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醒瑜 賴舒婷
廣州市增城區(qū)中醫(yī)院治未病科門診,廣州 511300
在當今社會,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蕩然無存,空調、冷飲等造成生活習慣的改變,飲食不節(jié)及熬夜成為常見普遍的現象[1-2]。由原來新鮮的食物到現在所運用的色素,添加劑及激素在食物中的普遍運用,損傷脾陽,較易形成陽虛質。人們的身體也在逐漸地發(fā)生變化,陽虛質為人群中常見體質,占偏頗體質的多數,是形成許多疾病的體質基礎,一般表現為手足寒冷不溫,乏力、秋冬畏寒少飲,精神不振等,如胃潰瘍、骨質疏松癥、支氣管哮喘、婦科疾病不孕、心衰及腎病的發(fā)病,均與陽虛質有一定的聯系,陽虛質人群素體陽氣虛弱、失于固攝,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疲勞乏力等亞健康癥狀[3-6]。神闕隔藥灸作為具有中醫(yī)特色的外治療法,操作簡單、靈活易變通、效果顯著等優(yōu)勢,具有著平衡陰陽、疏調經絡等作用[7-8]。對判定為陽虛質的人群,醫(yī)護人員的目的在于及早確診和科學合理的干預措施,盡快地調整機體陰陽、氣血、津液平衡,幫助陽虛質的人群向平和質轉歸,糾正偏頗狀態(tài),以達到未病而先防的效果[9-10]。本研究通過運用神闕隔藥灸干預陽虛質人群,從治未病的角度提前預防疾病,現將研究過程及結果總結分析報道如下。
選擇2019 年7 月至2021 年12 月期間廣州市增城區(qū)中醫(yī)院治未病科門診最終全部完成本次臨床研究的陽虛質志愿者60 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研究。(1)納入標準:①符合陽虛體質判定標準[11];②陽虛質志愿者經實驗室及體格檢查各項指標無異常改變,無器質性病變;③陽虛質志愿者年齡18~65 歲;④能接受及堅持神闕隔藥灸及神闕隔鹽灸治療;⑤本研究遵循赫爾辛基宣言原則,符合醫(yī)療道德,參加實驗研究的陽虛質志愿者及其家屬對試驗過程完全知情,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且在充分了解實驗內容的前提下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個人信息及隱私將會嚴格保密。(2)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心、肝、腎、呼吸道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②治療期間采用其他治療方法,具有妊娠期、產褥期、哺乳期的婦女;③依從性差,對中藥藥物過敏者,不能配合實驗者,無法留存聯系方式的患者;④治療期間出現重大疾病或嚴重外傷的受試者,患有精神疾病、行為及認知障礙或病情危重等;⑤因教育、文化程度等原因未能很好地理解調查問卷內容者;⑥未堅持完成整個治療過程而影響治療效果判斷的受試者,未獲得知情同意者。按照陽虛質志愿者門診先后順序,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 30 例中男 12 例,女 18 例,年齡 18~65(42.36±10.94)歲;觀察組 30 例中男 11 例,女 19 例,年齡19~63(41.86±10.54)歲。兩組陽虛質志愿者年齡、性別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對照組采取神闕隔鹽灸治療。告知陽虛質志愿者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在大勞、大渴、大飽、大饑、酒后等情況下不能治療,神闕穴作為施灸部位,用自備毛巾(帶孔)或無菌洞巾平鋪于患者的臍部并將孔洞對準神闕穴,常規(guī)消毒神闕穴,把細鹽平鋪在神闕穴上,直接大艾炷灸5 壯,保持底端點燃艾條距離臍部3~5 cm,約1.5 h,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及艾火的燃燒情況。治療結束后讓患者運用消毒棉固封神闕穴,用醫(yī)用膠帶固定,避免并防止受寒,1 d 后自行揭下。隔天1 次,10 次為1 療程,每個療程中間休息1 周,連續(xù)治療3 個療程。(2)觀察組應用神闕隔藥灸治療。告知陽虛質志愿者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在大勞、大渴、大飽、大饑、酒后等情況下不能治療,神闕穴作為施灸部位,用自備毛巾(帶孔)或無菌洞巾平鋪于患者的臍部并將孔洞對準神闕穴,常規(guī)消毒神闕穴,自制補元藥膏,藥膏主要成分為補骨脂、仙茅、附子、烏藥、細辛、當歸、白術、五倍子、牛膝各100 g,其功效為固本培元,補腎健脾;每只藥餅取3 g,加黃酒3 g 調成厚糊狀,將其做成直徑8 cm、厚2 cm 的藥餅置于神闕穴上,大艾炷灸3 壯后,約1.5 h 再用大艾箱灸30 min,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及艾火的燃燒情況。治療結束后讓患者運用消毒棉固封神闕穴,用醫(yī)用膠帶固定理想后,避免并防止受寒,1 d后自行揭下,隔天1次,10次為1療程,每個療程中間休息1周,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陽虛質療效判定標準[12]:將患者治療前轉化分數記為A,而治療后轉化分數記為B,治療后的轉化分減少率記為C;以尼莫地平法制定計算公式為:C=[(A-B)/A]×100%。(1)顯效:陽虛質轉化分減少率明顯地降低,C≥60%;(2)有效:陽虛質轉化分減少率有所降低,30%≤C<60%;(3)無效:陽虛質轉化分減少率無明顯降低,無變化或增加,C<30%??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運用SPSS 23.0 實施統(tǒng)計計算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0名受試者均順利完整地完成了治療療程。觀察組受試者治療后轉化分數<30分非陽虛質者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轉化分數≥40分陽虛質者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陽虛質志愿者治療后體質狀態(tài)改變結果比較[例(%)]
