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眾 王海洲 張德旗 杜福民
(1 山東省日照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日照 276826;2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日照 276807;3 山東省日照市畜牧獸醫(yī)管理服務中心,日照 276826)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經(jīng)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蜂蜜的氣味和色澤隨蜜源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呈現(xiàn)水白色、琥珀色或深色,蜂蜜通常情況下呈粘稠流體狀,儲存時間較長或溫度較低時可形成部分或全部晶體。蜂蜜中含有多種糖,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此外還富含有機酸、酶、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物質,具有解毒、抗菌、消炎、滋潤、防腐、保護創(chuàng)面、促進細胞再生和滲液吸收等功效,廣泛應用于保健、美容、醫(yī)療等行業(yè)。
天然蜂蜜中含有豐富的酶類,如淀粉酶、蔗糖轉化酶、葡萄糖氧化酶、過氧化氫酶、磷酸酯酶等近百種酶,其中最重要的是淀粉酶。大量研究表明,蜂蜜的淀粉酶活性可以作為判定蜂蜜成熟程度、新鮮程度和加工工藝是否合理及是否摻假的重要指標,未經(jīng)充分釀制的蜂蜜,酶值偏低;經(jīng)過高溫加熱處理或過久儲藏的蜂蜜,酶會受到破壞,酶值變低[1]。鑒于此,有些國家甚至把蜂蜜的酶活性作為蜂蜜的評級標準,即酶值越高,等級越高,價格也越高。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最基本成分,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類基本物質。因此,氨基酸是評價食物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蜂蜜中含有絕大部分種類的氨基酸,但是地域、花源會導致氨基酸種類和含量出現(xiàn)細微差別,因此有些研究表示氨基酸的差異可以作為鑒別蜂蜜花源的手段之一[2]。
本研究通過檢測五蓮山地區(qū)三種蜜源蜂蜜淀粉酶活性及氨基酸的差異,分析花源對蜂蜜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為進一步深入研究蜂蜜作用及功效提供參考意見。
本研究采用的蜂蜜收集自五蓮山地區(qū)9 家養(yǎng)蜂場/戶,其中槐花蜜、荊條花蜜、棗花蜜各3 家,以上蜂蜜在2℃~5℃,避光儲存。
碘儲備液:稱取8.8g 碘于含有22g 碘化鉀的40mL 水中溶解,用水定容至1000mL;碘溶液:稱取20g 碘化鉀,用水溶解,再加入5mL 碘儲備液,用水定容至500mL;乙酸鹽緩沖液:稱取87g 乙酸鈉于400mL 水中,加入10.5mL 冰乙酸,用水定容至500mL;0.5mo1/L 氯化鈉溶液:稱取14.5g 氯化鈉,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淀粉溶液:溶解2g 可溶性淀粉于90mL 水中,迅速煮沸后再微沸3min 至室溫后,于100mL 容量瓶中定容。以上所用水均為去離子超純水,所有試劑均為分析純。
分光光度計;恒溫水浴鍋;液相色譜儀。
1.3.1 淀粉酶活性測定
(1)樣品的制備。未結晶的樣品將其用力攪拌均勻即可;有結晶析出的樣品,可將樣品瓶蓋塞緊后,置于不超過60℃的水浴中溫熱,待樣品全部溶化后攪勻。各樣品稱取1g 樣品于燒杯中,加入3mL 水和0.5mL 乙酸鹽緩沖液混合均勻,加入0.3mL 氯化鈉溶液并定容至5mL。
(2)淀粉溶液的標定。取1mL 淀粉溶液和2mL 水于40℃下水浴20min,兩者充分混合后取100μL 加入到1mL 碘溶液中充分混勻,用一定體積的水稀釋,用分光光度計于660nm 波長處測定吸光度,確定0.760 吸光度所需稀釋水體積數(shù),以此作為樣品溶液的稀釋系數(shù)。
(3)吸取1mL 淀粉溶液、2mL 樣品和2mL 碘溶液,分別于40℃水浴20min,將淀粉溶液導入樣品中前后傾斜充分混合后計時。
(4)5min 時,吸取200mL 樣品混合液加入到2mL 碘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標定相同體積的水后充分混勻,于660nm 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如吸光度大于0.235,繼續(xù)重復上一步,直至吸光度小于0.235為止。
