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磊
隨著人們飲食的多油、多糖、多脂肪化,直腸癌發(fā)病率逐年增加,進而導致直腸癌的死亡率隨之升高。中國結直腸癌新發(fā)病例數(shù)在世界排名第二,死亡例數(shù)排名第三,并且仍呈上升趨勢。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直腸癌病例約為37.26 萬,死亡例數(shù)約為20.5 萬[1]。早期患者一般無明顯癥狀,只有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出現(xiàn)系統(tǒng)性癥狀,如排便習慣改變、腹部存在包塊、腸梗阻以及疲勞等。因此,多數(shù)結直腸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jīng)處于晚期,只能接受姑息治療[2]。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研究的深入和治療的進展,結直腸癌的死亡率下降了42.56%,5 年生存率上升到67.42%,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上升趨勢[3]。手術是治療結直腸癌的首選方法,但不可預測且可避免的術后轉移是影響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直腸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綜合治療,包括化療、放療、介入治療、免疫治療、中醫(yī)藥等。癌癥疼痛導致的失眠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最常見的癥狀,需要及時緩解疼痛以提高預后。因此,提高晚期直腸癌患者的生活質量,特別是改善癌癥疼痛導致的失眠癥狀,適當延長生存時間,是當前研究中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作者就此進行了本次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大連市中醫(yī)醫(yī)院接受治療的60 例直腸癌伴失眠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 例。對照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齡55~80 歲,平均年齡(70.23±4.33)歲。試驗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齡55~80 歲,平均年齡(71.24±4.3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明確病理診斷為晚期直腸癌(TMN Ⅳ期)的患者;患者進行至少1 次影像學檢查,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成像(PET-CT)、CT、磁共振成像(MRI)顯示可測量的病變,患者進行計劃化療;無其他治療計劃,如放療、介入治療等;患者符合癌癥相關疼痛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主要為腎虛濕熱證;治療前未服用益氣扶正中藥,中成藥在試驗前未使用過;年齡18~80 歲;估計生存時間≥6 個月;外周血象正常,心、肝、腎功能無明顯異常的患者;無認知障礙,能夠了解本研究情況的患者;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能夠接受相關治療檢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嚴重疾病,如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生殖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以及不能耐受治療的患者;存在躁狂、抑郁、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腸梗阻、腹水和其他嚴重腫瘤并發(fā)癥患者;由于中藥過敏等原因,以及研究人員認為不適合參與本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臨床常規(guī)康復方法,保持進行康復室內衛(wèi)生的清潔,協(xié)助患者完成臨床各項檢查,給予臨床常規(guī)康復按摩,準確地選取腎俞以及足三里等穴位,選用輕點或者緩慢揉搓的手法,按照臨床中醫(yī)康復按摩的手法進行按摩標準的操作,以患者感到局部酸脹為度,每穴按摩大約15 min 左右,在對患者的臨床操作過程中,密切觀察其對穴位的反應,及時調整按摩力度,并選取足三里穴進行點、揉等手法,3 h/次,2 次/d。6 d 為1 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 個療程。
試驗組患者采用安神散結合耳穴壓豆進行干預,安神散含有紅景天、沉香以及石菖蒲等藥物,以100 目細度進行共研末,之后貯瓶備用。治療時,取適量藥末滴入適量溫水中,將藥物調成糊狀,之后外蓋特制膠布,于午后2:00 貼于神闕、內關、涌泉穴,貼4~5 h/次,2 次/d;耳穴壓豆治療:選擇患者交感穴、神門穴、耳中穴、三焦穴、失眠穴以及心穴等耳穴,先對皮膚進行酒精消毒,之后貼上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膠布,之后患者自行按壓3~4 次/d,以患者出現(xiàn)耳部發(fā)熱感感為宜,每隔2 d 到醫(yī)院更換1 次。6 d 為1 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 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簡化麥-吉疼痛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失眠嚴重程度評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療效、失眠嚴重程度。
1.4.1 簡化麥-吉疼痛評估問卷 是一種可靠的疼痛評估方法,由橫向9 個感覺詞和縱向4 個情感詞組成,患者根據(jù)實際情況填寫問卷,分數(shù)用于表示現(xiàn)有疼痛程度,無痛0 分,輕度不適1 分,中度不適2 分,重度不適3 分,劇痛4 分,極度疼痛5 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疼痛越重。
