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斌 , 譚學軍 , 申成龍 , 盧進力 , 勝繼偉 , 呂曉威
(邁奇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 濮陽 457000)
N-甲基甲酰胺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能與水、乙醇相混溶,常被用作有機合成原料,因其對有機物具有優(yōu)異的溶解性,也被用于有機合成中的溶劑[1-2]。如用于抗腫瘤藥物勞拉替尼、非金屬抗爆添加劑、變色建筑涂料以及聚酰亞胺膜的合成等[3-6]。目前N-甲基甲酰胺的制備方法主要為二步法,即第一步甲醇經(jīng)催化脫氫制取甲酸甲酯,第二步甲酸甲酯與一甲胺進行胺化反應制得N-甲基甲酰胺。然而此方法原料費用較高、操作繁瑣,且存在甲酸腐蝕劑含酸污水處理的問題等[7-10]。因此,本文以一氧化碳與一甲胺為原料,甲醇鈉為催化劑,采用一步法制備N-甲基甲酰胺。此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且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純度較高,在大規(guī)模產(chǎn)業(yè)化的應用中極具前景。
無水甲醇,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一甲胺,山東旭晨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氧化碳,淄博峰山氣體有限公司;甲醇鈉,山東三順化工有限公司;氮氣,南通開發(fā)區(qū)添益氣體有限公司;鹽酸,襄陽國宏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實驗所用的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所用的水為本實驗室自制二次水。
福立9720Plus 氣相色譜儀,浙江福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2ZBIL10A雙柱塞泵,北京星達科技有限公司;WS-3000型微量水分測定儀,淄博正工儀器廠;實驗室高壓反應釜,威海博銳化工機械有限公司。
首先清洗反應釜,氮氣充壓至0.5 MPa,試漏并保壓2 h后,壓力沒有明顯變化。試壓結(jié)束后,在反應釜中加入一定量含30%甲醇鈉的甲醇溶液,用CO給反應釜充壓至0.3 MPa,再用雙柱塞泵將適量的一甲胺打入反應釜中;同時用CO給反應釜充壓至3.0 MPa左右,關(guān)閉CO進氣閥,升溫至130 ℃左右后,開啟攪拌,攪拌速度為800 r/min,打開CO進氣閥,開始反應并計時;反應過程中CO的壓力一直保持在3.0 MPa左右,反應溫度為100~150 ℃,待反應釜壓力略有上升時,關(guān)閉CO進氣閥,觀察反應釜壓力不再下降為反應結(jié)束;反應結(jié)束后保溫2 h,泄壓,趁熱放出物料,待物料冷卻后,有白色晶體析出,抽濾得濾液,濾液精餾后得到高純度的N-甲基甲酰胺產(chǎn)品。
氣相色譜儀對產(chǎn)物的純度進行分析,測試條件:毛細管色譜柱(30.0 m×320 μm×0.33 μm),汽化室溫度260 ℃;柱溫、起始溫度60 ℃,保持1 min,以5 ℃/min升至120 ℃,保持0 min,再以10 ℃/min升至160 ℃,保持16 min;載氣線速度1 mL/min,高純氮氣,分流比50;進樣量0.1 μL。
為了研究碳胺比對反應的影響,控制實驗條件:催化劑(甲醇鈉)的量為3%,反應壓力為3 MPa,反應溫度為130 ℃時,不同的碳胺比對N-甲基甲酰胺純度、收率以及水分含量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1。
圖1 碳胺比對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反應的影響
其中圖1(a)為不同碳胺比對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純度和收率的影響曲線,圖1(b)為不同碳胺比對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中水分含量的影響曲線。隨著碳胺比的增大,制備N-甲基甲酰胺的純度和收率先增加后略有減小,當碳胺比為1.2時,制備N-甲基甲酰胺的純度和收率達到最大值,其中純度為98.92%,收率為85.35%。在碳胺比<1.2時,由于CO未能將反應體系中的一甲胺完全反應,因此隨著CO的通入,一甲胺持續(xù)反應,使得N-甲基甲酰胺的純度和收率逐漸增加;而當碳胺比>1.2時,體系中的一甲胺已被CO完全反應,繼續(xù)通入CO,使得反應時間拉長,導致N-甲基甲酰胺的純度和收率略有下降。在圖1(b)中,隨著碳胺比的增加,N-甲基甲酰胺中水分含量沒有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因此在碳胺比為1.2時,得到最佳反應條件。
為了研究不同催化劑量對反應的影響,控制實驗條件:碳胺比為1.2,反應壓力為3 MPa,反應溫度為130 ℃時,不同的催化劑量對N-甲基甲酰胺純度、收率以及水分含量的影響。
