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朝偉,王 潔,盛佳戀,沙作金,顧 瑩
(1.上海無線電設備研究所,上海 201109;2.上海目標識別與環(huán)境感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 201109;3.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交通感知雷達技術研發(fā)中心,上海 201109)
太赫茲雷達發(fā)射載頻高,可以生成大帶寬信號,從而獲取目標的高分辨率距離像。另外,由于太赫茲波波長短,同等方位向分辨率條件下太赫茲ISAR成像的觀測時長更短,或相同觀測時長內(nèi)太赫茲ISAR能獲得更高的方位向分辨率。高分辨的目標三維像相比于傳統(tǒng)一維像和二維像,具有更全面的目標屬性和特征信息,有利于提高目標分類和識別精度,是當前雷達技術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因此,太赫茲InISAR成像技術有望實現(xiàn)對空間目標更精細的探測與識別,在雷達成像與目標探測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1-4]。
針對太赫茲雷達高分辨成像,除了研制太赫茲雷達系統(tǒng)外,還應該同步開展太赫茲成像理論研究,以提高系統(tǒng)的應用水平。由于太赫茲波段在電磁譜上介于微波和紅外波頻段之間,現(xiàn)有的太赫茲成像技術大多是借鑒微波、光學頻段雷達成像方法。但是,由于太赫茲雷達波長短,目標微小的運動會導致回波脈沖間的去相干性[5-7],現(xiàn)有的微波和光學頻段雷達成像方法并不完全適用于太赫茲雷達成像。例如,傳統(tǒng)的相關包絡對齊方法[8-13]達不到太赫茲雷達成像系統(tǒng)運動補償?shù)木纫蟆0j對齊是逆合成孔徑雷達成像的關鍵技術之一,包絡對齊的性能直接影響ISAR成像的質(zhì)量[14]。由于在太赫茲波段散射的強敏感性,保證回波之間的強相關需要非常高的脈沖重復頻率,因此系統(tǒng)難以保證其相關性,另外信噪比也會影響該方法。針對太赫茲波段散射的敏感性,本文提出基于檢測跟蹤成像一體化的太赫茲三維成像方法。
現(xiàn)有InISAR成像系統(tǒng)多采用L型天線結(jié)構(gòu),假設雷達與目標位置關系如圖1所示。太赫茲InISAR系統(tǒng)一發(fā)三收,A為發(fā)射/接收天線,B、C為接收天線,基線長度均為L。線性調(diào)頻(LFM)信號是現(xiàn)代雷達常用的一種發(fā)射信號形式,是解決雷達作用距離與距離分辨率之間矛盾的一種有效途徑。設雷達發(fā)射線性調(diào)頻信號,對于散射點P,天線A接收目標回波為:
(1)
圖1 雷達與目標位置關系Fig.1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radar and target
由于ISAR目標通常只占少量的空間,因此常規(guī)的做法是采用去斜處理的方法,即通過時域共軛點乘。其參考信號設為:
(2)
式(2)中,τref=2Rref/c,Rref為參考距離。
去斜處理后的信號形式為:
(3)
在雷達接收機的輸入端,微弱的回波信號總是和噪聲及其他干擾混雜在一起的,有時雷達信號甚至淹沒在噪聲中。在一般情況下,噪聲是限制微弱信號檢測的基本因素。通常雷達回波脈沖上疊加了噪聲,幅度時大時小,但回波脈沖是周期性且時間相關的,而噪聲是隨機的且時間不相關的,多個脈沖積累后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噪比,從而改善雷達的檢測能力。因此,本方法首先通過對多個脈沖觀測結(jié)果進行積累,提高回波信號的信噪比,實現(xiàn)對遠距離微弱目標的檢測。
一旦檢測到目標后便鎖定,并轉(zhuǎn)入跟蹤及實時成像階段。將觀測時間內(nèi)的每N個脈沖作為一個脈組,估計每個脈組內(nèi)目標的速度及與雷達之間的距離,通過估計的速度及距離進行高精度包絡補償和對齊。假設目標在時刻t內(nèi)的運動速度為V(t),在第m次回波期一個脈沖持續(xù)時間內(nèi)(設在快時間內(nèi)是速度恒定為Vm),距離的變化為:
(4)
(5)
考慮目標的機動性,假設在短時間內(nèi)目標速度恒定,則該時間段內(nèi)
(6)
在距離向,利用上一時刻估計的速度Vm-1和距離Rp(tm-1)進行補償,且利用系統(tǒng)每次記錄的參考距離進行去斜處理。因此,可以補償速度引起的色散以及包絡的整體偏移,補償因子為:
(7)
補償后的相位為:
(8)
對補償后的信號在快時間進行傅里葉變換,利用記錄的參考距離Rref得到測量距離,針對體目標應進行重心估計,計算重心對應的距離
(9)
