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靜,陳昌琳,鄧 莎,3,劉怡君,呂遠平,3,
(1.四川大學(xué)輕工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四川成都 610065;2.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經(jīng)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300;3.四川大學(xué)健康食品科學(xué)評價體系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65)
藍莓(Vacciniumspp.)又名越橘,是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已被全球公認為是一種能促進健康的重要飲食來源,近年來其產(chǎn)量和消費量均大幅增加[1]。藍莓營養(yǎng)豐富,富含花青素、多酚、黃酮等天然抗氧化物,可用于對抗某些人類癌癥、調(diào)節(jié)血糖水平、降低器官氧化應(yīng)激、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調(diào)節(jié)炎癥反應(yīng)以及改善兒童認知表現(xiàn)等[2?4]。
隨著藍莓產(chǎn)量的增加,不同品種藍莓的形態(tài)特征、質(zhì)地組成和營養(yǎng)特性各不相同,導(dǎo)致種植者難以科學(xué)地選擇栽培品種;同時消費者對藍莓的要求更加具體,表現(xiàn)在外觀品質(zhì)(果實大小、色澤、質(zhì)構(gòu))、香氣滋味(糖、酸、揮發(fā)性風(fēng)味物質(zhì))及營養(yǎng)功能(花青素、總酚)上。目前,國內(nèi)外對藍莓品質(zhì)的評價研究多集中在營養(yǎng)指標、抗氧化能力分析上,對品種間差異及加工適應(yīng)性的研究稍有不足。如劉笑宏等[5]對膠東地區(qū)4 個品種藍莓的11 個理化指標及芳香物質(zhì)進行分析,但缺少質(zhì)構(gòu)及色差等指標分析;溫靖等[6?8]探討了7 個藍莓品種的品質(zhì)特性,充分分析了其感官品質(zhì)、理化指標及抗氧化能力,但欠缺對藍莓氨基酸組成的分析。
目前對山東、廣東等地區(qū)的引種藍莓研究較多,因此,本文測定了四川地區(qū)6 個藍莓品種的感官形態(tài)、色澤質(zhì)構(gòu)、營養(yǎng)功能指標、氨基酸組成及風(fēng)味物質(zhì)含量等指標,全面評價藍莓的綜合品質(zhì),同時利用主成分分析[9]和聚類分析[10]等方法進行比較分類,能客觀有效的反映品種間差異,對品種選育、市場推廣和采后加工具有生產(chǎn)指導(dǎo)意義。
供試6 個藍莓品種(萊格西、綠寶石、密斯梯、藍雨、布里吉塔、園藍) 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經(jīng)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經(jīng)原料驗收,果實大小一致、無病、蟲害,部分貯藏于4 ℃用于感官形態(tài)品質(zhì)指標及水分含量測定,部分置于?20 ℃貯藏備用;DNS(二硝基水楊酸) 廈門海標科技有限公司;2-辛醇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沒食子酸、蘆丁、福林酚、鹽酸、硫酸、氯化鉀 成都市科隆化學(xué)品有限公司;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CM-5 型色度色差儀 日本柯尼卡美能達;TAXT plus 型質(zhì)構(gòu)儀 英國SMS;A300 全自動氨基酸分析儀 德國曼默博爾;QP2010SE 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 日本島津。
1.2.1 不同品種藍莓感官品質(zhì)測定 單果重:每個品種隨機選取30 個果實,稱重后計算單果重,重復(fù)測定3 次[6];果形指數(shù):每個品種隨機選取20 個果實用游標卡尺測量橫徑與縱徑,重復(fù)測定3 次,果形指數(shù)=縱徑/橫徑[7];色度:采用色度色差儀測定不同品種藍莓L*、a*、b*值,平行測12 次;質(zhì)構(gòu):采用TPA(全質(zhì)構(gòu)測試)分析,測定時樣品果柄處向上,平行測定15 次。使用直徑75 mm(P36R)圓形探頭,儀器參數(shù)設(shè)置為測前速度0.5 mm/s,測試速度1 mm/s,測后速度0.5 mm/s,壓縮程度30%,2 次壓縮停頓時間為5 s,觸發(fā)力5 g[11]。