兩組治療后轉化分數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 4)。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陽虛質志愿者治療前后轉化分數結果比較(分,)
表2 兩組陽虛質志愿者治療前后轉化分數結果比較(分,)
注:對照組采取神闕隔鹽灸治療,觀察組采取神闕隔藥灸治療
t值13.291 4 7.081 5例數30 30 P值<0.000 1<0.000 1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治療前67.12±11.58 67.53±11.62 0.819 3 0.460 4治療后36.82±10.76 47.75±11.76 3.755 8 0.000 4
治療3 個療程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9.200 0,P=0.001 5),具體見表3。
表3 兩組陽虛質志愿者治療后陽虛質改善效果比較[例(%)]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地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大幅度地提高,人們對于自己的身心健康顯得尤為重視且越來越重視。陽虛質為常見的體質類型,是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時易出現體內陽氣不足、陽虛生里寒的表現,陽虛質人群素體陽氣不足,全身無力或有肢體浮腫,更傾向于發(fā)展為亞健康狀態(tài),人體除了疾病狀態(tài)和健康狀態(tài)之外,而且尚存在一種中間狀態(tài),人體正氣不足,衛(wèi)外不固,此時機體處于欲病未病之間,即“亞健康狀態(tài)”。臨床檢查卻無明顯特異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顯著地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由專家學者調查研究后發(fā)現,真正達到身心健康的人僅達到5%,患病的人達到20%,而75%的人仍然還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我國近年來的發(fā)病比例為40.2%~85.7%,目前大部分的陽虛質人群集中在31~50歲之間[13-14]。
陽虛質是一種陽氣不足、以虛寒現象為主要特征的體質,患者的臨床特征表現為手足不溫、畏寒肢冷,全身皮表溫度明顯地偏低,形體白胖自汗,肌肉表現為松軟,尿少便溏,喜熱飲食、精神狀態(tài)出現萎靡不振,疲乏無力,免疫功能紊亂,舌淡苔白滑,腸道菌群失衡,齒痕,脈沉遲,色欲過度而氣隨精去,夜間睡眠障礙,能量代謝水平下降,凝滯氣機,容易導致患者不通則痛,不能蓄養(yǎng)精神并且出現精神萎靡不振及筋脈活動不利的現象,后天存在的諸多不良習慣能夠促進陽虛質的形成[15-17]。陽虛體質者居多,是目前臨床最為常見的體質之一。陽虛質人群如果不及時干預,久之則決定了疾病與健康的發(fā)展與轉歸。在陽虛質人群疾病未發(fā)之前,預防遠遠地大于治療,早期干預尤為重要。中醫(yī)療法以治未病思想為指導,治療陽虛質人群以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核心,且具有溫經散寒、溫通經脈、扶正補虛等作用,還具有綠色、經濟、副作用少的特點,能夠有效地體現中醫(yī)調治陽虛質人群的潛在優(yōu)勢[18]。
神闕穴位于人體上下交通的腹中部,在臍中央,叫作先天之地、后天之氣舍,肚臍就是神闕穴的位置,恰似黃金分割點的部位,有著平衡陰陽、舒調氣機等重要作用。神闕隔藥灸治療的靶點神闕穴在中醫(yī)經絡學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藥力與熱力雙重機制,經腧穴傳遞發(fā)揮治療作用,在神闕穴施治可以激發(fā)和調動元氣,此處神經血管豐富,且無脂肪層覆蓋,有利于藥物的吸收,促進機體抵御病邪,從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10,19]。本研究自制補元藥膏,藥膏主要成分為補骨脂(味辛苦、溫,歸脾腎經)、仙茅(性味辛溫,功效溫補腎陽)、附子(秉辛甘溫大熱之性,功能補火助陽,散寒回陽救逆)、烏藥(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細辛(溫里散寒)、當歸(活血、養(yǎng)血、行血)、白術(苦甘溫,健脾補中,燥濕利水,乃脾家要藥,溫寒散濕效強)、五倍子(清肺、斂肺止咳)、牛膝(滋補肝腎、強壯腰膝,活血通絡)中藥材,以激發(fā)人體陽氣,驅散內伏寒邪,可以顯著地達到平衡陰陽、調理臟腑的價值作用,并且有效地改善陽虛質體質的作用。本研究結果發(fā)現,觀察組志愿者治療后轉化分數<30分非陽虛質者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轉化分數≥40分陽虛質者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治療后轉化分數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3 個療程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28/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0.00%(12/3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神闕隔藥灸治療方法可以明顯地改善陽虛質人群,顯著地提高臨床療效,為臨床治療陽虛質人群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思路和有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