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東
本文試探討一個跟我本人研究專業(yè)稍微靠近一點的題目。什么題目呢?有人把我叫花和尚,意思是說我用情不專,確實我研究的對象很多。我博客的首頁上就寫著本人的N大武功,“寒玉同學(xué)說:文盜有先后,樹葉有專攻”,這都故意寫的錯別字,“咱這東博書院也不能包治百病,見誰來了都給一把芒硝啊?”這里邊都有梗,什么梗你自己去查,“老衲尋思了一袋煙的工夫,暫擬東博書院主要武功如下:語文八卦掌、現(xiàn)代文學(xué)六合拳、通俗文學(xué)掃堂腿、武俠連環(huán)套、金庸倚天劍、大韓民國瘋魔爪、戲劇流星錘、大眾文化一陽指、地域文化梯云縱、教育九陽真經(jīng)、高考改革擒拿手、軍事乾坤大挪移、宗教思想打狗棒、反腐倡廉蛤蟆功……”自吹自擂了十五項,其實每一項又可以分為若干小項。
別的不表,就說其中武俠連環(huán)套,本人陰差陽錯不知怎么著,就研究了一陣武俠文學(xué),研究武俠文學(xué)本來不是我的初衷,可是沒想到產(chǎn)生了一點影響。我曾經(jīng)在“百家講壇”講過魯迅、老舍、錢鐘書、張恨水等等,其中講金庸的部分似乎影響最大,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走遍五湖四海,人都說我是研究金庸的,我說這不是夸人的。以后咱們有空再談金庸,金庸是談不完的。其實我研究的是金庸先生的前輩,研究范圍是解放前的武俠小說,不僅研究武俠,還研究言情、歷史、科幻、懸疑、穿越……老百姓愛看的東西都歸孔和尚管,我這人野心很大,為什么混到現(xiàn)在還一事無成呢,就是攬的攤兒太大。
我主要研究的武俠是抗日戰(zhàn)爭期間的武俠。要研究好抗戰(zhàn),就要前后打通——抗戰(zhàn)之前是什么樣,“五四”的時候什么樣,“五四”再往前呢……所以從古代到現(xiàn)代到抗戰(zhàn)到金庸,再到21世紀(jì)的新武俠,就打通了一遍。其實要嚴(yán)格地用學(xué)術(shù)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沒有多大造詣。但是我可能起了一點作用,就是向廣大人民群眾普及了一些學(xué)術(shù)界的常識,或者是學(xué)術(shù)界的創(chuàng)見,有些是我自個兒的,更多的是我搬運的?!鞍徇\”這個詞特別好,一個好東西如果沒有人搬運,社會怎么進步啊,我有一項工作就是搬運。
武俠起源很早,但是標(biāo)準(zhǔn)的武俠小說并不早,武俠小說的鼻祖是哪一部呢?學(xué)術(shù)界有公論,武俠小說的鼻祖是大家都知道的赫赫有名的《水滸傳》?!端疂G傳》,你一聽這名——什么什么傳,這不是歷史嗎?這是從史書而來。“傳”這個詞不是 “Story”,不是簡單的“故事”,“傳”直接繼承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妒酚洝防镉蓄愇捏w就叫“列傳”,十表、八書、七十列傳,《史記》等于是寫了許許多多英雄列傳?!皞鳌边@個東西沒法翻譯成外文,翻譯過去只能叫“故事”。比如《水滸傳》翻譯成英文,就翻譯成了“水邊的故事”。翻譯只能翻一個大概的意思,精氣神它是翻譯不出來的,一說故事就好像俗了,好像看故事會似的?!皞鳌本筒灰粯恿?,堂堂正正,不是所有人能入傳的。司馬遷為什么偉大?他把很多普通人寫進“傳”了。比如說本紀(jì),十二本紀(jì),帝王才能入本紀(jì),可是在本紀(jì)里有一篇叫《項羽本紀(jì)》,司馬遷是漢朝人,漢朝是打敗了項羽才建立的。可司馬遷竟然把項羽跟劉邦放一塊兒,所以說司馬遷偉大,這叫人民史學(xué)家!
比帝王低一個等級的王公將相,王公將相的文體叫世家,但是司馬遷寫了一個世家,我得感謝他,跟我們家有關(guān)——孔子世家??鬃邮鞘裁慈??孔子就一民辦教師,孔子自己辦一所學(xué)校,政府還不承認它,自己私下收學(xué)費,辦這么一個學(xué)校。司馬遷將他列入世家。了不起!
那么再往下,第三等級的人,司馬遷竟然寫了《刺客列傳》,這些“不法分子”他能寫到列傳里去。《史記》有很多偉大的地方,跟《水滸傳》沾邊的,什么人能寫進“傳”里?梁山這些人都是什么人?他們怎么能寫傳?就有人寫了《水滸傳》。這四大名著不是平白來的,多少朝代多少皇上要封殺《水滸傳》??墒菫槭裁捶鈿⒉涣??老百姓喜歡,老百姓喜歡的作品,早晚有出頭的那一天。就像20多年前,全國的語文老師都封殺金庸,只有孔和尚力挺孩子們:孩子們聽我的話,堅持讀金庸,金庸20年后就是偉大的經(jīng)典。今天怎么樣,今天讀金庸是最高雅的行為,一般孩子還讀不懂了。
《水滸傳》幾百年來一直活躍在人們心中,活躍在茶館里、書場上,活躍在各種戲曲舞臺上。茶館說書經(jīng)常說水滸,由原著改成評書、大鼓等各種形式。比如說評書、評話,把《水滸傳》里的一些人物給拿出來,單獨講它的列傳。比如講宋江可以講十回,叫宋十回;講武松的叫武十回;還有魯智深可以講魯十回;林沖可以講林十回。
揚州評話藝術(shù)家王少堂先生,是這一百年來中國有名的曲藝大師。王少堂在揚州評話界的地位,就像侯寶林在相聲界的地位是一樣的。王少堂有一回說書,正說到武松來到獅子樓,要上去斗殺西門慶,正說到這兒,家人來報信,帶來一噩耗,老母親在家鄉(xiāng)去世。一聽這不行啊,趕緊就得結(jié)束回去奔喪。那時候交通不便,這一來一往就得一個月,還是少的,怎么辦?這書正說著呢,他就囑咐他徒弟說,你替我接著往下說。我一個月以后回來,回來的時候,我從武松上樓開始說。他已經(jīng)說到武松來到樓下了,下邊武松就要上樓了,他給徒弟留了一個月的任務(wù)。這位徒弟一個月就東拉西扯,反正這武松不能上樓,西門慶又多活了一個月。了不起!一是說揚州評話了不起,王少堂和他徒弟了不起,同時也證明《水滸傳》的空間有多大,一般的書撐不起,你再東拉西扯,能扯出什么來?能扯出一個月來,這才是經(jīng)典的魅力,偉大作品就有這個范兒。
