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菡
電子科技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綿陽醫(yī)院·綿陽市中心醫(yī)院婦產科 (四川綿陽 621000)
剖宮產是產科重要術式,尤其是對于初產婦,剖宮產手術可減少生產痛苦、縮短生產時間。但手術帶來的創(chuàng)傷導致產婦產后需長時間臥床休養(yǎng),以促進子宮及盆底肌的恢復[1]。在剖宮產術后產婦休養(yǎng)期間,對其進行常規(guī)護理可起到一定的輔助產婦恢復的效果,但由于該護理模式措施單一、缺乏針對性,在快速恢復產婦子宮功能及盆底肌力方面的效果有限[2]。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產后康復治療儀可促進產婦血液循環(huán),加快機體功能恢復[3]?;诖?,本研究探討產后康復治療儀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對剖宮產術后初產婦泌乳功能、自我護理能力及生命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綿陽市中心醫(yī)院行剖宮產手術的84例初產婦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例。對照組年齡22~33歲,平均(27.31±2.47)歲;孕周37~41周,平均(39.24±1.03)周;文化水平,??萍耙陨?1例,高中13例,初中8例。觀察組年齡23~34歲,平均(28.19±2.31)歲;孕周37~40周,平均(38.87±0.92)周;文化水平,??萍耙陨?0例,高中12例,初中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產婦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新式剖宮產術》(第2版)[4]中的剖宮產手術指征;為初產婦。排除標準:存在手術禁忌證;合并精神行為異常;存在凝血功能障礙。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具體如下。(1)傷口護理:采用聚維酮碘或過氧化氫溶液定期對產婦的傷口進行消毒(3次/d),并密切觀察,防止出現(xiàn)傷口感染。(2)新生兒哺乳喂養(yǎng)指導:指導產婦取舒適的姿勢哺乳,囑其將一只手的拇指放在產婦乳房上方,其余四指放在乳房下方,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放入新生兒口中,并用手扶托乳房,以防乳房堵住新生兒鼻孔而影響新生兒呼吸,并告知產婦在新生兒吸空一側乳房后再吸吮另一側乳房,且哺乳后產婦應佩戴合適的棉質乳罩;此外,在每次哺乳后,應將新生兒抱起輕輕拍打其背部1~2 min,以便排出胃內空氣,防止新生兒吐奶。(3)乳房清潔:定期為產婦清潔乳房(3次/d),即用溫開水沾濕毛巾,輕輕擦拭乳房,特別是乳暈和乳頭部位,注意動作輕柔,以免擦破乳頭上的皮膚。(4)健康宣教:向產婦發(fā)放健康宣教手冊,內容包括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勢、技巧及堅持6個月純母乳喂養(yǎng)的必要性和產褥期自我保健知識等。(5)產后飲食:囑產婦產后6 h可飲少量的溫開水,并幫助其進行翻身活動,產后2 d可進食米湯,產后3 d后可進食蔬菜肉湯、軟面類食物。(6)盆底肌肉訓練:指導產婦取仰臥位,雙下肢屈曲,在吸氣時收縮肛門括約肌及盆底肌,持續(xù)5 s后(若有不適,可先收縮2~3 s,再逐漸延長收縮時間),放松10 s,重復該動作8~12組;訓練一段時間后,可逐漸延長盆底肌縮放時間,達到每次收縮10 s、放松10 s,30 min/次,3~4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產后康復治療儀(江蘇鑫三園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XSY-3200B型)干預:開機1~2 s后,將耦合劑均勻涂抹在乳房電極片及腹部電極片上,將電極片緊貼在產婦乳房及骶尾兩側,并用治療巾覆蓋固定;將治療能量設置為每次不超過10個能量級,并依據產婦承受能力逐漸增加;從產后第1天開始干預,20~30 min/次,1次/d。
兩組均持續(xù)干預15 d。
(1)泌乳功能:觀察記錄兩組產后泌乳始動時間、產后24 h泌乳量及產后48 h母乳喂養(yǎng)率。(2)自我護理能力:干預15 d后,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評估兩組的自我護理能力,內容包括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概念及自我護理健康知識水平4個維度,總分為172分,評分越高表示產婦自我護理能力越好[5]。(3)生命質量:干預15 d后,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命質量測定量表簡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questionnaire,WHOQOL-BREF)評估兩組的生命質量,內容包括社會關系、周圍環(huán)境、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4個維度,分值均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產婦生命質量越好[6]。
觀察組泌乳始動時間短于對照組,產24 h泌乳量多于對照組,產后48 h母乳喂養(yǎng)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泌乳始動時間、產后24 h泌乳量及產后48 h母乳喂養(yǎng)率比較
觀察組干預15 d后的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概念及自我護理健康知識水平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15 d后的ESCA評分比較(分,
觀察組干預15 d后的社會關系、周圍環(huán)境、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15 d后的WHOQOL-BREF評分比較(分,
相關研究指出,我國剖宮產率約為47%,其中約有25%的產婦因畏懼分娩疼痛而選擇剖宮產[7]。剖宮產手術雖可減輕產婦的分娩疼痛感,縮短分娩時間,但術后產婦較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影響康復[8]。泌乳延遲、乳汁少、子宮復舊不全、產后出血、術后脹氣及疼痛等是產科臨床較為常見的問題,常規(guī)護理不僅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且會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量[9]。
產后康復治療儀利用電極片產生的磁波模擬滾動、旋轉和擰緊等按摩方式對產婦進行系列刺激,從而進行更深層持久的治療,以促進毛細血管收縮與血液循環(huán),刺激腺體分泌微活細胞組織,有效恢復肌肉組織的緊張度和彈性,在較短的時間內促進機體功能恢復[10]。此外,產后康復治療儀產生的渦性磁場可使產婦的運動神經及支配肌肉發(fā)生反應,促使產婦肌肉強直收縮,從而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及營養(yǎng)狀況,促進惡露排出。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泌乳始動時間短于對照組,產后24 h泌乳量多于對照組,產后48 h母乳喂養(yǎng)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15 d后的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概念及自我護理健康知識水平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產后康復治療儀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可縮短剖宮產術后初產婦泌乳始動時間,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及產婦產后自我護理能力,與蔡文智等[11]的研究結果相似。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干預15 d后的社會關系、周圍環(huán)境、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產后康復治療儀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可有效改善剖宮產術后初產婦的生命質量,增強產后幸福感,與支會建和張玉芬[12]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產后康復治療儀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可縮短剖宮產術后初產婦泌乳始動時間,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并可有效提升產婦產后自我護理能力,改善產后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