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紅 龐小溪 李 飛 劉秀霞 張敬苗 王 弦 閆成銳
Ki-67是檢測腫瘤細胞增殖活性的指標之一,與患者的預后呈負相關,Ki-67數值越大,說明腫瘤負荷越大,患者預后較差[1],但其不能作為獨立的評估指標。而18F-FDG PET/CT作為成熟的分子功能影像學,是肺癌診斷、分期與再分期、療效評價和預后評估的最佳方法[2],其中反映腫瘤對放射性藥物攝取程度的最大標準化攝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max),可用于大致反映腫瘤的惡性程度。本研究通過對早期SUVmax、延遲SUVmax及滯留指數(retention index, RI)等PET/CT參數進行分析,探討其與術后病理、免疫組化Ki-67的相關性,進一步明確18F-FDG PET/CT顯像相關參數與患者預后的關系,旨在實現對患者的最優(yōu)化治療及隨訪,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于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住院,術前行18F-FDG PET/CT 全身檢查,明確為肺內單發(fā)病灶,未發(fā)現明確轉移灶的36例患者資料,均為首次發(fā)現肺部單發(fā)結節(jié)或腫塊,胸部CT等檢查未發(fā)現明確轉移灶,PET/CT檢查后未發(fā)現淋巴結、肝及骨等轉移。排除空腹血糖>10 mmol/L,術前已進行化療、放療及相關分子靶向治療等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齡45~82歲,平均(62.14± 9.28)歲。患者均于檢查結束后1個月內行手術切除,術后未出現嚴重并發(fā)癥,病理未提示轉移。36例肺癌患者包括腺癌28例,鱗癌5例,其他3例(包括典型類癌1例、小細胞癌1例、肉瘤樣癌1例)。
1.2 方法
1.2.118F-FDG PET/CT顯像 儀器采用上海聯影uMI 510 PET/CT,96環(huán)光導探測器。18F-FDG 顯像劑由南京江原安迪科公司供給,放射性化學純度>95%。檢查前患者需禁食至少4 h以上,檢查前避免劇烈運動,減少肉類攝取??刂蒲窃?0.0 mmol/L以下。測量并記錄身高、體質量。檢查前患者安靜休息20~30 min,按照體質量注射藥物(0.12 mCi/kg)后,休息50~60 min后行自顱頂至股骨中上段掃描。CT掃描條件為:電壓120 kV,管電流100~140 mA(根據體質量適當調整),掃描層厚3.0 mm;PET軀干掃描5~6床位,2.5~3 分鐘/床位;頭部5~8 分鐘/床位;2~3 h后行胸部病灶處延遲顯像;PET采集時間為5~6 min。所得PET圖像均經CT衰減矯正,采用有序子集法(ordered subset method, OSEM)迭代算法重建,分別得到橫斷位、冠狀位、矢狀位的CT及PET圖像,并進行圖像融合。
1.2.2 圖像分析 測量病灶早期顯像及延遲顯像最大層面的長徑,采用感興趣區(qū)(region of interest, ROI)技術勾畫病灶輪廓,自動計算并記錄病灶處SUVmax早期值、SUVmax延遲期值、ΔSUVmax(ΔSUVmax=SUVmax延遲期值-SUVmax早期值)及滯留指數(RI=ΔSUVmax/早期SUVmax×100%)。根據病灶最大層面長徑分為≤3 cm肺結節(jié)組和>3 cm肺腫塊組。比較兩組患者上述數值差異。
1.2.3 免疫組化分析 手術切除肺腫瘤組織經病理常規(guī)脫水浸蠟包埋,4 μm連續(xù)切片。免疫組化一抗Ki-67(克隆號MIB-1)和小鼠/兔聚合物法檢測系統(tǒng)通用型試劑盒(貨號PV-6 000)均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行免疫組化染色。Ki-67判讀:陽性著色部位為細胞核染色為淡黃色至棕褐色,病理醫(yī)師于400倍光鏡下隨機選擇10個視野,每個視野計數500個細胞,計算Ki-67陽性細胞數占總細胞數的百分比。