從這個細節(jié)我們可以看到《水滸傳》是講不完的,說書的說不完,唱戲的唱不完,學(xué)者也研究不完。談《水滸》可以從許多角度談,談英雄,談武功,談?wù)Z文,談投降。
在古典文學(xué)名著中,《水滸傳》得天獨厚。1974年——1975年,我上小學(xué)的時候,我國開展過一場轟轟烈烈的“評水滸運動”,后面三個字是“批宋江”——評水滸批宋江。為什么批宋江呢?說宋江是投降派。當(dāng)然這是借古諷今,是為了不讓我們黨像蘇聯(lián)走到崩潰的地步。共產(chǎn)黨一直巍然屹立,這跟我黨發(fā)展路途中進行了很多努力和自我批判是有關(guān)的。那一場評水滸運動,客觀上普及了《水滸傳》。書店里賣的《水滸傳》,三卷本120回《水滸全傳》,綠皮白字,印得特別精美。當(dāng)時的出版物質(zhì)量是一流的,連一個標(biāo)點符號的錯誤都沒有。
關(guān)于《水滸》中的俠義問題,俠肝義膽兩個關(guān)鍵詞“俠”和“義”,什么是“俠”先要解決一下。很多朋友一說“俠”,馬上一腦子的武俠小說,不是金庸就是古龍。那么會武功是俠嗎?有人說不行,得做好事,再問你做好事就是俠嗎?這么一問好像答案就有了。首先會武功未必是俠,舉個例子,《三國演義》里“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guān)五馬六張飛”,呂布很厲害。三英戰(zhàn)呂布還沒把他拿下,曹操那邊六英戰(zhàn)呂布也沒拿下,呂布武功最高。但是呂布是俠嗎?我們羨慕呂布的武器,武器很好,坐騎很好,赤兔馬、方天畫戟這都很好,但是你愿意當(dāng)呂布嗎?你不愿意,形象不好。呂布他不是俠,為什么不是?自個兒想。
《水滸傳》里也有會武功的,比如說押送林沖那倆哥們兒——董超、薛霸。他倆是俠嗎?恐怕還是俠的反面,是俠要收拾的人?!对里w傳》里邊有個金兀術(shù),武功很厲害,金禪子武功也很厲害,他們是俠嗎?不是。金庸小說里武功高的多了,梅超風(fēng)武功很高,梅超風(fēng)不是俠吧?梅超風(fēng)兩口子都不是俠,當(dāng)然他倆有可憐之處?!短忑埌瞬俊防锩娴乃拇髳喝?,云中鶴是俠嗎?不是俠。不用講道理,舉例子就明白了,會武功不一定是俠,很可能還是大壞人,是俠想要收拾之人。
有人說做好事是俠,這個好像難一點,也要分析。警察在路上看見一個小偷,偷人手機,警察過去把他按住,是不是俠?大夫給病人把病治好了,是不是俠?當(dāng)老師的,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然后期末評一個優(yōu)秀教師,這算不算俠?這都不是俠,這是你應(yīng)該做的。這叫履職,做得好一點叫敬業(yè),你不做就是失職??梢赃@么說,俠做的某件事本來可以不做,那些事他不做是可以的,他完全可以獨善其身。比如咱們在路上看見一小偷,偷一個婦女的手機,我也不是警察,我想抓他,怕他攮我一刀,就當(dāng)沒看見走了,我不犯法,你不能說我是壞人,你只能說我這個人膽小,說這人很。但是他沒錯,而且大多數(shù)人都是這樣。如果說這時候我挺身而出,跟這小偷打起來了,他攮我一刀,這個時候我才是俠。所以當(dāng)俠是不容易的,俠管的事他本來可以不管。說得簡練一點,在職責(zé)之外幫助人渡過困難、渡過危險,才是俠。不光中國有,外國雖然沒有這概念,但是它有這個概念所指的那種人。比如美國電影《蜘蛛俠》——翻譯成蜘蛛俠很準(zhǔn)確,還有《鋼鐵俠》,這事本來他可以不管的但他管了。我們看這種文學(xué)作品里,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在里面往往要貶低警察,其實警察做得也挺好,就是因為這是你該做的,警察就吃了虧,大家說這是你該做的。一定要找一個俠來表揚,為什么?因為無緣無故去幫助別人,就要犧牲自己。當(dāng)然犧牲的東西不一樣,犧牲點時間,這是最起碼的,有的要犧牲金錢,有的要犧牲健康,最了不起的是犧牲生命,還有犧牲名譽。我最敬佩的那些革命烈士,最后連名都沒留下,還有的為了大局需要,做地下工作的,不能公布他的名字,甚至有的人到死還蒙著惡名,明明是地下英雄,還說他是漢奸,這些人就是最了不起的大俠。
根據(jù)我們理解的俠的精神,俠其實有兩種境界,一個叫推己及人,我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第二種是舍己為人,我過得不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這是俠的兩種境界,但是略有高下之分。舉一個通俗的例子,白居易有一首詩叫《新制布裘》,他新做了一大棉被,新布新棉花,蓋得特別暖和特別舒服,穿著蓋著都很好。他詩里說“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穩(wěn)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這個境界不錯,自己過得很暖和,想著外面有人受苦,有人挨凍了,能不能大家都暖乎乎的?不光自己有。現(xiàn)在黨員帶頭致富也是這個道理,不光你一個人富,要帶領(lǐng)全村富。
