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炳揆
心理學中有一個被稱為“自決”的概念,指的是人規(guī)范自己、鼓舞自己的能力,具備這種能力,就能夠在困難時期保持健康愉快,業(yè)績卓著。面對“新冠”帶來的各種悲傷、各種不確定性,我們更需要這種自己對自己的心理輔導。
對著鏡子照一照,鏡子里是你的朋友,也是你的心理導師。心理輔導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做些嘗試。
減少“噪聲”,使你更好地“聽見”自己。這并不難做到,你可以刪去無關(guān)緊要的短信、帖子,對于你不能予以控制的信息一概不予理睬,僅保留你信得過的信息渠道;嚴格限定每天瀏覽社交媒體(比如微信)的時間。
對于親友、至交,你也可以事先和他們講明,每天有一個特定的時間段留給自己“獨處”,在此期間,除非緊急事件,一律不回微信,事后再補。然后,做深呼吸,感受心臟的跳動——頭腦中的喧鬧就會平靜下來。
第二件要做的事是“控制每天的日程”。要學會控制你的每一天,而不是讓這一天來駕馭你,今天要做的事就必須做完。
晚上,抽個時間回顧一下今天做成了什么,什么還沒有完成,什么事情值得慶賀一下——《論語》里所謂“吾日三省吾身”其實就是老祖宗的自我心理輔導。我們生來的傾向是比較善于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其實,更應該“費盡心機”地去找出這一天的成功之處。
享受日常生活的小“欣喜”:和好友通了一個愉快的電話,做了一餐精致的晚飯,輔導女兒做算術(shù)……這些,都會使你變得樂觀。日復一日發(fā)生的事給人以秩序感、可預測性。哪怕是為自己整理床鋪,你都會感到高興。你不能解決“新冠”問題,但是你可以每天下午兩點喝杯咖啡,或者每天睡前快走半小時。
國人常說“既來之,則安之”,其含義有要學會接受挫折,與心情沮喪共處。一味想著驅(qū)趕自己的壞心情,不會奏效,它還是會回來困擾你。要做到接受挫折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要調(diào)整期望值,體育比賽中由于失誤沒有得金牌,拿到銅牌就不值得慶賀嗎?考試做錯了題,沒有進重點高中難道就不念書了嗎?還是要學會提醒自己,壞心情不會一直糾纏著你。花了時間,花了錢去看心理醫(yī)生,醫(yī)生告訴你的也會包括這句話。
(莊鴻儒摘自微信公眾號“夜光杯” 圖/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