1.4.2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按照我國量表協(xié)作組提供的資料:總分≥29 分表示可能為嚴重焦慮;21~28 分表示肯定有明顯焦慮;14~20 分表示肯定有焦慮;7~13 分表示可能有焦慮;<7 分表示沒有焦慮癥狀,分值越高說明焦慮情況越嚴重。
1.4.3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 是廣泛使用的臨床患者睡眠質量評估方法,其主要通過獨立評估患者近期睡眠狀況來反映患者睡眠質量,本表包含14 道自測題、3 道其他評價題和2 道其他評價題,包括5 個要素:主觀睡眠質量、睡眠潛伏期、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和日間功能障礙。每項得分為0~3 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差。
1.4.4 失眠嚴重程度 提供了一個簡短的自我報告工具評價患者過去4 周的睡眠狀況,總分為0~15 分,0~5 分表示無失眠;6~8 分表示輕度失眠;9~12 分表示中度失眠;13~15 分表示重度失眠。依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失眠。
1.4.5 療效判定標準 完全緩解:患者無失眠,失眠相關評分下降;明顯緩解:患者失眠程度明顯減輕,失眠評分下降>55%;輕度緩解:患者雖然失眠癥狀少于治療前,但患者仍有明顯的失眠情況,患者失眠癥評分降低<55%;無效:患者失眠情況沒有任何改變甚至出現(xiàn)加重情況??傆行?(完全緩解+明顯緩解)/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簡化麥-吉疼痛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失眠嚴重程度評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簡化麥-吉疼痛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失眠嚴重程度評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簡化麥-吉疼痛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失眠嚴重程度評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簡化麥-吉疼痛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失眠嚴重程度評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80.00%,高于對照組的5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2.3 兩組患者失眠嚴重程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失眠嚴重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失眠嚴重程度比較[n(%)]
結直腸癌住院患者常伴有許多并發(fā)癥,如由于疼痛導致的失眠,失眠會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對預后產生很大影響[4]。眾所周知,癌癥患者不僅要面臨巨大的經(jīng)濟負擔,還要面對心里的恐懼。在與癌癥患者的深入交流中發(fā)現(xiàn),不僅是癌癥本身引起了患者身心不適,放化療和手術也會引起患者各種不適,其癥狀表現(xiàn)為嘔吐、疼痛和睡眠質量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5-8]。臨床對失眠的定義如下:①患者試圖進行睡眠的時間>40 min,患者存在睡眠持續(xù)障礙,且患者整晚醒來的次數(shù)>2 次,易早醒,且患者睡眠質量不符合臨床標準,即患者總的深度睡眠時間<300 min,或者患者早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困意,沒有身體恢復精力的感覺;②當患者有條件進行睡眠,且周圍的環(huán)境很適合睡眠時,患者仍然存在睡眠持續(xù)障礙;③患者至少有下列與睡眠相關的進行性功能損害:感到不適,注意力或記憶能力明顯下降,學習和社交能力明顯下降,情緒容易劇烈波動,白天經(jīng)常感到困倦,對于解決問題的興趣降低。患者經(jīng)常感到緊張和頭暈,或者其他與睡眠喪失有關的臨床癥狀,患者平時往往過于注意自己的睡眠情況。因此,臨床應對患者進行高質量的中醫(yī)治療康復干預,不斷探索中醫(yī)實用技能以及增加有效的中醫(yī)康復方法,以提高失眠患者的生活質量[9,10]。結直腸癌相當于“鎖痔”等中醫(yī)領域的疾病,其是由于患者七情內傷,飲食不當,脾腎虧虛所致,失眠屬祖國醫(yī)學的“目不瞑”、“不得眠”、“不寐”等,現(xiàn)代中醫(yī)多稱之為“不寐”,其原因很多,如患者思慮勞倦,導致內傷心脾,陽不交陰、心腎不交,陰虛火旺、心膽氣虛、胃中不和等原因,均可影響患者心神,而導致患者不眠,其臨床病理變化為總屬陽盛陰衰,陰陽失交。安神散主要由紅景天、沉香以及石菖蒲等中成藥組成[12-14]。紅景天性平,味甘澀,有扶正固本、調和陰陽、通脈養(yǎng)心及健腦益智之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其抗疲勞,耐乏氧,可調節(jié)患者中樞系統(tǒng)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提高大腦記憶力;沉香味辛、苦,性微溫,取其理氣散結,行氣行血之功,使氣機調暢,肝疏泄功能正常;郁金辛散苦降,清心熱而開心竅,治瘀血,化痰濁,與沉香合用,其藥物芳香,豁痰以開竅,清熱祛瘀,疏肝理氣以達郁,兩藥相輔相成,使氣機順,郁自開,痰濁消散,不蒙心竅,神志自清明;石菖蒲芳香化濕,以振清陽,神明得用。眾藥合用,具有理氣化痰以及安神之功效[17]。穴位貼敷法具有雙重作用,可刺激穴位,激發(fā)經(jīng)絡,通過經(jīng)絡調節(jié)和按摩穴位的理療作用,以促使藥物相互作用,又可使藥物經(jīng)皮膚作用,由表入里,循經(jīng)絡,后傳至臟腑,發(fā)揮藥物的作用,以調節(jié)臟腑,達到氣血陰陽,扶正祛邪,從而治療疾病的目的,通過內病外治,以調整陰陽,引陽入陰,使陰陽調和,對促進睡眠、充養(yǎng)精神起良好作用,達到神安則寐的目的[18,19]。
綜上所述,采取安神散結合耳穴壓豆治療直腸癌伴失眠患者的效果顯著,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