還有比白居易高的境界,那就是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彼詡€兒沒得到溫暖,自己家茅屋被寒風(fēng)所吹,凍得哆哆嗦嗦,竟然由此想到了天下,他說要是天下人都能過上好日子,我一人受凍也認了??梢哉f,白居易、杜甫兩個都是俠。
回到“俠”這個字的本義上,“俠”,這邊一個“單立人”,這邊一個“夾”。這個字最早沒有單立人,它其實是一個大的人,提著兩個小的人。大家想“夾”那個字,意思已經(jīng)出來了——有力氣的人幫助弱小的人,強大的人幫助弱小的,幫助N個弱小的人,這種事叫“俠”。
可是我們現(xiàn)在由于受小說,特別是影視的影響——影視里演俠非要打架不可,不打架不行,所以我們一想俠就是武俠,這種武俠作品可以理解,因為它好看,不打架不好看,文學(xué)基本要素之一就是暴力。武俠要這么理解,“武”是“俠”的定語。還可以這么理解,俠有各種行的方式,武俠是以武行俠,這就明白了,武只是手段,不是俠的必須條件,沒有武也可以有俠。著名的武俠小說家梁羽生說得很清楚,他說武俠小說可以沒有武,不能沒有俠。他說的道理是對的,但是因為他這么認識,他也吃了虧,所以他寫的武就不如金庸寫的精彩。金庸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金庸首先把武寫得特別漂亮,武和俠都很精彩。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俠不等于英雄,俠不等于勞模,英雄勞??赡苁莻b,也可能只是優(yōu)秀的工作者。俠可能受到官方表揚,跟英雄一致,也有的時候官方不喜歡俠,甚至迫害他,所以俠的問題很復(fù)雜。古代大知識分子韓非說過一句名言,他同時批評儒和俠這兩種人,儒就是知識分子,俠就是俠客,他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边@兩種人都不是什么老實人,他是給統(tǒng)治者出謀劃策,要把這兩種人看好了。他說得其實有道理。好的朝廷是會很好地依靠利用儒和俠這兩種人,但時代不一樣,壞的朝廷呢?我們歷史上那么多昏君暴君,就可能鎮(zhèn)壓這兩種人。
新中國為什么了不起?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人民群眾中涌現(xiàn)了無數(shù)的俠。這個事該不該做,不是要等政府命令,你自己有沒有良心,掂量掂量該不該做,路上有人欺負弱小,你應(yīng)不應(yīng)該挺身而出,你自己心里有桿秤。1969年守衛(wèi)邊境珍寶島的解放軍基層干部孫玉國,率領(lǐng)戰(zhàn)士們當(dāng)即奮起反擊來犯之?dāng)常葱l(wèi)了祖國的尊嚴(yán),得到了毛主席的稱贊。開九大的時候,孫玉國站起來,全場熱烈鼓掌。我們現(xiàn)在有時候出國,在國外遇見人家污蔑中國并造謠,我們難道還要向組織上匯報一下嗎?你自己當(dāng)場就要反駁。你不自覺中就可以行俠。因為你可以不管,這不是你的責(zé)任,但是你要想到正義之舉,俠氣就上來了,這就叫俠肝義膽。所以我說“俠”才是真正感動中國的人。
俠肝義膽的“義”,簡單說,“義”就是合乎仁德之事,你心里認為做什么事是仁德的,那個就是義,也可以說就是對人民有好處的事??酌现涝诠糯鐣]有得到很好的實現(xiàn),說來說去變成了口號。“為人民服務(wù)”,就是當(dāng)代的“義”。你想想,別的那些政治集團都是首先為自己服務(wù)的,共產(chǎn)黨認為不應(yīng)該為自己服務(wù),是為人民服務(wù),這不就是最大的“義”嗎?
“義”這個字我們現(xiàn)在都是寫簡體字,“義”的繁體字,上邊是一個“羊”,下邊是個“我”?!把颉本痛砩啤!把颉焙汀拔摇焙掀饋砭褪俏野凑丈频脑瓌t去做事,也就是義。但“俠”跟“義”是什么關(guān)系,有不義的俠嗎?沒有,不義不能稱為俠,一聯(lián)系起來,有些事就想通了,原來俠是自掌正義的人,他自己去執(zhí)掌正義,自己判斷什么是正義的,然后按照正義去做事。
為什么要自掌正義?遇到事情人們特別希望有一種力量,來幫自己迅速擺平冤屈。古代的國家也執(zhí)掌正義,但是執(zhí)掌得不一定好,所以中國古人早都看明白這個道理,那就是人民可以自掌正義。如果法律不公正,法律落到高俅、蔡京、楊戩這些人手里的時候,怎么辦呢?正義在人民手里。
所以《水滸傳》里李逵有一句話:條例,條例!若還依得,天下不亂了!有人說《水滸傳》破壞法制,說你看這些人也不經(jīng)過政府批準(zhǔn),自己殺人自己打架,這不是破壞法制嗎?應(yīng)該讓李逵先生來反駁他,是誰破壞法治?是法治先被破壞了,才有梁山好漢。如果大家都按法律做事,哪有梁山?我二十年前曾說當(dāng)代最大的俠是雷鋒,雷鋒是最大的俠。雷鋒為什么要幫助老人過馬路?因為政府的力量達不到,政府要管這個,政府的公務(wù)員得多少人啊,政府也養(yǎng)不起。雷鋒認為這個事第一是正義的,第二不能麻煩政府,既然看見了,就順手幫一把。從這么小的事上,我們就可以理解什么叫正義、什么叫俠??墒沁@里邊要小心,俠不是神仙,俠也是普通人,他的判斷可能錯誤,我自掌正義,但不能保證我每一次都做對了,你幫助一個人過馬路,你看一個人挺餓的,你給他吃的,這人可能是通緝犯,完全可能不小心就幫助一個壞人。你看倆人打架,你看一個高個兒打矮個兒,你仗義行俠上去就打那高個兒,高個兒可能是便衣警察。你可能打錯人了。
