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潔
肛周膿腫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或其周圍間隙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又稱肛管直腸周圍膿腫,中醫(yī)稱為肛癰[1],以肛門腫痛、局部破潰流膿為主要臨床表現。相關研究顯示,肛腺堵塞、多種致病菌混合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2]。膿腫切開引流是治療肛周膿腫的首選方法,但存在創(chuàng)傷大、術后疼痛劇烈,且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長等弊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如何有效促進膿腫切開引流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減輕創(chuàng)面疼痛程度是臨床研究的重點。本研究筆者鑒于濕潤燒傷膏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3]以及中藥熏蒸坐浴具有活血化瘀、生肌長皮等作用,將兩者聯合應用于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后創(chuàng)面的治療,并與高錳酸鉀坐浴聯合常規(guī)外科換藥治療者進行了對比,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湖北省中醫(yī)院收治的82例擬行膿腫切開引流術治療的單純性肛周膿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 (41例)與對照組 (41例)。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齡18~50歲[(36.17±7.08) 歲], 膿腫直徑2~5 cm [(3.12±0.79) cm], 病程3~12 d [(6.01±2.44) d]; 對照組男性 30例、女性11例,年齡 18~50歲[(37.23±8.89) 歲], 膿腫直徑2~5 cm [(3.07±0.80) cm], 病程3~12 d [(6.45±2.29) d]。 兩組患者性別分布情況對比采用卡方檢驗,χ2=0.901,P=0.342,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年齡、膿腫直徑、病程對比采用t檢驗, t=0.597、 0.285、 0.842, P =0.552、 0.777、0.402,P均>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湖北省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患者或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肛周膿腫的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考 《肛周膿腫、肛瘺和直腸陰道瘺治療指南》[4],中醫(yī)診斷標準參考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具有肛周膿腫手術指征;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潰瘍性結腸炎、異物損傷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肛周膿腫;合并有肛周濕疹等其他肛周疾病;合并有糖尿病等可影響創(chuàng)面愈合的疾??;合并有嚴重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兩組患者均予以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治療,術后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療3~7 d。
觀察組患者術后行中藥熏蒸坐浴聯合濕潤燒傷膏換藥治療:取黃芪30 g、丹參30 g、五倍子30 g、芒硝30 g、黃柏20 g、枯礬20 g、野菊花20 g、威靈仙20 g、白芷20 g、冰片6 g(水溶)、甘草10 g烘干研粉,加入熱水至1500 ml煮沸后熏蒸患處,待溫度降至40℃左右后坐浴10~15 min,每天1次;繼而,1%碘伏消毒肛周、生理鹽水清洗創(chuàng)面、無菌棉球拭凈后,創(chuàng)面均勻涂抹濕潤燒傷膏 (汕頭市美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00004),厚約1 mm,并依次填塞覆蓋濕潤燒傷膏藥紗及無菌干紗布包扎固定,每天換藥2次,直至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
對照組患者術后行高錳酸鉀坐浴聯合常規(guī)外科換藥治療:將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加熱至40℃左右后坐浴10~15 min,每天1次;繼而,1%碘伏消毒肛周、生理鹽水清洗創(chuàng)面、無菌棉球拭凈后,依次填塞覆蓋凡士林油紗及無菌干紗布包扎固定,每天換藥2次,直至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創(chuàng)面水腫、滲出情況以及臨床療效、腐肉完全脫落時間和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分別于術后第1、7、14天根據 《中醫(yī)肛腸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對創(chuàng)面水腫及滲出情況進行評分,無水腫為0分,創(chuàng)面邊緣組織稍突起為2分,創(chuàng)面邊緣部分組織紅腫變硬為4分,創(chuàng)面邊緣組織突起呈腫塊狀為6分;無液體滲出為0分,輕度液體滲出為2分,中度液體滲出為4分,重度液體滲出為6分。于術后第20天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臨床癥狀消失,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為治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創(chuàng)面縮小75%以上為顯效;臨床癥狀緩解,創(chuàng)面縮小25%~75%為有效;臨床癥狀未見明顯好轉,創(chuàng)面縮小25%以下或擴大為無效;總有效率= (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 /總例數×100%。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頻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或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兩兩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均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第1天,兩組患者創(chuàng)面水腫及滲出評分無明顯差異 (P均>0.05)。術后第7、14天,觀察組患者創(chuàng)面水腫及滲出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P均<0.05), 詳見表1。
表1 兩組肛周膿腫患者膿腫切開引流術后創(chuàng)面水腫及滲出評分對比 (分,±s)Table 1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wound edema and exudation scores after perianal abscess incision and drain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 ±s)
