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藝賓
(臺山市塘田水庫管理所,廣東 臺山 529200)
帷幕灌漿技術近年來得到了很好發(fā)展與應用,運用于水利工程建設中,能發(fā)揮多方面的優(yōu)勢功能,能提高壩堤防滲水平,同時達到加固的目標[1]。帷幕灌漿技術的顯著優(yōu)勢為:安全性較高,成本較低,方便操作,要想確保灌漿質量達到規(guī)定的水平和標準,則要注意掌握施工工序,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臺山市四九鎮(zhèn)蠻陂頭水庫位于臺山市四九鎮(zhèn),壩址距離四九鎮(zhèn)大概12km,水庫所處河流為五十水,水庫壩址上方控制集雨面積:19.86km2,總庫容量330萬m3,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發(fā)電多重功能的小型水庫。水庫主體建筑物中有土壩一座,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41.64m,壩頂長150m,壩頂寬5m,調查發(fā)現(xiàn)此壩存在上游護坡沖刷受損嚴重的問題,大壩滲流出現(xiàn)高溢出現(xiàn)象,且壩體填筑土滲透系數(shù)為中等透水性,無法達到目前的規(guī)范,大壩與左壩肩接觸處出現(xiàn)了滲漏通道,對此要采用帷幕灌漿施工工藝來確保施工質量。
根據(jù)1∶25萬國家《地質圖》(F49-C-002004江門市幅),區(qū)域內出露的地層有第四系地層(Q4)、晚侏羅世(J31bηγ)及早白堊系(K12bηγ)侵入巖地層。
區(qū)內第四系地層分布廣泛,空間分布較復雜。自上而下,按地質成因劃分,依次是:
1)全新統(tǒng)人工堆積層(Q4s):填筑土、混凝土、漿砌石等,沿壩體、進庫路均有分布,厚度起伏變化大,質量差別大,局部夾碎石等,土體不均勻。
2)全新統(tǒng)沖積層(Q4al):主要包括粉質黏土、黏土、粉細砂、粗砂、礫砂、礫卵石層等,工程區(qū)局部有分布。
3)全新統(tǒng)殘積層(Q4el):以花崗巖、二長花崗巖等巖性的殘積土為主,為(含砂)砂質黏土、粉質黏土、黏土等,局部含砂、礫量較大,主要分布在山體表面、山坡及基巖上部,揭露層厚較大。
4)區(qū)域內發(fā)育晚侏羅世(J31bηγ)侵入巖,巖性主要為中粒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
早白堊系(K12bηγ)侵入巖,巖性主要為細粒、中細粒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
根據(jù)本次勘探鉆孔資料,壩址的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
1)填筑土(Q4s):揭露厚度11.8-36.0m,層頂高程166.88-145.35m,層底高程155.08-128.35m,黃褐色、黃色,大多數(shù)為硬塑-堅硬狀態(tài),稍濕,主要由花崗巖殘積的礫石黏性土夾含風化碎礫土填筑而成,富含粗礫砂粒,成份不均。
2)強風化二長花崗巖(J31bηγ):壩基淺部均有揭露,頂面埋深11.8-36.0m,層頂高程155.08-128.35m,層厚>3.0-5.2m,未鉆穿。肉紅色、褐紅色,稍濕,中粒斑狀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有石英、長石、黑云母等,結構基本破壞,風化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巖芯散碎-呈碎礫狀,敲擊聲啞。
進入新世紀以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升級。新聞出版業(yè)在滿足人民群眾基本閱讀需求的基礎上,還不斷致力于提升服務層次和服務水平,以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需求、高水平的體驗消費需求和公共文化需求。