我們要知道這個事是很復(fù)雜的,俠有可能犯錯誤,但是不能因為俠會犯錯誤,就否定俠的精神。不能因為犯過錯誤,你就否定它的精神。人民要永遠保留俠的精神,這是人類翻盤的希望,要沒有這個精神,人類就翻不了盤了。我們知道很多文明為什么會中斷,四大文明古國為什么只剩下中國了呢?那幾個文明它沒有俠的精神,政府完了,這個民族就完了。你看我們中國歷史上多少政府都被推翻了,改朝換代多少次,中華文明延續(xù)不絕,我們俠的精神延續(xù)不絕。所以中華文明,從扶老攜幼這種小事到保家衛(wèi)國這種大事,金庸說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歷朝歷代始終不絕。
回到《水滸傳》。我們看一看《水滸傳》中的俠義精神,《水滸傳》一百單八將,不能挨個兒去說,我們挑四五個有典型意義的代表人物來分析,從人物來講講《水滸傳》中的俠肝義膽。我們一說水滸就說一百單八將,但是一百單八將這樣一說,就把一個人給忘了,在一百單八將之外,有一個重要的人,他叫晁蓋。當(dāng)年魯迅先生和毛主席都指出,說他們“摒晁蓋于一百單八將之外”。
托塔天王晁蓋,晁蓋為什么叫托塔天王,這外號怎么來的?原來有一個東溪村、一個西溪村,兩個村挨著,他是東溪村的。兩個村隔了一條河,西溪村里老鬧鬼,有人就出主意,在河邊立一個石塔,就把鬼都趕到東溪村來了。晁蓋不干了,他就蹚水過河,到那邊把人家立好的石塔給托過來了,托到他們村,往這兒一放,算他們村的。那個村的人沒人敢來惹他,托塔天王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做這事不容易,這是為村民出頭,也許對面的村看這是個惡魔,太霸道了,我們的塔他給托去了。但由于這個外號,他就在江湖上出了名。
那么他的身份是什么呢?他在村里叫保正、保長、村長。晁蓋是財主,晁蓋不是貧下中農(nóng)。你想想,小說一開始就寫一個有錢人要造反,窮人造反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因為窮人老要翻身,連財主都要造反,可見社會很亂,可見世道之不公,中小地主都不滿社會秩序。晁蓋他不但反政府,還組織一幫人劫取政府大員的財產(chǎn)。我們知道他剛出道時干的什么事——智取生辰綱。晁蓋這人平時干什么呢?平時他是財主,家里有點錢,而他不事生產(chǎn),這錢用來周濟各色人等。我估計來他家吃吃喝喝的,肯定有很多都是蒙吃蒙喝的,聽說這個人慷慨仗義,上他們家住去。這里面肯定有很多人到關(guān)鍵時候用不上,但是可能有十分之一能用上。另一方面,黑白兩道他都結(jié)交,政府公務(wù)員他也結(jié)交,比如結(jié)交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關(guān)鍵時刻這倆哥們兒把他放了。從這兒,我們看到江湖的重要性,人除了垂直的行政關(guān)系之外,人都活在江湖上,橫的關(guān)系最復(fù)雜。你說你一個善品堂的員工,你跟一個“惡品堂”的員工是好朋友——這很復(fù)雜,這就叫社會,這才是社會。
晁蓋由于有比較寬廣的社會關(guān)系,有一定的聲譽,他就組織了第一場帶有行俠仗義行為的活動,叫智取生辰綱。誰來找他去智取生辰綱,誰告訴他的信兒?一個叫吳用,吳用可是有大用的,一點都不廢物,特別有用;一個叫公孫勝,這兩個是后來梁山泊一百單八將中排第三第四的人,還有個赤發(fā)鬼劉唐。這仨人。還有三個人,那仨特別好,那仨是哥兒仨,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后來又加了一個當(dāng)?shù)氐陌兹帐蟀讋?,合起來一共八個人。他們智取生辰綱這個事是不是俠義?是,因為取的是不義之財。后來晁蓋還組織了江州劫法場,救了宋江,率領(lǐng)二十多個好漢,那是千里奔襲,規(guī)模比較大的軍事行動。
但是很可惜晁蓋沒有一直成為梁山的領(lǐng)導(dǎo),沒有領(lǐng)導(dǎo)梁山泊事業(yè)走向昌盛。晁蓋這個人英雄蓋世,名字取得很好,但是有他的缺點,缺點是什么呢?在一般人看來也不是缺點,脾氣急躁,不太愛動腦筋,太耿直,不太善于團結(jié)干部隊伍,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了,所以他中途不幸夭折,后來的事業(yè)由宋江繼承。但是這個人寫得非常好。我們古代了不起的文藝評論家有一個叫金圣嘆,他評《水滸》是最權(quán)威的,可惜金圣嘆的版本不全,只有70回。他不喜歡投降,他把投降以后的內(nèi)容都給去掉了,但是他前70回評得很好。金圣嘆評論晁蓋說,晁蓋何嘗不是天人——天上的人,看他有闊處、有毒處、有正處、有良處、有快處、有真處、有捷處、有雅處、有大處,一共九個處。這九個處里沒有聰明智慧處,沒說他聰明智慧,主要突出了他真、闊、快、捷這幾個方面,其實也就是突出了他的俠肝義膽。晁蓋我們先講到這兒,再來講其他的人物。
《水滸傳》里的精神領(lǐng)袖晁蓋,雖然他不是一百單八將之一,但是因為有了精神領(lǐng)袖罩著,像一個蓋子一樣蓋在梁山頭上,所以俠肝義膽的氣氛籠罩了整個的梁山泊。晁蓋不幸中毒身亡,中了一支毒箭,后來繼承梁山領(lǐng)導(dǎo)崗位的是宋江,下面說說宋江與俠義的關(guān)系,這就比較復(fù)雜了。
