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江西九江 33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以持續(xù)氣流受限為特征,且氣流受限呈進行性發(fā)展,引起肺通氣、換氣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質(zhì)量[1-2]。目前,臨床治療COPD 患者的措施較多,以對癥治療為主,但COPD 病情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治療期間應輔以相應的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預后。常規(guī)護理中護理人員多遵從醫(yī)囑為患者提供基礎性的護理服務,缺乏針對性,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患者呼吸狀況等方面尚存在不足[3-4]。電動吸痰器是1種痰液吸取設備,具有大流量、低噪聲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诖?,本研究探討電動吸痰器聯(lián)合護理干預在COPD 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各34例。觀察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55~78歲,平均(64.62±3.68)歲;病程5~15年,平均(10.12±1.17)年;體質(zhì)量55~75 kg,平均(64.68±2.25)kg;文化程度,小學16例,中學11例,大專及以上7例。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54~78歲,平均(64.68±3.71)歲;病程4~15年,平均(10.08±1.15)年;體質(zhì)量53~75 kg,平均(64.62±2.19)kg;文化程度,小學17例,中學11例,大專及以上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修訂版)》[5]中COPD 相關(guān)診斷標準;精神狀態(tài)良好,認知正常;患者及家屬均知曉本研究內(nèi)容,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等器質(zhì)性疾??;合并呼吸衰竭;合并惡性腫瘤。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具體如下。(1)健康宣教:待患者入院后,常規(guī)向患者及家屬宣教疾病相關(guān)知識,發(fā)放宣傳資料,囑患者自行了解相關(guān)內(nèi)容,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則采取一對一宣教;告知患者治療與護理配合的重要性,囑其積極配合各項治療與護理措施,并針對患者提出的疑問予以耐心解答。(2)心理疏導:宣教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鼓勵患者傾訴內(nèi)心感受,護理人員耐心傾聽并予以針對性心理疏導;邀請預后良好患者分享護理經(jīng)驗,并囑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支持與鼓勵,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3)排痰干預:每次排痰前給予患者霧化吸入5~15 min,配合翻身叩背,叩背時患者取側(cè)臥體位,護理人員保持手掌為覆碗狀,按照從下向上、從外向內(nèi)的方向沿患者脊柱兩側(cè)進行叩擊(叩擊時有空而深的叩擊音),5~15 min/次,2~3次/d,以促進患者排痰。(4)飲食指導:結(jié)合患者機體營養(yǎng)狀況制定相應的飲食方案,應多攝入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的食物,適當增加含微量元素的食物,控制每日鈉鹽攝入量,保證營養(yǎng)均衡攝入,并囑患者多飲水。(5)康復指導:指導患者進行四肢運動及下腰、彎腰運動,過程中應按照臥位-坐位-站立位的順序循序漸進地開展,以患者感受疲憊但能夠耐受為宜,病情穩(wěn)定后可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運動,運動期間注意自身安全以免意外事件發(fā)生,15~30 min/次,2~3次/d;此外,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與縮唇呼吸,10 min/次,2~3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電動吸痰器進行干預:儀器選用北京精側(c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HF-XT-1型電動吸痰器,接通電源后,設定壓力為200~400 mmHg(1 mmHg=0.133 kPa),2~3次/d,吸痰過程中應注意保持動作輕柔,并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
兩組均觀察至患者出院。
(1)血氣指標:干預前及干預后(出院時),采集兩組動脈血以血氣分析儀(濟南來寶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BG-800A型)測定患者血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動脈血氧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及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2)肺功能:干預前及干預后,采用上海伊沐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FGC-A+型全自動肺功能測試儀測定兩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xiàn)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3)生命質(zhì)量:干預前及干預后,采用健康調(diào)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從生理機能、精神健康、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4個維度評價兩組生命質(zhì)量,各維度滿分均為100分,評分越高提示生命質(zhì)量越好。(4)并發(fā)癥:比較兩組干預期間心律失常、血氧過低、咯血、喉嚨不適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干預前,兩組SpO2、PaO2、PaCO2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pO2、PaO2均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s)