1.2.2 不同品種藍莓營養(yǎng)功能指標測定 水分含量:采用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測定》第一法直接干燥法測定;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參照NY/T 2637-2014《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測定 折射儀法》測定;總酸含量:采用GB 12456-2021《食品中總酸的測定》第二法pH計電位滴定法測定;還原糖含量:依照GB 5009.7-2016《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進行測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NY/T 2742-2015《水果及制品可溶性糖的測定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
花青素含量:采用pH 示差法[12?13]測定:即1 g藍莓研磨后加入12 mL 80%甲醇振蕩提取20 min后6000 r/min 離心15 min 得提取液。分別取1 mL提取液于2 支25 mL 具塞試管中,分別用pH 為1.0 和4.5 的緩沖溶液定容至10 mL,在40 ℃水浴鍋中平衡50 min 后測定535、700 nm 吸光度值計算花青素含量,以矢車菊素-3-O-葡萄糖苷計。
總酚含量:采用Folin-Ciocalteu 法[14]測定,即1 g藍莓加入4 mL 70%乙醇研磨后轉(zhuǎn)入離心管中70 ℃水浴提取10 min,4200 r/min 離心15 min 后收集上清液至10 mL 容量瓶,殘渣反復(fù)提取至刻度。取1 mL 提取液于10 mL 棕色容量瓶中,分別加入1 mL福林酚試劑、3 mL 7.5% Na2CO3后定容,避光顯色1 h 后測定760 nm 吸光度值,以沒食子酸為標準品,結(jié)果以沒食子酸當量表示(mg/g)。
黃酮含量:參考邵盈盈[15]的方法進行測定,以蘆丁為標準品,結(jié)果以蘆丁當量表示(mg/g)。
1.2.3 不同品種藍莓游離氨基酸組成測定 采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測定游離氨基酸含量,樣品前處理依據(jù)GB 30987-2020《植物中游離氨基酸的測定》進行,分離柱為陽離子交換樹脂2619(4.6 mm×60 mm,3 μm),柱溫57 ℃,反應(yīng)柱溫度135 ℃,檢測波長570、440 nm,緩沖溶液流速0.40 mL/min,茚三酮流速0.35 mL/min,進樣量20 μL[16]。
1.2.4 不同品種藍莓揮發(fā)性風(fēng)味物質(zhì)分析 采用頂空固相微萃取和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對6 個品種藍莓進行香氣檢測與分析。根據(jù)Ke 等[17]的處理方法并加以改動:稱取研磨后的藍莓5 g 于20 mL 頂空瓶中,加入0.1 g NaCl 與15 μL 內(nèi)標物質(zhì)(40 mg/L 2-辛醇)后密封。樣品先在40 ℃下平衡20 min,再將填充有65 μm PDMS/DVB 材料的萃取頭插入頂空瓶中萃取30 min,最后插入GC 進樣口,解析3 min,以2-辛醇為內(nèi)標對風(fēng)味物質(zhì)進行定量分析。
GC 條件:參照吳林等[18]的方法稍作修改,色譜柱DB-5MS(30 m×250 μm,0.25 μm),進樣口溫度250 ℃,色譜柱起始溫度50 ℃,升溫程序為以50 ℃保持2 min,以5 ℃/min 升至100 ℃保持5 min;8 ℃/min升至180 ℃保持4 min;15 ℃升至230 ℃保留2 min。載氣為高純He,流量1.0 mL/min。MS 條件:離子源溫度200 ℃,接口溫度250 ℃;離子源:EI;電子能量:70 eV;掃描范圍:35~625 amu。
所有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SPSS 26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Duncan’s 差異顯著性分析,P<0.05時顯著;通過SPSS 26 軟件進行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采用Origin 2018 軟件作圖。
