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榮
(山西省桑干河楊樹豐產林實驗局林業(yè)調查設計隊,山西 大同 037000)
楊樹(PopulusL.),屬楊柳科楊屬植物。在我國華中、華北、西北、東北等地區(qū)均有分布,楊樹不僅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林速生樹種,也是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的主要生態(tài)防護樹種之一,還被用作工業(yè)用材,具有較高的生態(tài)價值和工業(yè)價值[1]。
植物的生長與細胞分裂、分化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過程又決定了植物的形態(tài)建成[2],鈣是植物生長的必需營養(yǎng)元素,同時也參與植物的各項生理活動,是細胞間信號傳導的重要信號物質[3]。研究表明,鈣還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當外界供給的Ca2+低于植物體所需的正常范圍時,植物的生長及光合作用會受到影響,但是Ca2+過多也會破壞葉綠體內膜,產生毒害作用,干擾光合作用,抑制植株生長[4]。因此,適量的鈣肥是保證植株正常生長的關鍵。吳朝波等[5]研究表明,外源鈣濃度≤300 mg/kg時,檳榔在形態(tài)、生理、養(yǎng)分吸收方面均積極響應,當鈣濃度≥400 mg/kg時,隨鈣濃度增加,檳榔細胞滲透調節(jié)和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氮磷鉀鈣積累開始減少,檳榔生長隨鈣濃度增加而減弱。高靜[6]研究表明,施鈣處理下,馬鈴薯株高、莖粗、莖葉和塊莖的干物質積累量顯著增加,施鈣處理的凈光合速率顯著高于對照。黃遠博[7]研究表明,在無花果生長過程中添加適宜濃度的鈣可以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促進植株生長,提高果實的品質。本試驗設置4個鈣肥施用量,研究楊樹幼苗物質積累以及光合參數變化特征,為楊樹的高效種植提供參考。
試驗于2020年4~8月份在試驗基地的溫室內進行。試驗選用1年生的楊樹幼苗為試驗材料,選擇頂芽飽滿、大小一致、無機械損傷的苗木,栽植前用清水沖去表面泥土,栽植到裝有蛭石的塑料盆中進行緩苗,定植后苗木每隔3 d澆一次Hoagland營養(yǎng)液,每次每桶200 mL。培養(yǎng)1個月后用于試驗處理。試驗用蛭石購自當地花卉市場,試驗用土壤為疏林草地土壤,土壤pH值為6.7,有機質8.53 g/kg,堿解氮7.18 mg/kg,速效磷32.56 mg/kg,速效鉀73.18 mg/kg。試驗用肥料為尿素(N 46%)、過磷酸鈣(P2O512%)、氯化鉀(K2O 60%)和氧化鈣(Ca含量71.3%)。
試驗采用桶栽法,采用完全隨機設計,試驗以不施鈣肥為對照(CK),設置4個鈣肥施用量,分別為0.8 g/kg(T1),1.6 g/kg(T2),2.4 g/kg(T3),3.6 g/kg(T4),每個處理氮肥(N)施用量為2.0 g/kg,磷肥(P2O5)1.0 g/kg,鉀肥(K2O)1.0 g/kg,在試驗前將所有處理肥料摻混均勻,將配制好的土壤填入直徑為32.0 cm,高為34.6 cm的桶中,每桶填裝干土14 kg,隨后澆透水一次,放置3 d,將預處理后的苗木取出,移栽到桶中,每個處理重復9 次。每隔6 d澆一次水,處理60 d后將楊樹幼苗取出測定各指標。
2.3.1 植株形態(tài)特征的測定
處理完成后用卷尺測定楊樹幼苗株高,用游標卡尺測定地徑。
2.3.2 生物量的測定
處理結束后,將植株全部取出,用蒸餾水清洗幼苗,將植株分成根、莖、葉三部分,分別放入烘箱中,用105 ℃殺青0.5 h后,然后在80 ℃烘干至恒重,用天平稱重,記錄各處理各部位生物量。
2.3.3 光合參數的測定
在楊樹幼苗處理后40 d,選擇晴朗天氣條件下的8:30~ 11:30,使用 Li-6400 便攜式光合測定系統(tǒng)(LI-COR,Inc,USA)測定水曲柳葉片的凈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Cr)、蒸騰速率(Tr)和胞間二氧化碳濃度(Ci)光合參數。重復3次,進行測量。
采用SPSS 19.0 和Microsoft Excel 2010 軟件分析試驗所得數據和作圖,采用多重比較法(Duncan)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由表1可知,鈣肥顯著影響楊樹幼苗形態(tài)特征,其中隨著鈣肥用量的增加,樹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T2處理時達到最大值,T1、T2和T3處理顯著高于CK,分別比CK高出9.20%、21.50%和11.17%,T4處理顯著低于CK。地徑隨著鈣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T2處理時達到最大值,T1、T2和T3處理顯著高于CK,分別比CK高出7.53%、17.66%和16.36%,T4處理和CK沒有顯著差異。