宋江是什么人?原文說他:年及三旬,有養(yǎng)濟萬人之度量,身軀六尺,懷掃除四海之心機,志氣軒昂,胸襟秀麗,刀筆敢欺蕭相國,聲名不讓孟嘗君。這里主要贊美他兩件事,一個說他有才華,一個說他有俠肝義膽。刀筆敢欺蕭相國,他是刀筆吏,是政府里的押司,宋押司。關(guān)鍵是說他有養(yǎng)濟萬人之度量,養(yǎng)濟就是養(yǎng)育、救濟,養(yǎng)濟是一顆俠心;聲名不讓孟嘗君,孟嘗是俠心,說他像孟嘗君一樣。孟嘗君善養(yǎng)士,孟嘗君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一個俠的代表,而且他手下也有很多俠。宋江有仨外號,一個叫呼保義,一個叫及時雨,還有一外號叫孝義黑三郎,他長得黑,所以叫黑三郎。其實這仨外號都跟俠義有關(guān),比如說呼保義,解釋有很多種,為什么叫呼保義?據(jù)查,宋朝時有一個官名就叫保義郎,“呼為保義”。南宋有人寫過三十六人贊,其中贊宋江的這一句詞叫“不稱假王,而呼保義”,“稱”和“呼”對舉,證明呼就是稱的意思,被稱為保義。而宋江自稱“安邦護國稱保義,替天行道顯忠良”,說明他很在乎這個事。他志在忠義,是以“義”這個原則生活在人間,所以他的所作所為非常注意圍繞“義”來行事。
我們想到宋江最經(jīng)常干的是什么事呢?仗義疏財。宋江家里確實有錢,但是見人就散銀子,這樣的人不多。你說散一兩回行,他見誰都散銀子,扶危濟困,特別是聽說別人有什么困難,都包在他身上了。宋江“及時雨”的名頭太響亮了,誰一聽及時雨納頭便拜,如果在今天,早就是大網(wǎng)紅了。所以說一個人不用冒太大的危險,在和平時代你多給人點錢財,這就是俠;聽說人家有什么困難,最近買車差5萬塊錢,我這兒有6萬給你,這就是俠。
他老這么幫助這個幫助那個,人家就會懷疑他是不是有野心,結(jié)交這么多好漢,就跟晁蓋似的,沒事結(jié)交黑白兩道,將來出事怎么辦?宋江就比晁蓋有心眼,他想得很遠,他估計自己這么折騰早晚得出事。他為了不連累自己的父親,想了一招,他讓父親到官府告他,告他忤逆不孝。在古代以孝治天下,父親告兒子不孝,這是很嚴(yán)重的罪。一告他不孝,倆人就斷絕父子關(guān)系了,在法律上沒關(guān)系了,將來宋江犯了什么事不連累他老爹。他通過讓父親告他不孝,完成了孝。為什么叫孝義黑三郎,為了不連累他老爹,讓老爹告他不孝,這才叫大孝。不像很多人去表演他如何對老人好。這個事做得不容易。
而對朋友,他知道晁蓋出事了,晁蓋這個事暴露了,他去給人家通風(fēng)報信,放走了晁蓋。晁蓋派人去感謝他,給了他一封信,禮物他沒要,最后留下個金條,結(jié)果被閻婆惜發(fā)現(xiàn),為此還殺了閻婆惜。宋江和閻婆惜的關(guān)系,不是那么簡單。他并不喜歡閻婆惜,閻婆惜也不喜歡他。閻婆惜生活困難流落江湖,有人介紹,宋江以包二奶的方式救了她,可是她并不忠于宋江,另外有相好的,她跟別人好,光拿宋江的錢。所以說宋江在這個事上也夠冤大頭的。閻婆惜一看抓住他一個把柄,要痛宰他一刀,這是要宋江命的事,所以宋江情急之下?lián)屝艙尣贿^來,就把閻婆惜殺了。
宋江由此就從一政府公務(wù)員變成一通緝犯,流落江湖,可是他不想上梁山,不想落草為寇,一直猶豫著。他到了柴進的莊上遇見武松,自己是通緝犯,還幫武松,還給武松錢,兩人還結(jié)拜。一路上不思悔改,后來到了清風(fēng)山,在清風(fēng)山救了清風(fēng)寨寨主劉高的夫人。《水滸傳》里的女性好像人品都不怎么樣,這劉高夫人也是,被宋江救了,又是恩將仇報。被宋江救了之后,她又去誣告宋江,宋江反被陷害。有人老說宋江是投機分子,可有拿自己生命一而再、再而三投機的嗎?宋江這一路上梁山之前,可真的是九死一生,有很多次沒有特殊機緣他的命就沒了。如果他都是投機的話,江湖上的人也都是不白給的,難道大家都看不透?應(yīng)該說宋江行俠仗義,有非常真誠的一面。當(dāng)然人很復(fù)雜,他可能也想說將來有機會我干一番大事業(yè),但是沒有機會,也成就一世英名,人家一說就是及時雨宋江,人一輩子能獲得一個“及時雨”的名號,也了不起了,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后來又流落到江州,在江州結(jié)識了戴宗、李逵。他這一路上,到了哪兒只要一報名號,沒問題了,到處都是朋友。李逵這種人他看得起誰?李逵看誰都要跟人家干一仗的,一聽宋江,說這是“及時雨”,跪下就磕頭。一個人能有這樣的名望,也是夠讓人羨慕的了。
宋江的精神世界分析起來確實很復(fù)雜,學(xué)者們寫了許許多多的論文,但是不管多復(fù)雜,它的核心是俠義、是孝義、是忠義。 他的義這么多,有時候就難免矛盾,到底是忠義多一點,是孝多一點,是俠多一點?有時候很難取舍。到底怎么做最符合正義,不是簡單可以說清楚的。晁蓋我們很容易說清楚,宋江說不清楚,一說到宋江,三天三夜說不完——他為什么投降,為什么受招安,最后為什么選擇服從、妥協(xié)?宋江的悲劇跟義什么關(guān)系?宋江是成于義,也敗于義。宋江的悲劇,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劇,是一個時代的悲劇。在這里,我給朋友們出一個思考題,宋江帶著他這支隊伍,如果不受招安,他有什么其他的出路?有什么其他的結(jié)局嗎?我們能不能想出一個更好的超越《水滸傳》的結(jié)局?其實已經(jīng)有很多人想過了,有很多人改寫《水滸傳》,就像給《紅樓夢》續(xù)書一樣,有寫《水滸新傳》《水滸殘傳》《水滸后傳》的。還有人寫了一個《蕩寇志》,這個作者特別痛恨梁山好漢,書的后半段把梁山好漢一個一個全殺了,可過癮了,那種結(jié)局都沒有超過《水滸傳》原著。這些續(xù)書都不能改變《水滸傳》原著的影響力。
