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然
天下盡知太行山雄奇,又誰知道太行山也婉約,也柔媚,比如太行山的云海。
我見過諸多云海,如華山云海、黃山云海、泰山云海等等,然而卻沒有哪個能夠比得上太行云海的豐富。它們既沒有太行云海那么多姿多彩,也沒有太行云海那么富有生命力。
華山和黃山的云海浩瀚無垠,但很少有特點,白茫茫一片,少有個性,或者也有怒濤翻滾,但除了云,還是云。云幾乎把所有的山峰都淹沒了,云卻又沒有了骨頭,沒有豪氣,缺乏雄拔與英姿,山峰幾乎全被云蓋住了,蓋住了所有的山峰,也就蓋住了自己,讓自己沒有了生命的活力。黃山還好,露了一點兒,就有了一個著名的“猴子觀?!?,盡管有一點兒單調(diào),也還算是余勇可賈。
太行山的云海便不同,有如李白所說:“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p>
太行山的云海“云譎波詭,摧摧而成觀”。也就是說,太行山的云海景致最為豐富,豐富到讓人派不過名堂來?!霸坪I颀敗薄霸凭诚神劇薄叭忽L躍浪”“神蛟驚濤”“撫云崖”“云浮蓬萊”“八仙過?!痹圃?。諸景與共,姿態(tài)各異,讓人目不暇接,看不過來,也數(shù)不過來。尤其是王莽嶺,可以說是太行山云海的經(jīng)典??粗欠鍘n起伏夾著千姿百態(tài)的云海,不由得你會想起《楚辭》:“觀江河之紆曲兮,離四海之沾濡。攀北極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虛?!?/p>
然而,我卻以為那只是太行山的幾件小品。小小的,像盆景,小巧而嫵媚。
話又說回來,雖然小,卻不失風(fēng)致。正如《詩經(jīng)·小宛》說的:“宛彼鳴鳩,翰飛戾天。”
在王莽嶺的太行云海中,有對峙的二峰,一曰“云海神龜”,一曰“云境仙駝”??茨呛}?shù)臉幼樱悬c兒蠢,有點兒笨,有一點兒老態(tài)龍鐘,有一點兒碩大無朋,讓人越看越想笑。然而那昂起來的頭,那噘起來的嘴,尤其是那轉(zhuǎn)動的眼珠,有一點兒靈動,透著一點兒靈氣,活靈活現(xiàn),神氣十足。沒有貪欲,沒有邪惡,沒有卑劣,怎么看都無愧那一個“神”字,“神”得讓人肅然起敬。
再看那仙駝,嘴巴,頭顱,駝脯、駝峰、駝身、駝尾,無不肖行走在大沙漠中的老駝。金色的太陽光透過云層投照下來,連駝絨都是金色的。是不是因了那一身金色的駝絨,就有一點兒仙氣呢?
為其逼真,為其仙氣氤氳,可憐的王莽就拿過來做幌子,說那“神龜”“仙駝”二峰是他做皇帝的符瑞之兆,以欺世,以盜名,以惑眾,以竊國。不過,話說回來,又有哪個想做皇帝的沒有幌子呢?“與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奔葻o欺世而不盜名者,又何怨乎王莽!與其沉淪一個怨字,倒不如看云海。
太行山的云海中如龜如駝的山峰太多太多,我眼前所見的只可以稱為其代表作。
兩座山峰雖然畢肖龜駝,如果沒有云霧,沒有太行山那浩瀚蒼茫的云海,不管是駝還是龜,會沒有神氣,也無仙姿。
登上天下之脊,看到的只有云海茫茫,云遮霧罩,猶如大海,茫然無涯,人們稱其為“云境”,叫作“海國”。
除了水族,還有虎、豹、熊、獅,牛、馬、羊、鹿,以及雕、雁、鴨、鵝。
所有的飛禽和動物,或者暢游在云海里,或者翱翔在云海之上,撲著“海浪”,嬉戲,格斗,追逐。那海中的巨鯨竟然借著云浪騰躍而起,蕩起海波。那神蛟在云海中悠游裕如,云海猶如深海,似乎就是它的家。
云海平靜的時候,軟得就像是一攤?cè)橹拖衲募业男履餅樽约旱男禄殄\被絮了新棉花,那樣潔白,那樣柔和,仿佛有新生兒即將從柔和的云海中娩出。
如果你想感覺一下云海的質(zhì)地,不妨去拜訪一下?lián)嵩蒲隆D抢锟梢杂|摸到一團團柔軟的云,綿和的云,如絮的云。
猶如暢游了一次云海,猶如你的人生在云海里受到了一次圣潔的洗禮。
你會想,揪上一把回去,或者也能絮上一床軟軟和和的錦繡被子呢!
這個時候,龜也好,駝也好,只在那平靜的云海里懶懶地徜徉,緩緩地爬行,或者茫然四顧,徘徊不前,不知所往。它們是那樣從容,又那樣安詳。
這時候,你才真正領(lǐng)略到上善若水。只有水才可以滋潤生命。有生命,水才有意義。沒有水的水族會因干涸而消亡,沒有水族的水,沒有生命的水,又怎么能稱得上水呢?