圖2為不同催化劑量對反應的影響,其中催化劑量以加入催化劑的質(zhì)量與反應體系中一甲胺的質(zhì)量百分比計。隨著催化劑量的增加,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純度和收率先增加后減小,當催化劑量為2 %時,達到最大值,其中純度為99.03 %,收率為85.64 %。當催化劑量較少時,反應速率慢,反應不能完全進行,導致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純度和收率偏低;當催化劑量過多時,隨著加入的催化劑量增大,反應體系中的甲醇含量增加,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甲醇和一甲胺反應生成二甲胺和水,從而導致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的純度和收率降低。從圖2(b)中可以看出,催化劑量越多,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中水分含量越大,而在反應體系中存在的水越多,則會對反應產(chǎn)生不利影響。這是由于甲醇鈉和水反應生成甲醇和氫氧化鈉,發(fā)生副反應消耗掉了甲醇鈉催化劑,且水的量越多,反應速率越快。因此催化劑量過多或過少都會使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純度和收率降低,在催化劑量為2%時,取得最佳反應條件。
圖2 不同催化劑量對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反應的影響
為了研究壓力對反應的影響,控制實驗條件:碳胺比為1.2,催化劑的量為2%,反應溫度為130 ℃時,不同的反應壓力對N-甲基甲酰胺純度、收率以及水分含量和反應時間的影響。
圖3為不同反應壓力對反應的影響,由圖3(a)可知,隨著反應壓力的增加,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純度和收率先增加后減小,但是其影響程度并不明顯。然而隨著反應壓力的增加,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中水分的含量先略有減小,后快速增加(如圖3(b)所示)。這是由于壓力的增加,使得副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加,從而導致N-甲基甲酰胺中水分含量迅速增加。從圖3(c)可以看出,在反應溫度不變的條件下,隨著反應壓力的增加,反應時間先急劇減小后緩慢增加。這是由于一甲胺和一氧化碳反應屬于分子數(shù)減少的縮合反應,因此增大壓力有利于反應的正向進行,促使反應的速率加快。但是隨著反應壓力的增加,反應體系中水分含量快速增加,從而對反應產(chǎn)生不利影響。當壓力高于3 MPa時,反應時間受到兩方面的影響,隨著反應壓力的增大反應時間略有增加。因此當反應壓力為3 MPa時,即能保證反應的速率,又能有效減少反應體系中的水分含量和反應時間,取得最佳的反應條件。
圖3 不同反應壓力對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反應的影響
為了研究反應溫度對反應的影響,控制實驗條件:碳胺比為1.2,催化劑的量為2%,反應壓力為3 MPa時,不同的反應溫度對N-甲基甲酰胺純度、收率以及水分含量和反應時間的影響。
圖4為不同反應溫度對反應的影響,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的純度和收率均略有增大后迅速減小,最佳反應溫度為140 ℃。當反應溫度<140 ℃時,溫度對于N-甲基甲酰胺的純度、收率以及水分含量影響較小,然而其反應速率較慢,反應時間長,隨著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反應時間迅速縮短;當反應溫度>140 ℃時,溫度的升高使得副反應反應速率加快,從而使得N-甲基甲酰胺的純度和收率降低,同時反應體系中的水分含量迅速上升,不利于反應的進行,反而延長了反應時間。
圖4 不同反應溫度對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反應的影響
采用最佳的實驗條件:碳胺比為1.2,催化劑的量為2%,反應壓力為3 MPa,反應溫度為140 ℃,重復5次實驗,考察該實驗的可重復性。
圖5為制備N-甲基甲酰胺實驗的重復性曲線。從圖5中可以看出,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的純度、收率以及水分含量在重復5次的實驗中沒有明顯的變化。該實驗的重復性良好,數(shù)據(jù)可信,滿足用于工業(yè)化大生產(chǎn)的需要。
圖5 制備N-甲基甲酰胺實驗的重復性曲線
采用甲胺法制備了N-甲基甲酰胺,該方法操作簡單、成本較低,符合工業(yè)化大生產(chǎn)的要求,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在碳胺比為1.2,催化劑量為2%,反應壓力為3 MPa,反應溫度為140 ℃時,取得最佳的反應條件,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純度為99.12%,收率為86.06%。該工藝的重復性良好,實驗情況穩(wěn)定。隨著醫(yī)藥、精細化工行業(yè)的發(fā)展,對N-甲基甲酰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對N-甲基甲酰胺中的水分含量要求較高,因此制備的N-甲基甲酰胺在滿足工業(yè)生產(chǎn)要求的同時,還需進一步純化,以期滿足更高端、更精細的醫(yī)藥、精細化工行業(y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