下面我們講一個對宋江最忠心赤膽的人——李逵。李逵這個人光彩照人,雖然后來梁山泊排座次的時候,他只排到二十二名,但是因為前面來的很多人都是有背景的,人家出身天生官二代,比他排得早。其實論英雄形象,李逵應(yīng)該是前五名的。李逵這人一看就是俠,心直口快,看不慣一切別扭之事,遇事不動腦。不動腦好像是個貶義詞,其實不動腦從另一個角度說是一片赤誠,最淳樸的人他才不動腦,他憑本能做事。所以李逵是看不慣一切別扭之事,他看不慣的,他就要跟你打跟你罵。從農(nóng)民起義的角度說,李逵的造反精神是最堅決的,他沒有任何的雜念,就是要反,他動不動就說殺去東京什么奪了鳥位那一套。有人說宋江題了反詩,宋江一直忍耐著,喝完酒沒忍耐住,在墻上題了反詩,犯了大罪。李逵怎么說呢,李逵說,“吟了反詩打什么鳥緊,萬千謀反的倒做了大官?!蹦憧此粍幽X子,人家一說就是真理,說寫首反詩那算什么,那么多要造反的都當(dāng)官了??吹竭@里,我在心里直感嘆,我說李逵啊,瞎說啥實話??!你看他沒學(xué)問不讀書,一說就是真理。
也有人批評李逵,批評他濫殺無辜,主要就是說劫法場那場戲,不管敵我,不管老百姓,排頭砍去,逮著誰砍誰——誰讓你在前面擋著我呢?他綽號叫“天殺星”。但是我們仔細想,李逵是濫殺無辜嗎?他眼里根本就不知道誰有辜誰無辜,他不是故意濫殺無辜,他只是魯莽,殺起來,來不及分辨人群中誰是看客誰是壞人。真正的裹在人群里的,多數(shù)肯定還是壞人,少數(shù)是沒來得及跑的看客,覺得自己膽大,沒事,好人誰在那個事情的中心待著。所以李逵是天生憑直覺做事,而不是故意作惡。再說得細點,他心里面根本就沒有分別。佛家不是講人不要有分別心嘛,我們要練很長時間沒有分別心,越想越有分別心,李逵天生就沒有分別心,只有一個目的。也可以說他是那種動物性,動物性就是最淳樸的本性。
這里引另一個古代著名的文藝?yán)碚摷依钯椑钭课岬脑?。李卓吾曾說,和尚讀《水滸傳》,第一當(dāng)意黑旋風(fēng)李逵,謂為梁山泊第一尊活佛。李卓吾認為李逵是第一尊活佛。難道古人比我們傻,他沒看見李逵殺了一些不該殺的人?他卻認為他是活佛。又有一句話:李逵者梁山泊第一尊活佛也,為善為惡,彼俱無意。你說他為善為惡,其實他根本就沒有這意思,他是一片赤誠之心,想干嗎干嗎。我們知道有些恐怖分子故意濫殺無辜,造成社會恐慌,那跟李逵一樣嗎?李逵是那種人嗎?李逵絕不是。所以金圣嘆評道:“李逵是上上人物,寫得真是一片天真爛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無一個入得他眼。”一百單八將,那一百零七個,沒一個入到他眼,都看不上。他是天真爛漫,不是故意看不上人。“《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語?!苯鹗@給李逵多高評價!《孟子》偉大的概括是對李逵說的,評價李逵最合適。
舉一個故事,李逵幫助柴進打殷天錫。我們知道宋朝柴王爺,是宋太祖保他們家可以世代免罪,老柴家干什么事都免死,有證書的。結(jié)果到了宋徽宗這一朝,一個惡霸要霸占他叔父的園子,柴進覺得這不行,第一這不講理,第二怎么能欺負我呢?我們家世代都是官二代,而且手里有鐵券丹書,宋太祖親自批的,你怎么能強拆我們家、霸占我們家呢!他想依靠法律解決。而李逵沒讀書沒文化,李逵認為做夢,不可能,你解決不了。結(jié)果李逵猜對了,要沒有李逵和梁山好漢相救,柴進早被害死了。李逵當(dāng)場把那惡霸打死,李逵也不管這人犯的是不是死罪,反正打死拉倒。羅真人是一個世外高人,一語道破了真相,說“貧道已知這人是上界天殺星之?dāng)?shù)”“為是下土眾生作業(yè)太重”,下土這些蕓蕓眾生造的業(yè)太重了,老百姓都犯了孽,所以“故罰他下來殺戮”。他是天殺星,是老天派他來除這些孽的。所以李逵那是一片天真爛漫,他要做的事在他看來都是好事,但在他人看來他做得不合法度。
宋江見了他之后,他說賭博輸了錢,宋江馬上給他十兩銀子,你去賭吧。這是宋江對人的態(tài)度。于是他佩服宋江,宋江真是及時雨,可是拿去又輸了。對不起宋江啊。然后宋江說他想吃鮮魚,他就到賣魚那兒去討,結(jié)果賣魚的也不是善茬兒,是浪里白條張順。李逵跟張順打了起來,張順本來打不過他,可是張順?biāo)泄Ψ騾柡?,把他引到水里去,在水里把李逵揍了一頓。這是非常精彩的一段,很多畫家都喜歡畫這一段,浪里白條斗黑旋風(fēng)。李逵他是想做好事,但是他沒有去想應(yīng)該怎么做,他都是硬來,他就想著他那個宋江哥哥要吃魚,他就去管人要魚。
李逵因此也上當(dāng)受騙。李逵回家路上遇見劫路的。劫路這人說我是李逵,那人其實叫李鬼,這是一個李鬼要劫李逵的事,沒想到讓李逵拿下,李逵說你欺負到爺爺頭上了,李逵要殺這李鬼。李鬼就把他騙了,李鬼說家里有80歲老母。李逵孝啊,一聽家里有80歲老母,把他放了,因為上當(dāng)反而被害。宋江是孝義黑三郎,李逵也是孝子,可是他的孝跟宋江不同,宋江是用智慧行孝,宋江有心眼有智謀。李逵是一腔真情,看人家都下山把父母接來,他哇哇大哭說,你們都有爹娘,我就沒有?趕緊問怎么回事,他說我也有娘,我也要去接我娘。說你接去吧,他接去了??墒墙恿四赣H,不小心把母親放在路邊,讓老虎給吃了。這李逵可不干了,直接闖進虎穴,一氣殺了四只老虎。武松打虎就打一只,打得那么費勁,他進去捅死四只。李逵雖然打的數(shù)量多,沒有武松打虎有名,為什么?他是亂打,他進去就拼命,不要性命地跟老虎拼,直撲虎穴。
