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乾,徐興鈴,劉思航,袁衛(wèi)紅
(維爾利環(huán)??萍技瘓F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002)
活性炭是一種具有發(fā)達孔隙結構、極大比表面積和極強吸附能力的類似石墨結構的無定型炭[1]。由于其本身特殊的微晶結構和化學結構,活性炭在工業(yè)用水處理、城市居民生活污水處理及工業(yè)廢水處理、生活環(huán)境的空氣凈化、催化劑等很多領域都獲得了廣泛的應用[2]。
活性炭吸附凈化污染物技術非常實用,而且效率很高,但也會產生大量吸附飽和的活性炭,這些廢棄的活性炭處理往往需要占用較大面積的垃圾填埋場,或者采用焚燒的方式處理,既造成資源浪費,又可能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3]。從環(huán)保和經(jīng)濟的角度出發(fā),活性炭再生技術的研究不僅具有工程利用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而且對于減少碳排放和環(huán)境中的二次污染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目前活性炭的再生工藝主要有聲波再生法[4]、化學再生法[5]、流體再生法[6]、氧化再生法[7]、熱再生法[8]、生物再生法[9]。其中熱再生法是工業(yè)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但由于熱再生需要外加能源加熱,活性炭受熱不均勻,局部過熱而內部加熱不充分,最終導致碘值偏低。微波輻射再生活性炭是指經(jīng)過微波加熱使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機物脫附、炭化、活化,從而恢復其吸附能力的一種方法[10]。微波加熱通過被加熱體內部偶極分子高頻往復運動,產生“內摩擦熱”而使被加熱物料溫度升高,不需任何熱傳導過程,就能使物料內外部同時加熱,同時升溫,加熱速度快且均勻,在微波作用下污染物克服范德華力吸引開始脫附,隨著微波能量的聚集,在致熱和非致熱效應共同作用下,有機污染物一部分燃燒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另一部分則炭化,因此微波輻射再生相較于熱再生優(yōu)勢明顯。本實驗就微波再生活性炭進行了研究,影響微波再生活性炭的因素依次是微波功率(溫度)、微波輻照(溫度持續(xù))時間和載氣線速等。
活性炭;垃圾滲濾液納濾濃液。
MKG-M2HB 型微波管式爐;鼓風干燥箱,精宏公司;精密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玻璃干燥器;JJ-H5振蕩器;氮氣鋼瓶。
1.2.1 活性炭吸附實驗
取垃圾滲濾液納濾濃液作為活性炭吸附水質,取100 g 活性炭加入1 000 mL 納濾濃液中,200 r/min、25℃振蕩,定時取樣,采用國標法(GB/T 12496.8-2015)測量樣品碘值[11],若樣品碘值不變,則表明活性炭已吸附飽和。
1.2.2 活性炭微波輻射再生實驗
1.2.2.1 微波輻射實驗步驟
取吸附飽和的活性炭100 g,在鼓風干燥箱中于150℃下干燥4 h,取出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測量其碘值。用分析天平稱取干燥飽和活性炭,置于微波加熱爐專用反應皿中。微波加熱爐啟動前需通入氮氣把微波管式爐中空氣排出,并調節(jié)氮氣流量1 L/min[12],維持爐內真空環(huán)境并作為保護氣體,設置加熱溫度、加熱時間與載氣流量,反應時間達到后需繼續(xù)通入氮氣,直到溫度降低至150℃以下,取出反應皿并放入干燥器內冷卻,取冷卻后的活性炭,測量其得率及碘值。
1.2.2.2 摸索微波適宜條件
設置氮氣流量為1 L/min,微波加熱時間為10 min,改變微波加熱溫度(功率),分別設置為300℃、400℃、500℃,測量活性炭碘值,得出最佳微波輻射條件。
1.2.3 活性炭SEM、EDS、BET比表面積檢測
委托檢測技術(杭州)有限公司對新鮮活性炭、飽和活性炭及再生活性炭進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能譜儀(EDS)以及全自動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儀BET的檢測。
活性炭吸附NF 濃液6 h 后碘值由979 mg/L 降至566 mg/L,且維持不變,表明此時活性炭已吸附飽和(圖1)。
圖1 活性炭碘值變化
2.2.1 活性炭微波輻射再生最佳實驗條件
設置氮氣流量1 L/min,微波加熱10 min,改變微波加熱溫度(功率),分別設置300℃、400℃、500℃,測量活性炭碘值,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微波條件下活性炭再生
實驗結果表明:微波10 min,氮氣流量1 L/min 不變,400℃為最優(yōu),其碘值、恢復率及得率均為最高;其次為300℃;500℃最差。
2.2.2 活性炭一次再生吸附效果
微波10 min,氮氣流量1 L/min 不變,400℃處理的再生活性炭COD 僅次于原始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高于微波300℃,結果如表2。
表2 一次再生活性炭效果對比
2.2.3 活性炭多次再生
活性炭經(jīng)多次再生后對NF 濃液吸附的COD 數(shù)據(jù)如表3所示。
表3 活性炭多次再生吸附實驗
經(jīng)過多次再生后,活性炭的碘值及吸附COD 能力變化如表4、圖2、圖3所示。
表4 再生活性炭碘值及吸附能力變化
圖2 再生活性炭碘值變化
圖3 活性炭碘值與吸附能力變化
實驗結果表明,活性炭經(jīng)一次再生后的碘值及吸附能力較高,但是后續(xù)再生碘值就急劇下降,對應的吸附效果變差。
活性炭樣品經(jīng) SEM 檢測結果如圖4 所示,其中4-A代表新鮮活性炭,4-B代表再生活性炭,4-C代表飽和活性炭。結果顯示,新鮮活性炭孔道通暢,無雜質附著;飽和活性炭孔道被雜質污堵;再生活性炭孔道打開,表面吸附物質明顯減少,孔隙得到明顯疏通和恢復,再生效果明顯。
圖4 活性炭掃描電鏡圖
圖5 活性炭EDS檢測結果
EDS 結果(圖5)顯示,活性炭吸附納濾濃縮液飽和以后增加了 Ca、Mg、Na 元素,而 Si、K、S 分別增加了2.51%、0.24%、1.3%,這與納濾濃縮液里面的成分是密切相關的。經(jīng)微波輻射再生后活性炭的Ca、Mg、Na、S較飽和活性炭分別降低了28.6%、25%、100%、76.1%。
新鮮活性炭比表面積為464.44 m2/g,經(jīng)微波再生后活性炭比表面積為415.65 m2/g,恢復至新鮮活性炭比表面積的89.5%,此結果也與再生活性炭的碘值恢復呈正相關。
本實驗得出活性炭最佳微波輻射再生的條件為溫度400℃,時間10 min,加載氮氣1 L/min。一次微波再生后活性炭碘值為860 mg/L,恢復至新鮮活性炭碘值的87.9%,吸附COD 效果恢復79.2%,比表面積恢復89.5%,Ca、Mg、Na、S 元素含量較飽和活性炭分別降低28.6%、25%、100%、76.1%。SEM圖譜也表明,再生活性炭孔道打開,表面雜質明顯減少,孔結構增多,表明微波再生活性炭有效,與上述結論一致。因此,從經(jīng)濟和工程方面考慮,可以使用微波再生的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