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嬌,林久茂,2,3,嚴月華,王雪皎,林明和,張金鳳,趙錦燕,2,3*
(1.福建中醫(yī)藥大學中西醫(yī)結合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省老年性疾病重點實驗室,福建 福州 350122;3.中西醫(yī)結合基礎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福建 福州 350122;4.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yī)院,上海 200120)
中醫(yī)藥低毒、高效、多靶點的優(yōu)勢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尤其是許多中草藥提取物或有效成分均已證實有抗腫瘤功效。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名貴中藥熊膽粉的主要成分,是治療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的一線用藥,研究證實UDCA 具有保護肝細胞作用[1-2]。同時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UDCA 具有抗肝癌的作用,且在一定劑量范圍內對正常細胞沒有明顯的細胞毒性[3]。UDCA 抗肝癌的作用及機制研究能夠為臨床肝癌用藥提供依據(jù),因此,本研究觀察UD?CA 對肝癌HepG2 細胞(以下簡稱HepG2 細胞)凋亡的影響,探討UDCA 治療肝癌的作用及機制。
1.1 實驗材料 UDCA(大連美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J0324AS,純度>98%);胎牛血清(批號:2282182P)、胰酶(批號:2323527)和RPMI-1640 培養(yǎng)液(批號:8122243)均購自美國Life 公司;二苯基四氮唑溴鹽(MTT,德國BIOFROXX 公司,批號:E24567C114);HepG2 細胞(南京凱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Annexin V-FITC/PI 凋亡檢測試劑盒(大連美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MA0220-Nov-19G);JC-1 線粒體膜電位熒光探針(江蘇凱基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210119);Bcl-2 抗體(美國Protein Tech 公司,批號:00093692)。
1.2 實驗方法
1.2.1 UDCA 藥液的制備 UDCA 經超純水溶解后制備成1 mmol/L 母液,儲存于-20 ℃冰箱中。
1.2.2 HepG2 細胞培養(yǎng) HepG2 細胞培養(yǎng)于含10%胎牛血清、100 U/mL 青霉素、100 μg/mL 鏈霉素的RPMI 1640 培養(yǎng)基中,置37 ℃、5% CO2及飽和濕度的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細胞匯合度約80%~90%時,用0.25%胰酶消化、傳代培養(yǎng)。收集對數(shù)生長期HepG2細胞,分為0 μmol/L 組(對照組)和5 μmol/L 組、10 μmol/L 組(藥物組)。
1.2.3 MTT 法檢測細胞活力 取各組細胞,按照1×104個/孔細胞接種于96 孔板中,每組設8 個復孔;用0、5、10 μmol/L UDCA 藥液干預24 h,吸棄培養(yǎng)基,加入0.5 mg/mL MTT 溶液100 μL,置37 ℃培養(yǎng)箱中繼續(xù)孵育4 h;吸棄上清液,每孔加入100 μL二甲基亞砜(DMSO),于全自動酶標儀570 nm 處檢測每孔吸光度值(A 值),并計算細胞增殖抑制率。
1.2.4 細胞數(shù)量、形態(tài)觀察 取各組細胞,按照2×105個/mL 細胞接種于6 孔板中,分別用0、5、10 μmol/L UDCA 藥液干預24 h,干預后在倒置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數(shù)量、形態(tài)。
1.2.5 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率 取各組細胞,以2×105個/mL接種于6孔板,置37 ℃,5%CO2細胞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過夜;分別用0、5、10 μmol/L UDCA干預24 h 后,0.25%胰酶(不含EDTA)消化,收集細胞,以1 000 r/min離心5 min,重懸制備單細胞懸液;用1×binding buffer 調整細胞數(shù)為1×106個/mL,取100 μL 細胞至5 mL 流式管中,每管加5 μL FITC AnnexinⅤ和5 μL 碘化丙錠溶液(PI),充分混勻后于室溫(25 ℃)避光孵育15 min;然后每管加400 μL 1×binding buffer,1 h 內于流式細胞儀(FL1 和FL2通道)檢測。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左下象限為正常細胞百分比,右下象限是早期凋亡細胞百分比,右上象限是晚期凋亡細胞百分比,左上象限是細胞碎片百分比。
1.2.6 JC-1 染色法檢測細胞線粒體下降的體膜電位 取各組細胞,分別用0、5、10 μmol/L UDCA 干預HepG2 細胞24 h 后,收集細胞,以1 000 r/min 離心5 min,棄上清,加入JC-1 染色液500 μL(終濃度10 μg/mL)重懸細胞,于37 ℃避光孵育30 min;以1 000 r/min 離心5 min,棄上清,PBS 反復洗細胞2 次,加入500 μL PBS 重懸細胞,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線粒體下降的膜電位。儀器參數(shù):激發(fā)波長為488 nm,檢測發(fā)射波長為590 nm(紅光)和525 nm(綠光)。正常細胞線粒體膜電位用FL2 通道檢測,下降的線粒體膜電位用FL1 通道檢測,用綠色熒光與紅色熒光的比值來表示。