水利工程規(guī)模在持續(xù)擴大,這些水利工程勢必會對四周的環(huán)境空間帶來一定的優(yōu)化,也能對區(qū)域內的行業(yè)發(fā)展、生產運營等提供支持和帶動作用。所以,水利工程建設必須持續(xù)地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提高工程施工標準,從而從整體上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帷幕灌漿技術作為一種成熟的工藝和技術,能妥善地提高水利工程建設施工質量,使得很多水利工程部門也在采用這一技術,確保其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任何水利工程都需要長久、長期使用,對此就必須確保工程建設施工質量,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要做好四周環(huán)境的勘測,充分地掌握工程建設環(huán)境,形成科學的施工方案,其中帷幕灌漿技術則相對先進、發(fā)達,可以將其應用于特定部位的施工,以此來確保工程施工質量[2]。也要依賴于科學的施工方案來強化施工組織與管理,正確定位帷幕灌漿的部位,以此來控制灌漿壓力,從整體上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整體來看,帷幕灌漿施工技術應用于水利工程加固施工中具有理想的經(jīng)濟效應,能妥善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利用此技術之前必須科學地選準鉆探部位,而且要控制灌漿壓力,整個過程中無需過多的資金投入,能從整體上控制工程建設施工成本。而且此技術的應用能讓混凝土凝固與四周打造成一個牢固的整體,利用小成本打造出高質量的建筑工程,屬于高度實用、經(jīng)濟的水利工程施工技術。
在利用帷幕灌漿技術前,必須做好純水泥漿的調配,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42.5#,水泥細度要求達到5∶1、3∶1、2∶1、1∶1、0.8∶1、0.6∶1、0.5∶1等7個比級。開灌水灰比可采用5∶1。整個施工階段必須科學、嚴謹,確保各項操作達到合格質量標準[3]。
結合本壩堤特點,將帷幕灌漿設定于大壩左壩肩與壩基處,而且要將其延伸到水庫常規(guī)蓄水位和左壩肩交接位置,帷幕灌漿的軸線長132m,左壩肩28m,壩基104m,統(tǒng)一布設成一排,布設軸線和混凝土防滲墻要共線,帷幕灌漿孔距為1.6m,灌漿孔要滲入到相對不透水層下方5.0m,施工過程中應先開展壩體塑性混凝土防滲墻的施工,再開始壩基帷幕灌漿施工。灌漿要分成三序孔來逐步施灌,其中一序孔和二序孔之間距離為6.4m,三序孔之間的距離為3.2m。其中一序孔可以充當先導孔,從中明確灌漿深度,再開始灌漿,二、三序孔深度要和一序孔保持一致,灌漿孔深入相對不透水層下方5m,單孔灌溉的長度應在8.7-26.3m。
4.3.1 灌漿段的長度
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結合工程當前的實際情況,控制灌漿段長度在5-6.0m范圍內,基巖條件很好的灌段要取最大值,相反,對于裂縫發(fā)育、巖石受損較為嚴重的灌漿段則應選擇最小值,壩體和基巖的接觸面長度選擇2.0m,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整頓、修改,射漿管和孔底之間的距離要在50cm以下,灌漿塞要處于前一注漿端上方50cm的地方,控制漏灌問題。不同的灌漿段在灌漿開始前都需要選擇壓力水對裂縫進行沖洗,直到清洗干凈。孔內部的沉積厚度要控制在20cm以下,沖洗壓力要達到灌漿壓力的80%,不能超過1MPa。
參照此工程的實況,灌漿最小壓力要達到水頭的1.5-2.0倍,河床內部的帷幕表層端達到0.40Mpa,底孔段:0.6MPa,河床的最大壓力值可參照表1所示。