2.1 SUVmax相關參數 36例患者PET/CT顯像結果,病灶SUVmax早期值為1.21~30.11,中位數為9.350(4.855,14.660)。SUVmax延遲期值為1.53~31.71,中位數為10.450(6.938,17.233)。原發(fā)灶最大層面長徑為1.11~8.13 cm,中位數為2.700(2.075,3.668)cm。Ki-67為1%~90%。見圖1。
注:患者,女性,63歲。系“左胸痛1月余”入院。A為矢狀位融合圖像,左肺上葉舌段軟組織密度影,18F-FDG代謝增高,SUVmax為18.3;B為延遲融合橫斷面圖像,SUVmax為20.3。
2.2 Ki-67、病理類型與PET/CT表現相關性 SUVmax早期值與Ki-67的表達均呈低度相關(r=0.459,P<0.05);SUVmax延遲值、ΔSUVmax與Ki-67的表達均呈顯著相關(r=0.459、0.584、0.506,P<0.05),RI與Ki-67間呈微弱相關(r=0.183,P=0.286)。見圖2。不同病理類型間ΔSUVmax 值、RI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圖2 SUVmax早期值、SUVmax延遲值、ΔSUVmax、RI與Ki-67的相關分析
表1 不同病理類型ΔSUVmax 值、RI值比較
2.3 不同病灶大小PET/CT表現比較 不同病灶大小的ΔSUVmax 值、RI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ΔSUVmax 、RI比較
Ki-67作為細胞增殖相關蛋白,其表達水平能夠反映腫瘤細胞的增殖活性[3],在肺癌患者的治療與預后評估中有重要臨床價值[4]。而18F-FDG PET/CT作為可行且有效的早期無創(chuàng)肺癌篩查方法,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診斷[5]。本研究通過分析肺癌患者術前病灶SUVmax參數與病灶大小、術后病理類型及Ki-67的相關性,指導臨床通過SUVmax的數值預測腫瘤的增值活性,指導臨床治療及預測療效,評估患者預后。
本研究收集36例術前行18F-FDG PET/CT檢查,術后行免疫組化檢測的患者,分析不同病理類型、不同病灶大小間的ΔSUVmax 值、RI值差異,結果顯示不同病理類型和病灶大小ΔSUVmax 值、RI值無統(tǒng)計學差異。雖有研究[6-7]表明,SUVmax值與病灶大小、病理類型相關,但本研究結合延遲顯像得出的ΔSUVmax 值、RI值與病灶大小及病理類型相關性不大,表明延遲顯像對診斷的價值有限。分析病灶處SUVmax參數和Ki-67的相關性,顯示SUVmax早期值、SUVmax延遲值、ΔSUVmax、RI和Ki-67的表達水平均呈正相關,即腫塊的SUVmax越高,增殖活性越大,腫瘤負荷越高,復發(fā)及轉移的概率均較大,患者預后較差;而通過延遲顯像得出的RI與Ki-67間相關性較弱,表明可不必通過計算RI數值來預測Ki-67值。葉媛媛等[8]的研究亦表明,通過SUV值可以評估肺癌的Ki-67 表達水平,從而判斷腫瘤的分化程度,與本研究關于SUVmax與Ki-67存在相關性的結果相印證。Ⅰ~Ⅲ期非小細胞肺癌完全切除后,30%~55%的患者5年內仍會復發(fā)并死亡[9],而針對非小細胞肺癌,較高的SUV可能預示患者在不同階段的治療效果均較差[10]。因此,通過分析術前的SUVmax指標及術后的Ki-67值,提高臨床醫(yī)師對SUVmax相關參數的重視,結合Ki-67數值分析,可以指導臨床治療,治療后的隨診復查。SUV反映的是病灶對藥物的濃聚程度,除了惡性腫瘤會出現攝取增高外,某些良性病變如炎性、肉芽腫性病變等亦會出現較明顯濃聚,故不能以SUV作為評估良惡性的指標。就肺內單發(fā)惡性腫瘤而言,本研究發(fā)現,SUV值可間接反映Ki-67的水平,可作為評估患者預后的指標;若SUVmax數值較高,說明腫瘤惡性程度較高,且增值活性較大,患者預后較差,需通過積極的治療,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綜上所述,臨床上對肺內單發(fā)病灶行PET/CT檢查時,延遲顯像對病理類型的診斷參考意義不大;而早期SUVmax值、延遲SUVmax值及ΔSUVmax對預估患者的預后有重要價值。本研究的缺陷為病例數較少,需繼續(xù)收集病例進行大樣本量分析患者的SUVmax、Ki-67數值,有助于指導臨床治療,同時預估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