2.1.1 不同品種藍莓單果質(zhì)量、橫徑、縱徑、果形指數(shù)比較 由表1 可知,藍莓果實單果重為0.85~2.06 g,高于2.00 g 的有萊格西和布里吉塔,果實較重;單果質(zhì)量最輕的為藍雨,僅為0.85 g,且各品種間差異顯著(P<0.05)。判定果實形狀的直觀標準是果形指數(shù),通常果形指數(shù)在0.6~0.8 為扁圓形,0.8~0.9 為圓形,0.9~1.0 為橢圓形或圓錐形,1.0 以上為長圓形[19]。藍雨果實小且呈橢圓形,園藍則為圓形代表,其余品種皆為扁圓形,這主要受藍莓遺傳基因的影響。由單果質(zhì)量和橫、縱徑可判斷出布里吉塔和萊格西屬于大果型藍莓,密斯梯、藍雨和園藍為中小果形藍莓。
表1 不同品種藍莓形態(tài)指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morphological indexe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blueberries
2.1.2 不同品種藍莓色度比較 顏色是食品重要的外觀指標之一,色差儀中L*值表示樣品的明暗度,a*值表示紅綠度,b*值表示黃藍度[20]。不同品種藍莓色度參數(shù)見表2,萊格西、綠寶石L*值較高,說明這兩個品種果皮明亮度高,與其余品種差異顯著(P<0.05)。a*值密斯梯最大(1.74),b*值綠寶石最小(?6.10)。所有品種藍莓a(chǎn)*值均大于0,說明果皮顏色偏紅,b*值均小于0,表明藍莓顏色偏藍,整體呈現(xiàn)明亮的藍紫色。
表2 不同品種藍莓色度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chroma of different blueberries
2.1.3 不同品種藍莓質(zhì)構(gòu)比較 由表3 可知,不同品種藍莓硬度在408.37~805.67 g 范圍內(nèi),萊格西與綠寶石硬度相當,與其余品種間差異顯著(P<0.05)。彈性代表藍莓受到擠壓后在一段時間內(nèi)恢復(fù)原形的能力[21],可以理解為藍莓在第一次咬合后與第二次咬合間恢復(fù)的高度。藍莓的彈性除綠寶石外,其余品種差異不大;藍雨和萊格西的膠粘性最大,分別為296.48 N和280.33 N,最小的為布里吉塔(151.96 N);咀嚼性反映藍莓果實對咀嚼的持續(xù)抵抗力,藍雨的咀嚼性最大,咀嚼韌性好,脆而不爛,其次為萊格西,最小為布里吉塔。
表3 不同品種藍莓質(zhì)構(gòu)比較Table 3 Textur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blueberry varieties
2.2.1 水分、可溶性固形物(TSS)、還原糖、可溶性糖及總酸含量比較 由表4 可知,6 個品種藍莓水分含量為80.83%~88.11%。園藍的TSS、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最低的為藍雨,其TSS 和可溶性糖含量僅有園藍的70%和71%。園藍的總酸含量最低(0.45%),布里吉塔、密斯梯、萊格西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園藍的糖酸比最高(28.23),萊格西、綠寶石、布里吉塔糖酸比接近,藍雨果實糖酸比最低。從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和總酸含量來看,初步認為除藍雨外其余品種高糖低酸、高水分含量[22],都可以作為鮮食品種銷售。
2.2.2 花青素、總酚及黃酮含量比較 從表5 可知,園藍和藍雨的花青素含量較高,分別為2.09 mg/g、1.36 mg/g,與其余品種藍莓差異顯著(P<0.05),這與園藍和藍雨相對較厚的果皮有關(guān),果皮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園藍的總酚和黃酮含量最高;總酚最低的為布里吉塔,僅有園藍的28%,黃酮含量最少的為藍雨僅有0.33 mg/g。藍雨果實較小,糖酸比較低,鮮食銷售優(yōu)勢不大,但功能成分花青素、總酚含量可觀,更適宜加工。
