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原材料、生產銷售等環(huán)節(jié)成本上漲,設計研發(fā)到投放市場的周期增加,迫使中小型家具企業(yè)采取跟進和模仿大型企業(yè)的熱賣型新產品,家具市場同質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相似的家具產品會使用戶產生審美疲勞、降低產品體驗感,產品自身也難以實現(xiàn)文化創(chuàng)新和功能升級
。目前的家具設計主要側重于造型、技術、工藝等方面
。簡單提取文化元素直接應用于傳統(tǒng)家具造型,導致產品大同小異、新意不足、立意不高。因此,文章采用正交試驗方法,結合用戶偏好評價、圖案學、形態(tài)分析法
等知識,獲取滿足用戶偏好的設計方案。首先對文化元素、產品造型進行特征歸納,再通過正交表獲得試驗值,以此將典型文化元素與目標產品造型融合,完成家具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
正交試驗設計是利用正交表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種設計方法,在化工紡織、醫(yī)藥、機械等行業(yè)都有廣泛應用
。它是在試驗因素的全部水平組合中,挑選代表性水平組合試驗,通過分析試驗結果了解整體試驗情況,找出最優(yōu)水平組合的一種高效率試驗設計方法
。將正交試驗選擇的水平組合列成表格,稱為正交表,正交表具有兩個特點:(1)每列中不同的數(shù)字重復次數(shù)相同;(2)將任意兩列的同行數(shù)字看成一個數(shù)對,一切可能的數(shù)對重復次數(shù)相同。結合文章的研究主體,試驗的因素為產品造型解構后歸納的設計特征,每一個特征為一個因素,每個特征下的設計因子為試驗水平。為了衡量不同因素組合產生的效果,以用戶偏好評價屬性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正交表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找出不同評價屬性下的最優(yōu)試驗組合。
研究流程分三個模塊:
模塊一:特征歸納。(1)傳統(tǒng)文化元素特征歸納。根據(jù)用戶需求收集匯總若干家具紋飾樣本,結合文化背景篩選出回紋為典型文化元素;對一定量的回紋樣本應用圖案學構成法、形式美法則等方法分析,提取代表性形態(tài)特征,完成典型文化元素的特征歸納。(2)目標產品造型特征歸納。利用形態(tài)分析法解構目標產品玫瑰椅,獲得產品設計要素及其類目,對設計要素統(tǒng)計、重構,得到目標產品造型的特征歸納
。
模塊二:試驗設計。(1)用戶感知偏好評價。通過市場調研搜集典型樣本,用戶訪談獲取用戶需求特征;搜集、篩選感性詞匯,結合用戶偏好評價屬性,用SD 量表法設計調查問卷,獲得用戶感知。(2)設計特征正交試驗。利用正交試驗重構歸納的目標產品造型特征,避免用戶認知超載,得到多組試驗組合。根據(jù)用戶偏好評價,參考正交試驗評價均值,初步得到多個設計方案。
2.2.2 設計因子提取
調研20 位對中式古典家具有興趣的用戶,首先通過用戶訪談,深入洞察用戶的不同認知和偏好,挖掘影響用戶目標產品需求的特征,搜集產品感知體驗的雙極感性詞匯,將用戶偏好評價屬性定義為:吸引性、參與性、視覺性、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和文化性。
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現(xiàn)代產品中的應用需要設計師先將文化特征轉換為設計特征,通過元素的文化背景進而觸達到用戶。回紋從青銅器和陶器中的雷紋演變而來,因其形狀像漢字的“回”字,被賦予“富貴不到頭”的寓意。采用單獨紋樣、二方連續(xù)、四方連續(xù)等圖案構成法,提取回紋樣本形態(tài)特征。同時為豐富回紋樣式,對同一元素不同形態(tài)進行分解組合、重構創(chuàng)新,完成典型文化元素的特征歸納,如表1 所示。
