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哲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特別崇拜諸葛亮,年紀大了以后再讀《三國演義》,感覺諸葛亮不是好領導。
為什么說諸葛亮有問題?好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應該在創(chuàng)始人最為難的時候不離不棄。從三件事看出來諸葛亮加入劉備團隊以后,劉備生命受到巨大威脅。
第一次是在長坂坡。曹操50萬大軍來追劉備不到1萬的人馬,劉備不拋棄老百姓,想帶著幾十萬難民一起走。諸葛亮給劉備出了小學三五年級的算術題:您先走三天,帶著幾十萬老百姓,每天只能走幾十里地,曹操雖然后面來,但是他輕裝,騎兵每天可以跑上百里地,幾天能追上你?答案很簡單,可能五天左右追上了。
劉備也不傻,但諸葛亮說,我到江下接應你。當時覺得挺對的,但仔細想想,劉備一定能活著到江邊嗎?如果到不了呢,接應誰?
我看到過去一年,很多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面臨很多困難,CFO說:CEO您繼續(xù)守著,我出去融資。這相當于諸葛亮去借兵,如果融資不成功呢?
我們看到去年很多企業(yè)第一個跑的就是CFO,因為他特別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態(tài),一看不好趕快走,說是去找別的路徑去,實際上是對創(chuàng)始人的拋棄。
第二次是諸葛亮反對劉備進攻四川,后來諸葛亮又說我不去了。
第三次還是諸葛亮勸劉備不要討伐東吳,他說我?guī)湍醇遥瑤湍羰睾蠓?。無論職業(yè)經(jīng)理人也好還是事業(yè)合伙人,創(chuàng)始人有不同意見很正常,你如果多次反對無效,我覺得應該是盡可能和創(chuàng)始人站在一起,哪怕通過你的執(zhí)行力,通過你的智慧,減少這件事情對企業(yè)的傷害也是挺好的。
諸葛亮為什么不是一個好領導?我們還可以從其他故事中看出諸葛亮能力上的缺陷,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是缺乏人才梯隊建設。有句流傳下來的成語,叫“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諸葛亮之前的時代,劉備身邊人才濟濟,有自己培養(yǎng)的,也有空降的,怎么突然變成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因為諸葛亮不重視人才梯隊建設。這個問題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很早就定了所謂的接班人姜維,完全不看姜維到底立過多少功勞,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別的團隊的成長空間。
二是不冒可控的風險。諸葛亮一生多次北伐。北伐時他手下有一個大將叫魏延,他多次和諸葛亮說:“給我3000精兵,出奇兵就能直取長安。”諸葛亮認為這風險太大,寧可帶著30萬大軍步步為營,用所謂穩(wěn)健的戰(zhàn)略來實施公司的擴張。諸葛亮留下一句名言:“諸葛一生唯謹慎?!钡穷I導者,是要敢于冒可衡量、可控的風險。
三是不懂得充分授權。諸葛亮最后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病逝于五丈原。核心原因正如他的對手司馬懿所指出的:諸葛亮幾十萬大軍中,處罰20軍棍以上的決定都要親自批準,這反映了諸葛亮沒有很好的授權機制。一個好的CEO,必須制定很好的授權機制,才能夠讓自己聚焦做大事,其實不懂得充分授權也會間接影響人才梯隊的建設。作為一個好的領導,要重視自己的第二梯隊、第三梯隊干部培養(yǎng),你手上要有一張名單,是公司潛在的干部,甚至是能夠超越你的人。
有的事不一定所有風險都在事前去防控,有些可以事中防控,有些可以事后防控,但本質上先要有一個決心,對團隊要充分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