不同品種藍莓游離氨基酸組成及含量見表6。6 個品種藍莓共檢測出18 種游離氨基酸,其中,包含蘇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賴氨酸6 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缺乏甲硫氨酸與色氨酸。不同藍莓品種氨基酸組成相似,但含量差異較大,這與嚴紅光等[23]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游離氨基酸總量含量最多的為密斯梯(435.720 mg/100 g),布里吉塔和綠寶石游離氨基酸總量低于200 mg/100 g,僅有密斯梯的46%和28%。檢測出的18 種氨基酸中含量比較高的有Glu、Ala、GABA、Lys、Arg、Pro,含量較低的為Gly、Ile、Phe、Leu。有研究指出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徑在果蔬和食用菌中完全不同,且其代謝途徑的轉(zhuǎn)錄表達調(diào)控水平導(dǎo)致了代謝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差異[24],不同藍莓品種氨基酸含量差異可能與其遺傳差異、氨基酸代謝途徑中酶活力差異相關(guān)。
表6 不同品種藍莓游離氨基酸組成Table 6 Fre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blueberries
根據(jù)游離氨基酸呈味的特點,參考侯娜等[25]和劉偉等[26]的分類并稍作修改,將所檢測出的氨基酸分為5 類:鮮味氨基酸(Asp、Glu、Gly、Ala、Lys)、甜味氨基酸(Ser、Thr、His、Pro)、芳香族氨基酸(Tyr、Phe)、苦味氨基酸(Arg、Val、Leu、Ile)和其他(Asn、GABA、(Cys)2)。由圖1 可知,不同品種藍莓呈味氨基酸差異較大:相較于其他呈味氨基酸,藍雨和園藍的苦味氨基酸含量豐富;綠寶石和密斯梯的甜味氨基酸含量較多;布里吉塔所含鮮味、甜味、苦味氨基酸含量基本持平;萊格西則含有較多的鮮味氨基酸。
圖1 不同藍莓游離氨基酸滋味特征Fig.1 Flavor characteristics of free amino acids in different blueberries
不同品種藍莓的揮發(fā)性風(fēng)味成分見表7。6 個品種藍莓共檢測73 種揮發(fā)性風(fēng)味成分,其中,園藍、綠寶石分別檢測出36、35 種香氣成分,萊格西和藍雨檢測出31 種香氣成分,布里吉塔和密斯梯分別檢測出23、26 種香氣成分,不同品種藍莓香氣成分的類別和含量差異較大。揮發(fā)性風(fēng)味成分總量及種類最多的為園藍(14604.72 ng/g),其次為綠寶石(7052.68 ng/g),萊格西香氣成分總量最低,僅有園藍的11%。
表7 不同品種藍莓揮發(fā)性風(fēng)味物質(zhì)組成(ng/g)Table 7 Composition of volatile flavor compounds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blueberries (ng/g)
續(xù)表 7
結(jié)合表7 和圖2 可見,6 個品種藍莓共檢測出12 種醇類物質(zhì),園藍中醇類物質(zhì)最為豐富,主要含有芳樟醇、2,6-壬二烯醇、alpha-松油醇等物質(zhì),賦予藍莓果香氣息的同時表現(xiàn)出玫瑰木香氣又似甜瓜香氣。布里吉塔果實獨有桉葉油醇,具有清香的植物香氣[27]。在檢測出的10 種醛類物質(zhì)里,布里吉塔和綠寶石中醛類物質(zhì)含量較高,主要含有苯甲醛、反-2-辛烯醛、壬醛、反,順-2,6-壬二烯醛和癸醛等化合物,呈現(xiàn)苦杏仁氣味及綠葉清香,6 個品種藍莓均含有癸醛,表現(xiàn)出柑橘清樣香氣。綠寶石、密斯梯中萜烯類化合物較多,主要含有羅勒烯、月桂烯、萜品油烯、1-石竹烯等。萜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漿果果實中,由于其具有較高的沸點而表現(xiàn)出較穩(wěn)定的香氣[28]。萊格西和園藍酯類物質(zhì)種類較多(8 種),園藍、藍雨和綠寶石的酯類含量較高,主要含有月桂酸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異丁酸酯和癸酸甲酯等香氣成分,使得藍莓具有典型的果香。除甲基壬基甲酮、香葉基丙酮外,萊格西、藍雨、綠寶石和密斯梯還含有2-壬酮,在藍莓果香和植物香的基礎(chǔ)上增添了甜香和青香。
圖2 藍莓香氣成分比例Fig.2 Proportion of aroma components in blueberry
