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
(河北冀通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施工技術不規(guī)范、質量控制不嚴格是降低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可靠性的重要原因。因此,結合具體施工案例,對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材料拌和及運輸、混合料攤鋪、混合料壓實的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并結合技術要點,從材料質量、混合料溫度、防水處理三個層面,探討具體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對提升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水平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以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金井鎮(zhèn)某公路建設項目為例,該工程項目起點為金井林業(yè)工作站,終點為長沙金龍鑄造工業(yè)公司西南側,總建設長度為3.1577km,主要設計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技術指標明細表
2.1.1 合理進行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應結合工程施工所在地的氣候特點對目標配合比及生產配合比的相關技術指標進行重點控制。湖南屬于炎熱多雨的氣候環(huán)境,施工正處夏季,應著重考慮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和高溫穩(wěn)定性。而對具有低溫干燥氣候特點的地區(qū),則應重點控制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
2.1.2 確保拌和設備的穩(wěn)定性
本工程選用的拌和設備為間歇式拌和機,屬于電、氣、液、機一體化大型瀝青混合料拌和機械設備,雖然功能強大,施工效率高,但由于結構復雜,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故障。因此,提升機械設備穩(wěn)定性,確保瀝青拌和站正常工作是生產合格瀝青混合料、提升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也是拌和材料控制工作的重點。施工中通過以下控制措施能夠有效提升拌和設備的穩(wěn)定性:
(1)定期檢修和保養(yǎng)機械設備;
(2)為確保材料配比和施工溫度的可靠性,認真標定拌和設備的計量設備;
(3)設備易損耗配件必須有充足的備件,確保設備的持續(xù)工作能力。
2.1.3 明確拌和工藝
混合料拌和過程盡可能縮短拌和時間并降低拌和溫度,才能夠有效避免混合料揮發(fā)及氧化,確?;旌狭系陌韬唾|量。
2.1.4 強化運輸環(huán)節(jié)控制
要求運輸車輛宜為20t以上自卸車;每次運輸前,車廂必須清理干凈,且在車廂板上涂抹由柴油和水按1∶3 配比制備的油水混合液;運輸期間嚴禁高速駕駛,不得出現急轉彎、急剎車行為,避免對混合物封層和透層的破壞;攤鋪機前的卸料車需大于2 輛,并配有4~5 輛的等候料車,從而確保攤鋪施工的連續(xù)性[1]。
(1)攤鋪作業(yè)前,應對攤鋪機各項性能指標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包括檢查攤鋪機熨平板底面清理、變形、磨損情況,及時處理不符合作業(yè)標準的問題,避免因設備原因而導致面層裂紋,影響路面平整度。
(2)施工中控制攤鋪速度。路面上層以7m/min的速度進行攤鋪,下層以10m/min 的速度進行攤鋪。攤鋪機應以緩慢勻速的方式行進,以此提升瀝青混凝土路面密實度和平整度。
(3)加強混合料供給環(huán)節(jié)的控制,確保攤鋪機能夠連續(xù)作業(yè),避免人為因素對攤鋪作業(yè)的影響。如提升料車司機卸料規(guī)范性,使料車能夠準確地在攤鋪機前10~30cm 位置進行卸料,避免發(fā)生料車與攤鋪機碰撞的現象。卸料時料車應處于空擋,依靠攤鋪機的推動前進。
(4)確保攤鋪作業(yè)過程中,攤鋪機的各項功能開關都處于自動控制狀態(tài),攤鋪機依照規(guī)定標線行進,尤其是在彎道作業(yè)時,攤鋪作業(yè)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攤鋪機熨平板前混合料的堆積情況,避免不良堆積。
(5)認真做好各環(huán)節(jié)的施工組織規(guī)劃,在確保攤鋪機持續(xù)工作的同時,保證所有攤鋪機都能夠按照既定的、統一的技術參數作業(yè),從而控制路面平整度[2]。
