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佳志,張志勇
(1.伊春鹿鳴礦業(yè)有限公司,黑龍江 伊春 152500;2.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湖南 長沙 410012)
鉬和銅是現(xiàn)代工業(yè)不可或缺的兩種金屬原料,鉬主要用于鋼鐵、石油、化工等行業(yè),而銅則廣泛用于電氣、國防、機械制造等領域。目前銅鉬資源主要來源于斑巖型銅鉬礦[1-5]。我國雖是銅鉬資源大國,但銅鉬資源卻存在伴生嚴重、可浮性相近的問題,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銅鉬的有效分離一直是銅鉬浮選研究的難點[6-9]。本文在分析某大型復合型銅鉬礦礦石性質的基礎上,對銅鉬粗選段的選礦藥劑和工藝條件進行了探索研究,以期為銅鉬分離、精礦產(chǎn)品除雜、進一步提高精礦品位和選礦回收率提供依據(jù)。
試驗礦樣取自某大型銅鉬礦,試樣中鉬礦物只有輝鉬礦,銅礦物主要有黃銅礦和自然銅,其余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黃鐵礦多呈它形粒狀產(chǎn)出,與輝鉬礦、黃銅礦共生或沿巖石微裂縫呈微脈狀分布。試樣的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試樣的多元素分析結果 單位:%
該銅鉬礦選礦廠鉬銅粗選段流程為銅鉬快速浮選-鉬銅粗選-預精選,鉬銅浮選指標見表2。
表2 現(xiàn)場鉬銅粗選段浮選指標 單位:%
針對該礦石特點,采用“鉬異步浮選-鉬銅混合浮選-鉬精選-鉬精選尾礦銅浮選”工藝流程進行選礦試驗研究,本文僅討論鉬銅粗選段浮選試驗條件。試驗流程見圖1。
圖1 鉬銅粗選段浮選工藝流程
在浮選給礦礦漿質量分數(shù)為35%且不加入調整劑的條件下,考查磨礦細度對浮選指標的影響,藥劑制度如圖1所示,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鉬銅粗選段磨礦細度試驗結果 單位:%
由表3可知,即使磨礦細度較粗也能取得較好的浮選指標,綜合考慮鉬粗精礦和鉬銅粗精礦的Mo、Cu回收率和品位,確定磨礦細度為-0.074 mm質量分數(shù)占60.65%。
硫化礦物浮選性能與礦漿pH密切相關[10]。以碳酸鈉為礦漿pH調整劑,在浮選給礦礦漿質量分數(shù)為35%以及如圖1所示的藥劑制度下,考查礦漿pH對浮選指標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鉬銅粗選段碳酸鈉用量試驗結果
由表4可知,在pH為6.8(碳酸鈉用量為0)時,采用現(xiàn)有的藥劑制度就可以取得較好的浮選指標。此外,添加碳酸鈉不利于尾礦沉降,會導致后續(xù)尾水回用困難,因此不建議采用碳酸鈉作為粗選礦漿pH調整劑。
不添加礦漿pH調整劑,在如圖1所示的藥劑制度下,考查給礦礦漿質量分數(shù)對浮選指標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鉬銅粗選段礦漿質量分數(shù)試驗結果 單位:%
由表5可知,隨著礦漿質量分數(shù)的增加,粗精礦(鉬粗精礦+鉬銅粗精礦)的Mo、Cu品位均呈下降趨勢,Mo回收率變化較小,Cu回收率先上升后下降,綜合考慮確定給礦礦漿質量分數(shù)為35%。
輝鉬礦可浮性好,是一種易于浮選的硫化礦物[11-12]。以煤油、柴油、Pm為鉬捕收劑進行對比試驗,其中Pm為廣東省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研制的輝鉬礦捕收劑,主要成分為石油芳香烴、環(huán)烷烴等[13-14]。在給礦礦漿質量分數(shù)為35%、不使用調整劑以及在圖1所示的藥劑制度下,考查了鉬捕收劑種類對浮選指標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6。
