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素 余 研
廈門大學附屬成功醫(yī)院干部病房,福建廈門 361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嚴重心血管疾病,指機體發(fā)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后,冠狀動脈突然出現(xiàn)血供的減少甚至中斷,導致心肌部位發(fā)生缺血和壞死,具有發(fā)病急的特點[1]。 陳舊性心肌梗死指AMI 發(fā)作后超過8 周,此階段已損傷的心肌組織形成瘢痕組織,且患者心肌缺血得到緩解[2]。 臨床對其治療措施主要為冠心病二級預防, 可一定程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提高生存率。 但因患者依從性差,單純實施二級預防的治療效果不佳[3]。 心肌細胞損傷與氧化應激反應密切相關,自由基過多可出現(xiàn)表達異常,并對心肌細胞產(chǎn)生毒性作用,導致其死亡[4]。普羅布考屬于抗氧化類的降脂藥物,具有很強的脂溶性和抗氧化性,是美國唯一認證的抗氧化藥物,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效果良好[5]。本研究旨在探討普羅布考聯(lián)合冠心病二級預防對老年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轉歸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理論指導。
選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廈門大學附屬成功醫(yī)院收治的86 例老年性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 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納入標準: ①診斷標準參照美國心臟協(xié)會/美國心臟病學會冠心病指南[6]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②參與研究前無AMI 癥狀和表現(xiàn),無心肌酶異常;③年齡≥60 歲;④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律失常、心臟瓣膜病、心包積液及擴張型、肥厚型或限制型心肌病等;②合并嚴重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肝、肺、腎等基礎疾??;③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或過敏體質;④認知及精神狀態(tài)異常,無法配合研究。 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兩組患者均于入院后接受冠心病二級預防,給予飲食及行為糾正、 抗血小板聚集及調脂等藥物治療、并發(fā)癥預防等,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適當給予血管緊張素Ⅱ抑制劑、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類藥物治療,對于并發(fā)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需要給予對癥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普羅布考(頸復康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規(guī)格:0.25 g/片,產(chǎn)品批號:20190918)治療,口服,2 次/d,0.5 g/次,于早晚餐服用。 療程為3個月。
①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室溫條件下,以3000 r/min 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2.5 cm,取上層血清于-70℃冰箱中保存。 采用免疫比色法測定血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 ②治療前后采用飛利浦EPIQ7 心臟彩超機檢測兩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排血指數(shù)(cardiac output index,CI)及平均肺動脈壓水平。③參照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心功能分級標準對兩組患者的心功能分級進行測評[7],分為Ⅰ、Ⅱ、Ⅲ、Ⅳ級,分級越高,心功能越差。 ④記錄兩組患者接受治療期間的惡心嘔吐、腹脹腹痛、頭痛頭暈、皮疹及瘙癢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 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漿SOD、MDA、GSH-Px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SOD、GSH-Px 水平高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治療后的SOD、GSH-Px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MDA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的MDA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的比較(±s)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GSH-Px: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
組別 例數(shù) SOD(U/L)治療前 治療后MDA(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3 43 90.54±13.12 89.33±11.25 0.459 0.647 125.33±14.27a 104.13±11.09a 7.692<0.001 4.56±0.62 4.47±0.58 0.695 0.489 3.02±0.41a 3.34±0.25a 4.370<0.001 GSH-Px(U/L)治療前 治療后94.35±30.76 93.12±9.98 0.249 0.804 135.57±32.04a 110.33±30.31a 3.735<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LVEF、CO、CI、平均肺動脈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LVEF、CO、CI 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的LVEF、CO、CI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平均肺動脈壓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的平均肺動脈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指標的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指標的比較(±s)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CO:心排血量;CI:心排血指數(shù);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shù) LVEF(%)治療前 治療后CO(L/min)治療前 治療后CI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3 43 42.40±6.67 40.47±6.93 1.316 0.192 52.87±8.36a 43.65±7.41a 5.412<0.001 3.29±0.64 3.21±0.57 0.612 0.542 4.69±1.07a 3.57±0.84a 5.399<0.001 2.09±0.41 2.03±0.38 0.704 0.483 2.66±0.65a 2.31±0.68a 2.440 0.017平均肺動脈壓(mmHg)治療前 治療后37.92±8.28 36.69±7.92 0.704 0.483 17.92±7.28a 21.79±7.78a 2.382 0.019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心功能分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心功能分級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的心功能分級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分級的比較(例)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的比較(例)
陳舊性心肌梗死是指患者在入院時僅有心電圖的改變,臨床癥狀和心肌酶的表現(xiàn)已不明顯。目前,臨床中治療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方案較多,冠心病二級預防是主要治療方案之一,臨床應用十分普遍,但規(guī)范程度和依從性存在一定問題,單一應用此方案的治療效果有待提升[8]。 普羅布考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漿氧自由基濃度,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通過降低血管內皮氧化損傷等達到顯著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病情[9]。研究顯示,應用普羅布考能有效抑制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對于治療AMI 有顯著效果[10]。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兩種治療方案聯(lián)合治療老年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其對患者氧化應激水平及患者心功能的影響。
陳舊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生理機制是冠狀動脈血供的減少或中斷引起心肌細胞的缺血壞死,此時,患者體內的黃嘌呤氧化酶系統(tǒng)會被激活,并釋放出大量的自由基以減少SOD 含量,同時使MDA 含量增加,繼而引起血管內皮細胞損傷[11]。 SOD 是一種機體自身合成的十分有效的抗氧化酶,在機體清除自由基的過程中發(fā)揮關鍵作用,其能阻斷自由基對細胞造成的損害,并能修復損傷細胞,繼而阻止氧化應激、炎癥反應及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的發(fā)生、發(fā)展。 SOD 低表達提示機體氧化應激反應強烈并可能使血管狹窄程度加重[12-13]。相關研究已顯示,SOD 在心肌損傷患者病情評估中有重要意義[14]。 脂質過氧化物的最終代謝產(chǎn)物是MDA, 其可間接提示機體自由基的總體水平及過氧化反應的嚴重程度,MDA 含量升高和GSH-Px 含量下降則說明機體處于高氧化應激反應[1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SOD、GSH-Px 水平高于對照組,而MDA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普羅布考聯(lián)合冠心病二級預防改善老年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氧化應激水平的效果明顯。分析認為,普羅布考通過提高機體抗氧化酶的含量,降低脂質過氧化物的濃度, 從而增加機體的抗氧化儲備,緩解患者的脂質過氧化水平。 高巧營等[16]通過加用普羅布考對CIN 大鼠進行實驗,同樣發(fā)現(xiàn)普羅布考能顯著提高SOD 含量并降低MDA 含量,以此通過抗氧化機制顯著改善大鼠的腎功能。 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各項心功能指標和心功能分級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普羅布考聯(lián)合冠心病二級預防能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水平,這與劉冰[9]的研究結果一致,推測可能與普羅布考能逆轉患者心功能水平有關。一方面,普羅布考具有一定的抗炎癥作用,能夠降低患者的血管炎癥水平,繼而有效減少有害物質的生成,從而恢復心肌供血[17];另一方面,普羅布考屬于脂溶性藥物, 因此能順利通過細胞膜進入到患者的心肌組織內,清除多余的氧自由基,進而延緩心肌細胞的壞死和凋亡,通過多種途徑綜合作用,最終起到保護心功能的作用[18-19]。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無明顯不良反應,提示普羅布考聯(lián)合冠心病二級預防方案治療老年陳舊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普羅布考聯(lián)合冠心病二級預防能顯著降低老年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氧化應激水平,改善心功能及患者預后,且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