家具的價值不僅體現(xiàn)在使用功能上,同時凝集著特定環(huán)境下各時期的藝術風格、審美情趣以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水平
。太師椅莊重嚴謹、用料厚重、寬大夸張,突出使用者的地位和身份
;圈椅的靠背板雕刻一般簡潔流暢,重在突出遒勁有力的整體特點;燈掛椅挺拔清秀,靠背板流暢服帖、干凈利落;玫瑰椅端莊空靈,是一款非常具有文人氣質的椅子。選擇滿足現(xiàn)代家具簡練、輕盈的審美需求,同時裝飾不多的玫瑰椅作為設計載體,對其解構再重新排列組合進行特征歸納。其特點是靠背、扶手和椅面垂直相交,尺寸不大、用材較細
,博古幽思的雅境足以為用戶營造出文化內涵豐富的意境。
2.2.1 玫瑰椅解構
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76.67%,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示統(tǒng)計學有意義。實驗組患者的FVC、FEV、PEF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示統(tǒng)計學有意義。
搜集玫瑰椅樣本圖片并篩選,獲得玫瑰椅典型樣本,如表3所示。
在以改善生存條件和促進轉型發(fā)展為特征的一系列試點示范基礎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社會福利改進需求的調整,我國可持續(xù)城市建設逐漸從關注生存環(huán)境、經濟轉型發(fā)展等議題向關注社會的公平、人的發(fā)展公平以及社會與環(huán)境的協(xié)同發(fā)展方向轉型,可持續(xù)城市關注的議題更加綜合,更注重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的協(xié)調發(fā)展。
通過解構玫瑰椅樣本,列出有關的獨立因素進行設計特征分析。詳細列出各獨立因素所包含的要素,如造型部件中靠背板分為三個設計因子,橫棖、券口牙子各分為兩個設計因子;裝飾圖案中形式和工藝各分為兩個設計因子。再將各要素排列組合成創(chuàng)造性設想,獲得產品設計要素及其類目。對設計要素進行統(tǒng)計歸納,便于快速獲得新的造型組合,降低產品同質化,也便于后期文化元素特征融入當中再設計,如表2 所示。
各地區(qū)的各層次學生在客觀因素作用下,致使其對于函數(shù)動點問題都缺少完善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方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師在日常數(shù)學教學期間對學生的解題思路與方法進行指引與總結,使學生了解在函數(shù)動點問題中哪些詞語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在遇到這種類型問題期間,學生會通過自身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自動對函數(shù)動點問題進行分類與歸納,再根據(jù)問題類型選擇較為完善的解題方法與思路,這時可使函數(shù)動點問題較為簡單。
玫瑰椅的主要構成部件有搭腦、靠背板、后腿、座面、前腿、扶手、券口牙子、橫棖等
?!翱勘嘲濉笔怯糜诳勘车哪炯惭b在玫瑰椅的搭腦與座面之間?!叭谘雷印笔峭ㄟ^榫卯結構組合,安裝在家具橫材與豎材構成的方框內的木條?!皺M棖”是連接玫瑰椅兩豎材的木件。按重要功能等基本組成部分,選取主要造型部件靠背板、券口牙子、橫棖三個部位。裝飾圖案分為形式、工藝兩個方面。玫瑰椅形態(tài)解構如圖2 所示。
為了尋求比較好的培育楊樹大苗的方法,2017年,我們在苗圃做了以下對比實驗:(1)移植一年生小苗;(2)直接扦插定向培育。