壓實度與平整度是衡量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重要技術指標。當前公路路面施工中的碾壓施工通常按照自上而下、由靜至動、先慢后快的原則進行。碾壓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環(huán)節(jié)。
2.3.1 初壓環(huán)節(jié)
攤鋪施工雖然能夠讓路面具有一定的壓實度,但如果在沒有經過初壓處理的情況下直接進行高強度的碾壓施工,很容易發(fā)生混合料推移的情況,嚴重影響施工質量。因此,初壓是必不可少的施工環(huán)節(jié)。在初壓環(huán)節(jié)中,瀝青混合料溫度需要控制在120~140℃之間,碾壓速度需要控制為2.5km/h,采用鋼輪壓路機,碾壓2遍為宜。
2.3.2 復壓環(huán)節(jié)
該施工環(huán)節(jié)的目的主要是使路面達到設計要求的壓實度。為確保復壓施工的質量,壓實機械應采用碾壓效果突出的振動壓路機,混合料溫度宜控制在100~120℃。施工單位采用的重型雙鋼輪振動壓路機與膠輪壓路機聯合碾壓的復壓方式,鋼輪在前、膠輪在后,以4.5km/h 的速度,復壓6~8 遍。
2.3.3 終壓環(huán)節(jié)
該施工環(huán)節(jié)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壓實機械的輪跡。終壓使用重型雙鋼輪壓路機靜壓2 遍。在確?;旌狭蠝囟炔坏陀?0℃的同時,將終壓速度控制在2.5km/h。在碾壓過程中,應遵循由外向內、自低向高的壓實原則。同時,壓路機行進路線和方向不得隨意改變,不得在混合料未充分冷卻或未經碾壓成型的路面上進行停留、制動或轉向。此外,在進行施工縫處理時應切除接頭,首先用4m 直尺檢查端部平整度,然后以直尺脫離攤鋪層面的位置作為界限,利用切割機挖除施工縫,最后利用斜向碾壓和人工找平相結合的方式對新鋪接縫處進行平整處理[3]。
材料質量控制包含瀝青質量控制和集料質量控制兩方面:
(1)瀝青質量控制:①瀝青結合料優(yōu)先選用道路石油瀝青,瀝青類型的選擇應綜合考慮交通荷載等級、公路等級、結構層位、氣候條件、施工條件等因素;②荷載等級較高、氣候條件嚴酷、有連續(xù)長陡縱坡的路段應選用SBS 改性瀝青且中面層和表面層應采取優(yōu)化混合料級配;③開級配混合料表面應使用橡膠瀝青或高黏瀝青,并用適量水泥或消石替代礦粉;④瀝青混合料公稱最大粒徑應滿足以下條件:表面層不大于16.0mm、中面層和下面層不小于16.0mm、基層不小于26.5mm。
(2)集料質量控制:應對粗、細集料的含泥量與力學性能進行嚴格檢測和控制,確保粗、細集料質量符合表2、表3 中的技術要求。施工過程中,集料必須堆放于配有完善隔離和防水措施的硬質場地上,避免串料。對細集料還應做好覆蓋防護措施,避免其含水量發(fā)生變化,影響混合料質量。此外,如果粗集料的黏附性沒有達到施工技術要求,則可以用改性瀝青或添加抗剝落劑的方法進行處理[4]。
表2 公路瀝青路面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
表3 公路瀝青路面細集料質量技術要求
施工溫度是影響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對施工溫度的控制。施工單位在路面施工前將混合料預熱,當溫度滿足施工規(guī)范要求后再進行施工。如果出現施工間斷的情況,則復工前必須再次進行混合料預熱。此外,在進行瀝青混合料溫度控制時還應注意以下內容:
(1)通常情況下混合料拌和溫度應不高于180℃。
(2)骨料加熱溫度通常高于拌和溫度20~25℃,且因為骨料含水量對干燥時間和加熱溫度有直接影響,因此,在混合料制備過程中應加強骨料含水量的控制。
(3)路面碾壓施工前應通過試驗路段確定最佳初壓溫度。碾壓過程中,復壓和終壓的溫度可依次相差15~20℃。
(4)東北地區(qū)或低溫情況下,普通瀝青混合料的初壓溫度應不低于135℃、終壓溫度應不低于80℃;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初壓溫度應不低于155℃、終壓溫度應不低于100℃。同時,混合料運輸過程中應使用篷布進行覆蓋,且相較于普通地區(qū),應增加2~3層篷布,并確?;旌狭系竭_施工現場時,表面6cm 以下的溫度應不低于160℃。
雨水腐蝕是導致瀝青混凝土路面破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強路面防水控制對提升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公路兩側邊緣是雨水向瀝青混凝土路面內部滲透的主要路徑。因此,在瀝青混凝土路面鋪設完畢后,必須用熱瀝青多次涂刷公路兩側邊緣,嚴密封閉外露空洞。此外,用于路面排水的盲溝也是雨水侵害路面的路徑,因此,在確保盲溝拱度符合國家及行業(yè)標準的同時,需要將盲溝泥土壓實并涂刷防水材料[5]。
綜上所述,在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不僅要從混合料拌和及運輸、混合料攤鋪、混合料壓實三個層面進行控制,還應做好施工材料質量、施工溫度條件、路面防水控制,以此提升路面施工的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