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輝, 羅李平, 俞元洪, 羅慧慧
(1. 衡陽師范學院 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 湖南 衡陽 421002; 2.中國科學院 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 北京 100190;3. 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 數(shù)學與計算科學系, 湖南 衡陽 421008)
起源于偏微分方程的Emden-Fowler型泛函微分方程在科學理論研究和工程技術(shù)應用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帶有阻尼項的二階中立型Emden-Fowler方程更為廣泛,已被應用在天體物理,氣體動力學,高速計算機無損傳輸,智能機器人設計和神經(jīng)動力系統(tǒng)理論與工程等高新技術(shù)領域中[1-3]。
考慮二階中立型非線性阻尼微分方程
(a(t)φα(z′(t)))′+b(t)φα(z′(t))+
q(t)φβ(x(σ(t)))=0
(1)
其中t≥t0,a(t),b(t),p(t),q(t),τ(t),σ(t)∈C([t0,∞),R),且
z(t)=x(t)+p(t)x(τ(t))
(2)
(3)
本文總假設下列條件成立:
(C1)a(t)>0,a′(t)+b(t)≥0,q(t)≥0,q(t)不恒等于0;
近年來,二階中立型微分方程解的振動性研究受到廣泛關注,取得了許多重要結(jié)果。例如,可以參看文獻[4-25]及其引文。但是,我們注意到其中大多數(shù)文獻的振動結(jié)果是關于無阻尼方程的,而對于阻尼方程的振動結(jié)果較少。我們可參看文獻[6],[10]和[20]。而且,這些結(jié)果是在方程中立項系數(shù)p(t)滿足有界的條件下得到的,此意味著上述文獻中的振動定理不能應用于當t→∞時,p(t)→∞的情況。最近,Tunc等研究了方程(1)當α=β=1時,即線性二階中立型方程的振動性。Grace等研究了方程(1)當α=β時,即半線性二階中立型阻尼方程的振動準則。Bohner等給出了方程(1)當α=1,β>0時,即二階中立型Emden-Fowler阻尼方程的振動定理。本文的第一個目的是建立方程(1)對任意α>0和β>0成立的振動定理。它們改進,推廣和統(tǒng)一了文獻[6],[10],[20]的有關結(jié)果。并且將二階線性方程經(jīng)典的Leighton振動定理[26]推廣到二階中立型阻尼微分方程(1)。
最近,Jadlovska等考慮了方程(1)的特例
(4)
上式即為(1)中當p(t)=0,b(t)=0和α=β的情況,作者介紹了(4)中當σ(t)=t時經(jīng)典的Kneser振動準則如下:
定理1.1設
作者在文獻[11]中改進了定理1.1從σ(t)=t到σ(t)≤t,他們得到:
定理1.2設
則方程(4)振動。
本文的另一個目的是推廣文獻[11]的結(jié)果到中立型阻尼微分方程
(a(t)φα(z′(t)))′+b(t)φα(z′(t))+
q(t)φα(x(σ(t)))=0
(5)
其中z(t)=x(t)+p(t)x(τ(t)),p(t)≥0。方程(4)是方程(5)中p(t)=0,b(t)=0時的特例。
在下面第1章中我們將給出0≤p(t)<1時的振動結(jié)果,在第2章中給出p(t)≥1的振動結(jié)果。
下面出現(xiàn)的函數(shù)不等式,均假設是最終成立。如通常一樣,不失一般,我們僅處理方程的最終正解。
本節(jié)我們假設:
(C3) 0≤p(t)≤1;
我們需要下面的輔助結(jié)果:
引理2.1設x(t)是方程(1)的最終正解,則z′(t)>0。
證設x(t)是方程(1)的最終正解。則存在t1≥t0,使得當t≥t1時有x(t)>0,x(τ(t))>0和x(σ(t))>0。故由(1)和(2),我們有z(t)>0且
即
t≥t1
故有
(6)
(i)z′(t)>0,t≥t2;(ii)z′(t)<0,t≥t2
下面證明情況(ii)不可能成立。為此,設z′(t)<0,t≥t2。令
(7)
則由式(6)知,存在常數(shù)C>0,使得
-A(t)(-z′(t))α≤-A(t2)(-z′(t2))α=-C<0,
t≥t2
即
(8)
對式(8)從t2到t積分,我們得到
令t→∞,由(C1)得z(t)→-∞。此與z(t)>0矛盾。引理2.1證畢。
引理2.2設λ>0,D>0,則
引理2.3設σ(t)≤t,x(t)是方程(1)的最終正解。令
(9)
則我們有
(10)