李逵一生中最佩服的人就是宋江,對宋江最忠心赤膽。他是不是一片愚忠啊?不是。他佩服宋江是因為宋江是俠義之人,宋江要贏得他的尊敬,必須行正義之事。在《水滸傳》中,李逵至少有三次反對過宋江。第一次是宋江主張招安,李逵帶頭鬧事,李逵不同意。也就是說,在政治路線上兩個人不同。只不過他講不出道理來,讓宋江幾句話給滅那兒摁那兒了。第二次是宋江領(lǐng)著他到首都去走后門,走李師師的后門。宋江想見皇上,沒門路見不著啊,打聽皇上出來要見李師師。宋江打聽到,去李師師那兒,跟李師師嘀嘀咕咕地商量,其實商量的是政治問題。李逵在門口忍不住了,看這一男一女的這么半天不出來,急了。在門口點一把火,把這事給攪了。他認為宋江作風(fēng)不純正,所以把這個事兒也給攪了。第三次最厲害,他聽說宋江強搶了一個民女,在李逵看來更嚴(yán)重。李逵忍不了,連他大哥都不要了,上去掄起板斧就要砍宋江。宋江嚇一跳,幸虧別人給攔住,然后給他解釋,他再道歉。也就是他不能容忍宋江有污點。他是最能夠維護梁山泊廉政問題的,他要求它是廉政的。所以李逵很可愛,他的判斷經(jīng)常是錯誤的,他不動腦子,但他那顆心是紅的,在他心中是正義至上。李逵真的代表了我所講的“俠義”的概念。李逵對宋江這么好,宋江最后為什么要把李逵毒死?咋這么狠心呢!這也算個問題。
我們再看一個著名英雄,林沖。林沖是不是俠?林沖英雄蓋世,武功卓越,八十萬禁軍教頭。上了梁山之后,南征北戰(zhàn)立功無數(shù),后來梁山上來了那么多人,林沖排到第六名,了不起。除了正副兩個頭領(lǐng),兩個軍師,前面只有一個關(guān)勝。關(guān)勝太厲害了,是關(guān)公的后代,排第五。林沖的個人命運也極具吸引力,根據(jù)林沖的故事改編的作品特別多。一般人都知道誤入白虎堂、風(fēng)雪山神廟。林沖的故事、林沖的命運,最典型地解釋了什么叫逼上梁山。后來有個成語叫逼上梁山。但是林沖這個故事分析起來,他主要是為了自己復(fù)仇。跟其他那幾個人比,他為別人做犧牲的事沒有那么多。復(fù)仇的故事很精彩,但是總覺得他,不是那么元氣充沛,不是那么大氣磅礴。所以說《水滸傳》了不起,它寫這些英雄一個跟一個都不一樣。有的人說四大名著里最了不起的是《紅樓夢》,我也很尊重《紅樓夢》,但我認為更好的是《水滸傳》。《水滸傳》寫一百單八將,里邊一百零五個老爺們兒,不重復(fù),一百零五個老爺們兒還都是造反的,誰有這本事?這才是上上功夫。你讓我寫五個人就有倆重復(fù)的。金圣嘆說“林沖自然是上上人物”,上上人物沒問題,“寫得只是太狠”。他說對了,林沖這人寫得太狠,比誰都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業(yè)來”,肯定能成功?!叭弧?,但是,“琢削元氣也不少”,元氣受損了,要報仇損傷了很多元氣。所以我們看《水滸傳》知道,往后林沖還是很英雄,但是覺得光彩不如前一半,光彩削弱了。
林沖有兩件俠義之事值得一提。一個是他沒倒霉的時候,幫助一個普通的小商人叫李小二,行俠仗義幫助他,后來自己倒霉以后,巧遇李小二夫婦報恩,告訴他陸虞侯來害他來了,在他的命運中起了關(guān)鍵作用。英雄平時救助老百姓,關(guān)鍵時刻老百姓救助英雄,有點古代的軍民魚水情的意思在這里邊。第二個事是林沖上梁山之后做了一件關(guān)系梁山發(fā)展的大事,就是火并王倫,輔佐晁蓋。當(dāng)時晁蓋他們智取生辰綱,后來上了梁山。霸占梁山這個人叫白衣秀士王倫,功夫很差,關(guān)鍵是心胸狹窄,容不下晁蓋這一伙,想著把他們排擠走。這個時候,晁蓋他們又不好奪人家的天下,然后林沖奮起殺了王倫。晁蓋尊林沖坐第一把交椅,林沖苦讓,讓了晁蓋。林沖在上梁山之前自題一首詩,叫“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聞望,慷慨聚英雄”??梢娫谒男哪恐姓塘x是第一的,火并王倫是他最正義的一件事。王倫也寫得很好,寫出知識分子那種假仁假義,其實就是不仁不義。
再說另外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武松。武松是不是俠?很多人說肯定是俠。這個俠有什么特點?武松也是一種俠的化身,心中是從來佩服俠義的。他本來第一次見宋江,兩人有矛盾,要打宋江,一聽說是宋江,跟李逵一樣,納頭便拜,然后兩人就拜了把子。武松做的第一件英雄的事情是打虎,但是打虎,卻算不上是俠義的代表。為什么呢?打虎是迫不得已。聽說山上這一帶有老虎為害,主動上去打掉它,這叫俠。武松不是這樣的,武松是不信山上有老虎,他喝了酒,人家說是有老虎,他不信,他認為是騙他,非要去。去了之后,老虎來了,不打也得打。孔子早就說過,暴虎馮河,君子不為。
金庸寫過蕭峰打虎,樣板戲《智取威虎山》里有楊子榮打虎上山,都不是故意的,都不是沒事去找老虎打去,都是老虎來到面前。把這事情放大,我們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是我們故意的嗎?我們的抗美援朝是我們故意要跟美國打仗嗎?都不是。都是被老虎逼的,你不打它你就滅亡,主觀上不是主動的行俠,但是客觀上為民除害。所以武松打虎不是主觀行俠。
他后來殺潘金蓮、西門慶是報仇,但這個報仇中卻含有復(fù)仇之正義。這個事情本來是他的哥哥被害死了,可是官府不能幫助他,西門慶上下打點,武松只好自己去復(fù)仇。正因此縣官同情他,沒有判武松死刑?!端疂G傳》固然寫了社會矛盾,也真實地寫了當(dāng)時的天理人情,不判武松死刑是合乎天道、合乎天理人情的。自古為親人復(fù)仇,都要得到官方的理解同情。
武松后來又有行俠的事,醉打蔣門神。醉打蔣門神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叫掃黑除惡,打垮一伙黑勢力。但是仔細想,請武松去打蔣門神的那個施恩也是個小黑社會。他家開一個農(nóng)家樂被霸占了,武松替人家擺平這件事,結(jié)果自己惹下更大的麻煩。我寫過一則微博,讓大家思考,用調(diào)侃的語氣這么寫的:臨時工武松平時酗酒斗毆、殺害野生動物,又干涉他人自由戀愛,不經(jīng)起訴和立案,擅自殺死了本縣超女潘金蓮和本縣第一納稅人、商會主席西門慶董事長。按照法律應(yīng)該是什么結(jié)局?而《水滸傳》中是如何處理?
