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梅 潘哲宇 張兵 孫秀云
摘要 以常規(guī)秈稻桂香占和華航31為試驗材料,通過人工氣候箱培養(yǎng),研究了超聲波處理秈稻干種子和濕種子對發(fā)芽特性、淀粉酶活性和幼苗抗性的影響。結果表明,超聲波處理干種子和濕種子均提高了種子的發(fā)芽速率和發(fā)芽率,其中均以超聲波處理濕種子發(fā)芽速率最快。超聲波處理可加快秈稻種子萌發(fā)代謝生理生化進程,吸水速度和淀粉酶活性在萌發(fā)初期均高于對照。超聲波處理秈稻種子可降低MDA的含量,提高幼苗的SOD、POD活性,增加了游離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關鍵詞 超聲波;秈稻;發(fā)芽;抗性
中圖分類號 S 51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12-0047-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2.01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Effects of Ultrasound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Resistance
SUN Xiu-mei1,PAN Zhe-yu2,ZHANG Bing3 et al
(1.Bayannur Green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Bayannur,Inner Mongolia 015000;2.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99;3.Bayannur Agriculture and Husbandry Bureau,Bayannur,Inner Mongolia 015000)
Abstract Effects of ultrasound on seed germination,amylase activity and seedling resistance of Indica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ultrasonic treatment to dry seeds and wet seeds of Guixiangzhan and Huahang 31 in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 phytotron.Results showed that ultrasonic treatment on dry seeds and wet seeds of Guixiangzan and Huahuang 31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germination speed and the germination rate.And ultrasonic treatment for wet seeds could get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speed.Ultrasonic treatment could accelerate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cesses of metabolism.The water-absorption speed and amylase activity of ultrasound treatment on dry seeds and wet seeds were grea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After ultrasonic treatment on seeds,the activities of SOD and POD in seedling all increased,the contents of MDA in seedling decreased,the content free proline and soluble sugar in seedling all increased.
Key words Ultrasound;Indica;Germination;Resistance
種子處理是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種子處理一方面可以減少在生長、收獲、貯藏過程中所造成的種子活力下降,使其活力得到一定的恢復;另一方面能殺滅種子所攜帶的病菌、提高種子發(fā)芽率、防治苗期病蟲害、增加幼苗營養(yǎng)、促進生長發(fā)育,從而實現(xiàn)苗全、苗齊、苗壯和增加作物產量的目的[1-2]。目前,超聲波作為一種無公害的物理處理手段在生物科學領域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研究表明少量超聲波處理能刺激細胞分裂,但中量和大量的超聲波能抑制細胞分裂或死亡[3-6],其優(yōu)點不斷被認識,逐漸成為種子處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水稻種子經過超聲波處理后,可以提高種子活力,促進種子的萌發(fā),提高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4-13],但目前對超聲波處理后的種子變化缺乏深入的研究。鑒于此,筆者以超聲波處理的干種子和濕種子為試驗材料,研究種子經過超聲波處理后在萌發(fā)初期淀粉酶活性、種子吸水動態(tài)的變化,考察水稻幼苗的抗性,旨在為超聲波處理作物種子提供新的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為常規(guī)秈稻桂香占和華航31,種子為2012年自留種。
1.2 試驗處理 試驗設不超聲波處理(CK)、濕種子超聲波處理(WUT)和干種子超聲波處理(DUT)3個處理。超聲波處理方法:種子風選后,分別放入超聲波種子處理器(20 kHZ,220 W 廣州新棟力超聲電子設備有限公司生產)中超聲波處理5 min。處理后的種子采用不浸種催芽直接播種在裝有3.5 kg石英砂的陶瓷盤(50 cm×35 cm)中,于人工氣候箱中培養(yǎng),溫度設為25(±1)℃,光照時間為晝/夜12 h/12 h,適時噴水保持石英砂濕潤,3次重復。