不過,你可別久久沉浸在那云海的平靜之中,也別以為云永遠(yuǎn)是柔和的。云海也不會讓那些有靈性的峰巒一直那樣懶懶地徜徉在那里,一動不動,老死安樂。
云海也有發(fā)怒的時候,仿佛是那些仙駝神龜?shù)倪^于悠閑激怒了它。懶懶的駝,懶懶的龜,讓它沒有了生命的活力。
死水微瀾,對于云海也是一件讓人極不樂意的事情。無故地面對死亡,誰都不愿意。人不愿意,大自然也不愿意。
那云濤,那云海,一定會為此而動怒。
當(dāng)云海發(fā)怒的時候,不光是白浪滔天,也一樣是濁浪排空,也一樣地驚濤拍岸、亂石崩云。
還有那來勢兇猛的閃電與雷鳴,那暴雨傾盆,那摧枯拉朽的形勢,排山倒海的陣勢,給那些未曾“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者一個措手不及。
云海發(fā)怒的那一刻,很像革命到來的時刻,先是靜悄悄地醞釀,暗暗地蓄勢,待到力量足可以摧枯拉朽的那一刻,其鋒銳是誰也擋不了的。
那真正是太行山的雄風(fēng),那才真正是太行山的英姿,那才是太行山的氣概。
那云浪,那云濤,把那些龜呀駝呀蛟呀統(tǒng)統(tǒng)打翻到海底,讓其不得高踞在這“天下之脊”的山巔之上毫無建樹,坐吃山空。
然而那些龜呀駝呀哪里甘心就此沉淪?。∧呛}斣诤@死锛奔钡嘏佬?,逃生,居然慌不擇路。那神駝,那神蛟,那游龍,那群鯨,于驚濤駭浪中跳蕩騰挪,不是為了逃生,倒像是要發(fā)奮而起,來一次靈魂的救贖。
這時候,你會感覺到那些峰巒都是活的,都是有魂魄有靈性的。它們也曾在風(fēng)雨中吶喊,在風(fēng)雨中狂嘯。它們要證明自己的生命如此豐盈。
此時此刻,山峰與云海全都變了。動態(tài)變成了靜態(tài),靜態(tài)反倒變成了動態(tài)。
是的,你不會弄錯,此時此刻,并不是那些山峰在動,是云動,是云海在動。
那才真正是大自然的奇觀。此時此刻的你,已經(jīng)不是一個單純的你,你已經(jīng)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會動的身子站在太行山頭反而一動不動,不動的心卻激蕩不已。
你已經(jīng)成為大自然的驕子,與大自然有了通感。
這時候,你恐怕是怎么都不想離開這太行山了,即使不得不離它而去,也是一步三回頭,且會在以后的日日夜夜魂牽夢繞。
如果你真的放它不下,你就和我一樣,常常去太行山走走,或就住在太行山上,一年四季都會有不同感受。
春天,當(dāng)春云散去,山花遍野,看那神駝在野花叢中奔跑的雄姿是那么矯健,看那海龜因春天到來高興得忘乎所以的傻樣兒,看那鯨那神蛟為春云靄然而神氣活現(xiàn)。
倘若是夏季,濃云密布,夏雨滂沱,但很快就會雨過天晴,到處都有靈芝之香、參花之香,聞一聞那葛葉、麥蘭、松蕈、青芝與地莪之香,你會如那仙駝和神龜一樣健康長壽。
《詩經(jīng)·小雅》中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說的就是太行山里的莪。
還有,你可以聞一聞那空氣中混合了青殼、連翹、柴胡、黃芩、蒼術(shù)之香,那才是中草藥的天然配方,不光可以讓你嗅覺通靈,還足以讓你祛病、驅(qū)邪。
你看那龜那駝,之所以那樣雄健,就是因為它們吸納了太行山的精華。
倘若是秋天,看那峰巒疊嶂,色彩斑斕,霜葉似火,整個太行山都醉了,整個太行山都燃燒起來了,那溝溝壑壑實在拘不住憋不住的時候,會一坡一坡流向山外,流進太行人家。
倘是冬季,北風(fēng)彤云,大雪封山,會更加有趣。雪景滿山,霧凇垂憐,那奇峰,那怪石,一個個崢嶸的面貌也弱了許多,溫和了許多。那龜,似乎在雪地睡著了,駝也睡著了,都會有一個好夢,夢里千山雪。
冬天冷到一定時候,那霧凇更是美到了極致。冰雪世界,冰雪美人,冰清玉潔?!坝窆悄浅钫戊F,冰姿自有仙風(fēng)”,正如蘇軾的《西江月》說的。
風(fēng)雪精神,松柏品質(zhì),正是太行山的風(fēng)骨。太行山太美妙了。身臨其境,也許你的體會更加深刻。
當(dāng)云消霧散的時候,你就會看到太行日出。
也許你會問我,太行山有觀日臺、觀日峰嗎?我會告訴你,太行山處處都是觀日臺、觀日峰。
觀日臺不獨太行山有,天下除了泰山、峨眉、黃山、蓬萊著名,可觀日的地方還有很多。凡早晨太陽能夠照到的地方都可以看日出。只不過因為地理位置不同,人文環(huán)境不同,方位不同,山體不同,地質(zhì)不同,山與水的布局不同,景觀便不同,體會也不同。
蓬萊觀日,你會有欲仙之想;泰山觀日,你會覺得重任在肩;黃山觀日,你會為自己的祖國江山如畫擊節(jié)而歌;峨眉觀日,五臺山觀日,也許你會悟得般若,生殊勝的慈悲心,去對待人類,去對待世界。
那么太行山看日出你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體會到什么呢?
