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 華,江芳芳,舒瑞琴 (.江西省都昌縣中醫(yī)院,江西 九江 33600;.江西省都昌縣人民醫(yī)院,江西 九江 33600)
剖宮產可保護母嬰安全,是解決高危妊娠、難產的重要措施,且剖宮產手術時間短,產婦疼痛相對輕,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剖宮產的安全性與可行性獲得了大幅度提升,剖宮產分娩比例明顯上升[1-2]。麻醉是剖宮產手術中的重要步驟,手術效果直接受到其安全性、可靠性直接影響。脊椎-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CSEA)、硬膜外麻醉(EA)是目前常見的麻醉手段,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選擇哪種麻醉方式作為剖宮產手術常規(guī)麻醉手段尚無統(tǒng)一定論。為此,本研究選擇2019年7月~2021年7月擬在我院行剖宮產分娩的80例產婦,旨在分析CSEA與EA在剖宮產術中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選擇2019年7月~2021年7月擬在我院行剖宮產分娩的80例產婦,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研究組年齡22~39歲,平均(28.32±2.14)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1±0.84)周;經產婦18例,初產婦22例;ASA分級:Ⅰ級22例,Ⅱ級18例。對照組年齡21~40歲,平均(28.26±2.12)歲;孕周37~40周,平均(39.17±0.78)周;經產婦20例,初產婦20例;ASA 分級:Ⅰ級25例,Ⅱ級15例。兩組上述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凝血功能正常;足月、單胎妊娠;接受剖宮產分娩;ASA 分級為Ⅰ級~Ⅱ級。排除標準:精神病患者;對本次研究使用的藥物過敏者;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免疫障礙;存在麻醉禁忌證。
1.2方法:兩組患者術前均禁食、禁水6 h,進入手術室后嚴密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血壓(Bp)、心率(HR)、心電圖,并創(chuàng)建靜脈通道。對照組行EA,穿刺點經L1~L2椎間間隙,成功穿刺后頭側置管3.5 cm,注入2%利多卡因4 ml,觀察5 min,若患者未出現(xiàn)蛛網膜下腔阻滯征象,則追加8 ml 0.5%鹽酸羅哌卡因,直至達到理想麻醉平面。研究組行CSEA,患者取腳底頭高位,經L2~L3椎間隙實施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經套針置入25G穿刺針,實施蛛網膜下腔穿刺,見腦脊液流出后,將11 mg鹽酸羅哌卡因注入。將穿刺針拔出,置入硬膜外導管約3.5 cm,固定后協(xié)助孕婦取平臥位行手術。
1.3觀察指標:①麻醉效果:優(yōu):肌松良好,產婦表情輕松,可耐受手術為優(yōu);良:肌松一般,術中出現(xiàn)可承受的輕微疼痛,未影響手術實施;差:肌松較差,產婦術中疼痛明顯,需給予鎮(zhèn)痛藥物。優(yōu)良率=(優(yōu)例數(shù)+良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比較兩組麻醉前、麻醉后5 min、術畢時血流動力學指標:HR、平均動脈壓(MAP)。③比較兩組不良反應(惡心嘔吐、低血壓、寒戰(zhàn)、頭痛等)發(fā)生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21.0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麻醉效果比較: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麻醉優(yōu)良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效果對比[n(%),n=40]
2.2兩組血流動力學比較:兩組麻醉前HR、MAP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麻醉后5 min HR高于麻醉前,MAP低于麻醉前,而研究組HR較對照組低,MAP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畢時HR低于麻醉后5 min,MAP高于麻醉后5 min,而研究組HR較對照組低,MAP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比
2.3兩組不良反應比較: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n(%),n=40]
剖宮產是臨床處理高危妊娠、異常妊娠的輔助生產技術,手術時間較短,對麻醉質量的要求較高[3]。選擇一種起效快、安全可靠且不良反應少的麻醉方式尤為重要。EA是剖宮產手術常用的麻醉手段,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控性、對胎兒影響小等優(yōu)勢[4-5]。EA中硬膜外間隙較大,會增加麻醉藥物使用量,延長麻醉誘導時間,增加麻醉失敗、麻醉阻滯不完全發(fā)生率[6]。CSEA具有阻滯完全、起效迅速、對呼吸循環(huán)影響輕、用藥劑量小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剖宮產手術。本研究結果顯示,剖宮產術中使用CSEA安全性較高,可提高麻醉效果,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分析原因在于CSEA是EA和蛛網膜下腔阻滯相互結合,可有效阻滯盆腔神經叢,消除盆腔器的牽張反射,縮短麻醉起效時間,且感覺、運動神經和交感神經可在短時間內被完全阻斷,抑制創(chuàng)傷性刺激向中樞傳導,使應激性損傷減輕,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7-8]。CSEA能減少疼痛刺激向中樞傳導,發(fā)揮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能保留患者自主呼吸,還可對手術區(qū)域神經元興奮形成抑制,阻滯交感神經,避免血兒茶酚胺等濃度升高,使手術刺激所致的應激反應減輕,維持產婦生命體征平穩(wěn)[9-10]。另外,CSEA中可直接將麻醉藥物注入蛛網膜下腔,麻醉藥物的使用劑量相對較少,一定程度上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剖宮產術中使用CSEA安全性高于EA,且麻醉效果更好,能有效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