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君寶,楊鼎宜,杜保聰,蔡元成
(1.揚州大學(xué) 建筑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江蘇 揚州 225127;2.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江蘇 揚州 225100)
竹材是一種生長周期短、力學(xué)性能優(yōu)良、一次種植可持續(xù)利用的綠色建材[1]。為滿足現(xiàn)代工業(yè)化、裝配化對建筑結(jié)構(gòu)用材的需求,利用復(fù)合加工技術(shù),將小徑雜竹加工成竹束后經(jīng)疏解、施膠、組坯熱壓而成重組竹[2-3]。F.Rao等[4]、李頻[5]和吳文清等[6]對重組竹的基本力學(xué)性能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重組竹具有較好的物理力學(xué)性能。肖綱要等[7]、肖忠平等[8]和魏洋等[9]對結(jié)構(gòu)用重組竹的抗彎性能進行研究,結(jié)果表明重組竹可用作建筑結(jié)構(gòu)用材。然而,竹材與木材一樣屬于可燃性材料,高溫下竹材炭化、承載性能及剛度下降,阻礙著其工程應(yīng)用。
向金華[10]、夏秋羚[11]研究了膠合竹和重組竹高溫后基本性能,結(jié)果表明,膠合竹和重組竹高溫后物理力學(xué)性能顯著下降,碳化深度明顯增加,且與時間呈現(xiàn)非線性關(guān)系。肖忠平等[12]、朱彥等[13]研究了高溫后重組竹的受壓性能,發(fā)現(xiàn)重組竹受壓隨高溫時間逐漸下降,但仍具有一定的剩余強度,可以減少火災(zāi)高溫對建筑的損傷。M.Xu等[14-15]開展了高溫下重組竹壓縮和拉伸性能的試驗研究,闡明了重組竹材的應(yīng)力-應(yīng)變關(guān)系和破壞機理,建立了高溫下重組竹強度和彈性模量折算因子方程。靳肖貝等[16-17]、王嘉輝等[18]開展了重組竹燃燒性能和物理力學(xué)性能研究,并通過添加阻燃劑提高重組竹的阻燃性能。
當前對重組竹高溫后力學(xué)性能的研究較少且不成系統(tǒng)。本研究通過對重組竹高溫處理,探討了重組竹力學(xué)性能和質(zhì)量損失隨高溫時間和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并比較不同冷卻方式對重組竹高溫處理后力學(xué)性能的影響,為重組竹建筑的抗火設(shè)計、火災(zāi)后的重組竹結(jié)構(gòu)性能評估提供理論支持。
重組竹:密度分別為0.85 g/cm3(A類)和1.05 g/cm3(B類),廣西綠鏡竹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并提供。SX2-10-24智能箱式高溫爐、WDW-200電子萬能試驗機。
參照《木材順紋抗壓強度試驗方法》GBT 1935-2009、《木材抗彎強度試驗方法》GBT 1936.1-2009、《木材順紋抗剪強度試驗方法》GBT 1937-2009、《木材順紋抗拉強度試驗方法》GBT 1938-2009分別制作試件并測試力學(xué)性能??箟涸嚰叽纾?0 mm×20 mm×20 mm,抗彎試件尺寸:30 mm×20 mm×20 mm,抗剪試件和抗拉試件尺寸如圖1 所示。
圖1 抗剪試件和抗拉試件尺寸Fig.1 Sizes of shear and tensile specimens
將制作好的試件放置于高溫爐內(nèi)并進行高溫處理。設(shè)置溫度為110、170、230 ℃,分別恒溫處理1、2、3、4 h,取出后自然冷卻,測試其力學(xué)性能。為了研究冷卻方式對重組竹力學(xué)性能的影響,將制作好的試件放置于高溫爐內(nèi),設(shè)置溫度230 ℃,恒溫4 h,取出分別進行自然冷卻和浸水冷卻,然后測試其力學(xué)性能。
由圖2可知,高溫下重組竹的抗壓強度隨時間的增加而逐漸降低,且溫度越高下降越快。相同條件下,密度對高溫下重組竹抗壓強度的影響不明顯,2種不同密度的重組竹抗壓強度下降趨勢和殘余強度基本相同。高溫下,前1 h內(nèi)的重組竹抗壓強度下降較快,后3 h下降變緩慢。230 ℃高溫下1 h,A類重組竹的殘余抗壓強度約50 MPa,B類重組竹的殘余抗壓強度約60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50%。110 ℃高溫下4 h,2種重組竹的殘余強度約為75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80%。170 ℃高溫下4 h,2種重組竹的殘余強度約為50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55%。230 ℃高溫下4 h,2種重組竹的殘余強度約為30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35%。
圖2 A類重組竹(a)和B類重組竹(b)抗壓強度Fig.2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lass A bamboo scrimber (a) and class B bamboo scrimber (b)
由圖3可知,高溫下重組竹的抗剪強度隨時間的增加逐漸降低,且溫度越高下降越快。相同條件下,重組竹密度越大,抗剪強度下降越緩慢,殘余強度越大。高溫下,重組竹的抗剪強度在第1 h內(nèi)下降較快,后3 h下降變緩慢。110 ℃高溫下1 h,2種重組竹的殘余抗剪強度約為20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83%。170 ℃高溫下1 h,2種重組竹的殘余抗剪強度分別為15 MPa和18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62%和75%。230 ℃高溫下1 h,2種重組竹的殘余抗剪強度分別為8 MPa和12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30%和50%。110 ℃高溫下4 h,2種重組竹的殘余抗剪強度約為18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80%。170 ℃高溫下4 h,2種重組竹的殘余抗剪強度約為13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50%。230 ℃高溫下4 h,2種重組竹的殘余抗剪強度約為5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20%。
