的內(nèi)容。例(4)的“一個人”同“一口人”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用法不同。量詞“個”的用法更廣,而量詞“口”多用于家庭、住戶。要理解這里的“一個人”就要明白量詞“個”同量詞“口”的聯(lián)系,從“一個人”進入到“一口人”,這個謎面就得到了解讀。例(5)的謎面是“不會上氣不接下氣”,謎底“乞”的“上氣”“下氣”很明顯,關鍵在于“不會”。一般來說,謎面的話語表達通常是一句常用語,如“他跑馬拉松,跑得上氣不接下氣”?,F(xiàn)在謎面是“不會上氣不接下氣”,其中的“不會”就是提示“壘”的規(guī)則:“不會上氣不接下氣”,雙重否定就是肯定,這一不同尋常的肯定就是提示“上氣”同“下氣”是連接在一起的,沒有中斷。例(6)的“大”“小”是相互矛盾的,說“尖”是“矛盾的共同體”,其中的“矛盾”是正確的但也是多余的廢話,是故意設置的干擾項。例(7)“差一個月湊足一年”就是十一個月,將“十一個月”故意表達得如此曲折,這就是故意設置的一個干擾項。例(8)的謎底是繁體字“廟”,將“廟”字左邊的一撇別出心裁地比喻為斜放的一桿紅纓槍,“太陰”“太陽”分別指月亮和太陽,不僅巧妙,而且“陽”與“槍”押韻,好讀好聽。這些都需要制謎者的好奇心、聯(lián)想力和想象力。例(9)既可理解“卡”為“不上不下”的實際意義,就是堵塞在中間;又可理解為“一”字在“卡”字的中間,這就是制謎者巧妙設置的陷阱。例(10)中的天與地、你與他、河邊與池邊、本田與奔馳(均指汽車)都是實物,作為實物可能都有什么或都沒有什么,如“我沒有新書包”“池邊有五棵柳樹”“奔馳車有免費檢測服務”等。但“河邊沒有池邊有”是提示,提示我們注意所有的“邊”,在“地”“他”“池”“馳”字的邊上有什么,這就提示了謎底。如果把謎面改為“‘天’字沒有‘地’字有,‘你’字沒有‘他’字有,‘河’字邊沒有‘池’字邊有……”,那么這一字謎就變得索然無味了。例(11)涉及的背景知識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橫山》,內(nèi)有句云:“已過方山了,橫山更絕奇。爭高一尖喜,妒逸眾青追?!敝i面“過方山”就是暗示過了方山就到了更絕奇的橫山,“橫山”即“彐”字的字形,“彐”在“雨”下就是謎底的“雪”字。例(12)“無邊落木蕭蕭下”涉及歷史知識以及繁體字“陳”?!盁o邊落木蕭蕭下”出自杜甫的名詩《登高》,但謎底同詩無關,同歷史知識有關。公元420年到589年,南朝的四個朝代宋、齊、梁、陳先后建立,開國君主分別是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這就是“蕭蕭下”的來歷。蕭(道成)、蕭(衍)之下就到了陳(霸先)?!瓣悺钡姆斌w字“陳”去了偏旁,“落下”了“木”,就剩下了謎底“曰”?字。

        其實上面的謎語都需要一點背景知識,不過這些知識大多是常識,不用專門提起,如禾苗是綠色的,火是紅色的,一年是十二個月,太陰是月亮等。再者,人們在這些謎面中警覺地發(fā)現(xiàn)了陷阱和干擾項,并在自己的理解中進行必要的修正、補足或刪除,謎面的用語同謎底就可以大體構成情境關聯(lián)的關系。在字謎中的情境關聯(lián),“情”總是以感悟到的事理方面的內(nèi)容出現(xiàn)。從信息流動的過程更可以看出情境關聯(lián),圖1以“差一點就到了上?!睘槔?,這里“境”中的“差一點”不是幾乎的意思,而是實實在在地少了“滬”(上海的簡稱)字頭上的一點,所以我們把它在放在括號里,其情境關聯(lián)的過程就是“滬”字少了一點等,示意如下:

        圖1 “差一點就到了上?!鼻榫酬P聯(lián)示意圖

        四、謎面語言的信息流動

        猜字謎的語言活動從符號學來看,可以歸結為信息流動的過程,也就是解讀主體的大腦為了獲得謎底而將謎面化作信息來源并在大腦里流動。從語符本身到獲得對符號的解釋是一個心理過程,這個解釋過程表現(xiàn)為在解讀者的頭腦里通過信息流動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符號以作為原先符號的解釋項(Peirce,1985:5)。