2.5.1 不同品種藍莓主成分分析 對6 個品種藍莓感官品質(zhì)、游離氨基酸及揮發(fā)性風(fēng)味化合物含量等20 個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結(jié)果如表8 所示。提取出3 個主成分,累計貢獻率達89.223%,能解釋絕大部分變量信息。主成分載荷矩陣可以表達出變量對相應(yīng)主成分的影響程度[29]。由表9 可知,對第一主成分產(chǎn)生正向影響的為糖酸比、TSS、花青素、總酚、黃酮含量,具有較高的載荷權(quán)數(shù),產(chǎn)生負向影響的為總酸。第二主成分主要代表果形指數(shù)、游離氨基酸含量、膠粘性和咀嚼性,為正相關(guān)。第三主成分反映藍莓色澤,與L*值呈正相關(guān),b*值呈負相關(guān)。將三個主成分的得分記為F1、F2、F3,以3 組主成分相應(yīng)的特征值除以特征值總和作為權(quán)重數(shù),建立主成分綜合得分模型:F綜=0.50×F1+0.31×F2+0.19×F3,得分情況見表10。6 種藍莓的綜合評分由高到低依次為:園藍、藍雨、萊格西、綠寶石、密斯梯、布里吉塔。
表8 主成分特征值及累計貢獻率Table 8 Principal component characteristic values and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表9 主成分載荷表Table 9 Principal component load table
表10 不同品種藍莓主成分評分和綜合評分Table 10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 and comprehensive score of different blueberries
2.5.2 不同品種藍莓聚類分析 采用聚類分析法對20 個品質(zhì)指標進行R 型聚類,對藍莓6 個品種進行Q 型聚類,結(jié)果見圖3 和圖4。由圖3 可知,當距離為20 時,可將藍莓的品質(zhì)指標分為三大類:第1 類為氨基酸含量、果形指數(shù)、硬度、咀嚼性、膠粘性等指標;第2 類指標為糖酸比、黃酮、花青素、總酚、TSS、風(fēng)味化合物含量、彈性、還原糖、總糖、L*值;第3 類指標為水分含量、總酸、a*、b*及單果重。結(jié)合主成分載荷表9 可知,第2 類指標對應(yīng)第1 主成分的正載荷量,即指標值與綜合模型評分呈正相關(guān)。結(jié)合相關(guān)文獻[30?31],確定藍莓品質(zhì)的核心指標包括糖酸比、黃酮、花青素、硬度、咀嚼性、膠粘性等。
圖3 不同品種藍莓R 型聚類譜系圖Fig.3 R-type cluster pedigree diagram of different blueberry varieties
圖4 為不同品種藍莓Q 型聚類譜系圖,可以將藍莓分為三類。第一聚類包括藍雨、布里吉塔、密斯梯、綠寶石,這四個品種水分含量豐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高,總酸含量中等,同時花青素、總酚含量較高,屬于鮮食加工皆可的品種。其中,藍雨果實較小,商品性差,但高花青素含量使其更適宜被作為提取色素的原料利用。第二聚類為萊格西,其果實為扁圓形,屬于中大型果實;高糖酸比、高硬度,是適宜鮮食和貯藏的藍莓品種。第三聚類為園藍,果實呈圓形,硬度適中,高糖酸比,抗氧化物質(zhì)含量最高,鮮食的優(yōu)勢突出。
圖4 不同品種藍莓Q 型聚類譜系圖Fig.4 Q-type cluster pedigree diagram of different blueberry varieties
科學(xué)的選擇栽培品種對于果農(nóng)來說至關(guān)重要,同時加工品種的選擇影響產(chǎn)品深加工的品質(zhì);消費者也可以根據(jù)自身需求選擇喜好的藍莓品種。6 個品種藍莓在單果重、糖酸比、花青素和總酚含量方面差異顯著,布里吉塔果實較大,但糖酸比較低,園藍和藍雨花青素、總酚含量較高。主成分分析綜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品種依次為園藍、藍雨、萊格西,結(jié)合聚類分析篩選出藍莓品質(zhì)核心指標為:糖酸比、黃酮、花青素、硬度、咀嚼性、膠粘性。根據(jù)Q 型聚類分析可以將品種歸為三類,第一聚類包括藍雨、布里吉塔、密斯梯、綠寶石,屬于鮮食加工皆可的品種,但藍雨果實小且果皮厚,商品性差,但花青素含量高,可以作為提取色素原料利用或加工高花青素產(chǎn)品,更適合加工利用。第二聚類為萊格西,適宜鮮食。第三聚類為園藍,適宜鮮食;其高糖酸比,高營養(yǎng)功能物質(zhì)含量,更受消費者喜愛,可以進一步擴大其種植面積。本研究篩選出適宜加工的藍莓品種,后續(xù)可以對藍莓深加工及其花青素提取利用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