其中A(t)的定義見(2.2),λ=min{α,β},0 (11) (12) 證明設x(t)是方程(1)的最終正解,則由引理2.1知z′(t)>0。故z(t)是增函數(shù)。由式(2),我們有 x(t)≥(1-p(t))z(t),t≥t2 (13) 由引理2.1和式(13),方程(1)成為 (a(t)(z′(t))α)′+b(t)(z′(t))α+q(t)(1- p(σ(t)))βzβ(σ(t))≤0 (14) (A(t)(z′(t))α)′+Q(t)zβ(σ(t))≤0 (15) 其中A(t)見(C2),Q(t)由式(11)定義。 從式(15)和u(t)的定義式(9),我們有 t≥t2 (16) 現(xiàn)分兩種情況考慮式(16):α≤β和α>β。 (i) 若α≤β,由式(15)知A(t)(z′(t))α是非增。因σ(t)≤t,故有 A(t)(z′(t))α≤A(σ(t))(z′(σ(t)))α 即 (17) 聯(lián)合式(16)和(11),我們有 mα,t≥t2,我們得到 (18) (ii) 若α>β。由式(15)得(A(t)(z′(t))α)′≤0。再由(C1),即a′(t)+b(t)≥0,我們得到z″(t)≤0,則有z′(t)≤z′(σ(t))。因此,式(16)產(chǎn)生 (19) 式(19),我們得到 (20) 現(xiàn)式(18)和(20)可統(tǒng)一寫為 (21) 其中Q(t),θ(t)的定義見式(11)。λ=min{α,β},且 m=min{mα,1,mβ} (22) 引理2.3,證畢。 定理2.1設(C1)~(C4)成立且σ(t)≤t。若存在ρ(t)∈C1([t0,∞),R+),使得 (23) 其中A(t),Q(t)的定義見式(15),θ(t)見式(12),0 證明:設x(t)是方程(1.1)的最終正解,且σ(t)≤t。則由引理2.3,我們有式(10)成立。以ρ(t)乘式(10)兩邊且從t2到t積分,我們得到 (24) 對上式右端積分的被積函數(shù),利用引理2.2的不等式,我們有 令t→∞,我們得到上式與(23)矛盾。定理2.1證畢。 推論1(Leighton型振動準則)設 (25) 證明:只需在(23)中取ρ(t)=1即可。 注2.1。 對于二階線性微分方程 (r(t)x′(t))′+q(t)x(t)=0,t≥t0 (26) 有Leighton振動準則:設 (27) 則方程(26)振動。 顯然,當方程(1)簡化為(26)時,推論2.1的條件即為條件(27)。因此,推論2.1是Leighton準則的精確推廣,同時,它也改進和推廣了文獻[3]的定理4,放寬了其條件(19),也改進了文獻[6],文獻[7],文獻[9]和文獻[23]的定理2.1。 例2.1考慮Emden-Fowler阻尼時滯微分方程 (28) 方程(28)是Bohner等在文獻[6]中考慮的例2.4,文中利用定理2.1證明了式(28)的每一解振動或者漸近趨向于零,對一切β>1成立,我們?nèi)菀鬃C明條件(C2)和式(25)滿足,故由推論2.1可以得知方程(28)對一切β>0每一解是振動的。因此,推論2.1改進了文獻[6]的定理2.1,而且推論2.1還可應用于方程(1)。但文獻[6]的結(jié)果不能用于方程(1)。 例2.2考慮中立型時滯微分方程 (29) 方程(29)是文獻[14]中考慮的方程(2.14),作者利用推論2.2證明了當q0>1.588 56時方程(29)振動。而利用文獻[2]的推論2,要求q0>5.443 81才能保證方程(29)的一切解振動。 因此,由定理2.1可得當q0>1.5時,方程(29)振動。故定理2.1改進了文獻[12]的推論2.2,也改進了文獻[5]的推論2。 下面的定理是方程(5)的Kneser型振動定理。 定理2.2設(C1)~(C4)成立,σ(t)≤t。 若 (30) 則方程(5)振動。 其中R(t)和A(t)由(C2)定義,Q(t)由式(11)定義。 證明因當α=β時,方程(1)即為方程(5),故我們只須證明條件(30)成立保證了當α=β時條件(23)成立即可。 現(xiàn)設式(30)成立,則存在ε>0使得對一切充分大的t,有 (31) (32) 對上式從充分大的T>t0到∞積分,產(chǎn)生 dt=∞ (33) 另一方面,當α=β時,有λ=α,m=1,Q(t)=σ(t)。我們在式(23)中取ρ(t)=Rα(σ(t)),即得式(33)成立。 定理2.2證畢。 例2.3考慮半線性時滯微分方程 (34) 方程(34)是文獻[21]中考慮的方程(7), 作者利用該文的定理3得到當條件 q0>1.929 16 (35) 成立時, 方程的一切解振動。 因此, 當 q0>0.163 1 (36) 成立時, 條件(30)滿足, 則由定理2. 2知方程(34)振動。 故定理2.2推廣和改進了文獻[21]的定理3。 注2.3定理2.2推廣了定理1.1和定理1.2。 我們將最近文獻[11]的Kneser型振動定理從時滯微分方程推廣到中立型微分方程。定理2.2給出的是中立項系數(shù)p(t)有界時的振動結(jié)果。 下面考慮p(t)無界時的情況。 