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宇
5月13日-14日,我和其他營員們一起,乘上“夢想列車”,沿著海南環(huán)島高鐵,追隨著強國印記,開始了首期筑夢大道環(huán)島專列——“強國印記·走進雨林”青少年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此次主題實踐教育活動所走的路線是跟隨4月10日-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的足跡,從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再到水滿鄉(xiāng)毛納村。
短短兩天時間,拋開記者的身份,我以一個青年的角色參與本次活動,從海洋到森林,從森林到鄉(xiāng)村,感悟海洋強國戰(zhàn)略背后的重大意義,感受生態(tài)興國建設下的綠色崛起,領略鄉(xiāng)村振興成果落地的新風貌。
環(huán)島的第一站,帶著活動手冊上的問題,我走進了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珊瑚館和南海文化博物館。珊瑚館的設置讓我仿佛置身于蔚藍深海,欣賞著五光十色的活體珊瑚。轉眼間我又暢游到大洋深處,探索著深海大洋的奧秘,和海底的歷史文物對話,感受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
作為一個“00后”的青年,我對海洋重要性的認知來源于歷史課本上的歐洲國家之間對海洋的爭霸??蛇@一次,在不同的展館之間游走,就像在中國海洋文化的歷史長河中穿梭,我對“海洋夢”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民對海洋的探索從未停止腳步,對海洋的征服也從未心存畏懼。站在“深海大洋展廳”里,看著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龐大設備,我內心的自豪和堅信油然而生——未來,“海洋夢”將會托起“中國夢”,蔚藍無際的大海將會給我們更多的想象與希望。
第二站,我們告別“海洋夢”來到了“生態(tài)夢”??粗乩碚n本上有關“熱帶雨林植物”的特征描寫變成了眼前一棵棵生動而高大的樹木,那些難記的理論知識也變得鮮活起來。我想這大概就是主題實踐教育活動的意義所在,讓更多的青少年走出課堂,在戶外實踐活動中加深對課本的理解,讓課本上的“死知識”活過來,開闊青少年們的視野,培養(yǎng)青少年們在生態(tài)保護方面的興趣。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一位隊員說的一句玩笑話。她說我們像是外來的打擾者,拿著手機對這些“原住民”瘋狂拍攝。當今我們踐行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在走進自然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守護自然。我想,對我們青少年來說,不談太多“高大上”的概念,可能就是走進“綠水青山”中,保護好這些“原住民”,把我們的打擾降到最小。
最后一站是走進水滿鄉(xiāng)毛納村,感受鄉(xiāng)村振興下的“幸福夢”。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中參觀黎族文化展廳的時候,我就對毛納村充滿了期待。從大巴上下去,站在村口縱觀整個村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等字眼一下子從腦子里蹦出來。沿著村里的柏油路一路向前,看著如今的美麗鄉(xiāng)村,《桃花源記》里關于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描繪的每一句我都覺得可以對上。不一樣的是,不是戰(zhàn)亂和賦稅的壓迫,而是鄉(xiāng)村振興的實施和村民們的努力,成就了毛納村如今的美麗模樣。
看慣了高樓林立的超級城市,汽車和電梯改變了距離和高度的意義,我們開始思考和想象人類應該居住在怎樣的空間里??蓪嶋H上,無論城市化的進程如何,我想,鄉(xiāng)村振興的意義不是把鄉(xiāng)村變成“遠方的城市”,而是保留農村的原有模樣,讓村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在農村實現(xiàn)一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的“大同世界”。
為期兩天的青少年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在“海洋夢”“生態(tài)夢”和“幸福夢”的探尋中結束?;乜催@兩天,時間雖短,但意義很大。我采訪了一些營員,他們提得最多的就是“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句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說過的一句話,也是本次主題實踐教育活動開營儀式上營員們的宣誓。我們對祖國的愛如何化為實質,如何在實現(xiàn)中國夢和建設自貿港的征程中落實,我想,這次環(huán)島實踐教育活動給了我們答案。
后續(xù),“筑夢大道環(huán)島專列——強國印記”主題實踐活動將繼續(xù)開展。越來越多的青年有機會乘坐上海南環(huán)島高鐵這輛專屬的“夢想列車”,實地踐行事關“國之大者”、“國之重器”的熱帶雨林、南繁硅谷、奮斗者號、博鰲論壇、文昌航天等強國印記,他們也終將在實踐中感悟青春,用實際行動在祖國和自貿港建設中奉獻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