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 陳斌
把握每一次熱點事件帶來的傳播契機,讓宜昌順時應勢地站在城市品牌傳播的C位,宜昌三峽廣播電視臺一直在進行有益探索和嘗試。
7月8日,三峽廣電抖音號、視頻號首發(fā)短視頻《愛心避暑納涼公交試運行 為城市建設者送清涼》,率先報道宜昌公交集團納涼公交啟用的新聞。視頻中,城市建設者在炎炎夏日的中午走進宜昌“納涼公交”午休,涼爽舒心的納涼環(huán)境吸引網友會心點贊。新華網、新華每日電訊、半月談、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網、工人日報、湖北衛(wèi)視等平臺轉發(fā)推薦,聚焦宜昌“納涼公交”暖心之舉。
在后續(xù)報道中,三峽廣電圍繞宜昌“納涼公交”一個點,牽引出一個個展現宜昌城市溫情、宜昌人民善良的故事。小切口敘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一個個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小確幸”折射出宜昌充滿溫暖、文明幸福的城市形象。
7月6日,在得知宜昌公交計劃啟動宜昌“納涼公交”活動后,三峽廣電反應迅速、主動對接、提前謀劃,與公交集團就活動開展、宣傳報道、后續(xù)工作等內容進行了詳細溝通,在本次宣傳中搶得先機。
7月8日中午,第一批兩臺納涼公交開至云集路改造項目工地。記者記錄了這趟公交迎來首批建設者“乘客”的全過程,當天中午即完成短視頻《愛心避暑納涼公交試運行 為城市建設者送清涼》采制,第一時間在“三峽廣電”抖音號、視頻號等平臺發(fā)布,隨即引發(fā)網友關注,宜昌為基層建設者提供公交納涼點的暖心之舉,迅速成為當天的傳播熱點。當天,短視頻播放量超240W,留言量達到5000條。在宜昌市委宣傳部的部署和指揮下,該視頻先后被推薦至“新華每日電訊”抖音號、新華網等新媒體平臺,市內各媒體接續(xù)報道,關注度直線上升,引爆流量。隨后,三峽廣電乘勝追擊,打出全媒體立體宣傳的“組合拳”,跟蹤報道最新進展,讓宜昌納涼公交傳播范圍更廣、影響更大。
如何以納涼公交一隅群像展現宜昌精神面貌,三峽廣電不斷尋求新的報道視角,以紀實拍攝手法深挖炎炎夏日里的暖心故事,真實客觀地突出城市建設者、志愿服務者、納涼公交司機等人物參與其中的體驗與感受。
在抖音、視頻號等新媒體端,我們接連推出了《擔心鞋底有泥弄臟車輛 大叔脫鞋進流動公交納涼》《宜昌愛心避暑納涼車點位增加至8個點 9臺車》《愛心避暑納涼公交車開進宜昌邦普項目工地》等多條短視頻;在《宜昌新聞》《直播宜昌》等電視節(jié)目中,連續(xù)多天播發(fā)了《增點擴面、配備藥品 愛心避暑納涼車再升級》《宜昌“納涼公交” 我為你服務 你為我著想》《大學生志愿者接力獻愛心 為城市建設者送清涼》等深度報道。這些溫情感人的小故事,發(fā)生在項目工地、在城市街頭、在車廂一角,聯(lián)系著城市建設者、大學生、志愿者、廣大市民以及服務單位,串聯(lián)勾勒了宜昌城市的文明之美。
宜昌“納涼公交”是宜昌城市品牌塑造和文明典范城市創(chuàng)建的鮮活案例。三峽廣電在宜昌市委宣傳部指導下,積極對接中省媒體,主動提供采訪素材,實現了區(qū)域話題走向全國全網話題的突破。
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和《新聞周刊》,先后兩次聚焦宜昌“納涼公交”;湖北衛(wèi)視《湖北新聞》《長江新聞》也為宜昌的創(chuàng)新之舉點贊。納涼公交為宜昌城市品牌出圈出彩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線。
三峽廣電7月8日抖音號
熱點事件轉瞬即逝,緣起、發(fā)展、落幕只能在短時間內引起受眾的關注。熱點常有,但能抓住并做出聲勢、有影響力的報道卻很少。如何在這個短時間內,發(fā)現熱點并抓住它,本次熱點報道的一線記者有著獨特的“新聞眼”。
“納涼公交”活動推出時,正值7月,全國大范圍持續(xù)高溫天氣,民眾渴望“涼爽”話題;而烈日下的城市建設者勤勞奉獻,理應得到城市的關懷?;诖?,記者快速出擊,掌握一手信息,在39℃高溫下拍攝了“納涼公交“啟用的全過程,并對公交公司、享受到“納涼公交”的城市建設者進行了深入溝通和采訪,最終在新媒體端推出有感染力的短視頻,在新聞欄目中推出真實詳盡的新聞報道。
熱點事件報道中,話題設置能夠吸引民眾自發(fā)傳播,使城市形象更豐富更立體。7月11日,三峽廣電在抖音平臺設置了宜昌“納涼公交”話題。截至7月19日17點,話題瀏覽量已達到了2200多萬。如果在8號第一條短視頻引發(fā)熱評時,立即設置話題,即可將更多視頻集納其中,傳播力進一步強化、數據更為可觀。
3.理念:小切口聚合小美好
在跟進熱點事件的過程中,如何持續(xù)增加話題熱度,讓報道成倍釋放影響力。我們的經驗是,多角度切入,聚焦普通人的普通故事,展現城市的美好點滴。本次事件宣傳中,三峽廣電對參與其中的多個主體進行了記錄拍攝,用眾生相繪就城市整體形象,讓受眾因這些可愛的宜昌人而感知溫情的宜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