檢驗方法論者對《提綱》第二條的內容或明或暗地做出了如下三個判斷:第一,它的論域是認識論或曰知識論,而非存有論、價值論或其他;第二,人的認識確實可以具有客觀的真理性;第三,具體的認識是否為真要通過實踐的方法或途徑來檢驗。我們可以將它們分別稱之為論域判斷、可知論判斷和方法判斷。
模塊三:方案輸出。(1)形態(tài)推演融合。將試驗結果與典型文化元素特征融合實現(xiàn)形態(tài)推演,對推演所得進行用戶偏好評價,依據(jù)文化性篩選出最優(yōu)方案。(2)設計方案輸出。若方案滿足用戶需求,輸出推演結果并對其細化;若不符合期望,則重新設定試驗,直到輸出結果。研究流程驗證了基于正交試驗的產品設計方法的可行性,提高產品設計效率。
玫瑰椅作為中式古典家具流傳至今既包含了深遠的歷史意義,也包括有悠久的文化屬性,而具有文化屬性的產品設計就是歸納文化特征并向用戶有效傳達的過程,文化性衡量標準是通過產品顯性特征傳達給用戶多少的隱性文化內涵,即驗證傳統(tǒng)回紋元素與玫瑰椅融合后的形態(tài)推演結果是否符合用戶期望。故而評價指標中的前五項用于評價產品造型設計特征,文化性用于評價最終方案。其次采用五級SD 量表設計調查問卷,對10 款代表性的玫瑰椅產品樣本進行評價,獲得用戶偏好。
首先設計正交表,記為Ln(Sr)來選取代表性評價樣本。其中r 表示可安排的因素數(shù)(試驗選擇大于等于實際因子數(shù)),S 表示水平數(shù)(試驗選擇等于實際水平數(shù))
,n 表示試驗次數(shù)(選擇滿足因子數(shù)和水平數(shù)的最小次數(shù))。樣本下方的數(shù)字代表所具備的設計特征,對應表3。
根據(jù)正交表,取得試驗觀測值,計算各個因子的和,分別求其均值,獲得相應偏好評價影響設計因子。數(shù)值越大表示該因素水平變化對試驗影響越大。設計特征正交試驗評價均值,如表4所示。
結合圖像對結果分析可知:用戶偏好評價吸引性中,有圖案的靠背板為(-0.23)、無圖案的靠背板為(0.18)、直欞圍子的靠背板為(-0.2),因此選擇無圖案的靠背板。因子A ?。?.18)水平最佳,同 理B ?。?.08),C ?。?.08),D ?。?0.01),E ?。?0.05)水平最佳,故吸引性指標達到最佳的條件是:A2B1C2D1E2,即無圖案的靠背板、曲線形券口牙子、羅鍋棖、抽象裝飾和透雕工藝。
同理,符合用戶偏好的參與性設計特征最優(yōu)組合方式是有圖案的靠背板、曲線形券口牙子、直棖、抽象裝飾圖案形式和透雕工藝;視覺性設計特征最優(yōu)組合方式是無圖案的靠背板、直線形券口牙子、直棖、具象裝飾圖案形式和浮雕工藝;創(chuàng)新性設計特征最優(yōu)組合方式是無圖案的靠背板、直線形券口牙子、羅鍋棖、具象裝飾圖案形式和浮雕工藝;實用性設計特征最優(yōu)組合方式是有圖案的靠背板、直線形券口牙子、直棖、抽象裝飾圖案形式和透雕工藝。綜合五個偏好評價屬性的設計特征篩選出用戶偏好最優(yōu)設計組合。從圖3可知,各屬性對應的靠背板2數(shù)量較多,券口牙子1、橫棖2、形式2、工藝1 數(shù)量較多。因此最優(yōu)組合方式為無圖案靠背板、直線形券口牙子、直棖、抽象裝飾圖案形式和透雕工藝。
將回紋的五種形態(tài)分別與玫瑰椅融合,不同的券口牙子組合排列構成不同的靠背板,在形態(tài)推演中結合構成方法,裝飾圖案的形式、工藝分別采用抽象裝飾圖案形式和透雕工藝。形態(tài)推演結果,如表5 所示。對推演結果再次設計正交試驗,邀請到15位用戶,依據(jù)文化性進行用戶偏好評價,篩選得出最優(yōu)方案,即形態(tài)推演結果中文化性最高的為(4)號樣本。
該散熱器主體尺寸為:520×445×220mm,風扇轉速為2 000r/min,仿真分析液壓模型,系統(tǒng)最終平衡時油箱溫度為71℃。此時散熱器的冷卻功率為8.6kW(圖11)。
離子源溫度200 ℃;傳輸線溫度230 ℃;EI電子轟擊離子源,電子能量70 eV,燈絲3.5 min后開啟;四極桿質量分離器,質量掃描范圍m/z 30~500;檢測電壓0.85 kV,記錄4.0~45.0 min信號。