這你就得了解太行山。不知道你腳下踏著怎樣的一塊土地,不知道那塊土地曾經(jīng)發(fā)生過怎樣的歷史故事,有著什么樣的文化根基,你便什么也看不到,想也只是胡思亂想,甚至胡思亂想也不會有,腦子只是一片空白,眼前只是一輪紅日,除此之外,什么也沒有,也無趣味,也無品位。只有讀懂了太行山,理解了太行山,你才會在一輪紅日從東方噴薄欲出的時候,看到太行山真正的雄姿,理解太行山的本質(zhì)。
比如,你也許會想到老子,想到老子被攔在天柱關(guān)前,才有了《道德經(jīng)》五千言。五千言,是紅日噴薄呢,還是滿腔怨艾?
你也許會想到莊子,想到莊子于抱犢溝著《秋水》時的哲學(xué)智慧與浮想聯(lián)翩。
你也許會想到光武中興漢室的大智大勇,想到王莽新政敗績的歷史沉冤。
你會想到師曠,想到師曠的《陽春白雪》,想到俞伯牙的《高山流水》,你耳邊會回響起自己民族最古老、最偉大、最高貴、最典雅、最和諧、最富麗堂皇的音樂。
天地文字,歷史畫卷,陳跡也好,光焰也罷,如孤峰拔地,如岡巒遙列。
你會頓然生出滄桑之感,你會油然而生氣壯山河之慨。
那藍(lán)藍(lán)的天,那乳白色的云,那紫色的云,那橙色的藍(lán)色的絳色的云,如波似瀾,無比壯闊。在那一層又一層蒼茫的岡巒之間翻滾著、奔涌著、激蕩著,就像母親臨盆之際的陣痛,幸福的陣痛。而后娩出一個鮮紅的太陽,一個鮮活的生命。你會覺得那太陽是你,那生命也是你。你會感到你的生命力無限充沛,無限豐盈。
于是,你要創(chuàng)造,你必須創(chuàng)造。你要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你自己的世界,創(chuàng)造一方屬于你的全新的天地。
太行山看日出,你會感到你就是天之驕子,你就是大地之神。不信嗎?那就請你到太行山看一回日出吧,也許你的體會比我說的更深刻,更有意義,更富哲學(xué)智慧。
太行山看云,很幸運,你還會在看云的同時,看到佛光。
然而,佛光也不是常有的,所以尋常是看不見的。有人說,看到佛光的人是幸運的,是幸福的。是這樣嗎?那么,有誰看到過佛光嗎?
有的。人在陵川,是一位叫郎貴法的人,在太行山風(fēng)風(fēng)雨雨奔波了一生,探查,攝影,他應(yīng)該是能夠看到佛光的人,他是真的看到了佛光的人,還拍了照片,給世界留下了那寶貴的瞬間。
那么,如果你問,佛光是怎么形成的?真是佛所發(fā)出的光嗎?
其實,答案非常簡單,虹是怎樣形成的,佛光就是怎樣形成的。只要有云的地方,就會有佛光。只是因為地理、氣候、氣溫和空氣中的濕度不同,而色彩與形狀也不相同罷了。虹的色彩比較分明,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排列有序。佛光則不同,所有的顏色都被光化了,霧化了,比虹更加鮮爛,形態(tài)和色彩也更加神秘。
我們在自然界所看到的佛光,與佛家所說的佛光是不一樣的。我們所看到的是自然現(xiàn)象,而佛家講的則是精神取向,是大徹大悟者的智慧之光。
但無論是自然之光還是精神之光,只要有佛光普照,無疑都是人類的福祉。
所以說,看到佛光的人是幸運的,是幸福的。首先,你的精神就不一樣,你的心態(tài)就不一樣,你會很高興很快樂,你為自己居然能看到佛光而自豪,而驕傲,而心滿意足。你會想,佛光照徹了我的心靈,我的健康,照亮我的錦繡前程,我是多么幸運的人呀!你這么一想,你的心里也生了佛光。
對沒有看到佛光的人,并不等于你沒有受到佛光的照耀,是你心里沒有產(chǎn)生佛光。佛光是無處不在的,佛光是無時不有的。只要你保持心靈的佛光,你就永遠(yuǎn)受著佛光的照耀。在你的身上,在你的心靈深處,都已經(jīng)受到佛光的照徹了,需要你自己用內(nèi)心去感受,啟發(fā)自己以智慧的頓悟,你的一生就會是幸運的,心靈會是永遠(yuǎn)寧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