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鐵晶
視覺訓練是指利用光學或心理物理學等方法,產生對眼睛視覺系統(tǒng)(包括調節(jié)、輻輳、眼球運動以及他們之間的關聯(lián)運動)一定的認知負荷(通常這一負荷高于日常需求),從而提高視覺系統(tǒng)的視覺功能、視覺舒適度,達到改善及修復雙眼視異常的目的。
字面上理解,視覺訓練是在訓練眼睛的功能,而實質上,視覺訓練是指通過視覺訓練師的指導,將視覺訓練的方法教會患者,讓患者學會主動掌握運用自己大腦控制眼睛的能力,在訓練過程中強調學會自主性集合、自主性調節(jié)的能力,這些能力訓練的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患者自己學會控制眼睛功能的能力。
一旦患者學會了協(xié)調自己的眼睛功能,隨之相伴的視覺癥狀就能得到緩解。所以并不是視光師將患者的眼睛訓練好了,而是視光師教會了患者方法,最終是患者應用這個方法解決了自己的視覺功能障礙。視覺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大腦會主動選擇想要關注的目標去看。讓大腦學會如何控制眼睛的功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視覺訓練是一種訓練大腦控制眼睛的神經、肌肉通路的物理康復方法,可以解決許多常見的視覺問題,如弱視、非斜視性雙眼視覺功能異常、調節(jié)功能異常、視覺信息處理的困難,包括集合不足、假性近視、調節(jié)靈敏度不良、外斜視術后的雙眼視功能康復、弱視的雙眼視功能康復、掃視功能障礙等眼球運動異常。
隨著視覺訓練工作的開展,視覺訓練服務的范圍從主要目的是改善雙眼視逐漸發(fā)展到腦神經功能的康復,對腦外傷患者的康復、視覺信息處理、以及腦癱、腦中風患者的后期與視覺相關的功能康復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學習障礙的情況下,視覺訓練并不是直接治療學習障礙,但其會針對解決影響閱讀、學習和教育教學的視覺問題進行視覺相關訓練。許多被告知“為時已晚”或“你將不得不學會接受它”的患者可以從視覺訓練中受益。
視覺訓練的綜合方法包括協(xié)調運動、聽覺處理和認知能力,以建立和加強大腦和視覺系統(tǒng)之間的神經聯(lián)系。視光師提供個性化的方法來幫助患者建立必要的視覺技能,以提高他們在課堂、工作場所和家庭中的生活質量。
視覺訓練一般包括在訓練室進行的由視光師指導的訓練和患者在家庭獨立進行的訓練兩部分。
在訓練室進行的訓練頻率一般每周1 ~2 次,每次約1 小時,由視光師對患者進行個性化訓練指導。根據(jù)患者的不同癥狀與體征,視光師會給予不同的訓練方案并指導患者如何進行有效的訓練。
家庭訓練也是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由視光師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以配合和輔助每周進行的定期訓練室訓練,一般需每天進行15 ~30 分鐘訓練。根據(jù)患者情況不同所致周期不同,可能需要持續(xù)幾個月到幾年時間。
視光師會在訓練開始、訓練過程中不同階段對患者雙眼視功能進行檢查及評估以決定進行哪些訓練,是否繼續(xù)訓練,是否更改訓練方案或者終止訓練。當患者視功能恢復良好,如癥狀消失,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并且掌握了自主控制調節(jié)、集合的能力、自主控制眼睛運動能力、調節(jié)與集合的協(xié)調能力,可暫停訓練室訓練,同時患者應繼續(xù)一段時間家庭訓練并進行定期復查。若患者視功能仍未有改善,則需要通過檢查來判斷是否要修改訓練方案。
視覺對全身都有影響,會指導人的行動。作為視覺功能康復的有效選擇之一,視覺訓練可以改善視覺功能,預防由于視覺障礙導致的行為異常,改善視覺行為,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