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翰
二泉映月,一城知音半城苦。一根苦竹,替我探問人間的路。泉水悠悠寒與暑,月光淡淡有與無。
春夏秋冬,人生百年能幾度?東西南北,不知何處是歸宿?我來到這個世上啊,誰知我心中的苦?琴聲有淚淚已盡,惟愿那山中泉依舊,惟愿水中月如初。
命運棄我,棄我秋風(fēng)茅屋,只有那天邊一彎月,翻過蘆墻來看我,看我比孤獨更孤獨,看我比無助更無助??珊奚n天不公,做賊的眼賊亮,偏叫樂師去做瞽。瞎子阿炳已死掉,沒有死的只是那一把二胡。
阿炳一生窮,阿炳一世苦。弦歌三百首,首首不果腹。天生我才有何用,天妒我才我何辜?誰為我一哭!
這是我嘗試為《二泉映月》填寫的歌詞。填詞始于2018年8月,過程還算順利,但其中“我來到這個世上”五句,翻來覆去改了多次,直到改成“我來到這個世上啊,誰知我心中的苦?琴聲有淚淚已盡,惟愿那山中泉依舊,惟愿水中月如初”,才算較為順當(dāng)了。2022年2月,我請北京歌手李煜惜老師補唱這五句,重新發(fā)到網(wǎng)上。發(fā)到別處的大都反響一般,唯獨微信視頻號對此歌格外看重,兩度推薦,使其點贊數(shù)很快突破十萬,瀏覽量達到五百萬。
為填此詞,我瀏覽了所有能搜索到的相關(guān)資料。當(dāng)我讀到著名學(xué)者馮其庸對《二泉映月》的解讀,印證了我的直覺,大受鼓舞。
馮其庸也是無錫人,年輕時在無錫讀書、教書,多次聽過阿炳的演奏。馮其庸自傳說:“那個時候請他是非常容易的,只要給一點點錢,他就來拉了?!薄罢麄€無錫城里大家沒有一個不欣賞、不佩服他的胡琴和琵琶演奏水平的??墒撬纳顩]有人管,困難到衣食都沒有依靠,靠沿街要飯?!薄啊抖吃隆罚绕涫橇私馑纳硎篮褪煜み@個曲子的人,都會體會到,完全是他傾訴自己的艱難困苦的生活,向社會哭訴、哀鳴。胡琴拉到最傷心的地方,就像哭泣一樣。”于是,我們不妨說,“向社會哭訴、哀鳴”,就是《二泉映月》的主題,而“像哭泣一樣”就是《二泉映月》高潮時的風(fēng)格。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聽《二泉映月》,會有不盡相同的理解和感受,這很正常?!跋蛏鐣拊V、哀鳴”卻應(yīng)該是最為接近阿炳本意的理解和感悟。于是我相信,為《二泉映月》填詞,無須創(chuàng)作,只要將其二胡的樂句一行一行地翻譯成詩句,就足夠了。從楊蔭瀏教授記譜的二胡曲譜到填詞歌譜,我沒有改動《二泉映月》的任何一個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