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慧杰,李 軍,段帥帥,劉飛飛,王炳燊,郭亞潔
(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為實現彈體轉載功能,需要用到彈體轉載機動車。在轉載機動車上裝某型號大型吊機,為實現吊裝彈體,對應彈體吊點,設計出特應的彈體吊具。本文采用UG8.5 三維建模軟件對吊具進行三維建模,轉出中間格式,導入到有限元軟件中,進行六面體網格劃分,建立有限元模型,并依據所受載荷情況對吊具施加邊界條件,最后實現有限元分析,得到相應的吊具應力和應變云圖,從有限元分析結果可知,該結構滿足強度和剛度設計需求,能夠應用于實際吊裝彈體。
彈體吊具是彈體吊點與吊機吊鉤之間進行過渡傳載的裝置,因此設計時應當充分考慮吊點的對接位置,同時由于轉載車寬度要求,還需將吊具設計成可折疊結構,方便放置,避免超寬,為了實現吊裝不同彈體,將吊具設計成兩端可伸縮式結構,以滿足多種彈體吊裝[1]。綜合實際工況和功能使用需求,設計出的彈體吊具主要由主梁1、副梁2、伸縮梁3、連接銷軸4、吊環(huán)5、弓形卸扣6、吊裝帶7 等構件組成,如圖1 所示。主梁、副梁和伸縮梁均為箱體結構,且均焊接有耳板用于連接卸扣。使用連接銷軸將主梁與副梁進行鉸接,同時實現主梁與副梁完成折疊,伸縮梁中焊接擋塊用于伸縮限位,實現吊裝不同彈體。
圖1 吊具結構示意圖
由主梁、副梁、伸縮梁組成的吊具橫梁為彈體吊具的關鍵受力部件,因此針對吊具橫梁及其各組成部分進行有限元分析即可。
借助NX UG8.5 三維建模軟件對吊具總體模型進行建模,如圖2 所示,分別設計主梁、副梁、伸縮梁等構件,而后將所有構件進行裝配,完成關鍵件模型的建立,并將該模型導出成.stp 文件格式,為有限元分析提供模型準備。
圖2 橫梁組件模型
將UG8.5 設計好的三維模型導入有限元軟件后,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前處理和后處理,以彈體吊具吊載最大彈體為極限工況進行有限元分析,即伸縮梁伸出,在兩端伸縮梁吊點處施加載荷。
本文采用的彈體重量為300kN(30t)??紤]到材料屬性和實際工況需要,選取牌號為Q345B 的鋼材作為橫梁主體材料[2],材料的力學性能參數如表1 所示。
表1 材料力學性能參數
結合設計需求,對于橫梁總體變形量要求不得大于15mm。
導入模型后,將模型進行六面體網格劃分,并檢驗網格質量,經過網格劃分后的有限元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有限元模型
依據彈體吊具起吊過程中載荷的傳遞情況,應在主梁兩個吊耳孔上半圓周面施加固定約束,在伸縮梁兩端吊耳分散施加彈體重力,以及對吊具本身施加自身重力,具體邊界條件施加情況如圖4 所示。其中彈體重量為300kN(30t),彈體吊具自重為250kN(25t)。
圖4 施加邊界條件
經過有限元軟件求解后,可以清晰地得到橫梁的應力和應變云圖,如圖5、6 所示。從云圖可知,最大應力值約為201MPa,小于所選用材料的屈服強度,符合強度設計要求,最大總體變形量約為10mm,小于設計要求的15mm,符合設計需求。綜合總體結果,彈體吊具橫梁組件可以滿足吊裝強度需求[3-4]。
圖5 應變云圖
通過彈體吊具的方案設計,建立了對應的三維模型,并轉化格式導入有限元軟件中進行了有限元分析,經過分析得出的結果可知,強度和剛度都可以很好地滿足設計要求,能夠實現彈體吊裝任務。同時經過模型設計和仿真分析,給實際生產和應用有效地提供了理論依據,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圖6 應力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