1.3 指標測定
1.3.1 發(fā)芽率測定。在播種后第3、4、5、6天時每個重復調查100粒種子的發(fā)芽數(shù)。
種子發(fā)芽率(%)=發(fā)芽數(shù)/供試種籽粒數(shù)×100
1.3.2 相對吸水率和相對吸水量測定。采用質量級法進行測定。在萌發(fā)試驗前稱量每個重復100粒種子的質量,分別于置床12、24、36和48 h后取出種子用吸水紙擦凈稱量。
相對吸水量=[(Wt-W)/W]×100%
相對吸水率(mg/h)=(Wt-W)/t×103
式中,Wt為吸干表面水分后種子的質量;W為風干種子的質量;t為種子置床吸水時間[14]。
1.3.3 淀粉酶的測定。分別在播種后第1、3、5天選萌動或發(fā)芽種子,放入-80 ℃冰箱保存?zhèn)溆?。?,5-二硝基水楊酸(DNS)測定淀粉酶活性,以每毫克蛋白每5 min形成的麥芽糖毫克數(shù)表示其活性[15]。
1.3.4 抗氧化酶活性測定。播種后14 d時,取幼苗保存于-80 ℃?zhèn)溆?,SOD采用NBT光化學還原法測定(以抑制NBT光化學還原的50%作為1個酶活單位);POD用愈創(chuàng)木酚法測定(以每分鐘吸光度變化值表示酶活性大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丙二醛(MDA)含量[16]。
1.3.5 滲透調節(jié)物質的測定。在種子播種后14 d時,取水稻幼苗保存于-80 ℃?zhèn)溆?,采用茚三酮顯色法測定游離脯氨酸[15]和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糖的含量[17]。
1.4 數(shù)據處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處理試驗數(shù)據;采用Statistics 8.0數(shù)據處理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Origin 8.1繪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超聲波處理水稻種子對萌發(fā)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超聲波處理干種子和濕種子的發(fā)芽率均高于對照。超聲波處理的桂香占干種子和濕種子在處理后3、4和5 d時發(fā)芽率分別達到了28.33%、67.67%、97.00%和31.00%、71.67%、96.67%,分別比CK顯著提高55.00%、17.48%、5.85%和41.65%、10.95%、6.21%。超聲波處理華航31濕種子和干種子的發(fā)芽率與桂香占表現(xiàn)一致,在種子處理后3、4和5 d時分別比對照顯著提高了54.16%、18.63%、1.18%和41.67%、34.31%、4.31%,說明超聲波處理干種子和濕種子都能促使秈稻種子的發(fā)芽,提高其發(fā)芽速率。
2.2 超聲波處理對水稻種子相對吸水量和相對吸水效率的影響 超聲波處理對水稻種子相對吸水量的影響結果(圖2)表明,超聲波處理的干種子和濕種子的相對吸水量均高于對照。DUT、WUT處理的桂香占種子相對吸水量在種子處理后12、24 h與CK相當,在處理后36、48 h相對吸水量分別達到了35.04%、33.89%和42.71%、42.21%,分別比CK提高了6.58%、2.91%和6.31%、4.78%。DUT、WUT處理對華航31種子相對吸水率的影響與桂香占一致,在處理后36、48 h相對吸水量分別比CK提高了10.59%、2.31%和23.78%、20.82%。
超聲波處理對水稻種子相對吸水率的影響結果(圖3)表明,超聲波處理的干種子和濕種子相對吸水率在處理后36、48 h均高于對照。WUT、DUT處理的桂香占種子的相對吸水率在種子處理后12、24 h與CK相當,在種子處理后36、48 h相對吸水效率分別達到了78.74、76.95和95.97、95.83 mg/h,分別比CK提高了7.21%、4.78%和6.94%和6.79%。WUT、DUT處理對華航31種子的相對吸水效率的影響與桂香占一致,在處理后36、48 h相對吸水效率分別比CK提高了6.88%、2.58%和22.63%、21.12%。
2.3 超聲波處理對水稻種子萌發(fā)中淀粉酶的影響 一般來說,水稻種子活力高、發(fā)芽快且發(fā)芽率高,而且淀粉酶活性高。從圖4a、b可以看出,超聲波處理水稻干種子和濕種子均提高了種子萌發(fā)中的總淀粉酶活性。在種子處理1、3、5 d時,DUT、WUT處理的桂香占種子α-總淀粉酶活性分別比CK顯著提高了17.41%、13.21%、28.72%和33.22%、37.36%、31.38%;DUT、WUT處理的華航31種子α-總淀粉酶活性分別比CK顯著提高了45.28%、20.07%、15.53%和52.41%、52.88%、16.27%。
超聲波處理對水稻種子α-淀粉酶活性的影響結果(圖4c、d)表明,超聲波處理水稻干種子和濕種子均顯著提高了種子α-淀粉酶的活性。在種子處理1、3、5 d時,DUT、WUT處理的桂香占種子總淀粉酶活性分別比CK顯著提高了2.49%、23.07%、28.39%和41.03%、43.95%、34.53%;DUT、WUT處理的華航31種子總淀粉酶活性分別比CK顯著提高了61.24%、35.09%、6.38%和74.68%、99.86%、18.04%。
2.4 超聲波處理對水稻幼苗抗性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超聲波處理干種子和濕種子均可以提高水稻幼苗的SOD、P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增加游離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DUT、WUT處理GXZ種子后幼苗的SOD活性分別比CK顯著提高了3.87%、10.95%;HH31分別比CK顯著提高了28.12%、32.84%。DUT、WUT處理對水稻幼苗的POD活性的影響與SOD表現(xiàn)一致,均顯著高于CK。DUT、WUT處理的GXZ水稻幼苗的MDA含量分別比CK顯著降低了14.09%、20.54%,HH31則分別比CK顯著降低了29.90%、31.33%。WUT處理的GXZ、HH31幼苗的游離脯氨酸分別比其CK提高了40.83%、10.42%。WUT處理的GXZ、HH31幼苗的可溶性糖則分別比其CK提高了26.15%、15.86%。結果表明,超聲波處理水稻干種子和濕種子后有利于提高水稻幼苗的抗性。
