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軍
摘要 隨著施工周期的延長,公路工程計量關鍵材料的價差影響日益凸顯。受市場環(huán)境影響,公路工程主要材料價格經常出現(xiàn)大幅波動,為降低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需對工程計量主要材料的價格差額進行調整,確保公路項目建設順利完成。文章主要探討基于基礎參考價、當前市場價、價格指數(shù)調整的價差調整,能有效提高公路工程合同條款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減少材料價格波動對公路工程建設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 公路工程;主要材料價差調整;價格指數(shù)
中圖分類號 U41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2)13-0190-03
0 引言
隨著我國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工程招投標規(guī)模不斷擴大,工程施工材料使用量持續(xù)增加。而公路工程計量材料價格波動頻繁,且波動幅度較大,現(xiàn)階段的公路工程材料差價調整合同條款普遍存在材料未詳細說明、差價補償方案不合理、材料價格計量參數(shù)不匹配等問題[1-3]。因此,需要在工程招標環(huán)節(jié)制定詳細且明確的材料價差調整合同條款,這對于確保公路工程項目順利運行尤為關鍵[4-5]?;诖?,該文主要探討材料價差調整的方法,對于主要材料價格變動相關的合同條款合理化、清晰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 采用造價信息調整材料價差
1.1 材料價差調整金額計算
基于造價信息對公路工程主要材料價格差額進行調整的關鍵在于確定公路工程實際價格波動風險幅度以外的價格差,通過下列公式可以求得各類材料的價差調整金額:
(1)
式中,ΔCt——第t種主要材料的價差調整金額;C0——材料基礎參考價;Ca——當前市場價;r——價格波動風險幅度值;Vt——當前材料數(shù)量。
1.2 調差材料的選擇
對于永久性的工程材料,如單獨發(fā)包時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價差調整材料。
(1)耗材種類和用量因公路工程項目具體內容不同而不同,材料價格差額調整資料中僅包括材料的類別。起草工程合同時,價格差額調整材料為特定的某種材料,既材料規(guī)格、型號明確,且在工程計量系統(tǒng)中的編碼唯一。
(2)對于特定公路工程項目,一般參照公路工程造價文件進行工程預算、施工圖預算和預算造價清單文件的編制,由公路工程造價軟件源文件導出“.xlsx”格式的主要人工、主要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數(shù)量匯總表。
(3)從主要人工、主要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數(shù)量匯總表中選擇需要進行價格差額調整的主要材料,將“材料數(shù)量”數(shù)據(jù)與“材料單價”數(shù)據(jù)相乘,獲得“材料價格”數(shù)據(jù),基于“材料價格”進行降序排列,一般前16種主要材料價格不低于材料總結的70%,因此,只需對排名前15位的材料進行價格差額調整即可[6]。
(4)基于主要人工、主要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數(shù)量匯總表選取價格差額調整材料的方法相比參考同類項目選取價格差額調整材料的方法更加簡便、高效、精準。
1.3 基礎參考價C0與當前市場價Ca
1.3.1 基礎參考價C0和當前市場價Ca的來源
工程中常通過公路工程建設地公布的招投標文件、采購信息、市場行情、中標預算材料單價等渠道獲得具體的基礎參考價C0、當前市場價格Ca。
除非明確規(guī)定,否則不建議以投標文件中的材料價格或施工階段的采購價加權平均值作為基礎參考價,建議盡量以項目當?shù)毓嫉脑靸r信息作為基礎參考價以及當前市場價,來自該渠道數(shù)據(jù)更加客觀真實,能夠準確體現(xiàn)價格波動。
1.3.2 材料價格信息的指定
注意收集公路工程項目當?shù)氐闹饕牧蟽r格情報信息平臺及主流期刊,保證信息來源準確可靠,例如公路工程項目當?shù)亟煌ü芾聿块T公布的價格數(shù)據(jù)。
(1)當交通管理部門公布的價格數(shù)據(jù)中并沒有明確給出項目使用的特定主要材料時,需尋找其他可靠權威的價格信息來源。
(2)仔細核對工程合同中明確的主要材料和價格信息來源渠道公布的主要材料類型,確保需要進行價格差額調整的材料有且僅有一個價格信息來源渠道。
(3)一份工程招標文件可對應多個價格信息渠道,但同一種主要材料僅能對應一個價格信息渠道。確認材料價格數(shù)據(jù)是某個數(shù)值還是取值范圍,如果是某個取值范圍,則必須明確數(shù)據(jù)選取方法,例如取中間值。
1.3.3 |Ca?C0|技術要求
計算基礎參考價與當前市場價差額的絕對值|Ca?C0|,其中需確認Ca、C0數(shù)據(jù)來自同一個材料價格信息渠道;基礎參考價與當前市場價使用同一個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口徑,使價格差額調整時間、價格信息發(fā)布時間一致,從而保證計算得到的價格數(shù)值唯一,如均采用月數(shù)據(jù)或均采用季度數(shù)據(jù)。