注:SpO2 為血氧飽和度,PaO2 為動脈血氧分壓,PaCO2 為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組別 例數(shù) SpO2(%)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34 82.83±4.26 89.96±4.97觀察組 34 83.05±4.29 93.98±4.85 t 0.212 3.376 P 0.833 0.001組別 例數(shù) PaO2(mmHg)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34 53.56±5.60 71.79±6.64觀察組 34 53.64±5.71 84.83±6.62 t 0.058 8.109 P 0.954 0.000組別 例數(shù) PaCO2(mmHg)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34 50.51±4.42 48.43±4.05觀察組 34 50.56±4.48 45.42±3.98 t 0.046 3.091 P 0.963 0.003
干預前,兩組FVC、FEV1%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FVC、FEV1%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肺功能比較(±s)
注:FVC 為用力肺活量,F(xiàn)EV1%為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
組別 例數(shù) FVC(L) FEV1%(%)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34 1.97±0.22 2.26±0.25 68.63±4.95 75.72±4.43觀察組 34 1.96±0.21 2.82±0.29 68.71±4.89 86.88±5.96 t 0.192 8.528 0.067 8.763 P 0.849 0.000 0.947 0.000
干預前,兩組生理機能、精神健康、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理機能、精神健康、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命質(zhì)量比較(分,±s)
表3 兩組生命質(zhì)量比較(分,±s)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機能 精神健康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34 65.69±4.52 73.67±5.71 64.53±4.65 74.62±5.58觀察組 34 65.71±4.60 86.78±5.99 64.60±4.68 87.79±5.63 t 0.018 9.237 0.062 9.688 P 0.986 0.000 0.951 0.000組別 例數(shù) 社會功能 總體健康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34 65.19±4.75 73.66±5.77 65.53±4.87 74.70±5.52觀察組 34 66.24±4.71 89.92±5.92 65.63±4.92 82.83±5.67 t 0.915 11.469 0.084 5.991 P 0.363 0.000 0.933 0.000
干預期間,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83,P=0.393),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COPD 屬于臨床常見慢性疾病,一旦患病,患者會出現(xiàn)咳嗽、咳痰、喘息及呼吸困難等癥狀[6]。該病病程較長,易反復發(fā)作,引起患者呼吸功能及肺功能持續(xù)下降,難以正常進行咳痰,致使痰液潴留阻塞呼吸道,病情加重,不利于預后。因此,有效清除COPD 患者痰液對于改善氣流受阻、緩解病情尤為重要。常規(guī)護理中,護理人員多遵從醫(yī)囑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心理疏導、排痰指導等護理服務,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治療效果,促進臨床癥狀緩解。但其中的叩背排痰多依賴于護理人員的操作經(jīng)驗,缺乏規(guī)范性,難以獲得理想的排痰效果,不利于病情控制及預后改善[7-8]。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SpO2、PaO2、FVC、FEV1%及生理機能、精神健康、社會功能、總體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電動吸痰器聯(lián)合護理干預在COPD 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有利于血氣指標水平、肺功能及生命質(zhì)量的改善。經(jīng)分析,其原因在于,電動吸痰器屬于臨床常用醫(yī)用設備,將其應用于COPD 患者中,可利用負壓充分吸出呼吸道痰液,進而獲得較好的排痰效果,有效解除呼吸道阻塞癥狀,改善患者血氣指標水平及肺功能;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中的叩背排痰,電動吸痰器具有手控操作簡單、力度恒定、舒適度高等優(yōu)點,可增強排痰效果,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為康復鍛煉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利于肺功能恢復,進而減輕疾病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患者生命質(zhì)量。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兩組干預期間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將電動吸痰器應用于COPD 患者中不會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分析原因可能與電動吸痰器手控操作簡單、力度恒定有關(guān)。
綜上所述,電動吸痰器聯(lián)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COPD 患者的血氣指標水平,增強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質(zhì)量,且不會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