(5)對數(shù)坐標紙上,以時間(min)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將所測吸光度與其相對應時間在坐標紙上標出并連接成線。從直線上查出樣品溶液的吸光度與0.235 交叉點上的相對應時間,按照以下公式計算淀粉酶值:
式中:x 為淀粉酶活性,單位為毫升每克小時[mL/(g·h)];
T 為對應時間,單位為分(min)。
1.3.2 氨基酸的測定
氨基酸成分測定委托農業(yè)農村部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GB 5009.124-2016)方法檢驗。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GraphPad Prism 9.3.1 軟件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處理。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0.05 為差異顯著。
淀粉酶活性是衡量蜂蜜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豐富的活性酶對人體有重要的調理作用[3]。根據(jù)我國行業(yè)標準(GH/T 18796-2012)規(guī)定,蜂蜜中淀粉酶活性(1%淀粉溶液)必須≥4 mL/(g·h)。如圖1所示,9 家養(yǎng)蜂場所產蜂蜜在1%淀粉溶液中的平均酶活性為21.78 mL/(g·h),遠超我國行業(yè)標準。其中,槐花蜜的酶活性最高,達到24.87 mL/(g·h);其次為棗花蜜,為21.17 mL/(g·h);荊條蜜的淀粉酶活性最低,僅為19.30 mL/(g·h),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三種蜂蜜之間淀粉酶活性無顯著差異(P>0.05)。由于蜂蜜中的淀粉酶為動物源淀粉酶,來源于蜜蜂[4],而非花粉或花蜜,本研究中9 家養(yǎng)蜂場所飼養(yǎng)蜜蜂均為意大利蜂,淀粉酶活性無顯著差異在情理之中。有研究表明,淀粉酶活性與蜂蜜品質有直接相關性,一般來說淀粉酶活性越高,品質越好[5],可判定本研究中所使用蜂蜜均為充分釀制的新鮮蜂蜜。
如圖2所示,槐花蜜、荊條花蜜、棗花蜜的氨基酸含量分別為0.076 g/100g、0.170 g/100g 和0.200 g/100g,其中荊條花蜜和棗花蜜的氨基酸含量顯著高于槐花蜜(P=0.0094,P=0.0024),然而荊條花蜜和棗花蜜之間氨基酸含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研究表明,游離氨基酸因花源、地域、氣候的不同有明顯差異[6]。本文中棗花蜜的氨基酸總量為0.200 g/100g,高于其他兩種蜂蜜,這與ZHENG SUN 等人的研究相一致[7]。
如表1所示,蜂蜜中脯氨酸的含量占比最高,達20.22%,其次為天冬氨酸14.35%和谷氨酸10.30%,其余氨基酸含量依次為:苯丙氨酸9.26%、丙氨酸6.85%、賴氨酸6.06%、纈氨酸5.57%、亮氨酸5.33%、蘇氨酸5.23%、異亮氨酸3.94%、甘氨酸3.34%、絲氨酸3.34%、精氨酸2.22%、組氨酸2.21%和蛋氨酸2.00%。大量研究表明,在不同地域、蜜源的蜂蜜中脯氨酸的含量均呈現(xiàn)較高水平[8-9]。
表1 蜂蜜中單氨基酸含量占比(%)
本研究中,如表2所示,槐花蜜、荊花蜜和棗花蜜的脯氨酸含量均最高,其中棗花蜜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達0.033g/100g。其次為荊條花蜜0.0283 g/100g,槐花蜜最少為0.0167 g/100g。另外,棗花蜜的苯丙氨酸含量為0.0229 g/100g 高于荊條花蜜0.0080 g/100g 及槐花蜜0.0049g/100g,但無顯著差異(P>0.05)。另外,所有樣品中均為檢測到絡氨酸的存在,可能是由于含量極少低于檢測閾值的原因。
表2 三種蜂蜜中氨基酸含量統(tǒng)計結果(g/100g)
本研究中,三種蜂蜜的淀粉酶活性均遠超國家標準,說明五蓮山地區(qū)9 家養(yǎng)蜂場的蜂蜜品質均較好。另外,棗花蜜的總氨基酸含量顯著高于槐花蜜、荊條花蜜的氨基酸含量,可能說明棗花蜜的營養(yǎng)功效好于其余兩種蜂蜜,但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傊?,不同蜜源的蜂蜜營養(yǎng)成分具有顯著差異,人們在選用蜂蜜時可以根據(jù)不同需求有所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