由表2可知,鈣肥顯著影響楊樹幼苗物質積累,其中隨著鈣肥用量的增加,葉片物質積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T2處理時達到最大值,T1、T2和T3
處理顯著高于CK,分別比CK高出13.04%、60.87%和44.57%,T4處理顯著低于CK。莖物質積累量隨著鈣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T2處理時達到最大值,T1、T3和T4處理顯著高于CK,分別比CK高出25.37%、44.78%和28.36%,T4處理低于CK。根系物質積累量隨著鈣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T2處理時達到最大值,各處理均顯著高于CK,T1、T2、T3和T4處理顯著高于CK,分別比CK高出31.75%、41.27%、23.81%和14.29%。物質量總和隨著鈣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T2處理時達到最大值,T1、T2和T3處理顯著高于CK,分別比CK高出22.07%、50.45%和33.78%,T4處理合CK差異不顯著。
表2 鈣肥對楊樹幼苗物質積累的影響 g
由表3可知,鈣肥顯著影響楊樹幼苗光合特性,其中凈光合速率隨鈣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T2處理時達到最大值,T2和T3處理顯著高于CK,分別比CK高出12.57%和11.23%,T4處理低于CK。氣孔導度隨鈣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T2處理時達到最大值,T2和T3處理顯著高于CK,分別比CK高出19.35%和16.87%,T4處理低于CK。胞間二氧化碳濃度在T2處理時達到最大值,各處理表現(xiàn)為T2>T1>CK>T3>T4,T3和T4處理顯著低于CK。蒸騰速率隨著鈣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T2處理時達到最大值,T1、T2和T3處理顯著高于CK,分別比CK高出8.59%、74.75%和32.83%,T4處理顯著低于CK。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不僅需要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也需要礦質營養(yǎng)元素,養(yǎng)分是植物生長過程中參與物光合作用決定作物物質積累,通過合理施鈣,能夠調節(jié)作物光合性能及光合產物的積累與分配[13],當鈣肥施用量發(fā)生變化時,作物通過調節(jié)體內碳、氮含量分配,使其更好地適應生存環(huán)境[14],葉片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器官,其光合作用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大部分能量。缺鈣時,植物細胞胞內結構破壞、液膜破裂、葉綠體松散膨脹、基粒片層結構破壞,甚至會引起細胞內外結構的破壞,進而影響光合作用[15]。本研究結果表明,鈣肥可顯著提高楊樹幼苗凈光合速率、胞間二氧化碳濃度、蒸騰速率和氣孔導度,說明鈣肥能夠增加楊樹幼苗光合作用,而光合參數隨著鈣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可能是由于Ca2+過多也會破壞葉綠體內膜,產生毒害作用,干擾光合作用。因此,在一定范圍內,鈣肥能夠促進楊樹幼苗生長、物質積累量以及光合參數,土壤施鈣量為1.6 g/kg時,效果最好,用量過多則會抑制生長。
表3 鈣肥對楊樹幼苗光合特性的影響
質代謝和能量轉換的關鍵物質[8],也是影響植物形態(tài)特征的重要因素。前人研究發(fā)現(xiàn),增施鈣肥會使植物株高增加,莖枝粗壯[9]。鈣元素是真核生物中細胞間信號傳導的重要信號物質,同時也是植物細胞壁和細胞間層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植物細胞分裂必需的重要成分。但是鈣肥施用量過多也會影響植物正常生長,阻滯植物發(fā)育[10]。鞏磊等[11]研究表明,Ca處理顯著增加黃瓜株高、葉片光合色素含量、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及Ca、Mg和Fe含量。譚迪等[12]研究表明,噴施鈣肥提高葉片和果實鈣含量,幼果期噴施效果最明顯,鈣處理裂果率降低,果實橫徑增加,貯藏期間果實腐爛減少。鈣肥能夠顯著促進楊樹幼苗生長,增加楊樹幼苗樹高和地徑,增加楊樹幼苗根、莖、葉的物質積累量,主要是由于增施鈣肥能夠促進植株對其他養(yǎng)分的吸收,促進物質積累。隨著鈣肥用量的增加,植株形態(tài)和物質積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說明過量的鈣肥會對楊樹生長產生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