表1 兩組肛周膿腫患者膿腫切開引流術后創(chuàng)面水腫及滲出評分對比 (分,±s)Table 1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wound edema and exudation scores after perianal abscess incision and drain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 ±s)
注:觀察組患者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后創(chuàng)面行中藥熏蒸坐浴聯合濕潤燒傷膏治療,對照組患者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后創(chuàng)面行高錳酸鉀坐浴聯合常規(guī)外科換藥治療Not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CM fumigation and sitz bath combined with MEBO after perianal abscess incision and drainage,whereas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tz bath with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d conventional surgical dressing change
組別Group例數Number of cases創(chuàng)面水腫Wound edema創(chuàng)面滲出Wound exudate術后第1天Day 1 after surgery術后第7天Day 7 after surgery術后第14天Day 14 after surgery術后第1天Day 1 after surgery術后第7天Day 7 after surgery術后第14天Day 14 after surgery觀察組Study group 41 2.60±1.13 1.16±0.47 0.38±0.15 2.88±0.93 1.36±0.39 0.57±0.22對照組Control group 41 2.62±1.14 1.69±0.84 0.99±0.53 2.81±1.06 1.90±0.74 1.16±0.25 t值t value 0.079 3.526 7.091 0.317 4.134 11.340 P值P value 0.936 <0.001 <0.001 0.751 <0.001 <0.001
術后第20天,觀察組患者中治愈16例、顯效13例、有效 10例、無效 2例,總有效率為95.12%,對照組患者中治愈11例、顯效14例、有效7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8.05%,兩組對比采用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Z=-1.554,P=0.120,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腐肉完全脫落時間為 (4.12±1.11) d、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為 (22.18±3.05) d,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的腐肉完全脫落時間 (4.83±1.19)d、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 (24.14±3.71) d(t=2.794、 2.631,P=0.007、 0.011)。
中醫(yī)學認為,肛周膿腫屬 “肛癰”范疇,為濕熱毒氣聚集于肌膚,營氣不從,逆行于肉里,或飲食不節(jié),毒邪入侵機體,氣血壅滯、血敗肉腐結聚于肛門所致[7-8],治當以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祛腐生肌為主。
本研究中藥熏蒸坐浴湯劑中的黃芪具有解毒排膿、補氣固表之功,為君藥;黃柏具有清熱解毒、燥濕療瘡之效,野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瀉火平肝之功,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風燥濕、消腫排膿之效,丹參具有活血通經、涼血消癰之功,共為臣藥,助君藥解毒排膿、補氣固表;五倍子具有收濕斂瘡之效,芒硝具有潤燥軟堅、清火消腫之功,枯礬具有燥濕止血之效,威靈仙具有祛濕通絡之功,冰片具有清熱止痛之效,共為佐藥;甘草調合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祛濕、消膿散癰之功,以 “祛邪氣,固正氣、清膿毒、生新肌”,治標與固本兼容。另外,中藥熏蒸浸泡可使藥物通過蒸汽和水浴直達病所,沖洗創(chuàng)面殘余膿毒,使氣血順暢,機體調和,腠理暢而使諸癥自愈;溫熱刺激還可降低痛覺神經興奮性,減輕創(chuàng)面水腫程度,松弛肛周組織,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可促進創(chuàng)面血管新生,改善創(chuàng)面血液循環(huán),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9]。濕潤燒傷膏內含有的黃連、黃柏、黃芩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之功,地龍及罌粟殼具有生肌收斂、活血化瘀之效?,F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黃連、黃柏內含有的小檗堿以及黃芩內含有的黃芩甙可破壞細菌生存環(huán)境,抑制其活性及毒性,有效防治創(chuàng)面感染[10-12];地龍內含有的氨基酸等成分可加快創(chuàng)面新陳代謝,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同時可激活纖溶酶原,減少創(chuàng)面炎性滲出[12];罌粟殼內含有的罌粟堿可通過松弛平滑肌細胞減輕創(chuàng)面疼痛。另外,研究顯示,濕潤燒傷膏可在創(chuàng)面表層形成一層保護膜,在減輕裸露神經末梢因受到糞便、腸液等不良刺激引起疼痛的同時,減少創(chuàng)面水分流失[13];可提高創(chuàng)面肉芽組織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等的表達水平,促進成纖維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分化,從而加快肉芽組織生長,再生修復創(chuàng)面;可抑制成纖維細胞過度分化與增殖,防止膠原蛋白黏多糖過量合成與分泌,促使皮膚缺損創(chuàng)面修復早期上皮細胞和纖維細胞即按1∶4的比例生長,從而減少瘢痕組織形成[14]。本研究將中藥熏蒸坐浴與濕潤燒傷膏聯合應用于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后創(chuàng)面的治療,術后第7、14天,患者創(chuàng)面水腫及滲出評分均明顯低于采用高錳酸鉀坐浴聯合常規(guī)外科換藥治療的對照組,可見,中藥熏蒸坐浴聯合濕潤燒傷膏可減輕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后創(chuàng)面的水腫程度及液體滲出程度。另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腐肉完全脫落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可見,中藥熏蒸坐浴聯合濕潤燒傷膏可有效縮短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但兩組間臨床療效無明顯差異,與上述結論未能保持一致,考慮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有關,有待后續(xù)研究予以驗證。
綜上所述,中藥熏蒸坐浴聯合濕潤燒傷膏治療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后創(chuàng)面,可減輕創(chuàng)面水腫程度及液體滲出程度,縮短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療效顯著,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