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嬌 張 影 王園園 朱 峰
1.大連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肝病六科,遼寧大連 116031;2.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yī)院腎內(nèi)二科,遼寧大連 116021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的病毒性肝炎,隨著病情發(fā)展可出現(xiàn)肝功能嚴重受損并逐漸影響腎臟功能,因此,極大多數(shù)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會出現(xiàn)腎損傷癥狀。在腎損傷癥狀出現(xiàn)早期及時予以干預對于預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惡化具有重要作用。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腎損傷因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guān)脂質(zhì)運載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 都是評估腎臟疾病的常用指標,對腎損傷發(fā)展的評估均有參考意義。本研究主要探究血清Cys-C、KIM-1、NGAL 水平檢測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腎損傷患者中的臨床價值,以期為臨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療提供新思路。
選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大連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收治的56 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腎損傷患者作為觀察組,并按性別、年齡匹配同期收治的56 例未出現(xiàn)腎損傷表現(xià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男32 例,女24 例;年齡37~61 歲,平均(48.16±5.72)歲;體重49.6~86.2 kg,平均(64.39±12.45)kg;慢性乙型肝炎病程3~16年,平均(10.84±4.32)年。對照組患者男35 例,女21 例;年齡39~63 歲,平均(49.33±5.84)歲;體重50.7~85.3 kg,平均(66.15±12.69)kg;慢性乙型肝炎病程3~15年,平均(11.05±4.48)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及慢性乙型肝炎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②尿生化檢查及腎臟指標檢查符合腎病臨床分期1 期的診斷標準;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②心肺功能異?;蚝喜⒛[瘤、精神性疾?。虎奂韧I臟疾病史;④其他系統(tǒng)性疾病。
①入院后24 h 內(nèi)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液標本,采用雙抗體夾心酶免疫分析法(試劑盒由上海科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檢測患者的KIM-1、NGAL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試劑盒由四川邁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檢測Cys-C 水平;②計算腎小球濾過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140-年齡)×體重(kg)/72×血肌酐(mg/dl)×0.84(女性0.85)。
比較兩組患者的eGFR、Cys-C、KIM-1、NGAL 水平;分析Cys-C、KIM-1、NGAL 水平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合并早期腎損傷的相關(guān)性;分析eGFR 與Cys-C、KIM-1、NGAL 水平的相關(guān)性。
觀察組患者的eGFR 低于對照組,Cys-C、KIM-1、NGAL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eGFR、Cys-C、KIM-1 及NGAL 水平的比較(±s)
ROC 結(jié)果顯示:血清Cys-C、KIM-1、NGAL 水平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腎損傷患者的AUC 分別為0.771、0.785、0.766,低于聯(lián)合診斷的0.896(P<0.05),血清Cys-C、KIM-1、NGAL 的cut-off 值分別為1.24 mg/L、1.03 mg/L、116.82 ng/ml(表2、圖1)。
圖1 血清Cys-C、KIM-1、NGAL 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腎損傷患者診斷價值的ROC 曲線
表2 血清Cys-C、KIM-1、NGAL 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腎損傷患者診斷價值分析
Cys-C、KIM-1、NGAL 水平與eGFR 均呈負相關(guān)(P<0.05)(表3)。
表3 Cys-C、KIM-1、NGAL 水平與eGFR 的相關(guān)性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發(fā)生腎損傷通常有以下原因:乙型肝炎病毒持續(xù)感染引起肝臟纖維化病變,使門靜脈系統(tǒng)壓力逐漸升高,導致全身各系統(tǒng)功能受到影響;或是隨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持續(xù)發(fā)展,患者IgG、IgA 等免疫抗原抗體復合物也在患者體內(nèi)逐漸沉積,影響腎臟代謝。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患者極易出現(xiàn)腎小球腎炎、多發(fā)結(jié)節(jié)性動脈炎等腎臟疾病,導致腎功能發(fā)生損傷。據(jù)統(tǒng)計,腎臟損傷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發(fā)生風險是普通人群的4 倍,因此,關(guān)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腎臟發(fā)生風險非常必要。
Cys-C 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組織及體液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其代謝過程不受腎小管重吸收影響,僅由腎小球自由濾過,是評估患者腎功能的內(nèi)源性標志物。KIM-1 屬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出現(xiàn)在損傷后再修復腎臟組織中的跨膜糖蛋白,與腎臟組織早期損傷與修復有著密切關(guān)系,可以作為評估早期腎損傷的特異性指標。NGAL 是腎小管表達的微量蛋白,在腎臟發(fā)生缺氧性、毒性損傷時,NGAL 可在2 h 內(nèi)迅速升高,并誘導血紅素加氧酶I形成復合物,參與腎小管上皮細胞的修復過程,因此,NGAL 常作為早期腎損傷的敏感指標。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eGFR 低于對照組,Cys-C、KIM-1、NGAL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合并早期腎損傷的患者與無腎損傷患者在腎功能及腎損傷因子水平方面存在差異。隨后對Cys-C、KIM-1、NGAL 水平與是否存在腎損傷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血清Cys-C、KIM-1、NGAL 水平及三個指標聯(lián)合檢測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腎損傷患者均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且AUC 由高到低排名分別為三個指標聯(lián)合檢測、KIM-1、Cys-C、NGAL 水平。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Cys-C、KIM-1、NGAL 水平與eGFR 呈負相關(guān)(P<0.05),eGFR 用于評估功能性腎單位的損失程度,eGFR 越低,腎功能減退情況越嚴重,即腎功能越低,Cys-C、KIM-1、NGAL 水平越高。因此,可以明確Cys-C、KIM-1、NGAL 水平及三者聯(lián)合檢測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腎損傷患者均具有提示作用。
綜上所述,Cys-C、KIM-1、NGAL 水平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腎損傷患者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三者聯(lián)合檢測的評估價值更高,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