表6 鉬捕收劑試驗結果
由表6可知:采用柴油作捕收劑時,粗精礦(鉬粗精礦+鉬銅粗精礦)的Mo、Cu回收率雖較高,但品位低,藥劑選擇性較差;采用煤油與Pm作捕收劑時,選別指標相近。Pm作為一種疏水性捕收劑,可以通過疏水作用選擇性地吸附在輝鉬礦表面,改善其表面的疏水性;采用Pm作捕收劑有利于提高Mo品位,當對鉬精礦品位要求較高時,可考慮采用Pm作捕收劑。鑒于煤油更為常用,且選廠現(xiàn)有流程采用煤油為鉬捕收劑,因此確定后續(xù)試驗采用煤油作為鉬捕收劑。
選擇給礦礦漿質量分數(shù)為35%,不使用調整劑,在圖1所示的藥劑制度下,考查煤油用量對浮選指標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7。
表7 煤油用量試驗結果
由表7可知,隨著煤油用量的增加,鉬、銅在粗選段尾礦中的損失逐漸減小,粗精礦(鉬粗精礦+鉬銅粗精礦)的Mo、Cu品位逐漸下降,Mo、Cu回收率先逐漸升高后趨于平穩(wěn)。綜合考慮確定煤油用量為184 g/t。
選擇給礦礦漿質量分數(shù)為35%,在圖1所示的藥劑制度下以起泡劑2#油用量作為單因素變量,考查其對浮選指標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8。
表8 2#油用量試驗結果
由表8可知,隨著2#油用量的增加,鉬、銅在粗選段尾礦中的損失先減小后趨于穩(wěn)定,粗精礦(鉬粗精礦+鉬銅粗精礦)的Mo、Cu品位逐漸下降,Mo回收率先升高后趨于穩(wěn)定,Cu回收率逐漸升高。綜合考慮,確定2#油的用量為59 g/t。
硫化銅浮選中常采用黃藥類和酯類捕收劑,本試驗采用Z-200作為銅捕收劑[15-16]。選擇給礦礦漿質量分數(shù)為35%,不添加調整劑,在圖1所示的藥劑制度下考查Z-200用量對浮選指標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9。
表9 Z-200用量試驗結果
由表9可知,隨著Z-200用量的增加,粗精礦(鉬粗精礦+鉬銅粗精礦)的Mo、Cu回收率均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但是Mo、Cu的品位逐漸下降。綜合考慮,確定Z-200用量為20 g/t。
在條件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鉬銅粗選段閉路試驗,試驗流程及藥劑制度見圖2,試驗結果見表10。
圖2 鉬銅粗選段閉路試驗流程
表10 閉路試驗結果 單位:%
由表10可知,經(jīng)鉬異步浮選-鉬銅混合浮選(1粗1精2掃)閉路試驗,獲得了Mo、Cu品位分別為22.51%、1.75%,Mo、Cu回收率分別為79.89%、22.85%的鉬粗精礦指標,以及Mo、Cu品位分別為1.26%、1.38%,Mo、Cu回收率分別為14.32%、57.69%的鉬銅粗精礦指標。經(jīng)計算,鉬銅粗選段Mo、Cu的合計品位分別為6.32%、1.47%,Mo、Cu的合計回收率分別為94.21%、80.54%。
a.試驗礦樣鉬礦物只有輝鉬礦,銅礦物主要有黃銅礦和自然銅,其余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
b.經(jīng)鉬異步浮選-鉬銅混合浮選(1粗1精2掃)閉路試驗,鉬粗精礦和鉬銅粗精礦的Mo、Cu合計回收率分別為94.21%、80.54%,現(xiàn)場鉬銅粗選段得到的精礦的Mo合計回收率為93.70%、Cu合計回收率為76.02%,二者相比,本試驗鉬銅粗選段得到的粗精礦的Mo合計回收率提高了0.51個百分點、Cu合計回收率提高了4.52個百分點,為后續(xù)精選段提供了合格原料。
c.與煤油相比,在選別指標相近時,鉬銅粗選段采用Pm有利于提高鉬粗精礦的Mo品位,當生產(chǎn)中對鉬精礦品位要求較高時,可考慮采用Pm作捕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