1.2.7 RT-PCR法檢測Bcl-2 mRNA相對表達量 取各組細胞,分別用0、5、10 μmol/L UDCA 干預HepG2細胞24 h 后,Trizol 法提取HepG2 細胞總RNA,根據(jù)逆轉錄試劑盒進行逆轉錄反應,得到cDNA;以管家基因GAPDH 為對照,引物序列利用Primer 5.0 軟件進行設計,擴增產物用1.5%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用Bio-Rad 凝膠成像分析系統(tǒng)進行電泳條帶分析,引物序列及擴增產物片段長度為:Bcl-2(268 bp)F:5′-GGTGGTGGAGGAACTCTTCA-3′;R:5′-GAG CAGCGTCTTCAGAGACA-3′。
1.2.8 Western blot檢測Bcl-2蛋白相對表達水平 取各組細胞,分別用0、5、10 μmol/L UDCA 干預HepG2細胞24 h 后,收集細胞,加入500 μL 含有PMSF 的裂解液裂解細胞,以10 000 r/min 高速離心10 min,收集上清后采用BCA 法進行蛋白定量。各組樣本取30 μg 蛋白進行SDS-PAGE 電泳,條件:濃縮膠電壓80 V,分離膠電壓100 V。電泳完成后進行轉膜:100 V 條件下45 min將蛋白轉移至PVDF膜上。常溫封閉120 min后,一抗4 ℃孵育過夜。然后將PVDF膜用TBS-T 漂洗3 次×10 min,常溫二抗孵育1 h,再次用TBS-T 漂洗3 次×10 min。使用BeyoECL Plus 化學發(fā)光試劑處理PVDF 膜,于化學發(fā)光成像系統(tǒng)ChemiDocXRS+下成像。用Image Lab 軟件對蛋白灰度值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以Bcl-2 蛋白灰度值/GAPDH 蛋白灰度值得出Bcl-2 蛋白相對表達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服從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2.1 3 組細胞增殖抑制率比較 與0 μmol/L 組比較,5 μmol/L 組和10 μmol/L 組UDCA 對HepG2 細胞增殖抑制率均顯著升高(P均<0.05),且UDCA藥物濃度越高抑制率越強。見表1。
表1 3 組細胞增殖抑制率比較(±s)
表1 3 組細胞增殖抑制率比較(±s)
注:與0 μmol/L 組比較,1)P<0.05。
組別0 μmol/L組5 μmol/L組10 μmol/L組n8 8 8細胞增殖抑制率/%0 44.8±0.031)61.2±0.021)
2.2 3 組細胞數(shù)量、形態(tài)比較 倒置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發(fā)現(xiàn):0 μmol/L 組HepG2 細胞貼壁牢固,細胞邊界清晰,密度較大,懸浮細胞較少;5 μmol/L 組和10 μmol/L 組細胞密度顯著減少,細胞脫落變圓,懸浮細胞相對增加。這說明UDCA 可抑制肝癌細胞生長,促進HepG2細胞死亡。見圖1。
圖1 3 組細胞數(shù)量、形態(tài)比較(×200)
2.3 3 組細胞凋亡率比較 5 μmol/L組和10 μmol/L組細胞凋亡率分別是(32.67±4.16)%、(60.49±5.60)%,均 明 顯 高 于0 μmol/L 組 細 胞 凋 亡 率(11.59±1.3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且UDCA 藥物濃度越高,細胞凋亡率越大。見圖2。
圖2 3 組細胞凋亡率比較
2.4 3 組線粒體下降的膜電位比較 5 μmol/L 組和10 μmol/L 組線粒體下降的膜電位分別為(29.64±4.16)和(60.49±5.60),均大于0 μmol/L 組線粒體下降的膜電位(18.71±1.3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且UDCA 藥物濃度越高,線粒體下降的膜電位越大。見圖3。
圖3 3 組線粒體下降的膜電位比較
2.5 3 組細胞Bcl-2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 與0 μmol/L 組比較,5 μmol/L 組和10 μmol/L 組細胞Bcl-2 mRNA 相對表達量均降低(P均<0.05),且UDCA 藥物濃度越高,細胞Bcl-2 mRNA 相對表達量下降越明顯。見圖4。
圖4 3 組細胞Bcl-2 mRNA 相對表達量比較
2.6 3 組細胞Bcl-2 蛋白相對表達水平比較 與0 μmol/L 組比較,5 μmol/L 組和10 μmol/L 組細胞Bcl-2 蛋白相對表達水平均降低(P均<0.05),且UDCA 藥物濃度越高,細胞Bcl-2 蛋白相對表達水平下降越明顯。見圖5。
圖5 3 組細胞Bcl-2 蛋白相對表達水平比較
我國因肝癌死亡人數(shù)約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shù)45%,是病死率最高的腫瘤之一[4-5]。由于肝癌對放療的敏感性差,而常規(guī)化療藥物(如阿霉素、氟尿嘧啶、順鉑、α 干擾素等)均有其不同的適應證和毒副作用,也不能有效緩解癥狀或延長生命,因此,作為經濟、有效、不良反應輕的中草藥及其提取物的應用備受關注。
UDCA 是最早從黑熊膽汁中分離的膽汁酸,研究發(fā)現(xiàn)UDCA 能護肝細胞,對膽管炎、潰瘍性結腸炎、膽汁淤積癥和病毒性肝炎等均有療效[6-9]。細胞凋亡異常是腫瘤發(fā)生的重要原因[10-12]。本研究結果顯示UDCA 可促進HepG2 線粒體膜電位下降,促進肝癌細胞凋亡。Bcl-2 家族是與細胞凋亡密切相關的基因,其中Bcl-2 是最早發(fā)現(xiàn)的參與細胞凋亡的一種癌基因,在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達產物Bcl-2 蛋白具有抗凋亡作用[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UDCA能下調Bcl-2 mRNA相對表達量和蛋白相對表達水平,證實UDCA 能抑制Bcl-2 表達,促進肝癌細胞凋亡,且藥物濃度越高,UDCA 促進肝癌細胞凋亡作用越強。
綜上所述,UDCA 能夠抑制HepG2 細胞Bcl-2表達,通過誘導線粒體膜電位下降,促進細胞凋亡,這可能是其抑制HepG2 細胞生長的重要機制。