        20世紀80年代,巴威斯和佩里(J. Barwise & J. Perry)以信息流思想為核心,提出情境語義學(situation semantics),認為符號的本質(zhì)就是信息的載體。信息在事物之間的流動形成信息流,使得某一事物可以傳遞另一事物的信息。一句話之所以有意義,就是符號所承載的事物間的信息在傳遞。在情境語義學中,話語的解釋被認為是一些信息元(infon)流動后各種可能理據(jù)的集合。一個信息元就是一個基本的信息單位,一個信息元的基本要素包括該個體自身的某些特性、該個體與他物的關系、該個體所處的時空場點,即某一時空里的具有某一性質(zhì)并同某物具有某種關系的事實構成一個基本信息單位(Barwise & Perry,1999:93-94)。

        我們據(jù)此提出,猜字謎的語言活動可以歸結為信息流動的過程,而解釋過程表現(xiàn)為在解讀者的頭腦里通過信息流動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符號的看法,就是根據(jù)情境語義學關于符號的本質(zhì)是信息的載體而作出的設想。信息元流動后各種可能理據(jù)的集合靠的是對認知主體頭腦里認知能力的把持,因此信息流動所創(chuàng)建的新符號就是這二者的函數(shù):設i為若干信息元匯集成的信息流,z為主體的認知功能,X為所創(chuàng)建的新符號,f表示函數(shù),我們得到 (i) X = f (i, z)。

        在認知主體認識的干預下,信息元流動的函數(shù)所發(fā)生的變化就是所創(chuàng)建的新符號。換句話說,字謎謎底的獲得就是謎面信息所提供的“境”造就出來的“情”所形成的信息流,在猜謎者的認知能力干預下流動集結的結果。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符號可以通過三個階段,就是如下的“三讀”。這就是說我們將謎面語言從符形到符釋的過程展開成為一個多級符號鏈。

        一讀:解讀者剛開始接觸到一個字謎,很可能會下意識地把字謎謎面的語言作為字面義的表達來讀,因為事物系統(tǒng)的元素與內(nèi)外界交換物質(zhì)、能量、信息,必定遵循阻力最小的規(guī)律,這就是最省力的途徑(弗里茨,1996:27)。字面義表達相對于非字面義表達,就是相對省力的途徑。但是在猜謎活動中,這是難有真正收獲的。因為謎面有陷阱、干擾項,有關的信息流不能提供真正的情境關聯(lián)。不過這一讀,至少可以探一探這一“流”的深淺。

        二讀:解讀者在一讀探了這一“流”深淺的基礎上,力爭跳出陷阱,排除干擾項,盡量使信息流符合謎面的原意。例如,明白了例(6)“大小的矛盾共同體”中的“矛盾”是多余的,把例(5)的“不會上氣不接下氣”接通了,把例(2)“差一點就到了上?!钡摹安钜稽c”還原了它本來的真面目,這就排除了謎面的干擾項,便于下一步操作。

        三讀:在二讀的基礎上,猜謎者在思考過程中,通過符號的推理獲得與情境相容的解釋。謎面本身以及非最終階段的解讀,都可能作為情境的擴展來改變初始情境,從而引發(fā)出一些新的情境關聯(lián),在這個過程中可能要反復多次才能最終獲取謎面語符所指向的對象。簡單的如例(3)對“紅”和“綠”的推理,對例(4)“一個人”與“一口人”的認識;復雜一點的如例(11)從“過方山”推論出“橫山”,又從橫山進一步得到“彐”;更復雜的如例(12)“無邊落木蕭蕭下”,從南朝“蕭蕭下”推論出“陳”,又從“陳”的無邊與落“木”一步一步地獲得“曰”。這些都說明非最終階段的解讀可能作為新的情境改變初始情境,從而引發(fā)出一些新的情境關聯(lián),最終得到謎面語符所指向的對象??梢詫⒅i面語言從符形通過符釋達到語符所指向的對象的意指過程,看作是一個多層級符號鏈,初始符號為我們看到的完整的但不便進行猜測的表達,猜謎者在猜測過程中通過動態(tài)的情境關聯(lián)進行選擇和調(diào)整,通過對語言符號進行推理和轉碼得到與語境相容的解釋,這個過程就是謎面語言的信息流動獲得理解的過程。

