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 林秀紅
今天吃什么?怎么吃?這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F(xiàn)在,可選的食物非常多樣,但只有經(jīng)過合理搭配的多種食物組成的膳食,才能滿足人體對能量和各種營養(yǎng)素的需要。近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發(fā)布,其中的可視化圖形——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22)也進行了修訂。膳食寶塔用五層把各類食物多少表現(xiàn)出來,谷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大家在具體選擇各類食物的時候,可以參考。
谷薯類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能量最經(jīng)濟和最重要的食物來源。不管是肥胖癥患者還是糖尿病患者,都仍然應該堅持谷類為主,在此基礎上保證全谷物、雜豆和薯類的攝入。與精制米面相比,全谷物和雜豆可提供更多的B 族維生素、礦物質(zhì)、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成分,且血糖生成指數(shù)(GI)相對更低,對降低肥胖、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腫瘤等疾病的發(fā)生風險及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具有重要作用。薯類含有豐富的淀粉、膳食纖維,并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可降低便秘的發(fā)病風險。但要注意,過多攝入油炸薯片和薯條可增加肥胖的發(fā)病風險。
建議:
①每天200~300 克谷類中,應有50~150 克全谷物和雜豆,比如玉米、大麥、小米、燕麥、蕎麥、赤豆、蕓豆、綠豆、豌豆、鷹嘴豆等。
②每天攝入50~100 克薯類,包括馬鈴薯、甘薯、芋頭、山藥等。
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zhì)、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的重要來源,對提高膳食微量營養(yǎng)素和植物化學物的攝入量起到關(guān)鍵作用。保證每天攝入豐富的蔬菜和水果,能維持機體健康,改善肥胖,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發(fā)病風險,對預防食管癌、胃癌、結(jié)腸癌等主要消化道癌癥具有重要作用。
建議:
①選擇多種多樣、五顏六色的應季新鮮蔬果。成人每天攝入蔬菜不少于300 克,其中新鮮深色蔬菜應占1/2,深綠色蔬菜有菠菜、油菜等;橘紅色蔬菜如胡蘿卜、西紅柿;紫紅色菜如紫甘藍、紅莧菜等。
②每天攝入水果200~350 克,糖尿病或肥胖患者盡量選擇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草莓、檸檬、楊梅、桃等,避免含糖量高(>15%)的水果,如鮮棗、椰肉、香蕉等。
建議:
①每天攝入動物性食物120~200 克,每周至少2 次水產(chǎn)品,每天1 個雞蛋。健康人群每天吃1個雞蛋,注意不要丟棄蛋黃。
②每天攝入奶及奶制品300~500 克。牛奶及其制品攝入可增加兒童、青少年及絕經(jīng)后婦女的骨密度。
③多蒸煮,少烤炸。高蛋白食物在烤或炸時,容易破壞營養(yǎng)素。如連續(xù)長時間高溫油炸、明火燒烤等,容易產(chǎn)生一些致癌化合物,影響人體健康。
④既要喝湯,更要吃肉。少吃熏腌和深加工肉制品。動物內(nèi)臟適量攝入,每月可食用2~3 次,且每次不要過多。
大豆包括黃豆、黑豆和青豆。大豆制品通常分為非發(fā)酵豆制品和發(fā)酵豆制品兩類。研究表明,大豆及其制品的攝入可降低乳腺癌及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
富含油脂的種子類堅果(如花生、瓜子、核桃、開心果、杏仁、松子、
這些動物性食物的蛋白質(zhì)含量大都在13%~20%,是人體攝入優(yōu)質(zhì)蛋白的主要來源。相對而言,牛、羊、豬等畜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偏高,合理選擇可以滿足人體蛋白質(zhì)的需求,并避免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腰果等),脂肪含量可達40%以上,是高能量食物。大部分堅果中的脂肪酸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核桃和松子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葵花子、西瓜子和南瓜子中亞油酸含量較高。同時,堅果也是鉀、 鈣、鋅等礦物質(zhì),以及維生素E 和B 族維生素的良好膳食來源。
建議:
①每天攝入大豆及堅果類25~35 克。豆?jié){必須要煮熟。最好每天都飲用豆?jié){和牛奶。
②堅果可以作為零食加餐食用,也可以作為烹飪的輔料加入正餐中,如西芹腰果、腰果蝦仁等。此外,還可以和大豆、雜糧等一起做成五谷雜糧粥。
降低食鹽攝入,培養(yǎng)清淡口味,逐漸做到量化用鹽。過多烹調(diào)油的使用會增加脂肪的攝入,導致膳食中脂肪供能比超過合理范圍。
建議:
①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 克??梢栽谂胝{(diào)食物時使用天然調(diào)味料來調(diào)味,并注意隱形鹽。
②每天烹調(diào)油的攝入量為25~30 克。選用植物油,注意常換品種。
③每天攝入添加糖控制在25 克以下,添加糖主要來源于加工食品,部分來源于烹調(diào)用糖,如糖醋排骨、冰糖銀耳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