圖3 A類重組竹(a)和B類重組竹(b)抗剪強度Fig.3 Shear strength of class A bamboo scrimber (a) and class B bamboo scrimber (b)
由圖4可知,高溫下重組竹的抗彎隨時間的增加逐漸降低,且溫度越高下降越快。相同條件下,密度對高溫下重組竹抗彎強度的影響不明顯,2種密度的重組竹抗彎強度下降趨勢和殘余強度基本相同。110 ℃高溫下,2種重組竹的抗彎強度下降較緩慢,4 h后的殘余抗彎強度為110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90%。170 ℃高溫下,2種重組竹的抗彎強度下降變快,4 h內(nèi)下降速率均勻,4 h后殘余抗彎強度50~70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45%~60%。230 ℃高溫下,2種重組竹的抗彎強度在前2 h下降迅速,2 h時后殘余抗彎強度為30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25%;后2 h重組竹的抗彎強度變化較小。
圖4 A類重組竹(a)和B類重組竹(b)抗彎強度Fig.4 Flexure strength of class A bamboo scrimber (a) and class B bamboo scrimber (b)
由圖5可知,高溫下重組竹的抗拉強度隨時間的增加逐漸降低,且溫度越高下降越快。相同條件下,重組竹密度越大,抗拉強度下降越緩慢,殘余強度越大。110 ℃高溫下,A類重組竹的抗拉強度下降較緩慢,B類重組竹的抗拉強度下降較快。170 ℃高溫下,2種重組竹的抗拉強度均出現(xiàn)較快的下降,1 h后A類重組竹的殘余抗拉強度為70 MPa,B類重組竹的殘余抗拉強度為80 MPa,2種重組竹的強度保留率分別約為56%和72%;4 h后2種重組竹的殘余抗拉強度接近,約為45 MPa,強度保留率約為35%。230 ℃高溫下,1 h后A類重組竹的殘余抗拉強度為30 MPa,B類重組竹的殘余抗拉強度為35 MPa,2種重組竹的強度保留率分別約為24%和31%;4 h A類重組竹的殘余抗拉強度為10 MPa,B類重組竹的殘余抗拉強度為20 MPa,2種重組竹的強度保留率分別約為8%和18%。
圖5 A類重組竹(a)和B類重組竹(b)抗拉強度Fig.5 Tensile strength of class A bamboo scrimber (a) and class B bamboo scrimber (b)
由圖6可知,高溫下重組竹的質(zhì)量損失率隨時間的增加逐漸增大,且溫度越高損失越明顯。相同條件下,密度對高溫下重組竹質(zhì)量損失的影響不明顯,2種密度的重組竹質(zhì)量損失趨勢和殘余質(zhì)量基本相同。110 ℃和170 ℃高溫下,2種重組竹質(zhì)量損失不明顯,隨著時間的增加質(zhì)量損失率略有增加,恒溫4 h后殘余質(zhì)量分別約為95%和90%。230 ℃高溫下2種重組竹質(zhì)量損失明顯,且隨著時間的增加質(zhì)量損失率大幅增加,恒溫4 h后殘余質(zhì)量僅剩約為70%。
圖6 A類重組竹(a)和B類重組竹(b)質(zhì)量損失率Fig.6 Mass loss rate ofclass A bamboo scrimber (a) and class B bamboo scrimber (b)
為了研究冷卻方式對高溫處理后重組竹力學(xué)性能的影響,將重組竹在高溫230 ℃下處理4 h,取出分別對其進行自然冷卻和浸水冷卻,然后測試其力學(xué)性能。
由圖7可知,高溫后自然冷卻下重組竹的殘余強度均大于浸水冷卻的殘余強度??箟簭姸群涂箯潖姸认嗖钶^為明顯,且A類重組竹比B類重組竹相差更明顯,分析原因:重組竹隨著含水率的增加,強度會降低。A類重組竹密度小,孔隙率大,吸水率大等導(dǎo)致強度降低較大。實際火災(zāi)情況下,用水消防滅火后,重組竹的強度會有所下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重組竹結(jié)構(gòu)當時的危險性。
圖7 A類重組竹(a)和B類重組竹(b)殘余力學(xué)強度Fig.7 Residual mechanical strength ofclass A bamboo scrimber (a) and class B bamboo scrimber (b)
高溫處理后重組竹的力學(xué)性能逐漸降低,溫度越高,高溫時間越長,下降越明顯。230 ℃高溫下重組竹力學(xué)強度急劇下降,4 h后殘余強度在10%~35%。抗壓強度和抗剪強度的殘余強度相對較大,抗剪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殘余強度相對較小。相同條件下,重組竹的密度越大,強度損失越小。高溫處理后重組竹的質(zhì)量損失率逐漸增加,110 ℃和170 ℃高溫下,重組竹質(zhì)量損失不明顯,230 ℃高溫下重組竹質(zhì)量損失明顯,恒溫4 h后殘余質(zhì)量僅剩約為70%。高溫處理后,自然冷卻的重組竹殘余強度高于浸水冷卻,尤其是抗壓強度和抗彎強度。重組竹密度越大,冷卻方式對殘余強度的影響越小。
相較于傳統(tǒng)竹木材,重組竹是一種在高壓下形成的密實型復(fù)合材料,具有較好的防高溫和阻燃性能。同時,由于生產(chǎn)重組竹所用的樹脂類膠黏劑具有較好的高溫穩(wěn)定性,所以,重組竹在高溫下的物理力學(xué)性能較好。但是,當溫度較高時,重組竹的物理力學(xué)性能也會急劇下降,這為重組竹在工程應(yīng)用提供理論指導(dǎo),確保使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