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華 錢嘉 朱玲
1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鎮(zhèn)江 212000;2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感染科,鎮(zhèn)江 212000
隨著醫(yī)療護理技術的進步,喉癌術后患者的存活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發(fā)現(xiàn),喉癌術后患者在心理彈性、社會支持和應對方式方面存在一定的異?!?-2〕。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喉癌術后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普遍較差,并與其應對方式存在一定的相關性〔3〕。此外,喉癌術后患者因疾病、治療費用、發(fā)聲功能受限等原因,其家庭、朋友給予的社會支持較低,這也使患者感覺不被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心理彈性〔4〕。心理彈性是影響個體健康的重要因子,心理彈性較高的患者,其康復信心較強,功能鍛煉依從性較好,預后也較為理想。因此,有必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來對喉癌術后患者進行干預。本文擬探討喉癌術后患者心理彈性社會支持和應對方式的影響。
經(jīng)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喉癌術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8例,女12例;年齡41~55歲,平均(48.83±5.98)歲。納入標準:①術前診斷為喉癌,且經(jīng)由術中病理證實者;②年齡≥18歲;③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本次研究;④受教育年限>12年;⑤預期存活時間≥3個月;⑥溝通、交流正常者。排除標準:①既往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藥物濫用史者;②既往存在溝通障礙、聽力障礙、視力障礙、語言障礙等者;③既往存在焦慮、抑郁或精神類疾病者;④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肢體殘缺等其他可能影響生理、心理狀況者。剔除標準:疾病惡化或因其他疾病再次接受手術治療者。脫落標準:患者或家屬要求退出,依從性差或無法接受隨訪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研究期間無脫落病例或剔除病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受教育年限、婚姻狀況、月收入及醫(yī)保形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患者接回病房后,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密切觀察病情、生命體征監(jiān)測、疼痛護理、健康教育、飲食指導、功能鍛煉指導等?;颊叱鲈呵埃邮艹鲈航】到逃?,發(fā)放自編《院外健康教育手冊》和溝通卡?;颊叱鲈汉?,由專業(yè)隨訪人員進行定期隨訪,隨訪頻率為1次/w,1個月后調整為2次/w,第3個月調整為1次/月,隨訪方式為電話隨訪、微信隨訪和門診隨訪。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觀察組的基礎上給予自我效能干預。由于影響自我效能的因素包括成敗經(jīng)驗、替代性經(jīng)驗、生理情緒狀態(tài)和語言勸說〔5〕。因此在充分考慮上述因素的前提下,配合患者自身護理需求,制定自我效能干預模式。成敗經(jīng)驗方面:從術前開始,護理人員對指導患者進行的各項鍛煉及時進行評價,對于完成較好的患者,給予充分肯定;對于完成較差的患者,鼓勵患者克服困難,必要時,與患者一同將每項鍛煉計劃分解為若干小目標,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及時進行鼓勵,使患者不斷體會到成功,接受鼓勵刺激,直至完成所有鍛煉。替代性經(jīng)驗方面: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將既往成功喉癌術后案例展示給患者,同時鼓勵患者之間,互留聯(lián)系方式,使其能夠從身邊的病友中獲得成功體會。生理情緒狀態(tài)方面: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多溝通,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給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護理人員鼓勵患者的主要照顧者,促使其承擔起主要照顧者的角色;護理人員與探視的患者的朋友進行溝通,鼓勵患者朋友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對于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與主要照顧者一同安慰患者,幫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語言勸說方面:護理人員通過電話隨訪、微信隨訪和門診隨訪,每隔2 d對患者進行語言開導,多使用正性詞語,如“做得好”“沒問題”“加油”“你可以”等,強化患者已經(jīng)建立起來的康復信心。所有患者均隨訪3個月。
1.3.1心理彈性 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彈性。該量表首先由Connor和Davidson共同制定〔6〕,后由于肖楠和楊德森〔7〕翻譯,主要用于評價受試者的心理彈性。量表由堅韌(13個條目,0~52分)、力量(8個條目,0~32分)和樂觀(4個條目,0~16分)3個維度組成,總分0~100分,各維度及總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心理彈性水平越高。