3 結論與討論
(1)該研究結果顯示,超聲波處理干種子和濕種子都能加快種子的發(fā)芽速率并提高發(fā)芽率,其中濕種子的發(fā)芽速度最快,這可能與超聲波處理干種子和濕種子時介質分別為空氣和水有關。前人研究發(fā)現(xiàn),超聲波是指頻率在20~106 kHz的機械波,波速一般為1 500 m/s,波長為0.01~10.00 cm,其波長遠大于分子尺寸[18-19],說明超聲波不能直接對分子起作用,而是通過周圍環(huán)境間接影響分子,所以超聲波的作用與其作用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因而超聲波處理干種子和濕種子后發(fā)芽效果不一,超聲波處理后水分子與空氣的不同作用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2)試驗結果顯示,超聲波處理干種子和濕種子的相對吸水量和相對吸水率均高于對照,另外超聲波處理干種子和濕種子后的總淀粉酶和α-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對照,這可能是超聲波處理加快種子萌發(fā)重要原因之一。因為經過超聲波處理后的種子吸水加速,酶活性增強,胚乳代謝啟動,胚呼吸作用增強,總淀粉酶和α-淀粉酶活性迅速增強,淀粉首先被分解為簡單的有機物,被運送到生長的胚中,作為幼胚生長的營養(yǎng)物質。但超聲波處理對種子膜的通透性、呼吸速率等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3)超聲波處理干種子和濕種子均提高了水稻幼苗的SOD、POD活性,降低與MDA的含量,增加了游離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說明超聲波處理可以調節(jié)水稻幼苗細胞膜保護酶類的活性,而防止膜脂過氧化,維持膜的完整性,有利于提高秧苗的素質,為培育壯秧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劉山,歐陽西榮,聶榮邦.物理方法在作物種子處理中的應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作物研究,2007,21(S1):520-524.
[2] 張靜,胡立勇.農作物種子處理方法研究進展[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31(2):258-264.
[3] LICHTENTHALER H K,WENZEL O,BUSCHMANN C,et a1.Plant stress detection by reflectance and fluorescencea[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98,851(1):271-285.
[4] 蔣玲艷,王林果.生物技術領域中超聲波的應用[J].生物技術通訊,2006,17(1):126-128.
[5] LIU Y,YANG H,SAKANISHI A.Ultrasound: Mechanical gene transfer into plant cells by sonoporation[J].Biotechnology advances,2006,24(1):1-16.
[6]? 張思聰,孔雷蕾,唐湘如.超聲波預處理對作物種子及幼苗的影響綜述[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7,45(21):11-12,43.
[7] 張文明,趙志杰,劉鉑,等.超聲波不同劑量處理水稻種子對其發(fā)芽出苗的影響[J].種子,1993,12(5):48.
[8] 趙忠良,張連萍,張蓓,等.超聲波處理稻種對其生根發(fā)芽的影響[J].農機化研究,2011,33(6):122-1242153.
[9] 馮璐,那日.植物育種的物理學方法[J].草業(yè)科學,2005,22(12) :63-66.
[10] 府旗中,王珍,孫盼杰.水稻種子對聲波刺激的應激效應的實驗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6(9):111-114.
[11] CARSTENSEN E L,CHILD S Z,LAW W K,et al.Cavitation as a mechanism for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ultrasound on plant roots[J].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79,66(5):1285-1291.
[12] 聶俊,嚴卓晟,肖立中,等.超聲波處理對水稻發(fā)芽特性及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3,40(1):13-15.
[13] 黎國喜,嚴卓晟,閆濤,等.超聲波刺激對水稻的種子萌發(fā)及其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7):108-111.
[14] 王小雪,孫海菁,劉蕓,等.濃硫酸處理對海濱木槿10個家系種子萌發(fā)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2,23(11):2968-2974.
[15] 文樹基.基礎生物化學實驗指導[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89-91.
[16] 陳建勛,王曉峰.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2版.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68.
[17] 向華,饒力群,肖立鋒.水楊酸對水稻種子萌發(fā)及其生理生化的影響[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9(1):12-14.
[18] 丁志山,沃興德.超聲波的生物學效用及其在轉基因中的應用[J].生命科學,1997,9(4):187-189.
[19] 邱樹毅,姚汝華,宗敏華.超聲波在生物工程中的應用[J].生物工程進展,1999,19(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