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雄 四川省閬中市人民醫(yī)院 637400
復雜性腹腔感染是一種腹部外科臨床上較棘手的疾病,因病灶感染并穿透腹腔導致腹膜腔受感染引發(fā)腹膜炎,該疾病的病情復雜、危重且病死率高,在ICU感染死亡因素中排在第2位[1]。復雜性腹腔感染的主要治療手段是外科手術治療,同時配合抗感染治療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但是一旦抗菌藥物使用不當或過量,會出現(xiàn)細菌耐藥性增高的情況,對患者預后會產(chǎn)生極大影響[2-3]。因此,科學地選擇和使用抗感染藥物來有效控制腹腔感染,對改善該疾病的治療效果、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促進作用[4]。美羅培南和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屬于臨床上常用的抗菌藥物,均具有廣譜抗菌的特性,抗感染效果良好[5],因此,本文針對復雜性腹腔感染患者使用這兩種藥物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進行觀察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60例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復雜性腹腔感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38~76歲,平均年齡(53.68±4.18)歲,疾病類型:脂源性14例、膽源性10例、其他類型6例;觀察組男14 例、女16 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2.62±4.52)歲,疾病類型:脂源性15例、膽源性11例、其他類型4例。兩組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cIAI診斷標準;②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者。(2)排除標準:①48h內(nèi)使用過其他抗感染藥物治療者;②本文所用藥物藥敏試驗不合格者;③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④免疫系統(tǒng)和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⑥嚴重精神障礙或交流障礙者、依從性極差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深圳市海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131)抗感染治療,采用1g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和200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配伍,進行靜脈滴注,每次滴注時間≥40min,3次/d,治療時間為2周。觀察組實施美羅培南(生產(chǎn)企業(yè):Sumitomo Dainippon Pharma Co,Ltd.,國藥準字J20140169)抗感染治療,采用1g美羅培南和200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配伍,進行靜脈滴注,每次滴注時間≥40min,3次/d,治療時間為2周。
1.4 觀察指標 (1)炎癥因子:取兩組患者靜脈血標本并分離,檢測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TNF-α)、C-反應蛋白(CRP)及降鈣素原水平(PCT)水平。(2)免疫功能:測定患者靜脈血中的CD3+、CD4+、CD8+水平并計算CD4+/CD8+的結果。(3)療效:患者腹部疼痛消失,體溫正常,各項檢查指標正常為顯效;腹部疼痛明顯緩解且體溫恢復正常,各項檢查指標明顯好轉為有效;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加重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4)安全性:對比兩組治療中出現(xiàn)不良反應情況,包括皮疹、惡心嘔吐、腹部不適等。
2.1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TNF-α、PCT、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TNF-α、PCT、CR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TNF-α、PCT、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2.2 兩組免疫功能對比 治療前兩組CD3+、CD4+、CD8+、CD4+/CD8+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對照組(P<0.05),CD8+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對比
2.3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高于對照組的73.3%(χ2=4.320,P=0.038)。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2.4 兩組治療安全性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進步,通過對復雜性腹腔感染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方法不斷深入研究,目前該疾病的療效方面已得到提升,復雜性腹腔感染引發(fā)的全身炎癥反應導致的器官功能衰竭情況得到有效控制,同時也降低了病死率[6]。復雜性腹腔感染患者因炎癥反應會引起腸道功能紊亂,繼而導致患者免疫力降低,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減退,內(nèi)毒素由此進入人體血液循環(huán),引發(fā)內(nèi)毒素血癥,從而導致機體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這是該疾病臨床病死率較高的重要原因,對患者生命健康產(chǎn)生極大威脅[7-10]。內(nèi)毒素是細菌致病的一種啟動因子,一旦接觸人體中的巨噬細胞,導致釋放大量TNF-α等炎癥因子,這是導致機體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主要原因,因此,在臨床上需采用廣譜類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有效清除人體內(nèi)的細菌感染,消除人體全身的炎癥反應[11-12]。
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TNF-α、PCT、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美羅培南和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都屬于碳青霉烯類廣譜抗菌藥物,對體內(nèi)感染的需氧菌和厭氧菌均具有抑制作用。TNF-α是參與全身炎癥反應的因子,PCT是一種可反映機體炎癥程度的指標蛋白,CRP是能反映細菌感染程度的反應蛋白,三者可反映機體炎癥反應程度[13-14]。使用美羅培南和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進行治療,均可以有效清除機體內(nèi)細菌,減輕炎癥反應,但是美羅培南清除體內(nèi)內(nèi)毒素和炎癥因子水平的功效要優(yōu)于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重癥感染者由于CD4+T淋巴細胞和抗原細胞凋亡導致抗體水平的降低,由此引起免疫功能紊亂,繼而導致機體器官功能障礙[15]。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美羅培南可提升細胞免疫功能,有助于控制和減輕感染情況,效果優(yōu)于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本文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表明了美羅培南對復雜性腹腔感染的療效優(yōu)于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臨床治療復雜性腹腔感染的關鍵在于消滅機體內(nèi)的病原菌,美羅培南作為廣譜抗菌藥物可有效清除體內(nèi)細菌,降低內(nèi)毒素和炎癥因子的水平。且美羅培南和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在用藥安全性上沒有明顯差別,這與方冬香等[16]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美羅培南在治療復雜性腹腔感染的效果、改善炎癥因子水平和細胞免疫功能上要優(yōu)于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兩者安全性均較高。由于本研究樣本數(shù)量限制,尚需擴大樣本量來進一步驗證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