當周期不一致時,如價格信息發(fā)布確定為月度,價格差額調整周期為季度,須采用符合公路工程數(shù)量數(shù)據(jù)信息統(tǒng)計周期,如以一個季度內各月份材料價格算術平均值計算價格。
1.4 風險幅度值(系數(shù))|r|
公路工程項目發(fā)包人確定主要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幅度值|r|,明確了項目發(fā)包方、承包方各自承擔的項目主要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1)調整公路工程價格差額時可包含多個|r|,甚至|r|的數(shù)量等于須進行價格差額調整的材料數(shù)量;或者不引入主要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幅度值,即主要材料的|r|均取0。實踐中|r|值通常為±3、±5和±8。|r|值取0時表示主要材料價格發(fā)生變化即調整,價格波動風險均由發(fā)包人承擔。
(2)|r|值越大,說明工程承包方面臨的主要材料價格波動風險越大。工程項目主要材料價格合計數(shù)值越高,在工程造價中的占比越大,其對應的|r|值應越小,即主要人工、主要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數(shù)量匯總表中排序越靠前的|r|取值越小。
(3)須確保|r|值符合投標價格水平,|r|值不應過高,|r|取值較高,由工程承包方擔負材料價格波動風險時,應在設定招投標價格時考慮承包方的風險承受能力。
1.5 當期材料數(shù)量Vt
實踐中很難確定當期材料數(shù)量Vt,基于工程造價信息調整主要材料價格差額時,當期材料數(shù)量Vt可以衡量特定主要材料價格差額調整期內的用量,其計算方法如下:
(1)采用工程量清單子目計量數(shù)量計算:明確主要材料價格差額調整周期的Vt值可以調整工程計量清單的子目工程數(shù)量,該方法合適用于以某種主要材料為核心的材料清單子目,例如鋼筋子目、混凝土子目等。該計算方法準確高效,但僅適用于少數(shù)類型的材料。
(2)采用實際材料采購發(fā)票核算材料數(shù)量計算:明確主要材料價格差額調整周期的Vt值可調整該周期內的發(fā)票核算當期材料用量,該計算方法對于能源類材料的應用效果較好。
(3)明確約定材料消耗量:明確特定材料清單子目的單位材料用量,無須考慮定額消耗差異,只需依據(jù)設定的單位材料消耗量求得當期材料用量,該方法適用范圍廣,可用于任何材料的清單子目。
(4)采用定額消耗量計算:通過調整當期主要材料用量等于價格差額調整周期內的材料計量清單子目工程數(shù)量與單位材料消耗量的乘積。該方法適用于除“四新”工程之外的大多數(shù)材料清單子目和材料類型。
1.6 其他技術要求
(1)調差適用時間期限:價格差額調整適用時間期限為開工工期至合同工期。1)工期延長情況下的約定內容主要有:非承包方導致的工程延長后出現(xiàn)主要材料價格變動的情況下,漲價時應調整價格差額,降價時不應調整價格差額;2)因承包方導致工期延長后出現(xiàn)主要材料價格變動的情況下,漲價時,不應進行價格差額調整,降價時應進行價格差額調整。
(2)價差調整周期:按照公路工程建設規(guī)模以及項目進度情況選擇性地進行月度、季度、年度材料價格差額調整。調整周期最短不能短于工程計量支付周期,且最小調整周期為月,最大調整周期為合同工期即工程項目竣工結算時的價格差額調整[7]。
(3)Vt的總量控制:應針對各類主要材料設置當期材料數(shù)量Vt上限,以便實現(xiàn)宏觀調整。以主要人工、主要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數(shù)量匯總表中給出的主要材料數(shù)量為計算基數(shù),取基數(shù)的95%~100%作為浮動系數(shù),當材料Vt總量達到浮動系數(shù)時,不再進行價格差額調整。
2 采用價格指數(shù)調整材料價差
(1)通過價格指數(shù)進行主要材料價格差額調整的關鍵在于依據(jù)主要材料價格的波動比例做加權計算,以實現(xiàn)價格差額調整。根據(jù)下列公式(2)、(3)可得價格差額調整周期內的差額調整額度:
式中,ΔP——需調整的材料價格差;P0——承包方應收的已完工金額;A——定值權重;B1,B2,B3,…,Bn——各價格差額調整因子的變值權重;Ft1,F(xiàn)t2,…,F(xiàn)tn——各價格差額調整因子的當前價格指數(shù);F01,F(xiàn)02,…,F(xiàn)0n——各價格差額調整因子的基礎價格指數(shù)。
(2)承包方應得已完工金額P0為相應材料價格差額調整周期內的工程計量貨幣工作量,可從施工環(huán)節(jié)的工程計量支付文件中得到P0大小。
(3)各價格差額調整因子與價格差額調整周期:參照造價信息進行價格差額調整的方法[8]。
(4)價格差額調整因子的變值權重Bn:主要人工、主要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數(shù)量匯總表中選定的各價格差額調整因子的“材料合價”數(shù)據(jù)除以項目建筑安裝工程費可得各價格差額調整因子的變值權重。
(5)定值權重A可通過下列公式計算:
2.1 各價格差額調整因子的基礎參考價格指數(shù)F0與現(xiàn)行價格指數(shù)Ft
2.1.1 基礎參考價格指數(shù)F0與現(xiàn)行價格指數(shù)Ft
各價格差額調整因子的基礎參考價格指數(shù)為基準日期對應的當期價格指數(shù)?;A參考價格指一旦確定,整個價格差額調整期內保持不變。招標工程的基準日期為工程投標截止日前28 d;非招標工程的基準日期為合同簽訂日前28 d。
各價格差額調整因子的當前價格指數(shù)為價格差額調整周期對應的材料價格指數(shù)?;A參考價格指數(shù)F0與當前價格指數(shù)Ft可通過公開的材料價格信息發(fā)布渠道獲取,在招標文件編制時約定[9]。
2.1.2 采用價格替代價格指數(shù)
對于缺少價格指數(shù)來源渠道的價格差額調整因子,可用“價格C”作為其價格指數(shù),將價格差額調整周期對應的價格與基礎參考價的比值作為價格差額調整周期價格指數(shù)與基期價格指數(shù)的比值,即:。
由于價格指數(shù)需通過價格計算得到,用價格代替價格指數(shù)可以客觀體現(xiàn)材料價格波動幅度,特殊情況下,可用基礎參考價C0值取代全部F0值,用當前市場價格Ca取代全部Ft,則可得公式(5):
2.1.3 的使用注意事項
(1)須確保Ft、F0的數(shù)據(jù)來源渠道相同。
(2)應使用與價格差額調整周期匹配的價格指數(shù),如價格差額調整周期是月,則須將價格日指數(shù)或周指數(shù)轉換為月指數(shù)[10]。
(3)的代入方法參照基于造價信息調整價格差額的方法,即|Ca?C0|。
2.2 采用價格指數(shù)調整材料價差方法中加入風險幅度值的假設
目前公路工程實踐中較少使用基于價格指數(shù)的價格差額調整方法,因為準確可靠的主要材料價格指數(shù)獲取難度大,且缺少準確的價格波動風險幅度值。可用材料的基礎參考價、當前市場價代替幾個指數(shù)進行計算,但計算公式中的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幅度值尚無法確定。
3 結論
該文從公路工程項目造價管理的角度研究計量清單中主要材料價格差額的調整,提出貫穿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有助于提高施工階段的材料價格差額調整效果,主要研究結論包括:
(1)基于造價文件中的“主要人工、主要材料、施工機械臺班數(shù)量匯總表”選定參與價格差額調整的主要材料和調整因子為主要材料設數(shù)量上限,賦予價格調整因子可變權重,從而確定施工招標階段的主要材料,更好地體現(xiàn)公路工程項目的特點。
(2)基于工程造價信息進行價格差額調整時,引入了當期材料數(shù)量Vt的計算,包括基于清單子目計量用量計算、基于發(fā)票核算材料用量計算、明確材料用量、基于定額材料用量計算方法,為各類材料提供計算當期材料用量的方法,簡便高效。
(3)基于價格指數(shù)進行主要材料的價格差額調整時,可以用基礎參考價C0替代各價格差額調整因子的基礎價格指數(shù)F0,用當前市場價Ca代替各價格差額調整因子的當前價格指數(shù)Ft,從而達到簡化公式計算步驟的目的,提高基于價格指數(shù)調整材料價格差額方法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鴦, 厲玨. 淺談價格指數(shù)調差法在公路工程造價中的應用[J]. 中國水運, 2022(2): 141-143.
[2]黃偉. 工程造價數(shù)字化信息管理系統(tǒng)建設研究[J]. 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 2021(34): 166-168.
[3]朱菁琳. 淺析工程造價信息管理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J]. 磚瓦, 2021(9): 141-142.
[4]陳文勝. 信息技術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及應用分析[J]. 新型工業(yè)化, 2021(8): 86-87.
[5]王世東. 公路工程造價的全過程控制策略研究[J]. 居舍, 2022(4): 133-135.
[6]蔡萍. 公路工程計量與變更的工作要點及注意事項[J]. 住宅與房地產, 2021(34): 150-151.
[7]武凱珍. 淺析公路工程造價管理有效途徑[J]. 質量與市場, 2021(16): 166-168.
[8]常曉青. 關于建設工程結算審核時如何更準確的確定材料基礎參考價格問題的探討[C]//. 2018年4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18: 114-115.
[9]常曉青. 關于建設工程結算審核時遇到“招標文件要求合同價款形式和施工合同簽訂價款形式不一致”的問題探討[C]//. 2017年12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17: 57-59.
[10]劉文惠. 政府投資工程結算審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C]//. 2013年10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13: 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