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雪,李翠蓮,張水娟
(茂名市人民醫(yī)院 廣東茂名525000)
乳腺癌為惡性腫瘤之一,目前靜脈化療是其主要治療方式,但傳統(tǒng)輸液需多次進行穿刺,不僅疼痛感明顯,且對患者皮膚組織、血管造成損傷。近年來,輸液港植入逐漸應用于乳腺癌化療患者中,可為乳腺癌患者提供長期穩(wěn)定的靜脈輸液,具有穿刺次數(shù)少、使用時間長等優(yōu)勢[1-2]。但其為新型化療給藥方式,存在不足之處,如常規(guī)敷料透氣性較差等,易刺激患者皮膚。3M敷料為新型高潮氣透過率材料,研究表明可有效降低靜脈置管感染風險[3]。除改變敷料外,實施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也至關重要,但常規(guī)護理干預缺少對輸液港植入的針對性護理,導致患者對輸液港植入相關知識掌握率較低,自我護理能力不足,輸液港植入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較高[4]。本研究探討3M敷料聯(lián)合置管專項護理在乳腺癌患者輸液港植入中的應用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98例乳腺癌輸液港植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臨床診斷為乳腺癌[5];女性;采用輸液港植入治療;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無法接受化療;存在靜脈血栓病史;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礙;存在精神疾病、無法正常溝通交流。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98例和專項組100例。常規(guī)組年齡25~67(46.25±10.37)歲;病程6個月~3年,平均(1.86±0.55)年;治療方式:全乳切除術3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50例,乳腺癌根治術17例;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35例,初中、中專及高中46例,大專及以上17例。專項組年齡27~66(47.53±10.61)歲;病程6個月~3年,平均(1.75±0.52)年;治療方式:全乳切除術3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49例,乳腺癌根治術18例;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36例,初中、中專及高中49例,大專及以上1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3M敷料,干預時間為3個月。
1.2.1 常規(guī)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植入輸液港前,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目的、方法、注意事項等,做好術前準備工作。穿刺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輸液港植入后使用3M敷料固定,觀察穿刺點是否發(fā)生紅腫、藥液外滲等,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若患者出現(xiàn)輕微不適感,可能與首次植入輸液港刺激有關,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說明情況,并囑患者避免上肢大幅度活動。
1.2.2 專項組 采用置管專項護理。①健康教育:在植入輸液港前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家屬強調(diào)輸液港作用原理、目的和植入后注意事項,確?;颊呒凹覍倮斫庹莆铡?蔀榛颊叻职l(fā)知識手冊,以供隨時翻閱,加深記憶。②靜脈輸液干預:每次輸液前仔細檢查穿刺點及敷料固定處皮膚情況,告知患者輸液過程中有輕微不適為正常現(xiàn)象,若輸液存在明顯異常、不適感嚴重,需立即停止并給予處理。在采血、輸注高黏度液體后即使用生理鹽水沖管,后輸注其他液體,使用3M敷料仔細固定輸液導管,輸液后以生理鹽水正壓封管。護理人員加強監(jiān)查,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囑患者保證每日飲水量2000 ml左右,并注意飲食。③不良事件預防干預:進針后若出現(xiàn)回抽困難,應及時調(diào)整進針角度,沖管及封管時嚴格按照規(guī)定沖管容量及頻率進行,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使用X線檢查置管位置和液體情況。④心理干預:輸液港植入前,護理人員需對乳腺癌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干預,緩解負性情緒,結合輸液港植入相關知識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和依從性。⑤出院指導: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囑患者注意維護穿刺點衛(wèi)生,避免上肢大幅度活動,出現(xiàn)輕微不適可觀察一段時間,若不適感加重需立即來院檢查。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輸液港植入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采用知識調(diào)查問卷評估輸液港植入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60分為較差,分數(shù)60~80分為良好,分數(shù)>80分為優(yōu)秀。②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評估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包括自我概念8項、自護責任感6項、自我護理技能12項、健康知識17項,每項均為0~4分,0分表示非常不符合,4分表示非常符合,評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越好。③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zhì)量:采用癌癥患者生命質(zhì)量測定量表(FACT-G)[6]評估患者生活質(zhì)量,包括生理7項、社會家庭7項、情感6項、功能7項,每項均為0~4分,0分表示一點也不,4分表示非常,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差。④比較兩組輸液港植入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包括藥液外滲、皮膚感染腫脹、導管堵塞??偘l(fā)生率(%)=各類不良事件發(fā)生例數(shù)之和/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輸液港植入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輸液港植入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干預前后ESCA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ESCA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輸液港植入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輸液港植入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比較(例)
2.4 兩組干預前后FACT-G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FACT-G評分比較(分,
乳腺癌患者術后需進行靜脈輸液化療,臨床常采取輸液港植入,但輸液港植入后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較高,嚴重可導致靜脈炎等。將常規(guī)固定材料替換為3M敷料,可減少對患者的皮膚刺激,但仍需配合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以降低輸液港植入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
輸液港植入目前廣泛應用于乳腺癌化療患者中,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干預類型和方向較多且復雜,對輸液港植入的針對性不足,對患者相關知識掌握率和自護能力提高效果不理想[7]。置管專項護理指對乳腺癌患者進行輸液港植入針對性護理。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輸液港植入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優(yōu)于干預前(P<0.05),且專項組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干預后,兩組ESCA各項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且專項組高于常規(guī)組(P<0.01,P<0.05),說明實施3M敷料聯(lián)合置管專項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輸液港植入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和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究其原因:置管專項護理是對乳腺癌患者進行輸液港植入針對性護理,在健康教育時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強調(diào)輸液港的作用原理、目的、注意事項等,保障患者及家屬了解輸液港植入工作,并發(fā)放手冊等供患者翻閱學習,加強了患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在充分掌握輸液港植入相關知識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穿刺點的日常護理方法,并給予患者心理疏導,以緩解其心理壓力,提高自我護理能力[8]。
常規(guī)固定材料透氣性一般,對乳腺癌患者皮膚刺激較大,3M敷料具有較高透氣性,可減少對患者皮膚的刺激。但除固定材料外,輸液港植入后輸液、沖管等操作不當也會引發(fā)輸液港植入不良事件,影響治療效果[9]。常規(guī)護理干預缺乏置管針對性護理,可能會導致置管后操作不當,且由于患者對輸液港植入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和自我護理能力不足,輸液港植入后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仍較高。本次研究結果中,干預3個月內(nèi),專項組輸液港植入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組(P<0.05);干預后,兩組FACT-G各項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5),且專項組低于常規(guī)組(P<0.05,P<0.01),說明3M敷料聯(lián)合置管專項護理應用于輸液港植入化療期間乳腺癌患者,可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分析原因:3M敷料減輕了對患者皮膚的刺激,且置管專項護理要求輸液港植入、輸液、沖管等各項操作嚴格按規(guī)定進行,護理人員加強巡查,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囑患者每日攝入足夠水分,維持身體代謝,并對輸液港植入不良事件進行預防性干預,從而有效降低了輸液港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為輸液港化療效果提供保障。另外,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疏導,緩解乳腺癌患者及家屬的擔憂,可從生理、社會家庭、心理、功能各方面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將3M敷料聯(lián)合置管專項護理應用于輸液港植入化療期間乳腺癌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對輸液港植入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和自我護理能力,降低輸液港植入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