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萬祥
在綜藝節(jié)目《朋友請聽好》中,演員易烊千璽讀到了一封男聽眾的來信:“我已經(jīng)25 歲了,可是感覺自己還沒有成年,因為我媽媽管我太嚴了,讓我沒有獨立的感覺。我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讀研了,還被要求每天23 點前回家。長這么大了,我從來沒有自己買過衣服,都是媽媽給我買的。其實我也知道媽媽很愛我,但是不管大事小事都要被她掌控,讓我感覺有些窒息,我真的很想獨立,但是又怕提出來傷她的心?!?/p>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以愛為名,去束縛孩子追求自由獨立?一句“我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控制了孩子的整場人生。
知名兒科醫(yī)生威廉·西爾斯說:“有些占有欲強的父母總強迫孩子做這做那,他們的出發(fā)點不是孩子的需求,而是他們自己的愿望?!备改父缮娴迷蕉?,孩子就會越缺乏自我選擇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缺乏自信。隨著年紀的增長,那些一直活在父母無微不至關愛下的孩子,內(nèi)心會變得沉悶壓抑、膽怯自卑、愈發(fā)叛逆。
養(yǎng)育一個孩子,雖然要從扶著他的手,教他一步一步學習走路開始,但真正養(yǎng)大一個孩子,是要從放開他的雙手,看著他跑向遠方時開始的。你放手越晚,孩子學會飛翔就越晚,而不會飛翔的老鷹,永遠無法置身于藍天當中。
大多數(sh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獨立,但真正做起來,卻又無比困難:“我也想讓他自己吃,但是我不喂,他就不吃呀,沒辦法”“哎呀,你還擔心孩子以后學不會走路嗎?現(xiàn)在不多抱抱以后就沒機會了”“我家孩子自己會穿,就是太慢了,我不幫他穿,上學就遲到了”……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中說:“適當?shù)挠H密關系能促進孩子的獨立,不恰當?shù)囊蕾噭t會阻礙孩子的獨立?!蔽覀儙秃⒆幼龅迷蕉?,孩子得到鍛煉的機會就越少,久而久之,他們會更依賴你去喂他吃飯、更懶得自己走路、穿衣服也會更慢。
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朱丹分享過一則微博:女兒將水灑了一地,然后自己拿著拖把去將地上的水拖干凈。小小的身影,大大的拖把,雖然困難,但依然堅持。
作為父母,我們應當學會旁觀,把原本屬于孩子的鍛煉機會還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問題。與其讓社會的挫折迫使孩子成長,不如從現(xiàn)在就學會放手,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減少對父母的依賴。
不用擔心孩子們做得不好,只有放手讓他們大膽嘗試,他們的未來才會有更多的突破。
胡可在電視綜藝節(jié)目《女人有話說》里,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秘訣:學會示弱。示弱不是縱容,而是退后一步,把展現(xiàn)自己和解決問題的機會留給孩子。剛開始鍛煉兒子獨自睡覺的時候,她并不是直接鼓勵他要勇敢,而是問兒子:“媽媽一個人睡會怕黑怎么辦?”兒子會很勇敢地告訴她:“大孩子都是要自己睡的,會有月亮婆婆照顧我們,我也會保護媽媽!”和兒子一起彈鋼琴的時候,她故意彈得很不好,讓兒子教她彈琴,每到這個時候,孩子都會信心倍增地展示,這比多少的夸贊都要有用。
這些向孩子示弱的行為,也許很幼稚,但是能讓孩子有了獨立解決事情的機會,也能讓他們認同自我價值,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愛護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學會放手需要正確的方法,我總結(jié)了下面四點:學會退到孩子的身后,看他們?nèi)绾螒獙Υ煺酆吞魬?zhàn);學會信任孩子,讓他們從失敗中得到成長;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們?yōu)樽约旱氖虑樽鰶Q定;擁有自己的生活,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焙⒆泳拖褚活w樹苗,只有生活在自然里,經(jīng)歷一些風雨,才能長成參天大樹。而父母只能化作照耀他們的陽光,決不能當禁錮他們的溫室。
渴望獨立和自我完善本就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與其過度干涉,不妨學會做孩子成長路上的觀眾,讓孩子在磨練中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