        五、結語

        字謎語言研究是個很小的話題,在語言研究中很少有人關注,它可能只是人們眼中的雕蟲小技。本文希望能夠從這一小話題引出一個比較有意義的話題,以小見?大。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發(fā)生了對語言研究有顛覆意義的認知革命,在認知的大旗下,語言研究出現(xiàn)了不少有影響的理論,其中就有情境語義學、情境關聯(lián)論等,這些理論同傳統(tǒng)的語言研究理論(如符號學理論)結合在一起,為我們提供了語言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就是在這樣的理論背景下催生出來的。在這幾十年中,許多語言現(xiàn)象都已得到深度研究,取得了許多有意義的成果。本研究嘗試在語言研究中這個被遺忘的角落做一點小小的工作,通過以小見大的開拓,得到一些新的認識。例如,非字面義表達就是一個很大的范疇,語言表達就是兩個范疇:字面義表達和非字面義表達。字謎的語言表達就是非字面義表達中一個被遺忘的角落。我們用情境關聯(lián)論、心理物理理論、情境語義學等相關理論以及符號學的信息流動理論來研究這個問題,嘗試為這個小話題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字謎語言運用過程體現(xiàn)了語言非字面義表達信息流動的特點:語符的情境關聯(lián)性,語符本身的未可預知性,語符具有可推論性,語符表達形式具有獨特性。這些認識可以為加深認識非字面義表達范疇提供一點思路。

        [1] Barwise, J. & J. Perry, 1999.[M].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2] Peirce, S. 1985. Logic as Semiotics: The Theory of Signs[A]. In R. Innis (ed.)[C].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3] Stapp, P. 2004.[M]. New York: Springer.

        [4] 弗里茨. 1996. 阻力最小之路:用創(chuàng)造力尋找生命出口[M]. 徐炳勛譯. 臺灣: 天下文化出版社.

        [5] 廖巧云, 徐盛桓. 2020. 語言的表征與二階表征——以隱喻運用為例[J]. 外語教學與研究, (4): 483-494.

        [6] 皮爾斯. 2014. 論符號[M]. 趙星植譯. 成都: 四川大學出版社.

        [7] 徐盛桓. 2018. 精巧的語言有意味的形式——漢語謎語語言研究[J]. 外語教學與研究, (4): 483-494.

        [8] 徐盛桓, 王艷濱. 2022. 情境關聯(lián)論的理論和實踐[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4): 3-13.

        [9] 祖保泉. 1993. 文心雕龍解說[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A Study of Emotion-Situation Correlation in the Riddle of Chinese Character

        XU Sheng-huan

        The producing and reading of the riddle of Chinese character (RACC) is a cognitive activity, the core in the activity 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tuation which the main subject of cognition faces and his emotion brought forth in this situation. The linguistic activity of RACC is also a process of acquiring the semiotic interpreta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flow from the semiotics of the language of RACC. The way in which RACC conveys meaning is through non-literal expression, and the non-literal expression of RACC would be freer and more unconventionally graceful, which makes it easier to bring abou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tuation which the main subject of cognition faces.

        the riddle of Chinese character; emotion-situation correlation; information flow; non-literal expression

        H03

        A

        1008-665X(2022)4-0001-09

        徐盛桓,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語言跨學科研究

        (責任編輯:張新萌)

        猜你喜歡
        關聯(lián)符號情境
        情境引領追問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苦”的關聯(lián)
        當代陜西(2021年17期)2021-11-06 03:21:36
        學符號,比多少
        幼兒園(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符號的由來
        奇趣搭配
        變符號
        智趣
        讀者(2017年5期)2017-02-15 18:04:18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表情| av网站在线观看大全| 岳丰满多毛的大隂户|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亚洲七七久久综合桃花|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成人男性视频在线观看| 很黄很色很污18禁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加勒比高清88|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 国内露脸少妇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短视频| 国产国语一级免费黄片|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少妇| 暖暖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小说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最新| 国产成人精品999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在线免费|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发布白白色|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专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亚州毛色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交换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山外人精品影院| 免费观看又色又爽又黄的韩国| 草莓视频中文字幕人妻系列| 日韩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图片日本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