表1 帷幕灌漿最大壓力參考數(shù)值
參照我國土壩灌漿技術的相關規(guī)程和規(guī)范,接觸灌漿可以選擇低壓充填模式,其壓力要控制于0.05MPa范圍內。
4.3.3 漿液黏稠度
漿液黏度一般跟隨基巖單位吸水量逐漸發(fā)生變化,初始的水灰比5∶1,之后則逐漸逐漸降低,具體的變換原則為:維持灌漿壓力的恒定,當持續(xù)地降低注入率時,以及注入率維持恒定,壓力持續(xù)上升時,依然維持水灰比不變,漿液注入量如果超過300L,以及灌漿時長為30min時,灌漿壓力、注入率都未發(fā)生改變,以及變化不明顯時,則要提升水灰比濃度,當注入率超出30L/min時,則可以參照實際情況來越級地調整濃度。
4.4.1 灌漿材料準備
根據(jù)水利工程建造的規(guī)范與標準,除險加固中優(yōu)選達到特定規(guī)格的水泥材料,要保證其達到合格的抗腐蝕性、耐沖刷性,嚴控水泥標準與規(guī)格,要想達到帷幕灌漿技術的標準,選擇水泥標號時,必須對水泥材料加以測試,從中分析出水泥工程中所達到的最大承載力,而且要對選中的水泥材料提前開展試驗,明確其承載力極限值,再通過添加材料等來提升水泥的承載效果,憑借對比相關參數(shù),確保水泥的運輸、調配等操作中可以應用成熟的技術,從中篩除低質水泥材料。而且灌漿材料盡量優(yōu)選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要達到42.5以上,清理掉受潮水泥。
4.4.2 灌漿施工順序
可以分成三序孔來施灌,壩基、壩肩帷幕灌漿孔距要達到1.6m,其中一序孔和二序孔之間距離為6.4m,三序孔之間的距離為3.2m。帷幕灌漿前,必須做好壩體和壩基接觸面的澆灌,鉆機鉆到基巖面時,可以選擇回轉鉆來逐漸鉆入,也可以選擇干鉆法,當進入基巖0.3-0.5m時,提鉆,并摻入一些麻絨的干黏土球,并下放套管,從而堵住孔隙,隨之則要采用清水鉆進,深入巖層深度2m,將其充當接觸灌漿段,選擇0.05MPa低壓填充式灌漿模式,灌漿的栓塞要在基巖以上半米套管內,接觸灌漿過后,則要等待凝固24h,由此開啟帷幕灌漿工序,帷幕灌漿可自上而下施工。
4.4.3 結束灌漿與封孔
從上到下逐段灌漿,灌漿段要在最大設計壓力下,其注入率也要確保<1L/min ,持續(xù)灌注60min,再結束灌漿,全孔關鍵過后,則要從下到上來逐段地封孔,每段長度在20m,灌注水灰比在0.5的濃漿來封孔。
各個部位的孔洞灌漿施工都要達到規(guī)定的標準,若采取若干孔洞同步灌漿,則可能出現(xiàn)串漿問題,要想控制這一問題,從整體確保工程質量,則要尊新科學的流程、順序來灌漿,以此來控制串漿現(xiàn)象,或者將串漿孔堵住,而且各個工序的施工結束后必須積極地清理穿孔,以此來控制后續(xù)施工問題的出現(xiàn)。
參照已有的施工經(jīng)驗,帷幕灌漿施工中難免出現(xiàn)裂縫,特別是灌漿過程中的噴漿、冒漿現(xiàn)象,也可能會因為壓力調控不當發(fā)生裂縫問題,影響工程整體質量的安全。所以,帷幕灌漿施工中,要保證施工人員達到規(guī)定的專業(yè)水平與能力,特別是當發(fā)生冒漿時,施工人員則要調節(jié)水泥漿深度,以此來控制內部壓力,防止發(fā)生更多的冒漿問題,當看到嚴重的裂縫現(xiàn)象時,必須再次擬定施工方案,而且要深入檢查施工流程是否合理,檢查過后及時更改。
帷幕灌漿后要通過孔壓水試驗法來檢查灌漿質量,而且要參照竣工材料與測試結果來分析,帷幕灌漿檢查孔的數(shù)量要達到灌漿孔總量的百分之十,灌漿后兩周,要從上到下逐段卡塞開展壓水試驗。
灌漿技術作為整個壩堤加固工程的重要施工工藝及關鍵點,灌漿質量關系到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質量安全與安全性,對此就要優(yōu)選科學的灌漿工藝,而且要注重灌漿參數(shù)和工序的調控,提高灌漿質量,維持日后水庫大壩工程平穩(wěn)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