1.3.2社會支持 采用社會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社會支持情況。該量表由肖水源和楊德森〔8〕編制,主要用于評價受試者社會支持情況。量表由客觀支持(3個條目,2~17分)、主觀支持(4個條目,8~32分)和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個條目,3~12分)3個維度組成,總分13~61分,總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社會支持越高。
1.3.3應對方式 采用簡易應對方式量表(Sampl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應對方式情況。該量表由解亞寧〔9〕編制,主要用于評價受試者應對方式。量表由積極應對(12個條目,0~36分)和消極應對(8個條目,0~24分)兩個維度組成。兩維度得出之差為正,表示患者以積極應對為主,反之則表現(xiàn)為消極應對,各維度分數(shù)越高,表示該維度代表應對方式越強烈。
干預前,兩組患者CD-RISC量表各維度及總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隨訪結束時,兩組患者CD-RISC量表各維度及總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CD-RISC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SS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結束時,兩組患者SSRS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SSRS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積極應對維度、消極應對維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差值(積極應對維度-消極應對維度)為負值。隨訪結束時,兩組患者差值為正值,積極應對維度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消極應對維度評分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SCSQ評分比較(分,
部分癌癥患者,受疾病、恐懼、治療期間的身份喪失及治療費用等影響,會在心理彈性、社會支持和應對方式方面出現(xiàn)異?!?0〕。這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還會延緩患者的身體康復,甚至影響預后。既往研究認為,自我效能干預護理模式可通過評估患者自我效能高低,及時采取積極干預措施,充分發(fā)揮護理人員和患者家庭的作用,鼓勵患者建立康復信心,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11-12〕。在這一模式要求下,本研究分別在成敗經(jīng)驗、替代性經(jīng)驗、生理情緒狀態(tài)和語言勸說方面對患者進行干預,效果較為理想。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CD-RISC量表各維度及總分均高于干預前,且高于對照組。這一結果說明,通過自我效能干預,喉癌術后患者面對癌癥診斷這一突發(fā)事件,已經(jīng)可以適應。喉癌術后患者已經(jīng)由完全依靠醫(yī)護人員轉變?yōu)榭梢园l(fā)揮自身能動性進行康復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這一結果,初步證實了自我效能干預護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喉癌術后患者的心理彈性。這一結果與黃曉新等〔13〕、李衛(wèi)紅和呂承祥〔14〕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隨后,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干預后,兩組患者SSRS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已有研究表明,癌癥患者術后社會支持明顯低于健康人群,注重癌癥患者術后社會支持的改善,已經(jīng)成為護理工作的一部分〔15〕。同時,也有證據(jù)顯示,獲得更多社會支持的患者,其更易采取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應對疾病和進行康復〔16〕。本研究中,護理人員通過鼓勵主要照顧者承擔起角色,鼓勵患者朋友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感覺到被關心、被需要,進而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社會支持。此外,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干預前,兩組患者SCSQ量表評分為負值,這說明患者表現(xiàn)為消極應對疾病。通過護理干預,兩組患者SCSQ量表評分為正值,由消極應對轉變?yōu)榉e極應對,而接受自我效能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其積極應對維度評分、SCSQ量表評分均高于對照組。這一結果提示,喉癌術后患者在經(jīng)歷否認、憤怒、不知所措之后,到接受治療事實,逐漸向積極應對方向轉換,而自我效能干預護理模式可加快這一轉變過程進度,使患者更加理智地面對疾病。研究證實,能夠早期采取積極應對疾病的患者,其心理彈性也較好,這也可能對疾病預后產生積極的影響〔17〕。
綜上所述,自我效能干預可有效改善喉癌術后患者心理彈性及社會支持,同時有利于提高患者積極應對方式,減少消極應對方式。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