最后再看一位英雄,一個最典型的俠,此人姓魯名達,就是花和尚魯智深。我要講他不是因為我叫孔和尚,我是比不了人家真正的花和尚,當(dāng)然我也不花。為什么說他是最典型的俠呢?魯智深所有的行俠仗義都不是為了自己,魯智深自己沒有仇要報,自己沒有冤要申,也沒人敢欺負他。像我從小到大也沒受過什么欺負,我現(xiàn)在受欺負是因為我行俠仗義才受的欺負,我要馬上不行俠仗義了,我也沒事。《水滸傳》里有一句詩是寫魯智深的,魯智深使一個鑌鐵禪杖,后來使戒刀。詩句為:“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你看他為什么愿意冒著生命危險,他是要平不平,就是看不慣不平的世道,不是自己有仇要報,天生的主持正義的人。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是為了自己嗎?不是為了自己。是他自己想肉吃嗎?不是吧。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充分說明了,他是一個待著沒事的“自干五”,他還不是社會閑散人員,它是一個基層的警官啊,魯提轄,他事實上以個人身份去替普通老百姓報仇,普通老百姓跟他也是不沾親不帶故的,只不過他聽說了這一對父女的冤屈,就主動為民除害。
魯智深一方面性格很粗很急躁,可是同時又很細密,他跟李逵完全不一樣。他要替金氏父女報仇——我替你報仇以后,你倒霉怎么辦呢?他先給他們錢,說你們離開這兒吧。等他們走了之后,他再來報仇。他去報仇的過程我們都知道,他反復(fù)折磨鎮(zhèn)關(guān)西,折磨得他火起,然后找一茬兒,把人家打死了。一看死了,得吃官司啊,他不等著吃官司,他說你詐死。然后自己借機脫身而逃。他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戰(zhàn)士,不作無畏的犧牲,勇于向黑暗挑戰(zhàn),但是我不跟你同歸于盡,我打完我就走。這多么成熟。所以相比來說李逵要受到批評的,李逵不成熟。他大鬧五臺山,是因為不喜歡清規(guī)戒律,痛打小霸王也是路見不平一聲吼,都跟他沒什么關(guān)系。小霸王要來搶奪人家的女兒,他化裝成新娘,躺在蚊帳里面,小霸王一來,他一腳踢出去。他做的事是非常搞笑的。他沒有身份,沒有身份之感,他后來到了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結(jié)識一幫小混混,每天跟一幫小地痞一塊兒喝酒,他不覺得有失身份。
最體現(xiàn)他俠肝義膽的是大鬧野豬林,救林沖。林沖被董超薛霸押著,準(zhǔn)備到那樹林里捆上,把他打死。若沒有魯智深,林沖的命就結(jié)果在那里了。倆人回去一匯報,黑錢一拿,完了事了。沒想到半空跳下一魯智深來,就把林沖給救了。其實魯智深跟林沖不過是萍水之交,他倒拔垂楊柳,跟一幫小混混喝酒的時候,喝得高興,表演武術(shù),正好林沖在破墻外面看見,跳進來,兩人一說,就算朋友了。放今天就是飯局上認識,就這么個萍水之交。結(jié)果他俠肝義膽,一路保護林沖。后來他倆都上了梁山,上了梁山之后,倒沒有兩個人很親熱的描寫,上梁山之后各干各的。也就是說魯智深的性格跟林沖并不近,他倒是跟武松很近,都是很直爽的人。
所以,李和尚李卓吾評價魯智深用的是一堆這樣的詞: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薩、羅漢、佛,這是一個排比句,最后一個字是佛,可見俠的最高境界就是佛。釋迦牟尼不就是俠嘛,釋迦牟尼本來就是一王子,看見人間受苦受難不忍心,所以他要來救人家,這不就是大俠嘛。金圣嘆說魯智深:“魯達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心地厚實,體格闊大。論粗魯處,他也有些粗魯;論精細處,他亦甚是精細?!蹦敲矗斨巧罹烤顾悴凰愫煤蜕??我是研究現(xiàn)代通俗小說的,我研究的作家里有一個叫張恨水的,張恨水寫過《水滸新傳》,他評價魯智深有這么一段話:“魯師兄者喝酒吃狗肉,且拿刀動杖者也。然彼只是要做便做,并不曾留一點渣滓?!爆F(xiàn)在我們聽說很多高僧法師仁波切,都說自己是高僧,“世之高僧不喝酒、不吃狗肉、不拿刀動杖矣” ,不打人不罵人,“問彼心中果無一點渣滓乎”,“恐不能指天日以明之也。則吾毋寧舍高僧而取魯師兄矣”。張恨水已經(jīng)看透了江湖上那些開這個班那個班,給人講佛學(xué)的所謂佛學(xué)大師,他們可能都是假的。你以為你不喝酒不吃肉就是真和尚了?說明你恰恰理解錯了,你根本就不懂佛。魯智深才是真佛。你看在《水滸傳》中,得到佛的評價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李逵,一個魯智深,這才是佛的境界。
前面我們講了五六個梁山好漢,通過他們來體會俠肝義膽。但是我們說最后很可惜,梁山一百單八將聚齊之后,把“聚義廳”改成了“忠義堂”?!爸伊x”也是個好詞,但是好像離俠就遠了點。“忠義”更多的不是為了民,而是為了朝廷。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到了清朝就成了《三俠五義》。所以魯迅先生有一個很尖銳的批評,說武俠小說到了《三俠五義》的時代,大俠都成了官老爺?shù)母啵汲闪税赃叺耐醭R漢。王朝馬漢是好漢是好人,也做好事,但他不是俠。所以我們看戲里面只有包公有光彩,王朝馬漢是龍?zhí)?,王朝馬漢沒什么光彩。中國晚清為什么被帝國主義欺負?這社會上沒有俠的地位了,沒有俠的光彩了,我們就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等中國再出大俠,就到了“五四”運動之后,中國進入現(xiàn)代。我們看文學(xué)領(lǐng)域,在武俠小說領(lǐng)域出現(xiàn)了新一代的大俠,霍元甲、大刀王五,都是“五四”運動之后出現(xiàn)的武俠代表。再過幾十年出現(xiàn)了梁羽生、金庸,這都是《水滸傳》武俠精神的深厚影響所致。 所以今天不論你在看什么樣的武俠,追根溯源,都能追到水泊梁山。
我們要像《水滸傳》致敬,希望俠肝義膽的精神在中國乃至在全世界繼續(xù)弘揚。
責(zé)任編輯 丁莉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