在保證玫瑰椅整體形制不變的情況下,針對(4)號樣本,在無圖案靠背板方案中融入方形回紋,整體采用透雕方式,直棖中融入回紋進行細化設計,流暢的線條和透雕回紋塑造輕盈的造型,舒緩玫瑰椅本體的厚重感。同時凸顯不同回紋在椅子造型中的運用,讓用戶可以感知到文化元素背后生生不息的寓意和年輕生動的態(tài)度。設計結果如圖4 所示。
文章從文化特征方面解析設計元素,造型特征方面解構家具產品,進行正交試驗,結合用戶偏好評價獲得滿足用戶使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設計方案。以回紋為典型元素,玫瑰椅為設計載體進行驗證。結論如下:運用圖案構成法對傳統(tǒng)回紋元素進行提取、再造,便于其融入產品,提高產品吸引力和獨特性,貼近現(xiàn)代審美取向,提升產品價值感。采用形態(tài)分析法對玫瑰椅造型形態(tài)進行解構、重組,實現(xiàn)產品形態(tài)個性化,克服產品同質化,有效提升產品期望值。利用正交試驗方法對用戶所需目標產品進行評價優(yōu)選,減少試驗次數(shù)、節(jié)約時間,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為設計生產提供新的思路。
[1]李浥塵.自然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品同質化破解路徑研究—以上海自然博物館為例[J].出版廣角,2020(08):85-87.
[2]舒俊杰,陶濤,馮文軍,等.基于數(shù)據(jù)分析的板式家具配色研究[J].林產工業(yè),2019,56(12):43-47.
[3]李芳菲,張磊,黃偉,等.家具力學性能穩(wěn)定性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1(01):38-40.
[4]鮑詩度,史朦.中國城市家具理論研究[J].裝飾,2019(07):12-16.
[5]魯藝.圖案學視角下的黎錦藝術性初探[J].大眾文藝,2019(18):89-90.
[6]劉軍,劉美榮.花山巖畫圖形元素的應用設計研究[J].裝飾,2020(12):136-137.
[7]林璐,袁曉雯.引入形態(tài)分析法的瀘州油紙傘工藝衍生品設計模型構建及運用[J].設計,2021,34(05):16-18.
[8]方浩俊,翁睿之.正交試驗法在可生物降解塑料性能優(yōu)化中的應用[J].合成樹脂及塑料,2020,37(05):95-98.
[9]賈穗子,袁泉,曹萬林.框支-斜交密肋復合墻結構影響因素及框支梁內力系數(shù)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14,54(06):612-617.
[10]吳永海,包海濤.基于正交試驗的高頻電磁泵單向閥優(yōu)化設計[J].機械設計與制造,2020(08):197-200.
[11]程文強.基于正交試驗設計超燃燃燒室數(shù)值模擬[D].南昌航空大學,2013.
[12]蘇建寧,唐釗山,景楠,等.面向用戶集群的產品設計方法研究[J].機械設計,2019,36(04):119-123.
[13]李澤添.中國古典家具設計的美學特征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09):30-31.
[14]鄭適.民間家具的美學意味[J].大眾文藝,2010(21):47-48.
[15]卞云飛,張琴.宋代玫瑰椅藝術風格溯源及傳承創(chuàng)新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07):32-33.
[16]顏朝輝.明式椅凳類家具的模件化分析[J].包裝工程,2020,41(06):157-161.
[17]王海萍.正交試驗設計在化學工藝中的應用—以直觀分析法為例[J].科技經濟市場,2020(0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