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鵬
(東莞市黃江醫(yī)院婦產中心 廣東 東莞 523750)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我國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一般指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出現(xiàn)在卵巢組織中。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周期性出血、痛經、慢性盆腔痛以及月經異常,是導致孕齡期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是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常用方法。腹腔鏡手術在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治療中應用較廣,對于育齡期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而言,可以單獨切除子宮內膜異位病變組織,保留子宮與正常卵巢,繼而保留患者生育功能,但是該方法術后復發(fā)風險高,有一定手術限制,整體的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為提高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效果,減少術后復發(fā)率,臨床常在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后,對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nRH-a)進行藥物輔助治療,效果顯著。GnRH-a 又稱丙氨瑞林,是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常規(guī)藥物,通過對患者肌肉注射GnRH-a,可以抑制患者雌二醇的分泌,使子宮內膜發(fā)生異位的組織處于休息狀態(tài),阻止病情發(fā)展。本研究旨在探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術后應用GnRH-a 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5 月東莞市黃江醫(yī)院婦產中心100 例行腹腔鏡手術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50 例。
納入標準:①患者無婦科手術或腫瘤手術史;②無精神障礙;③認知功能良好。排除標準:①藥物嚴重過敏;②肝腎功能不全;③合并惡性腫瘤。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表1 兩組腹腔鏡手術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一般資料(± s)
對照組患者腹腔鏡手術后使用甲羥孕酮(廠家: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715;規(guī)格:2 mg×100 片)進行輔助治療。給藥方式為口服藥物。初始用藥劑量為4 ~8 mg/d,根據(jù)患者性激素分泌情況,病癥改善情況等,可在醫(yī)囑下逐漸增加劑量至20 ~30 mg/d,連續(xù)用藥3 個月。服藥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密切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用藥不良反應,給予相應處置。不良反應嚴重者,立即停藥,觀察不良反應發(fā)展及緩解情況,調節(jié)用藥劑量,或者更換藥物品類。
試驗組患者腹腔鏡手術后使用醋酸曲普瑞林(廠家:Ferring GmbH;國藥準字:H20090256;規(guī)格:3.75 mg/支)進行治療。給藥方式為肌肉注射。每4 周治療1 次,1 支/次。連續(xù)治療3 個月。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后的身體表現(xiàn)、癥狀等,發(fā)現(xiàn)用藥不良反應立即停藥,觀察不良反應有無消失、緩解趨勢,并對治療方案、用藥劑量進行適當調整,保證用藥安全性。
比較兩組治療有效率、排卵恢復、月經恢復時間、性激素水平、不良反應、復發(fā)率。(1)療效判定標準:患者痛經、慢性盆腔痛、異常月經消失,性激素水平正常,隨訪6 個月無復發(fā)視為顯效;癥狀改善,性激素好轉,無復發(fā)視為有效;癥狀、性激素未改善,或者復發(fā)視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本組總例數(shù)×100%。(2)恢復時間:記錄兩組患者術后排卵恢復、月經恢復時間,恢復標準為與患者患病、術前的排卵、月經情況一致。(3)性激素水平:分別在治療前、與治療療程結束后,對患者應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試劑盒等對患者血清進行檢測。包括卵泡刺激素(Including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采集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血3 mL,進行3 000 r/min 的離心操作10 min,將血清分離出來,分別應用FSH 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促黃體生成素(LH)檢測試紙(膠體金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4)不良反應:包括盆腔疼痛、潮熱、陰道干燥。(5)復發(fā)率、妊娠率:對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后為期6個月的隨訪,統(tǒng)計患者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復發(fā)例數(shù)、順利妊娠例數(shù)。
治療后,試驗組總有效率(100.00%)高于對照組(84.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n(%)]
治療后,試驗組排卵恢復、月經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排卵恢復、月經恢復時間比較(± s, d)
治療前,試驗組患者、對照組患者性激素FSH、LH、E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治療后,兩組性激素FSH、LH、E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降,且試驗組FSH、LH、E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s)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00%)低于對照組(12.00%),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0.05),見表5。
表5 兩組腹腔鏡手術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隨訪6 個月,試驗組復發(fā)率(2.00%)低于對照組(12.00%),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0.05);妊娠率(28.00%)高于對照組(1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6。
表6 兩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復發(fā)率、妊娠率比較[n(%)]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以慢性盆腔痛、異常月經、不孕為臨床病理表現(xiàn)的疾病,需要根據(jù)患者病情及癥狀嚴重程度采取有效的治療。對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輕患者,首選藥物治療,如果無法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則需要盡快開展手術治療。腹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節(jié)省了大量的手術操作時間,且出血量少、恢復快,但腹腔鏡手術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fā)率較高,對患者身心健康有嚴重影響。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fā)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性激素分泌異常,繼而導致循環(huán)障礙、內分泌失調等,誘發(fā)疾病。此外,腹腔鏡手術中對患者病灶的清除不全面也是誘發(fā)疾病復發(fā)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在術后采用藥物治療對腹腔鏡手術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性激素水平進行調整,以此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減少復發(fā)。
李利榮與呂淑蘭研究發(fā)現(xiàn),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應用GnRH-α 的具有良好療效,患者術后復發(fā)率低。本文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84.00%);試驗組排卵恢復、月經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試驗組FSH、LH、E水平低于對照組;試驗組復發(fā)率(2.00%)低于對照組(12.00%);試驗組妊娠率(28.00%)高于對照組(10.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00%)低于對照組(12.00%),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0.05)。提示術后給予患者醋酸曲普瑞林臨床療效好,可以顯著縮短患者后月經、排卵恢復時間,改善性激素,減少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應激反應,促進手術康復。分析原因為:(1)肌肉注射醋酸曲普瑞林后可以產生一種生物學活性強的促性腺激素相似物,與垂體受體有很好的親和性,對靶組織的鈍化作用進行減緩。(2)對患者進行間斷用藥,可刺激垂體釋放FSH 與LH 等,在用藥開始后會使得人體血清性激素水平短暫升高,在治療2 周后降至去勢水平。(3)性激素水平短暫提升后,會在藥物作用下被抑制,誘導子宮內膜異位細胞凋亡,出現(xiàn)短暫閉經,而后恢復到正常月經。
綜上所述,在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術后應用醋酸曲普瑞林臨床療效確切,可以促進患者術后排卵、月經、性激素分泌恢復正常,有利于保持患者體內激素平衡,預防復發(fā),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