式(9)中,fmp為重心對應的距離頻率。在此基礎上,對方位向進行傅里葉變換,重心位置對應的多普勒為:
(10)
通過多普勒位置即可得到當前短時間內(nèi)的速度主值,由于受PRF和波長的限制,速度存在模糊,模糊速度為:
(11)
在初始階段,采用最小熵聯(lián)合多通道的方法對速度進行估計
(12)
其中,
(13)
在獲得初始速度后,對速度進行模糊倍數(shù)的估計,得到
(14)
每次得到的絕對速度的估計為:
(15)
通過脈組的形式,可以得到整個相干積累過程中的速度估計,同時對整個包絡進行補償和對齊。完成包絡對齊后,剩下的相位項中包含了相位誤差項,自聚焦算法可以不依賴于速度估計等參數(shù)進行盲補償,本文使用最小熵的方法對包絡對齊后的數(shù)據(jù)進行自聚焦。
(16)
(17)
自聚焦后的信號形式為
(18)
對運動補償后的三通道信號分別做兩維FFT即可得到三幅ISAR圖像。干涉ISAR成像技術從兩兩干涉的復圖像相位中反演目標的三維結(jié)構(gòu)。干涉的前提之一是保證圖像配準和相位解纏。對相位進行充分校正后,得到的三個通道信號,B、C兩通道分別與A通道信號求相位差,由此推導出方位角α和俯仰角β。相位和角度對應關系為:
(19)
圖2 三維角度解算關系Fig.2 3D angle solution relationship
根據(jù)如圖2所示角度關系,解算X、Y、Z位置得
(20)
主要工作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工作流程圖Fig.3 Work flow chart
利用現(xiàn)有太赫茲雷達系統(tǒng)對飛機模型進行實驗驗證,目標模型如圖4所示。太赫茲系統(tǒng)存在的固有系統(tǒng)誤差會影響回波相位,首先需要對系統(tǒng)的非線性相誤差進行校正,然后對三通道信號進行脈沖壓縮,目標的原始包絡如圖5所示。
圖4 目標模型Fig.4 Target model
圖5 三通道回波原始距離包絡結(jié)果Fig.5 Original range profiles of three channel echo
采用傳統(tǒng)相關法對目標回波進行包絡誤差補償,包絡對齊結(jié)果如圖6(a)所示。由于在太赫茲波段散射的強敏感性,系統(tǒng)難以保證脈沖間的相關性,因此利用傳統(tǒng)的相關法進行包絡補償,包絡對齊精度不高。利用本文所提的檢測跟蹤成像一體化方法,包絡對齊后結(jié)果如圖6(b)所示,目標的速度估計結(jié)果如圖7所示。
圖6 三通道回波包絡對齊結(jié)果Fig.6 Range profiles of three channel echo after alignment
相位補償后,對三通道信號進行方位向FFT處理,得到的ISAR成像結(jié)果如圖8所示。分析某一散射點三通道的3 dB對應寬度,得到三通道的分辨率一維剖面圖如圖9所示,三通道分辨率結(jié)果如表1所示。對比現(xiàn)有的成像系統(tǒng)可知,太赫茲雷達實現(xiàn)了更高的目標分辨率。
圖7 瞬時速度估計結(jié)果Fig.7 Estimated instantaneous velocity results
圖8 三通道ISAR成像結(jié)果Fig.8 ISAR imaging results of three channel
圖9 三通道分辨率一維剖面圖Fig.9 Three channel resolution one-dimensional profile
表1 三通道分辨率結(jié)果Tab.1 Resolution results of three channels
三通道ISAR圖像在圖像配準的基礎上進行兩兩干涉,圖10(a)為B、C兩通道分別與A通道信號求相位差得到的水平向和俯仰向干涉相位,在2.5 m距離的實驗場景下,目標尺寸只有在小于0.088 2 m才不會產(chǎn)生相位模糊,因此,在干涉之前,需要進行相位解纏;圖10(b)為相位解纏后的水平向和俯仰向干涉相位。由此反演的三維成像結(jié)果如圖11所示。
圖10 干涉相位Fig.10 Interference phase
圖11 飛機模型三維反演結(jié)果Fig.11 3D inversion results of aircraft model
本文提出一種基于檢測跟蹤成像一體化的運動目標三維成像方法。該方法利用多脈沖積累實現(xiàn)對遠距離微弱目標的檢測,通過滑窗方式對當前速度進行估計從而實現(xiàn)對整個相干時間內(nèi)高精度的包絡對齊和高速運動補償,并解決了干涉相位模糊問題,從而實現(xiàn)高分辨的三維成像。通過實驗對比證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且太赫茲系統(tǒng)的成像指標優(yōu)勢明顯,為提高目標識別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