本節(jié)假設: (C5)p(t)≥1且最終不恒為1; 引理3.1設σ(t)≤τ(t),x(t)是方程(1)的最終正解。 令 (37) 則 (38) 其中 (39) (40) 證明設x(t)是方程(1)的最終正解。 由引理2.1,有z′(t)>0,即z(t)是增函數(shù),由假設得 (41) 因τ(t)>t且是增函數(shù),故有τ-1(t)>τ-1(τ-1(t)),于是有z(τ-1(t))>z(τ-1(τ-1(t)))。利用(40)和(41)得到x(t)≥P*(t)z(τ-1(t))。由(C6),我們有 x(σ(t))≥P*(σ(t))z(g(t)) (42) 因σ(t)≤τ(t),故有τ-1(σ(t))≤t或g(t)≤t。因此,方程(1)給出 zβ(g(t))≤0 (43) (A(t)(z′(t))α)′+Q*(t)zβ(g(t))≤0 (44) 其中A(t)見式(7),Q*(t)見(39),g(t)由(C6)定義。 我們注意到(37)的ξ(t)與(9)的u(t)類似,不等式(44)和不等式(15)類似。 因此,可以用推導不等式(10)的方法來推導不等式(38),故省略。 引理3.1證畢。 引理3.2設σ(t)≥τ(t),x(t)是方程(1)的最終正解。 令 (45) 則 (46) 其中0 證明因σ(t)≥τ(t),故τ-1(σ(t))≡g(t)>t,類似引理3.1,由式(1),(43)和(44),我們得到 zβ(t)≤0 (47) 和 (A(t)(z′(t))α)′+Q*(t)zβ(t)≤0 (48) 剩下的證明類似于引理3.1,故省略。 引理3.2證畢。 定理3.1設(C1),(C2),(C5),(C6)成立,若存在ρ(t)∈C1([t0,∞),R+)使得當σ(t)≤τ(t)時,有 (49) 當σ(t)≥τ(t)時,有 (50) 其中λ,K,L,A(t),Q*(t),g(t),θ1(t)的定義均可見引理3.1和引理3.2,則方程(1)對任意α>0,β>0都是振動的。 證明設x(t)是方程(1)的最終正解,由引理2.1得z′(t)>0。因σ(t)≤τ(t),故τ-1(σ(t))=g(t)≤t。令 (51) 則由引理3.1,我們有 (52) 用ρ(t)乘式(52),從T到t積分,我們得到 (53) 對式(53)右端被積函數(shù)利用引理2.2,產(chǎn)生 (54) 在(54)中令t→∞,我們得到與(49)矛盾。 現(xiàn)考慮σ(t)≥τ(t)。利用引理3.2,令 (55) 則有 (56) 用ρ(t)乘(56),從T到t積分,我們有 (57) 對(57)右端被積函數(shù)利用引理2.2,我們得到 (58) 上式中令t→∞,我們得到與(50)矛盾。 定理3.1證畢。 在定理3.1中取ρ(t)=1,我們有 推論3.1(Leighton型振動準則)設 (59) 其中Q*(t)由(39)定義,則方程(1)振動。 下面的例子說明定理3.1的應用。 例3.1考慮中立型阻尼微分方程 (60) 下面給出p(t)無界時方程(5)的Kneser型振動準則。 定理3.2設(C1),(C2),(C5)和(C6)成立,當σ(t)≤τ(t)時,有 (61) 當σ(t)>τ(t)時,有 (62) 則方程(5)振動,其中R(t),A(t)定義見(C2),g(t)定義見(C6),Q*(t)定義見(39)。 證明由于定理3.1,定理3.2分別與定理2.1,定理2.2類似,后者都是利用前者來證明,方法是一樣的。 故省略。 定理3.2證畢。 例3.2考慮二階半線性中立型阻尼方程 t≥1 (63) 下面驗證(61): 故當 (64) 我們有(61)成立,利用定理3.2知方程(63)對任意α>0都振動。 本文有兩個目的,一是推廣經(jīng)典的Leighton振動準則和Kneser振動準則。另一個是給出二階非線性中立型阻尼微分方程(1)的新振動準則,使得既能適合Emden-Fowler方程,又能用于半線性微分方程,從而改進、推廣和統(tǒng)一了若干文獻中的新結(jié)果。最近,Jadlovska和Dzurina在文獻[8]中將Kneser振動準則推廣到二階半線性時滯微分方程,本文定理2.2和定理3.2進一步將文獻[8]的結(jié)果推廣到中立型阻尼微分方程。我們不僅考慮中立項系數(shù)p(t)有界,而且也考慮了p(t)可以趨向于無窮的情況,我們得到的Leighton型振動準則,也考慮了p(t)→∞(t→∞)的情況。上述結(jié)果在文獻中是沒有出現(xiàn)過的。本文給出的例子也說明所得結(jié)果是新的。 即文獻中的振動定理或者不能適用,或者所得結(jié)果不如我們的定理精確。本文是在假設(C2)成立條件下,即方程是正則型的。我們下一步將考慮(C2)不成立的情況,即方程是非正則型的。歡迎有興趣的同行一起合作和交流。2 p(t)≥1時的振動結(jié)果
3 結(jié)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