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群松
(國有新賓滿族自治縣大東溝林場,遼寧 新賓 113200)
東北紅豆杉是我國非常重要且珍稀的瀕危樹種,其野生資源匱乏,現(xiàn)是一種瀕危的狀態(tài)。因此,有必要擴大東北紅豆杉種群與資源規(guī)模,對其進行科學保護和管理。
對已生長東北紅豆杉的地塊劃定重點保護區(qū),在東北紅豆杉集中分布的地塊上架設鐵絲網(wǎng)等圍欄設施;利用牌匾宣傳保護東北紅豆杉的重要性;配備專人對東北紅豆杉分布區(qū)域定點定期巡邏檢查,防止盜挖盜伐。
目前,東北紅豆杉已進入瀕危狀態(tài),其自身的生存、生長對環(huán)境要求較高。此外,由于隨著對天然林不合理撫育(人為清除冠下非目的樹種)及采伐,使林分樹種組成和林地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導致東北紅豆杉數(shù)量急劇下降,甚至消失。近些年,相關林業(yè)部門開展一系列引種擴繁、栽培的研究及天然林冠下更新工作,積極增加其數(shù)量。對于適宜紅豆杉生長的天然林,大部分可滿足東北紅豆杉生長發(fā)育所需的條件,在這些區(qū)域的天然林內開展大規(guī)模的東北紅豆杉的冠下栽培,以擴大、保護和培育這一珍稀資源。
采穗圃建設:為了提高東北紅豆杉的資源,人工繁殖是不可缺少的。人工繁殖通常采用播種和扦插兩種方式,扦插是目前國內生產上常用的繁殖方式。然而,扦插繁殖需要大量的插穗,在東北紅豆杉自然資源匱乏的情況下,要扦插繁殖,應積極建立了東北紅豆杉采穗圃(圖1)。采穗圃圃地土壤疏松、肥沃,土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一般選擇苗齡6年,平均株高40厘米,平均地徑1.2厘米的東北紅豆杉苗木。采穗圃初植密度為株行距1.0 米×1.0米,既可保證植株健康生長,又可為扦插育苗提供較多的插穗。待植株樹齡增大、樹冠層側枝互相交叉時,可適時定株。東北紅豆杉是陰性樹種,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因此,在采穗圃定植初期,采用遮陰網(wǎng)搭拱棚遮陰,遮光度30%。在采穗圃定植時,施入農家肥2000公斤/公頃,并追肥兩次(分別在5月和7月)。采穗圃定植后,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通過適當追施尿素、二銨和復合肥(每次每株追肥50克)對東北紅豆杉植株的高生長、地徑生長效果較好。
圖1 東北紅豆杉采穗圃
扦插育苗:扦插最佳時間是在插穗再生能力最強的時期,即6月中旬。首先,在采穗圃中,選擇兩年生健康無病害的側枝做插穗。插穗的長度約15厘米,截面成楔形切口,利用生根粉進行生根處理。扦插株行距為10厘米×10厘米,入土深度為插穗長的1/3。在扦插位置搭建遮陰棚,控制透光率在15%左右,在遮蔭棚下放一層塑料薄膜覆蓋苗床,為苗床保濕(圖2)。4年生的紅豆杉扦插苗植株高約40厘米,其地下的根長約15厘米,此時可以將紅豆杉移出定植。為了保證存活率,應注重水分、溫度、通風、雜草、病蟲害、遮陰等東北紅豆杉苗期管理工作。
圖2 插穗扦插遮陰保護
管理技術要點:成活期,應維持較高的土壤溫度、相對濕度,適宜光照,利用生根粉提高生根率,在成活期必須采取遮陰處理。幼苗期,常綠樹種因插穗已帶有木質化的地上部枝葉,故稱“生長初期”,溫度不宜高亦不宜低,應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定期松土,保證良好的土壤空隙度和通氣性,適當進行光照、灌溉、和施肥管理。速生期,應保證有充足的水分和養(yǎng)分,及時松土保持良好的通氣性。木質化期,于生長旺季(8月)對苗木施用磷鉀肥,并采取措施防止植株長徒,促進東北紅豆杉植株苗木木質化。
選擇適宜郁閉度的林分:針對自然狀態(tài)高郁閉度下的東北紅豆杉,均呈現(xiàn)被壓制的狀態(tài),因此,適當降低林分郁閉度或選擇適宜郁閉度(0.6~0.8)進行扦插造林,切忌選用低郁閉度的自然林分。
保護性林地清理:為了保證東北紅豆杉近自然造林的質量,盡量選擇大苗造林(10年生),栽植密度為3米×4米。近自然造林后應進行除雜、施肥等撫育管理,及時清除東北紅豆杉周圍的雜草。
林分類型的選擇:在遼東地區(qū)開展的近自然造林中發(fā)現(xiàn),不同林分對造林有一定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適宜的林分類型順序為,針闊混交林>闊葉混交林>楊樺林>柞木林。
坡向和坡位的選擇:地形地勢在造林過程中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山的上、中、下部存在著差別。在遼東地區(qū),東北紅豆杉營造地一般選擇在海拔700~800米(山體中上部),位于陰坡,坡度在12°~16°。
雖然在東北紅豆杉保護區(qū)已設置了警示牌、護欄等基礎防護設施,并且委托專人進行定期巡視檢查和保護,但是還是會有盜挖盜伐現(xiàn)象發(fā)生。為了能夠加強監(jiān)管力度,在硬件基礎設施方面應架設高清攝像頭進行24小時的監(jiān)控,形成東北紅豆杉保護網(wǎng)絡;在管理層面上,應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加大盜挖盜伐東北紅豆杉的懲罰力度。采取扦插方式進行育苗、造林,存在一個問題,即東北紅豆杉苗木在生長過程中幾乎不能形成植株的主干。因此,亟待解決和研究如何將灌木型的東北紅豆杉培育成喬木型的東北紅豆杉問題,進而實現(xiàn)其原始狀態(tài)。東北紅豆杉的造林和管護技術非常重要,應定期對相關人員開展定期培訓,特別是在造林當年以及幼齡林生長階段的技術要點等方面,并形成培訓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