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東
(化州市人民醫(yī)院皮膚科,廣東 化州 525100)
超脈沖CO點陣激光的熱效應可破壞皮膚表面皮脂膜、角質層及皮膚“磚墻結構”,進而影響皮膚屏障功能,故接受超脈沖CO點陣激光患者術后局部皮膚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皮損,表現(xiàn)為較長時間的紅腫、皮膚燒灼感等癥狀。目前臨床除常規(guī)的冰敷、保濕、防曬處理外,還會配合應用修復產品,以消除激光術后即刻的面部不適感,減少激光術后不良反應。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液體敷料有保濕、減少色素沉著、瘢痕成長的作用,常用于非慢性創(chuàng)面皮膚護理,可調節(jié)創(chuàng)面微環(huán)境,促進愈合。基于此,本研究將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液體敷料應用于激光術后創(chuàng)面修復中,以期為激光術后創(chuàng)面修復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化州市人民醫(yī)院擬行超脈沖CO點陣激光面部年輕化治療的9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擬行超脈沖CO點陣激光治療適應證。排除標準:妊娠期、哺乳期或備孕期女性;瘢痕體質者;有精神類疾病史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48例。對照組男13例,女35例;年齡19~57歲,平均年齡(37.06±10.32)歲。試驗組男10例,女38例;年齡22~58歲,平均年齡(38.35±9.21)歲。兩組性別及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激光治療 兩組均行超脈沖CO點陣激光治療,面部涂抹復發(fā)利多卡因乳膏麻醉,起效后清潔面部皮膚,行超脈沖CO點陣激光治療,設置能量6~7 W,點間距500~600 μm,脈寬600~1200 μs,點陣模式下單點重疊4~5次,根據(jù)病人瘢痕、面部老化范圍大小及深度合理調整參數(shù)。
1.2.2 激光術后處理 對照組激光術后均予以冷敷及透明質酸修護貼敷料貼敷,術后即刻用自制的冰袋冷敷面部20 min,術后每晚用透明質酸修護貼敷料(昆明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滇械注準20192140006,規(guī)格:25 g/貼)貼敷20 min,連續(xù)應用7 d。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于術后24 h用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液體敷料(青海創(chuàng)銘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青械注準2018264003,規(guī)格:100 ml/瓶)噴涂,4~6次/d,連續(xù)應用7 d。同時囑患者術后做好防曬,盡量少化妝。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皮膚屏障受損修復效果、面部癥狀評分、創(chuàng)面愈合相關指標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①皮膚屏障受損修復效果判斷標準:于激光術后7 d開展評價,顯效:面部皮損處愈合良好,無瘢痕生成、無色素沉著;有效:皮損處基本愈合,但有淺表瘢痕形成,或有輕微色素沉著;無效:創(chuàng)面皮損處愈合不良,瘢痕或色素沉著明顯;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面部癥狀評分:于術后即刻、治療后72 h評估患者面部疼痛、紅腫、燒灼感癥狀評分;面部疼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總分10分,0分表示無疼痛,10分表示疼痛難忍;面部紅腫、燒灼感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度,2分為中度,3分為重度;③創(chuàng)面愈合相關指標:記錄兩組面部創(chuàng)面結痂時間、第一處痂皮脫落的時間、紅腫消退時間;④不良反應:主要包括疼痛、瘙癢等癥狀。
2.1 兩組皮膚屏障受損修復效果比較 兩組皮膚屏障受損修復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1.011,P=0.315),見表1。
表1 兩組皮膚屏障受損修復效果比較(n,%)
2.2 兩組面部癥狀評分比較 試驗組治療后72 h面部疼痛、紅腫及燒灼感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面部癥狀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創(chuàng)面愈合相關指標比較 試驗組面部創(chuàng)面結痂時間、第一處痂皮脫落時間、面部紅腫消退時間短均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創(chuàng)面愈合相關指標比較d)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治療后發(fā)生1例輕微刺痛,1例輕微瘙癢感;試驗組發(fā)生1例輕微瘙癢感,患者均可耐受。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8%(1/48),與對照組的4.17%(2/4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0.344,P=0.557)。
超脈沖CO點陣激光產生的熱效應可損傷皮膚屏障功能,臨床常予以局部冷敷避免面部炎癥擴散和抑制熱損傷,以減輕疼痛;同時會在術后應用透明質酸貼敷料,以提高皮膚纖維蛋白的活性,促使創(chuàng)面愈合。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液體敷料有修復煥膚、保濕鎖水的作用,可改善皮炎、濕疹等引起的皮膚瘙癢。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皮膚屏障受損修復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試驗組面部疼痛、紅腫、燒灼感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液體敷料能夠減輕激光術后面部不適癥狀。這可能與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液體敷料噴涂于局部皮膚表面后可提供良好濕性環(huán)境有關,促使創(chuàng)面發(fā)生自身水溶性清創(chuàng),有助于吸收皮膚表面炎癥滲出物,進而有助于減輕疼痛、紅腫、燒灼感。此外,本研究試驗組紅腫消退、結痂、痂皮開始脫落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常規(guī)皮膚修復的基礎上加用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液體敷料能夠縮短創(chuàng)面修復療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液體敷料的主要原料是Ⅲ型膠原蛋白,其能夠與創(chuàng)傷引起的皮膚真皮層斷裂膠原纖維向結合,補充創(chuàng)面缺失的Ⅲ型膠原蛋白,使皮膚纖維細胞活性增加,促進細胞再生,并深入到受損的真皮層,刺激機體自身膠原的成纖維干細胞分泌和生長,填補細胞間質空隙,為創(chuàng)面修復提供支撐結構,促進痂皮脫落和創(chuàng)面愈合。本研究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液體敷料安全性良好,但仍需注意有1例患者在噴涂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液體后出現(xiàn)輕微瘙癢感,可能是患者對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液體產生了一定的過敏反應。
綜上所述,酵母重組膠原蛋白液體敷料可有效修復激光術后面部皮膚屏障,減輕面部不適感,且修復時間較短,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